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Nancy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高校科研經費,具體有哪些用途。簡單點說,高校科研經費分為3種。

    (1)科技3項費用,即新產品試製費、中間試驗費、重要科學研究補助費。這是國家為促進科技發展、加速現代化而建立的科技撥款制度。它屬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學校不提取管理費。

    (2)代管科研經費,是國家或地方有關部門委託學校完成某項科研任務而撥入的科研事業費。學校設明細賬戶分專案、分課題核算。學校可按規定提取管理費。

    (3)國家和有關部門設立的科學基金,以及科研成果轉讓費等。各高等學校從學校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補充學校社會科學研究經費。專案完成後經費如有結餘可留給承擔單位,優先用於專案負責人的研究工作,學校還可從結餘的經費中提出一定比例,獎勵優秀的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

    可見,科研經費的多少,會決定高校在科研試驗及學校教育發展有絕對的主導作用。北大清華作為國內頂尖學府,每年享受的教育資金數十億,所以才有了今日之輝煌。那如果國家壓縮對清華北大科研資金的投入,這兩所大學會怎樣呢?

    5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西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表示,國家經濟遇到困難,高校也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但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高校又是國家的科研主力,建議不要壓縮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

    為什麼北大領導會擔心科研經費的壓縮?難不成缺少資金,科技就攻不了關?還是因為以前過慣了“優越”的日子,一時手上沒錢花起來不方便?

    據有關資料顯示,2019年度清華大學預算總收入達297.21億,其中財政撥款達54.12億,北大總收入達190.07億,財政撥款達58.33億。相比於某些雙一流幾千萬的財政撥款,清華北大可以說是富得流油了。

    咱不必說5、60年代貧困時期,科學家在怎樣的困難條件下研製出來的東方紅衛星、原子彈和氫彈,就說目前某些高校在國家投入鉅額教育資金後,很多科研經費不明不白地就花沒了。這其中,就有因為資金監督管理上的漏洞,才使一些人達到以搞科研專案的名義套取科研資金目的。

    在某些人眼裡,教育資金就是一個大蛋糕,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這些人採取虛報、瞞報科研支出,雖然表面上做出了符合預算內的科研成果,而實際上更多的很多於學術研究的經費在幾經周折後就落入了私人腰包。

  • 2 # 甘茂亡秦且之齊

    不明就裡,我更是想了解下各高校科研經費分別是多少,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成果等級如何?所拿到的科研經費與科研成果及成果等級是否成正比?對於那些拿著很高的科研經費卻出不來更好更多的科研成果的高校,是不是應該減縮其科研經費?

    同理,依據上述邏輯,北大每年獲得的科研經費與科研成果是否成正比?北大的科研成果的費效比是否如北大在中國大學的排名那樣位居同等位置?

    中國政府應該公開各高校的科研經費額度及對各高校每年取得科研成果進行排名,以此作為對高校排名的依據之一。同時暴露那些拿著國家高額研發經費卻不能取得與經費等比的科研成果的高校,有對比就有競爭,一方面調動各高校的積極性,同時也將科研領域的南郭先生淘汰出局,創造公平合理的科研經費分配配比。

    從美國製裁中國高校的實體清單中,突然發現鼎鼎大名的北大清華居然不入美國人法眼,而好幾個並不知名的大學卻成為美國人的眼中釘,這種現象,值得國人深思了。

    為中國科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居然沒有中國兩所頂尖高校,是不是很滑稽?這種情形下,作為每年國家教育經費的大頭的北大,錢都花到哪裡了?

    如果北大清華不能為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作出貢獻,如果國家每年花重金培養的人才都跑到敵對國家做貢獻,國家憑什麼花錢為自己培養對手?這樣的高校不要也罷。

  • 3 # 行者82389376

    建議拿了國家財政的錢!還是應為中國納稅人做點正事、培育些建設中國社會的人才!起碼要有正見正知!要不然,白大也沒有那麼體面!重點大學也沒臉那麼理直氣壯!

