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微言卿

    周朝的衰落,從王權的喪失開始,以至於進入東周後一直看大國臉色生存,它的滅亡不取決自己,完全取決於大國決定什麼時候,以及是否有必要消滅它。

    從西周到東周,“周”是怎樣一步步淪落到人儘可欺,最後遭至滅亡的呢?

    神聖的西周

    周人是姬姓部族,興起於今陝甘一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推翻商朝統治,建立周朝。

    西周,採取“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姬姓貴族、姜姓同盟、古代帝王后裔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形成周王室在中央,諸侯在地方的統治格局。

    西周時期,周天子可謂一言九鼎,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周天子是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

    西周諸侯完全遵守周禮制度,周王有權懲罰違禮的諸侯,周夷王烹殺齊哀公、周宣王廢立魯國世子,說一不二,沒有哪個諸侯國有膽量有實力忤逆周王室。

    西周的衰落

    西周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就在周昭王,昭王征伐荊楚被淹死後,西周的精銳部隊“宗周六師”“成周八師”實力大損,周王室顏面盡失。

    此後,西周每況愈下,周穆王四出遊行、周厲王專橫跋扈、周宣王窮兵黷武,諸侯或多或少對周天子已心生不滿,漸漸的不來朝覲。

    周幽王更是火上澆油,採取了廢長立幼這個一個錯誤的政治決定,引發了申國聯合犬戎進犯王畿,諸侯來不及救援,直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憋屈的東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繼位,周室東遷。

    進入東周後,缺兵少將、缺糧少馬的周室一敗塗地,自身難保,為了安全不得不向晉、鄭等諸侯求援,天子的權威和神聖的威嚴消失殆盡。

    周王室被迫東遷後,喪失了大部分土地、人民、財富,財政匱乏,軍隊萎靡,實力一落千丈,更無力發號施令。

    各個諸侯國藉此機會,大肆發展和擴充實力,各國內部積蓄了近三百年的力量,在沒有外力約束下開始逐漸爆發。中國歷史進入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政由方伯、大國爭霸的春秋戰國時代。

    東周為什麼如此之弱

    東周軟弱是有原因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法性有問題。根據現有資料看,周平王頗有“弒父”的嫌疑,得位不正。天子自己不守周禮,直接造成天下禮崩樂壞,周天子與東周一起淪陷。

    ——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周王室信譽和實力、威望、號召力大大不及以前,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天子統率諸侯的權利名存實亡。諸侯內政,天子一向不過問,事實上亦無權過問。

    所有的諸侯,都喜歡打著“尊王”名義擴張自己利益,周王室成了一塊白布,任人塗抹,“赫赫宗周”形象喪失殆盡。

    ——無力約束諸侯的僭越行為。進入東周,鄭國率先向天子挑戰,甚至箭射周天王,讓周室顏面掃地。各諸侯國在祭祀、禮樂、會盟、墓葬等方面,一開始還打打擦邊球,後來乾脆直接用天子的禮儀行事,自己抬高身價。

    楚國率先稱王,周桓王不敢招惹。春秋末期,吳國、越國也分別稱王。到戰國中期後,不但七雄稱王,甚至連宋國、中山這樣苟延殘喘的小諸侯國也敢稱王。

    ——控制地盤一縮再縮。周室最初東遷時,尚還能領有河洛地區大片土地,並不遜色於中等諸侯。但五百年來,周室的土地卻不斷縮小。

    一是在王畿內安置周、召、毛、蘇、單等大族;二是為了換取諸侯支援,先後將虎牢給了鄭國,把“南陽之地”給了晉國,繼續土分疆;三是陸渾之戎這樣的戎狄政權尾隨而至,佔據了肘腋的伊洛之川等地。

