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白書生

    龔自珍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曾寫下了著名的《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材。

    詩題中的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它指的其實就是1839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後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寫下了這首《己亥雜詩》。

    《己亥雜詩》中,有批判、有吶喊、有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感到堪危

    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徵印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詩中非常堅定的表明,中國要想生氣勃勃就需要經過風雷的激盪,他對中國這種萬馬齊喑的局面表示悲哀。並向皇帝大聲吶喊,要重新振作起精神,不要侷限於一種規格或方式去選用治國的人才。

    龔自珍善於把詩歌作為武器,大膽地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危機、統治集團的專制和腐朽,熱情地歌頌理想和個性的解放,發出強烈的要求改革的聲音。同時,這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成為當今許多管理者選用和提拔人才的座右銘。

  • 2 # 逍遙散人的酒館

    龔自珍,字璱人,浙江人,清朝中後期思想家,文學家,明清八大家之一,也是常州學派的佼佼者,曾參與過《四庫全書》的編撰,主持修改過《大清一統志》。

    1829年考中進士之後撰寫了《御試安邊撫遠疏》,將邊疆駐守方面的種種弊端一一道來,言辭直白。

    1839年9月,百感交集的龔自珍寫下許多激揚深情的憂國憂民詩文《已亥雜詩》共315首,寫出了對於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反應了龔自珍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之情!

    思想上認為“自古及今,法無不改,勢無不積,事例無不遷,風氣無不移易”,強調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他的思想為後來康有為等人提倡變法圖強開創了先河。

    林則徐去廣東禁菸前,龔自珍贈送好友《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堅決要求鏟煙除害。

    著名的詩句: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3 # 伴君讀史

    龔自珍,浙江臨安人,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為抵制外國侵略,支援林則徐禁鴉片,發出吶喊!他青年時期就深刻意識到,資本主義侵略造成嚴重的危機,在農民起義軍的啟發下,他用敏銳眼光觀察現實,研究現實,對腐朽黑暗現實社會進行揭露批判!道光皇帝上任時,心腹大臣曾提出:“天下太平昌盛,”大臣們好議論朝政,發危言聳聽言論,來顯示自己政績,獲得皇上信任,因此有些奏章不必閱覽,只是指出其中的錯誤就可以了,大臣們會覺得皇帝聖明,不敢胡亂發言!這種掩耳盜鈴的辦法,深得皇帝認可,從此官員們報喜不報憂,不敢說真話,那句話說不通順也會獲罪!‘

    龔自珍,心裡清楚,世間有人才,人

    才受到壓制不得發聲,政治受到嚴重危機,只有讓人才重用,整個社會才有開明環境和風氣!

    他的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依靠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煥發勃勃生機,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才會降下人才來!

  • 4 # 劉昕塵詩詞原創Liu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是詩人從心底的吶喊,希望朝廷能廣納人才,不局門第,國家能越來越強大,可惜,對於腐敗的清廷,對牛彈琴啊。

  • 5 # 春秋73439

    清代詩人龔自珍看到當時清政府腐敗,不注重國家發展,希望國家透過變革走向強大,希望國家重視選拔人才,於是發出了吶喊!“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名垂千古的壯麗詩篇。

  • 6 # 桂本坤

    天公啊,睜開眼睛看看蒼生啊!

    他們多貧困、多麼可憐啊!

    給我們送一些憂國憂民的人才吧!

