-
1 # 雁過無痕2020
-
2 # 淺談醫者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多於青壯年起病,患者具有感知、情感、思維、行為等方面的障礙,給患者的社交、工作、生活帶來很大影響。
精神分裂症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體現在“知、情、意”方面的障礙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如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幻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幻視),產生與實際不想符合的想法,情感貧乏或淡漠,語言貧乏,老覺得別人要害他追殺他(被害妄想)等。如出現以上症狀陪人應及時送往精神心理科就診諮詢,以免耽誤病情。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主要是抗精神病藥物的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效果差或病情嚴重的可以進行改良電抽搐療法。此外還有健康教育、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康復等方法。
如果精神分裂症是首次發作,藥物治療症狀控制後,還需堅持服藥2-5年才考慮停藥觀察;如果第2次發作,建議繼續服藥5年以上;3次以上覆發,建議終身服藥,即問題所說的一輩子吃藥。
一輩子服藥並不代表患者沒希望了,很多堅持長期服藥的康復患者生活都挺好的。主要是要堅持服藥。患者常常覺得自己沒病而偷偷停藥或者拒絕服藥,這樣很容易使病情反覆發作。因此陪人需要監督患者堅持規律服藥,並定期專科門診複查。
-
3 # 人在晉州
精神分裂症其實是思想問題,透過緩解思想壓力和調整心情不吃藥輕微者也會慢慢好起來。但危重者,必須用藥來控制。
-
4 # 怪才48
可能嗎?
在醫院可能;在理論派可能;在民間一至三個月可愈。
百病離不開三焦,能懂並會調理三焦者,必能治好精神分裂症。
-
5 # 心理學董老師
不一定的,藥物只能控制,發作時控制病情,平穩了,要做家庭工作,家庭和諧又關愛,就不容易復發,家庭衝突刺激大,就容易復發。
-
6 # 心理醫生張彥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精神衛生處的統計:
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約1/3可以一次性治癒,且終身不再發病;
還有1/3的患者可以治癒,但容易復發;
另有1/3的患者可能治療就沒有什麼效果。
照此推算,至少有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並不需要一輩子服藥。
而根據《精神疾病防治指南》,臨床上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藥也有一個共識:
※初次發病者,建議服藥一到兩年;
※再次復發的病人,建議服藥三到五年;
※如果出現第三次復發,則建議終身服藥了。
我個人從事臨床精神科32年了,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談,我認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過於悲觀,因為在臨床一次性治癒且不再復發的病人要遠遠高於1/3,這可能他們是站在全球高度把很多不發達地區和國家也統計在內有關吧;
關於用藥問題,以前強調病人在治療期用治療量,而鞏固期則用治療量的2/3,到維持期則用治療量的1/3;
但最新的指南告訴我們:
鞏固期和維持期都不要減量,一直用治療劑量;
還有就是,一旦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狀消失(無論是陽性症狀還是陰性症狀),一定要配合做心理治療,這才是“標本兼治”的最好方法,對於患者回歸社會防止復發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7 # 愛美詩幽默故事
不需要一輩子吃藥,正常的時候就不需要啊。西醫的治療服藥肯定會時間很久,而且沒有一個準確時間。可以考慮中醫辯證治療,效果應該還是很不錯的
回覆列表
有所謂心理和精神問題的朋友,當前對於你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貼在你身上的各種“症”和“病”的標籤趕快撕掉。
你的所有負面情緒世界上每個活人都有,就如同呼吸,要說是病,那每個人都有病。就如同吃飯症、睡覺症一樣可笑。既然是正常的,就不需要解決,也解決不了,除非把生命解決掉。你們就是個正常人,和別人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心理和精神問題就是個偽命題,去解決心理問題這就是問題本身,這是個可怕陷阱,一旦掉進去,自己渾然不覺,連跳出來的意識都沒有。