    等到東周末期時,王室直接控制的地方就剩下了區區七個小城池,人口不過三萬餘,地窄人寡。這樣小的地盤和人口,讓周室根本無法與諸侯掰手腕。

    ——缺乏中興的明君聖主。東周伊始,周王室尚有餘威,假如勵精圖治,未必不能中興。但東周五百年,除了最開始的平王、桓王還與諸侯較量了一番實力、做了一點嘗試的話,此後諸位天子始終沒有發憤圖強之舉,似乎滿足於在一隅之地勉強支撐殘局。

    周室內部還頻頻內亂,王子克之亂、王子頹之亂、王子帶之亂,讓本已雪上加霜的周室實力進一步受損。東周將亡,還把僅剩的地盤分成了一東一西兩個周公,彼此斗的不亦樂乎。東周,已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最終,秦滅周,周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 2 # 燕趙節度使

    兩個原因:外患內亂

    先說外患。

    這個外患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烽火戲諸侯”。

    前771年,因周幽王寵信褒姒,廢太子宜臼。宜臼逃至申國,他外公申侯聯合曾侯、許文公及犬戎(外族)推翻周幽王。

    犬戎在西周都城宗周燒殺搶掠,最後付之一炬。

    周平王登基後,看見宗周滿目瘡痍,只好於前770年被迫將國都從鎬京遷至成周(雒邑,今河南洛陽)。因雒邑在鎬京之東,此後的周朝史稱東周。

    遷都洛陽,是導致東周實力急劇衰落的重要原因。

    因為東遷,讓周王室放棄了原本的關中地區(宗周)大片肥沃的土地,最後變成了秦國的領土。周王室只能控制洛邑周邊(成周)數百里的王畿地區,而其他地區都是分封的諸侯國。

    周王室勢力的衰落,導致無法對其他諸侯國產生震懾和控制,使得諸侯們產生了不臣之心。

    本來諸侯們認為周平王引亂臣和外敵入口宗周,害死周幽王,就是弒父篡位行為,所以周天子在諸侯中地位下降。

    周桓王十三年(前707年),周桓王率陳、蔡、衛等國軍隊討伐鄭國,鄭莊公領兵抗拒,兩軍戰於

  • 3 # 西府趙王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周王朝的衰敗,其實就是西周歷代天子不斷敗家的一個過程。

    其實周王朝在最初的那段時間,是非常厲害的。周武王滅商建周之後,周王朝開始分封諸侯,並建立了以周王室為主幹,天下諸侯為分枝的宗法制度,確立了周王室的統治地位。

    由於當時的大部分地區都處在未開發的階段,且各方部族林立,勢力複雜,周王朝是實際統治區域並不大。但是透過分封制,大量的諸侯成為了周王朝擴張的馬前卒,為周王室開疆拓土。而周王室則安心發展,治理國家。

    所以,周王朝進入到了一個王權的鞏固階段,在周武王去世之後的四十餘年時間裡,國泰民安,史稱“成康之治”。

    所以總體來講,周王朝的前三位統治者,周武王、周成王以及周康王,那都還是挺不錯的。

    周王朝的敗家,其實是從第四位周天子開始的。周昭王姬瑕是一個有著雄心壯志的人,由於其生長在周王朝的鼎盛發展期,從小聽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樣的豪言。而繼位之後,又看到自家王朝這麼多年積累的豐厚家產,所以躊躇滿志,一直想做出一番大事業來,將周王朝的版圖在擴大一些。

    當時周王朝在北方基本上已經沒有敵手,西邊的犬戎被成康二位天子打得抬不起頭,而東夷諸國也在周昭王的打擊下臣服。所以周昭王便將目光投向了南方,那邊荊楚南蠻,頗為好戰,被周昭王視為不穩定因素。於是,他親率天子六師,南征荊楚。

    但不幸的是,周昭王這一去便是永別,不僅自己掛了,周王朝的軍隊也全軍覆沒,周王室實力大損。

    周昭王去世後,長子姬滿繼位,是為周穆王。這周穆王比他父親更好戰,當然也更能打,他向西再度打垮犬戎,向南平定荊楚完成父親遺願,至於一直不安分的東夷諸國,同樣被穆天子個暴揍。