  • 7 # 把自己養好

    龔自珍是請朝道光年間進士,是文字訓古學家段玉裁的外孫。受段玉裁的影響,通曉文字訓古,研究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力主改革內政,抵禦外侮。

    龔自珍對當時清王朝只看工作年限作為升遷準則很是不滿,寫文對此事進行揭露。

    當時清王朝用人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賢能之士也不得越制,而平庸不肖之輩到達工作年限一樣得到升遷,平庸無才之人擁塞,有才有能之人卻無積極進取之心,致使整個國家死氣沉沉。

    龔自珍對這樣的現狀痛心疾首,有《已亥雜詩·其二》予以鞭達。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由於清王朝死板的用人制度,使整個九州都毫無生氣,萬馬都不能發聲,這種現象是整個社會的悲哀。作者熱切盼望能有急風驚雷的大手筆,震盪這一塘死水。

    天公是人間最高權力擁有者玉皇大地,暗指清朝當時在位的道光皇帝。龔自珍希望道光皇帝能打破現有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的選用人才,以改當時的政治凋敝。

    然而,那時的清朝由於長期固守舊制,道光皇帝又懦弱無能,根本沒有改革舊制的勇氣與魄力,國力一步步走向羸弱。

    整個朝堂“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拍馬溜鬚者得志,不學無術者躍居高位。

    對於這樣的汙障之氣,龔自珍不斷用自己的詩文揭露和諷刺,表達現實社會的醜惡,呼籲用風雷之勢改革社會風氣。

    他試圖用一己之力衝破封建社會的大網,結果屢遭黑惡勢力的打壓,在抑鬱不樂中辭官南歸。

    南歸以後,作者並沒有置身世外,仍然關注現實,關心國家的發展。但是,小人居上的現實根本沒有改變,他就作《病梅館記》,諷刺那些所謂的“愛梅”者,把梅扭曲,斬折,使梅樹變得奇形怪狀,以求重價。結果,所有的梅就成了病梅。在小人當道的朝廷,士人皆無進取之心,整個社會在壓抑中病態十足。

    龔自珍高揚“自我”,讚美“童心”,對封建專制制度對士林人格的壓抑造成的心靈扭曲進行了批判,提倡個性解放,人格獨立。

    種思想在他早期的詩中表現尤為強烈。他在《湘月》中的:“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消魂味。”用簫表現了一個士人的婉約情深,用劍表達了一個思想者的凌厲鋒芒。柔情與形狂的相遇,形成一種怪魁之風。

    這種既有狹義之心又有戀世之情的人格,面對“有用於世而不得志於世”的現實局面,讓作者對當局掌權者無比失望,同時又為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而痛心疾首。最後逼迫退出這個沒有生氣的政治舞臺,闇然南歸。

  • 8 # 走出逆境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9 # 豪森林

    龔自珍生活在中國半殖民地化的前夜,盛世雄風早已煙消雲散,而系統性的危機尚未爆發,但帝國內部已經病入膏肓,極少數有識之士敏銳洞察到帝國的潛在危機,龔自珍就是其中一個。身處沉悶、衰敗的清朝中葉,他清醒認識到帝國沉痾纏身,最明顯的是人才匱乏,萬馬齊喑,他的《已亥雜詩》、《病梅館記》深刻抨擊了這一現狀。

    他大膽揭露人才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文字獄”: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同時,他認為科舉制度和“論資升遷”的選官用人制度導致讀書人的功利化與庸俗化。士大夫遠離現實,不問蒼生,但求讀書仕進,光宗耀祖;在官場則小心翼翼,苦熬資歷,因而麻木不仁,和光同塵,甚至卑汙墮落。

    因此,他在中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前夜,發出振聾發聵的改革宣言,要求“革前代之弊”,極具前瞻性。在政治改革方面,他提出調節君臣關係,提高臣子地位,以便人盡其才;同時,他也希望改變論資排輩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地培養和使用人才。他非常關注國家的防務,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在經濟方面,他提出要“平均”分配土地及財產,更要改革白銀納稅的方法以使國家經濟平穩向前發展。

    但他的思想以批判為主,改革理論並不具體,也並沒有擺脫任人唯賢、勵精圖治的傳統政治思想窠臼 ,並非根本性的革新。

  • 10 # 賴何能

    龔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在退休時寫下著名詩篇【己亥雜詩】,呼籲國家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使用。