  • 4 # 大秦泰西廷尉府

    對於大學科研經費應不應該削減的問題其實很複雜,這麼多年來,我國投入的高校教育經費以及科研經費究竟夠不夠,可以實打實的來講,根本不夠。但是出沒出應有的成果呢,部分是出了也有一部分沒出,還有一部分可能被挪用了。我們應該找到的是哪一部分被挪用了,沒有用在刀刃上,而並不是一刀砍。

    教育經費對於象牙塔裡的一些學者,和其他一些居心不良的人而言都很重要,學者或者科學家們指望著這一教育經費及公關科研難題,而居心不良的人指望分得這一塊蛋糕利益。而且不要以為削減教育經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就分不到這塊蛋糕。實際上一旦削減這些人會更加小心並且關照著剩下來的經費。想要做出點成果的人,想要拿到這一部分錢恐怕就更難了。

    而且從學校分配上來講國家的財政撥款,其實對於985以上的高校來講確實不多。清華北大將近300億,保守說200多億的科研經費。其中國家支援的也不過50億出頭。剩下200多億都是源自於學校對社會的吸金能力和自己的營收。對於這些大學而言,國家財政撥款被削減對他們有一定影響,但真不大。

    影響比較大的就是211和優質的一本。這些學校本身憑藉著不到一個億的經費,做著整個學校的科研道路。這些錢要是再削減了,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像清華北大一樣的吸金能力。只能在最基礎的科研實踐上面一省再省,比如說學生做實驗時候的防護服,就無法統一跟進。每年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經費去購買防護服而造成的人員傷亡誰有想過嗎?

    而且對於更普通的一些學校而言,他們本身國家經費可能就拿不到多少,主要靠省裡撥款。國家教育經費被削減以後,省裡頭的你認為會多給嗎?一定帶動整個官方教育經費支援力度下降。除了985以上的高校以外,其他學校的科研經費短期內都會下跌迅速。學校也很難開源節流,只能繼續壓縮。但可能對於普通的二本而言也沒有什麼影響,二本學校雖然也有很多的實驗室,但更多的就是倉庫。無論你給不給教育經費,他都是倉庫的樣子。更多都是給領導檢查的,也輪不到學生用多少。

  • 5 # 高校人才真經

    國家處於困難時期,作為國內最高學府,清北不應該只是哭窮,更應該展現出擔當的姿態。兩會期間,北大黨委書記邱水平表示,國家經濟遇到困難,高校也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但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高校又是國家的科研主力,建議不要壓縮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

    北大是離上面最近的高校,北大都說要壓縮科研經費,那估計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是有此動作的。而從兩會報告中也可以聽出,各項經費支出縮減是在所難免的。那麼,科研經費到底該不該減呢?真經認為,需要分型別,關於國家戰略的重大研發計劃不要減,而普通科研專案應該減。

    像清華北大這樣的高校,科研經費一般來自這麼幾個方面:

    一是所謂縱向專案,也就是國家給錢,比如國家自然基金委的重大、重點、面上、青年、聯合等等基金專案,都是縱向專案。

    二是所謂橫向專案,也就是企業給錢,包括一些國企的重大研發專案,還有大量大大小小的技術合作等等。

    三是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這也算是國家給錢,但這個錢不是按專案,而且打包給學校,學校再進行內部分配。這個錢主要用於支援4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一般新教師入校後的科研啟動經費就是從這裡出的。

    實際上,這三種經費中,前兩種是大頭,而且都是老師們靠本事爭取的,是否縮減主要看老師們的水平。以清華北大的科研水平,經費是不成問題的。2019年,清華科研經費153億,北大也有91億。當然,普通的縱向專案經費肯定會有所縮水,比如一個青年基金,此前可能給25萬,現在可能給15到20萬。而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則肯定會縮減,對青年教師的資助方面,高校恐怕需要自己籌措資金。但這個縮減,並不涉及邱書記說的科研攻關。

    邱書記說的經費應該主要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這是科技部牽頭實施的一個專項計劃,支援的都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安全的科學問題,這些經費,再苦再難,我們也得摳出來。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國家縮減研究經費的大背景下,高校要做的,並不是哭窮,而是努力做好資源調配,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