我們和一般人又有何不同呢,區別是別人有了負面情緒沒有陷進去,我們不但陷進去了而不知是陷阱,當然也就不知道要跳出來,更別談如何跳了,只能無辜地苦苦掙扎。
因此,有了負面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陷進去。陷進去了也別怕,只要知道是個陷阱,不需要解決什麼,只需要跳出來就啥事沒有了。有人說:“我跳不出來啊”。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陷阱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陷阱的原理,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掉進來的。你連陷阱都看不見,那當然就不知道如何跳出來的。如果知道了這些,反其道而行,自可跳出來。
陷阱在哪呢?在於我們內心的各種執著和慾望,自己給自己編了一張張無形大網,把自己牢牢束縛住,並在解決以為是自己心理問題原因的各種現實問題過程中,網越織越密,直至自己動彈不得。倘若反其道行之,唯有放下各種執著和慾望,放下對任何問題的解決,就能從陷阱中徹底走出來。這就是迷途知返。
有人非要問我具體方法。並沒有什麼具體方法。我們的內心無時無處不在。內心的問題不能靠外在的方法解決。我們還是吃飯、睡覺、工作、學習、生活,該幹啥幹啥。我們既然是正常人,既然沒有病當然也只能該幹啥幹啥,否則還有其它需要乾的嗎?但這時的該幹啥幹啥和以前是截然不同的。現在吃飯時只想吃飯,睡覺時只想睡覺,工作就是工作。學習就是學習,安住於當下,既不後悔過去,也不恐懼未來就可以了。
傳統心理學由於不明白心理問題是怎麼回事,不明就裡,針對表面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生理反應科學系統地發明了很多看起來很科學、很高明、很高大上的各種“症”和“病”,讓人眼花繚亂,不由得讚歎心理學的偉大與高明。為了高明,傳統心理學家還精心設計了各種量表,顯得無比精確和科學,讓人深信不疑。然而,這真是可笑之極。我們的內心居然可以這樣精確和不變。任何一個所謂正常人,有負面情緒時,都會給貼上一個標籤。
為了掩蓋自己的無能,傳統心理學家告訴大家:“這不但是個病,而且一輩子好不了,必須終生服藥”。這個結論不知道把多少人推向了絕望的深淵。我們一旦深信這個結論,就會認命,就會放棄自己,就會行屍走肉般度過一生。這真是莫大的悲哀。
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歸因於外在,而我們又改變不了外在,那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同理,如果我們把所謂心理問題的原因歸於外在,認為是由於遺傳、家庭、環境、疾病、金錢、別人或某一件事等造成,如果這些外在問題能夠改變還好(其實即便改變也無濟於事),假如改變不了,那你除了絕望還能有什麼。
要知道,我們的內心掌控權就在我們自己手裡,開不開心,抑不抑鬱,焦不焦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自己的心態只能自己去改變。同樣的問題可以不同的心態去應對。假如我們不願意去改變,那誰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內心與外界沒有任何關係,和生理也沒有任何關係,相反生理變化是由我們內心變化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把原因歸於外在,那我們就失去了自己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權,就會聽天由命,就會隨波逐流,是對自己的完全不負責任,是把自己交給了別人,任由別人宰割。
然而,你的內心只能自己去改變,別人動不了絲毫。如果希望靠讓人改變自己內心,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腿在自己身上,別人只能告訴你方向,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去邁。邁一步是一步,不邁就在原地。
我不是說我們大家過去不努力,恰恰相反,而是大家太努力了,可以說是竭盡全力,用盡了各種手段和方法,甚至努力幾十年,但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大家把方向搞反了,沒有找到原因,南轅北轍了,結果是越努力越嚴重,還不如啥也不幹。
看似苦海茫茫,其實岸就在身後,就在跟前,一回頭,一轉身就是。我們只要現在開始停止釋放負能量,並開始釋放正能量。這一念的轉變你就已經好了,你就已經回頭了,你就已經轉變方向了,堅持下去就好了。那麼,什麼是正能量呢?正能量就是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無我利他,我的文章裡說的太多了,我就不在詳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