    九洲生氣侍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退休回家後,龔自珍繼續發揮自己的才能,不遺餘力地為國家培養人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11 # 文藻巧翁

    龔自珍(公元1792——1841),又名鞏祚,字璱人,號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十九世紀上半期著名的詩人和政論家,也是鴉片戰爭前夕出現的進步思想家。他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做過清朝禮部主事。他曾表白自己的抱負說:“一事生平無齮齕(毀傷),但開風氣不為師。”以別開風氣自詡。他的著作有《龔定庵全集》。

    龔自珍對西漢以來的“天人感應”說深惡痛絕,他提倡“非命”思想,反映了他的唯物主義傾向。在《與陳博士箋》中,他利用當時的自然科學材料證明天象的變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明確肯定,慧星的出現也和日、月食一樣,“亦有定數”,是可以推算出來的並不是災異的預兆。他還指出,象《詩經》中說的“日食為兇災”之類的話,無非是詩人寓諷刺之意,“旁寄高吟”。事實上,與人事並無必然的聯絡。其次,對孟軻的性善論進行了批判。他認為一切道德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後天產生的。他說:“善非固有,惡非固有,仁義、廉恥、詐賊、很(狠)忌非固有”,“善惡皆後起者”。再次,他反對把名實分裂開來,主張名實一致。他認為概念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名是實在的反映,離開了客觀事物就無所謂概念了。

    他在認識論方面帶有唯心主義色彩,他把知和覺割裂開來,強調群眾和聖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所不同,聖人是先覺者,而群眾不具有這種先覺。

    在歷史觀上,他具有某些辯證法的觀點。他說:“天道十年而小變,百年而大變”,並且“人事亦然”。但他所謂的變並不包含有質變、飛躍的內容,最終還是回到形而上學方面去了。

    龔自珍生活在封建國家面臨沒落、崩潰,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階段。他接受了乾嘉時代經史小學考據和今文經學的積極影響,把經史百家之學和“當世之務”聯絡起來,對腐朽的現實政治、社會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批判,並確信未來時代的巨大變化,寄以極大的希望和熱情。

    龔自珍的詩一部分是對腐朽的政治、社會的揭露和批判,如《詠史》等,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深刻的現實意義。更多的是童年或母愛的回憶,先輩或理想人物的歌頌,湖山勝景的嚮往,未來曙光的強烈希望,如《能令公少年行》、《已亥雜詩》中“九州生氣恃風雷”、“少年尊隱有高文”等,反映了詩人追求理想、追求個性解放,與腐朽庸俗的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

    龔自珍詩基本是浪漫主義的。“莊騷兩靈鬼”的偉大詩人李白對他有相當大的影響,特別是前者。

    他的詩最大的特點是政治思想和藝術概括的統一。形式多樣,不受格律的束縛。特別是絕句詩成為他最方便的抒情、議論的工具,如《已亥雜詩》。豐富奇異的想象,構成了生動有力的形象。語言瑰麗而清奇。

    龔自珍的散文在當時更有名,他的一部分政論文和“雜文”,宻切聯絡現實社會內容,語含“酸辣”,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生動的形象性。文辭曲折瑰麗。

    已亥雜詩

    (其一)清•龔自珍

    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萬數,道士乞撰青詞。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已亥(1838),是鴉片戰爭暴發的前一年。作者厭惡仕途,毅然拋棄做了二十年的官,辭職回鄉。他在南歸途中和江、浙道上寫了三百一十五首七言絕句,題為《已亥雜詩》,內容涉及範圍極為廣泛。

    作者當時正處在“萬馬齊喑”毫無生氣的黑暗社會里,渴望改革政治。他希望出現各種人材,打破這種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挽救這個社會。這首詩反映了作者革新政治的迫切要求和對腐敗社會的無比僧恨。