    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很多科研專案的經費是非常難花的,有一些門類的錢都花不出去,但花不出去也並沒有妨礙專案結題。而像基本科研業務費,國家要求必須花完,否則下一年減少額度。所以,很多時候,琢磨怎麼花錢比專案本身更傷腦筋。

    還有橫向專案,企業常常會分幾批到賬,而往往錢還沒到齊,專案已經做完了,這些錢也不好報出來了,甚至老師都忘了有這些錢了。於是就成為沉澱資金,我敢肯定,像清北這樣的學校,類似的科研沉澱資金估計有幾十個億。這些錢也不能隨便花,實際上就躺在那裡貶值。

    此外,勞務費的濫發也是一個突出問題,很多老師為了從勞務費中套現,把學生的銀行卡和身份證都收集起來,用學生的名義領取,也引發了不少的經濟問題。

    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還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完善和改進的。而只要我們把資源、資金盤活了,實際上是不會對科研工作造成影響的。因此,這一次疫情,也算是一次倒逼高校內部治理改革的良機。

  • 6 # 幸好有你567

    不能壓縮,但可以重新調整分配,清華北大山大這種就可以減少90%的金額分配給其他高校,相信可以培養更多更好的科研力量。

  • 7 # 聽雪學苑

    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表示,高校是國家的科研主力,目前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建議不要壓縮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

    01 為什麼提出這個建議呢?難道是國家要壓縮重點高校科研經費嗎?

    有兩個原因:

    一、2019年12月17日,教育部召開的2020年部門預算“二上”培訓會議。

    在會議上要求各高校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統籌用好辦學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集中力量辦大事。

    二、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經濟下滑嚴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低的季度增長,也是唯一的負增長。

    居於以上兩個原因,國內多所高校都就“過緊日子”作新一輪安排部署,從結構、規模、績效等方面對預算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大幅壓減了日常支出。

    例如,江南大學公開的調整方案顯示,該校今年的基本科研業務費由5085萬元壓減為3745萬元,共壓減1340萬元。

    中國農業大學公佈了該校本科教學經費調整方案,將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經費削減517萬元。

    此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公開了各自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過緊日子”精神。

    02 我國高校科研經費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經濟與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科研。國家的科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依託高校的學科建設,縱深化科學研究。而科學研究離不開經費的支撐。

    高校的科研經費多少也間接反映了高校的科研水平。科研經費高,無疑對高校的科研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反之,科研成果的取得與應用又進一步獲得更多的經費支援。這樣形成一個良性迴圈,有利於高校科研縱深發展。

    從我國2018年和2019年高校科研經費總預算來看,清華大學都是第一;北京大學排第三,但經費增長高達64%。

    高校科研經費總預算包括了高校各種經費支出:裝置及各種物品消耗費、差旅費、會議費、技術引進費、智慧財產權保護費、人員費、管理費等所有的開銷。一般情況下,預算經費是與高校經費收入相接近的。

    下面表中是各大高校人均科研經費。在教育部公佈的2016年全國高校人均科研經費排名中,北京大學的人均科研經費比較低,在全國排名第68位。

    近兩年,北京大學科研經費大幅上升。

    03 全國高校科研經費支出

    科研經費內部支出是指用在科研專案上的經費,真正反映了一所高校用在科研上的錢。從下面表中反映的2014年至2016年各高校經費支出來看,北京大學排在第9名。

    04 全國高校科研水平

    高校的實際科研水平應該是可以直接評估的,科研水平與科研經費投入,應該是正相關的,科研水平越高,所需要經費就越大。對於科研水平的評估往往是透過科研結果來進行的。不過科研畢竟是一種隱效能力,具有較長的週期性,評估具有一定的侷限。但科研水平評估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當前的科研水平。

    根據《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評價研究報告(2017-2018)》,我國高校科研水平在世界排名如下。

    該評估是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質量評價中心與中國科教評價網研究團隊進行的,他們對美國基本科學指標ESI資料庫中收錄兩個學科以上的1506所大學(中國包含一個學科的大學也進入了評價物件中)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分析。

    該排名的評價指標主要由師資力量、教學水平、科研能力、聲譽影響力四個一級指標和專職教師數、高被引科學家數、傑出校友數、進入ESI學科數、發表論文數、篇均被引次數、國際合作論文數、發明專利數、網路影響力以及高被引論文數等十幾個基本指標組成。