    在周昭王和兒子周穆王的強大武力下,周王朝的勢力進一步擴張,算是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壯舉。

    但是話說回來,昭王和穆王二位天子,雖然是武功卓著,但是連年的征戰卻已在不斷的耗空當初成康之治所攢下來的老本。特別是周穆王,不僅喜歡打仗,還特別喜歡旅遊,就像乾隆南巡一樣,周穆王每一次出遊,那都是一筆巨大開銷。

    所以到了他兒子周恭王在位的時候,周王室已經只是表面風光了。但是作為天子,手頭再緊,面子上也得繃著。所以每到封賞的時候,周恭王便將自己周王室控制的土地分封給諸侯和大夫。

    在那個時代,土地是一個國家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尤其是當時周王室佔據的土地,可都是中原核心,如此分封出來,直接削弱了周王室的實力。

    周恭王去世後,兒子周懿王姬囏繼位,當時犬戎捲土重來,不斷騷擾著周王室。這孩子本就膽小,再加上如今周王室衰微,要錢沒錢,要兵沒兵,打了幾次也沒打過。最終不得不將國都從鎬京遷往新都犬丘避禍。而在犬戎的劫掠禍害之下,周國的損失很大,百姓們更是怨聲載道,周王室的公信力也開始下降。

    而周懿王去世後,繼位的叔叔周孝王算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天子,他向北暫時解決了犬戎之亂,向西又擊敗了西戎,使得處在快速衰落期的周王朝,得到了一絲喘息之機。

    但是好景不長,周孝王去世之後,繼位的周夷王姬燮,完全就一個昏君。內政外交都不擅長,導致許多諸侯離心離得,南邊的楚國甚至都直接稱王了。而周王室因為實力有限,無法像以前那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帶著諸侯小弟們去教訓這些不聽話的諸侯,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此時周王室的王權,已經降到了一個很低的程度。為後面周厲王、周幽王等人的禍亂埋下了伏筆。

    周夷王去世之後,周厲王姬胡繼位,當時由於周王室沒錢,周厲王搞了一個壟斷政策,將“山林川澤”歸屬到王室名下,導致民眾怨聲載道。而周厲王還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他不準百姓議論他,說他的不好,誰不聽話就得遭受酷刑。

    最終,長久的民怨積壓,導致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趕出了都城,由召穆公、周定公二位相國共理朝政。周厲王死後,兒子姬靜繼位,是為周宣王。周宣王是一位好天子,集合這周邊的自家諸侯們,帶領周朝出現了一個短暫的中興局面。但是晚年的周宣王窮兵黷武,把自己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底,給敗掉不少。

    但是相比於之前的那繼位幾位周天子,他給兒子周幽王已經留下了不少家底了。周宣王分封建立的申、呂、鄭、韓、楊等國,將周王室拱衛其中,也算是外患無憂了。

    在那個周王室王權已經衰落的時代,周王室每每遭到犬戎的騷擾,他們還是會率領軍隊前來勤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其實戲的就是他們,至於其他諸侯,很少有閒心來搭理他。

    但是這周幽王自己作死啊,不明白自己需要藉助這些諸侯的力量來維護統治。他當初寵幸褒姒,不惜為她廢除現任王后和太子,將褒姒母子扶上正統。然而,被廢的王后,乃是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而太子更是他的外孫。申侯之所以力保周王室,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母子二人。如今周幽王卻將他們倆廢掉。

    於是申侯聯合犬戎,攻入鎬京,殺掉了周幽王。而後立了外孫繼位,是為周平王。而當時由於都城鎬京已經在連年戰爭中破敗不堪,周平王選擇了遷都洛邑,自此,西周滅亡,周王朝正式進入到東周時代。