  • 12 # 海之音2020

    愛國這個詞,是在清朝捱打之後才有的

    “愛國”一詞,在中國出現,至今還不到200年。明以前,中國的大多數王朝軍力強盛,一再致力於擴張,就是有小的朝廷滅國,也上升不到民族危機這個層次。1840年前後,英法等帝國主義列強,用鴉片和堅船利炮打開了清廷封閉的國門,在這個時候,才有民主思想啟蒙者提出了“愛國”這個概念。

    龔自珍愛國的吶喊

    龔自珍(1792~1841年),浙江杭州人。清後期思想家、文學家、詩人。他對滿清政府的黑暗統治認識尤為深刻,和林則徐等提出了不少政治改革的良策,是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人,被譽為近代思想啟蒙的先驅。

    清道光十九年(1839),他辭官回杭州。9月,再返京接家眷。往返9000餘里。他於輾轉奔波中寫詩315首,結集為《己亥雜詩》。

    最為有名是《己亥雜詩·其一》: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詩中感到了王朝內憂外患、瀕於覆滅的隱隱危機,詩人為朝廷的妄自尊大、故步自封表示悲哀,最後發出呼籲:要藉助暴風雨的巨大威力,降下各種各樣的人才,使中國大地煥發生機。

    什麼樣的人,才算人才

    他勸的天公,借指的是朝廷。他希望朝廷重振旗鼓,“不拘一格”培養和招納天下賢才。

    17世紀中期,清政府貪腐沒落、妄自尊大、閉關自守,而同期的西方已經完成以蒸汽機和輪船為標誌的工業革命,急於尋求擴大殖民地和市場。

    軍事上,國外開始推廣火器。17世紀中葉,歐洲軍隊普遍裝備了燧發槍,遠航採用了蒸汽機為動力的軍艦,軍艦已經配備了西洋滑膛炮。英國完成了與荷蘭、法國海上霸權的爭奪。為爭奪東方殖民地做好了一切準備。其英國皇家馬德里海軍艦隊橫掃千軍,天下無敵。

    清廷長期的安逸使人們生活日漸奢靡,吸食鴉片成風,國內已經無兵可用。國外強敵又虎視眈眈。龔自珍的感慨自然是發自內心,振聾發聵!

    愛國成此後時代的主題

    1840年前後,地主高知階層仍沉迷於考據之學,忙碌於對古詩文出現的建築、名詞進行考究,在內憂外患面前,仍沒有著眼經世致世問題的研究。

    林則徐、龔自珍等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提出了禁菸,主張對西方文化科技與貿易持開放的態度。

    1839年3月,林則徐、鄧廷禎在廣州開始收繳鴉片。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將收繳的鴉片大量銷燬。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就寫在這一時期。詩中無疑寄予了詩人自己對林等一批愛國志士,復興中華的厚望!

    在此詩感召下,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譚嗣同、梁啟超、秋瑾等一批仁人志士為國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如今,方方之流鼓吹崇美媚美,想讓歷史的一幕再度重演,勢必會被人民捲入歷史的垃圾堆

  • 13 # 強朋友

    我都不在乎清代有沒有人發聲,那年代他這樣吆喝有用嗎?說到底本身落後了,整體落後了能有什麼人才?工業基礎不好的說沒工業技術人才有用嗎?他那句:“我勸天公重抖摟,不拘一格降人才。”說得多動聽!被我們的前輩實施得多好!不論文憑的話放著高學歷的不用用小學生靠幾個月速成的中學生大學生上陣,放著年輕的不用用那些幾十歲的經人家掃盲後上陣,掃盲的教師也退役了。什麼人才?以農為主的話什麼人才也沒用。總是說些不要拈輕怕重,要到農村廣闊天地受教育又不去發展工業的話能有什麼人才?都是會教幾首歌一加一也叫人才了,這樣造成人才內訌也叫人才了。總之重要的要整體不要落後,整體的思想不要落後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有30萬存款是否願意投資中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