    所以,該排名應該可以反映高校的真實科研水平。

    從該排名看,國內高校排第一的是浙江大學,世界排名第8。其次是清華大學,世界排名第22。然後依次是上海交大排名第27,哈工大排名第33,中國科技大排名第35,再才是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37,國內排名第6。

    從這個排名來看,北大也是不算差的。

    05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

    關於高校經費管理,一直以來有很多漏洞,導致科研經費注入私人腰包。這也與科研經費複雜性有一定關係。

    科研經費數目龐大,歷年來有很多透過科研專案弄虛作假,騙取科研經費。例如:

    浙江大學原教授陳英旭將科研經費劃入自己控制的公司,採用編制虛假預算、虛假髮票衝賬,編制虛假賬目等手段衝賬套取國撥科研經費,貪汙945萬餘元,被判刑10年。

    山東大學劉兆平採取虛開發票的方式,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341.8萬元,被判刑13年。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利用職務便利,以虛假髮票和事項套取科研經費轉入本人控制公司的方式,先後涉嫌貪汙公款2000餘萬元,已被依法批捕。

    所以,國家要求加強科研經費管理是必須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作為高校,把科研經費管理細化,真正把科研經費用在科研上,這樣才能促進科研的良性發展。科研經費支出無數,而科研進步甚微。

  • 8 # 皓媽課堂

    先不說是否應該壓縮科研經費。對專案立項,科研經費應用如何監督,對科研成果如何考核?經費撥出應該與成果考核掛鉤啊!

    1.創新驅動,強國之基。一個晶片打倒了中興,也是晶片,華為變得皮糙肉厚了,為什麼美國打壓華為屢次升級,華為堅挺不倒——自主創新能力。中國憑什麼強起來——自主創新能力。創新驅動是我們變強的資本,科研經費只應該增長不應該壓縮。但問題是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貢獻了什麼?

    2.高校科研經費立法立規刻不容緩。為什麼能批准立項,是專案真有價值還是專案帶頭人是院士專家?立項批准是學校自己考評還是科技部專家聯合論證還是企業需求?從立項批准到專案進展,從經費應用到成果考核,應該有完整的考核機制。尤其是對專案成果貢獻率,應該有嚴格界定,高小科研經費是增加還是壓縮應該由專案成果貢獻率決定。

    3.按需立項,成果必須轉化,不能轉化的成果專案帶頭人要被問責。高校年年成果多,企業年年不轉化。我們的高校研究要以企業需求為目的。對那些企業不能轉化,對行業創新也沒有貢獻率,專案經費由國家支出的專案,專案帶頭人應該被問責。投入幾億資金的專案,成果全無用處,不是瀆職嗎?不應該問責嗎?

  • 9 # 閤家歡164505712

    北大清華的經費必須大幅度壓縮,國家有限的經費應該多給為國家培養科研人才的大學,不能拿國家的錢給美國培養人才。

  • 10 # 三水三心

    昨天,看到澎湃新聞上的一則訊息: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表示,國家經濟遇到困難,高校也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但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高校又是國家的科研主力,建議不要壓縮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

    說實話,看到這一則新聞,不僅為這位黨委書記的邏輯著急。我們嘗試來分析一下:

    原因——國家經濟困難;

    結果——高校要過緊日子。

    這一邏輯沒有任何問題,畢竟,今年的經濟下行壓力,是眾所周知的,總理也在大會上強調:

    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性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連最高的本級支出都要壓縮50%,那麼,哪一個地方不需要過緊日子呢?

    作為高校,依靠財政支出,可最高的本級支出都壓縮了,高校又豈能不過緊日子?

    我們再來看後面:

    國家經濟困難,高校要過緊日子;正值科技攻關的關鍵時期,高校是科研主力,所以,不能壓縮重點高校科研經費。

    高校是科研主力與不能壓縮重點高校科研經費,有什麼必然的邏輯聯絡呢?

    再說了,哪些是重點高校?不就是北大清華這些嗎?

    但北大清華,究竟為國計民生,培養了多少真正的人?有拿的出多少真正的科研成果?