    所以,歷史上西周的滅亡並不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而是他廢長立幼,惹怒了老丈人,褒姒其實是背鍋了。

    當然,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周王室本身的實力衰微,如果是放在穆天子的時代,他就算是廢長立幼了,有哪個諸侯敢出來反對他嗎?所以,歸根結底,拳頭才是硬道理,自身的強大比任何藉口都要有說服力。

  • 4 # 行雲流水1437995

    周朝分封的時候,以周天子都城為中心,封國離周天子國都越近的諸侯地位越高,封國離周天子越遠的諸侯地位越低,比如楚國國君最初是子爵,封國是子國,封國和國君地位最低。

    周天子有權威的時候,諸侯內部不允許為擴大地盤兼併對方,楚國因為在最外圍,周天子鼓勵楚國征服蠻荒未開化地區擴大地盤,結果楚國竟成為最大的諸侯國,並且在諸侯國中第一個稱王。

    周朝到厲王時,因為對國人的統治過於嚴酷,國人共起而攻之,趕走了厲王,是為“共和“。這一年在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記年的開始。

    厲王之子幽王,更是一個沉迷女色的天子,廢馳朝政,“烽火戲諸侯"造成周天子的威信掃地。在立儲的問題上動搖不定,引起國家動盪。後在申侯和犬戎的聯合進攻下,兵敗被殺。

    在申候的支援下,幽王之子姬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當時的鎬京被犬戎破壞,雖然犬戎退出鎬京,但周天子處於犬戎的威脅之下。無耐之下,周平王選擇東遷洛邑。

    東遷之後的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它直接控制的王畿面積比過去縮小了一多半。武力方面,以前王室有六軍,現在只能有三軍、二軍、甚至不足一軍。周天子這個"共主",其實已是徒有虛名。

    他的發號施令已無人聽從,諸侯朝覲天子的舊禮,已經極為少見;相反的,天子卻要向諸侯朝聘了。周桓王在位二十多年,五聘於魯。

    這時諸侯方面,由於各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大國衰落了,有的弱國變強了。過去被稱為蠻、夷、戎、狄的少數族在中原較先進的文化、經濟影響下,也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在周王室衰落的情況下,經常向中原各地發展勢力,構成了對華夏族各國的很大威脅。

    隨著周天子權威的逐步衰弱,一些強大的諸侯國,想取而代之。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公開奪取天子位,不如表面打著"尊王"的旗幟,"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聽"。

    齊桓公是春秋時最先成為霸主的。他任用管仲為相,整頓了行政和軍隊,實行了變革。使得齊國迅速成為強國。齊桓公在位四十三年,糾合諸侯共二十六次,首先稱霸中原,齊在"尊王攘夷"旗號下,擴大了地盤,奠定了大國的基礎。從此之後進入了群雄爭霸的時代,周天子形同傀儡,成了連許多諸侯國都不如的存在!

  • 5 # 共跳滴水線子

    分封制的弊病

    西周武王建國,奴隸制王朝兼併各個原始部落族群,為了拱衛王朝分封諸侯,對於當時歷史背景來說是進步的,但經過幾百年征戰,各諸侯國順理成章發展自己管轄國土,由於私心膨脹開始大國吞併小國,自周幽王犬戎侵襲,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城破被殺,各諸侯王開始質疑大周權威

    周平王東遷洛邑 ,史稱東周,初期和鄭莊公爭搶糧食,鄭莊公射傷周王天子起,王室自降身份,從那時起,各諸侯國對周王朝已經不再尊重,春秋五霸雖然打著尊王攘夷旗號,其實不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已了,到了戰國時代,周王室更加衰微,甚至到戰國後期周天子淪為公侯級別,最終被秦國所滅。

    綜上所述,周朝八百年,其實東周幾百年不過是被各諸侯國玩弄的傀儡而已。分封制最終導致群雄崛起,周王室被歷史淘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20賽季,NBA兩位頭牌中鋒約基奇和恩比德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