    不客氣地說,到時為國外特別是歐美培養了不少的人!

    這從美國製裁清單中就可以看出。當名單一出來,網友們驚呼:為什麼沒有北大清華?以至於有網友就認為:

    科研經費應該向這十三所大學傾斜湖南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另外向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也應該考慮考慮。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位邱書記,得罪人的本事倒還不小。

    高校都要過緊日子,重點高校的科研經費不壓縮——那怎麼辦呢?

    總的饃饃變小了,重點高校啃的還要跟原來一樣,自然,其他高校,就更少了!

    不知道那些一般高校的領導老師們,看到這一則訊息,作何感受哦!

  • 11 # 小城市下水道

    把國家高校科研基金都撥款到美國限制中國去美國留學的那些那些大學裡,至於北大清華去找國外資金贊助去吧,國家這麼多年給你們大劑量的撥款,最後養了一批白眼狼,出國就不認國家啦,以其養你們,還不如國家把錢投在美國主動提出的不讓中國去美國留學的美國人列出來的國內大學裡那,當然,北大清華還是有不少愛國主義的孩子們那,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啦。具體問題分析啦。

  • 12 # 海浪139634508

    經費還是要照顧重點院校,不能因清華北大生到美留學後有相當多的人不回來就削減經費。其它院校學生留學生有沒有出國留學不回來的?肯定有。為什麼清華北大這麼引人看重呢?因為中國決大多數優秀生都在清華北大,他們出國升造後更優秀,一個願留一個要留。不優秀的學生想留人家還不要。那些曾經是三本的學生到了美國人家未必讓你留下來。在美國工作的留學生不是清華北大的錯,而是北大清華做學生太優秀了。

  • 13 # fisherman1119

    確實不該減少投入,但是要看哪個學校。像海軍工程大學這樣的學校就應該加大投入。不知道北大這麼多年有哪些拿的出手的科研成果?

  • 14 # 紫金福娃娃

    可以不壓縮,但是要同時做兩件事,一加上經費使用管理,明確使用用途、經費使用審批許可權以及定期公示等配套程式;二設定投入產出指標,也就是說錢花了,必須產生效能和產出,效能產出目標值需要經過專業評估進行科學設定,不達標的人,需要有懲罰措施。

  • 15 # 天下為公LJ

    國家花重金培養的人才應該為國家服務,不應該為美國服務,美國現在給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課,科技是有國界的。教育也是有國界的。只要能為我所用,投入再多也沒關係,如果甘願為別人做嫁衣,一分也賺多,不知清華,北大的校長想過國民的感受沒。

  • 16 # 藍天碧水8942933

    書記的意思就是不要壓縮北大的科研經費。我們建議壓縮北大清華的經費,擴大其他高校的經費,尤其是為國貢獻最大的學校,像被美國點名的這幾所大學。對清華北大的投入,就是對美國的投入。

  • 17 # 文先然

    拿了國家的高研費,國家也要看下你校這麼多年拿了這麼高經費有否成績,是否給國家培養了尖端科研人員才好,對那些學校經費少又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尖端人材必須對經費調整,對於一些拿了高經費又培養不出人材的也要追查!

  • 18 # ailun無敵

    :現在留在國內為國家國防事業和科技事業做貢獻,正在奉獻青春和汗水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都是哪所國內大學畢業的,就傾向於往哪所大學多撥研究經費,這樣才促進這些所大學良好發展,提高辦學實力,為祖國建設培養更多的奮鬥型的優秀人才。反之則減少。

  • 19 # 大明美食

    科學技術推動生產發展和社會變革,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當今世界飛速發展,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研成果,就會受制於個人!

    科研經費不能減少,還要增加,特別是要增加重點和先進的科研專案經費,促進我國的發展站在世界的前列。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社會就不能進步,經濟發展受制於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國家就沒有安全保障。所以,科研和國防經費一個都不能少。

  • 20 # 太多的無言

    那個高校給自己國家培養人材多,誰就能獲得更多經費,國家不能只看高校名聲了,像清華北大,這種專為他國培養人材的,政府理應減少支助,把錢用到更實際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看不起你的長輩,要敬而遠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