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飛老師說教育
-
2 # 範博士談教育
那是因為他們接觸社會接觸的太少。他們不知道未來要面對殘酷的生存壓力和競爭。現階段只要孩子可以出去打工賺錢,獨立,就應該努力讓他去賺錢,讓他認識到了社會的殘酷。那麼它才能夠真正的成長。也就是說,想盡辦法,讓孩子脫離家長的保護,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熟起來。
-
3 # 簡單愛5050
出現這種現象,一部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帶來的,孩子潛意識認為現在無論上學上成什麼樣兒,將來總會有口飯吃的。要麼打工要麼做生意,又不是上學一條路。就有點放任自己啦。我身邊一朋友家孩子就是這樣說給我們聽的,他爸媽文化程度不高,他家是開美容店的,生活條件不錯。
-
4 # 孩子教育依依說
1、先輔助孩子給自己定定目標(大、小、長、短),這樣學習會有一個方向;然後梳理自身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容易丟分的知識點;再者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任務,一一的去落實。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複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複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複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複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複習物件,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在丟分。
-
5 # 迎著風雨心裡依然陽光
作為一名一直在農村初中任教的老師,談談看法,這種現象存在已久,很普遍,我們這兒的一班近百人,有二十多名真正想學習的,有二十幾名是打一鞭,動一下的學生,對待學習態度不定,其餘都是厭學怕學學不會的學生了。為什麼這麼多呢?他們都是缺少學習動力。原因複雜,一是從小學習差,掉隊久了,想學學不好了。二是沉迷手機網遊而不能自拔的,三是家長放任,任由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家長的上學無用論影響到孩子。他們目光短淺,看不到學習好帶來的好處。
-
6 # 粉紅依米
中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多數是因為,在他之前的學習過程當中,沒有興趣,沒有得到快樂,也沒有獲得成就感。
什麼是動力?簡單來說,行為活動都有它背後的原因,動力就是行為活動的原因,也就是說讓孩子有所行為,主動學習,就要給他一個原因,例如:他的興趣,他們獲得獎勵,他能得到快樂,他能獲得成就感,這些就是動力。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在行為和動力之間建立連線。
興趣是非常好的老師。在這裡介紹兩種簡單的方法:睡前故事和遊戲。在小朋友臨睡之前給他講一個故事比如說《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故事講完了可以問問孩子,你喜歡白雪公主呀?還是喜歡皇后啊?為什麼呀?是誰幫助了白雪公主?問的目的一是加深印象,二是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個星期之後,讓孩子把這個故事給爸爸媽媽講一遍,不管講得怎樣,爸爸媽媽要找到孩子的亮點,蹲下身來,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訴孩子,他有多棒。來自父母的肯定和讚賞就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讓快樂和成就感轉化成孩子學習的內動力。這需要家人,親戚,朋友,老師各方面的配合,需要有一雙慧眼,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英語課上,張老師突然點名春華朗讀新課內容,春華慌張地站了起來,用微弱的聲音將整篇課文讀完。張老師面帶微笑,投來讚許的眼光說:“朗讀流利,發音準確,希望以後聲音能大一點就更好啦!″全班同學的目光投向春華,她只覺得,臉火辣辣的……從那天開始她愛上了英語。
為什麼要學習?我們缺什麼,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農村沒什麼吃的,沒什麼穿的,所以大家一心想離開農村去大城市生活,唯一的一條出路上大學,那是可以改變一生命運的機會。而現在的孩子,要吃有吃的,要穿有穿的,要玩具各式各樣……有的孩子甚至說:“我家很有錢,以後都是我的。""我媽說了,我家都有好幾套房子,以後都留給我。"從一出生就什麼都不缺,長大以後的生活也已經給安排好了。那他還有什麼動力去努力學習呢?所以現在的父母要教給小孩子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家裡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屬於父母的,不是你的,不要讓他覺得生下來就有繼承權,他想要的東西,讓他自己努力去爭取。
教育是個複雜的過程,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無小事,從點滴做起。
-
7 # Lw說教育
中學生普遍厭學,即使對那些學習端正的學生而言,也很少體會到學中有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筆者覺得有如下因素:
一、學生課業負擔重。聽講,做筆記,寫作業,做模擬題,曰復一曰,年復一年,學生似機器沒有喘息的機會,個個筋疲力盡,青春的氣息在當代中學生身上絲豪感受不到。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易造成學生厭倦。空洞的說教,填鴨式教學,學生怎不生厭?學習動力如何產生?
-
8 # 銀杏樹老師
中學 生對待學習缺乏動力,也就是厭學,豈止是中學生,學生厭學已是普遍現象,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中學生厭學是一種現象,追根溯源,小學其實已經埋下了厭學的種子,不過是到了初中發芽了而已。
小學六年,年輕的家長們躊躇滿志,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下足了功夫,所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學習課內的知識,又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小學的老師們極其負責,對於所教學科的成績從沒放鬆過。這樣,在老師家長雙重嚴管下,小學生只能乖乖服從,此時,他們沒什麼判斷能力,雖然也有壓力,但是他們還不會太反抗。
給初中厭學有添一把柴的是小學畢業這一季,從上六年級開始,老師們就開始謀劃畢業複習了,下學期的課程緊鑼密鼓,全面複習把六年的知識複習個底兒朝上,終於畢業考試了,畢業成績一般皆大歡喜。
這時各種輔導機構閃亮登場,家長們不依不饒,再接再厲,把孩子又送到了銜接班。七月流火,已經筋疲力盡的孩子們,根本就學不進去了,從那時候就開始厭煩了。可是許多家長並不瞭解孩子們此時的心理。看到補習班外面一大片接孩子的家長,我想起了一個電影“包氏父子”,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孩子們進入了初中,初中的課程一下子曾多了,語文的難度深度上了一個大臺階,所以,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孩子們的成績下降不少,讓習慣了小學高分數的家長們吃了一驚。以後孩子們學習中的各種情況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上初中後正值孩子們的青春發育期,他們有什麼心情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學習,容易收到外界因素干擾;有的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學習勁頭不足,自然努力不夠;還有的孩子到了初中後顯現出來學習能力不足,想學學不會,每天面臨著學習上的困難,最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還有的想學不會學,方法不當影響了成績,失去了信心。凡此種種,都是中學生厭學的一些原因。
到了高中,學生的心裡逐步趨於成熟,年面臨著高考,面臨著人生的前途命運,他們學習有了動力目標,他們會自覺努力。到那時你再厭學,懶惰偷安,高中老師可不會把目光停留在你這裡,更多的人升入大學,重點大學才是他們最關注的。
所以初中老師三年面臨的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面對普遍缺乏學習動力的的中學生,要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質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中老師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對這種現象,一些筆者,引經據典,頭頭是道,有多少是能用了就靈,大見成效的,只有初中老師自己知道。
-
9 # 課觀說
內部原因與外界原因共存
1. 沒有搞清受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是自身對讀書學習的認識不夠全面,被一些不好的言論例如“讀書無用”等誤導,進而斷章取義,用區域性去看整體。其次更重要一點是,身邊人沒有給到一個積極的鼓勵和未來規劃的提示。家長老師可能一味只強調學習,沒有給他們的未來規劃,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等給出建議和提示,進而讓孩子陷入了一個學習就是分數的圈子中,看不到學習其實也和自己的未來掛鉤,和自己的人生掛鉤。
2. 對新知識沒有獲取慾望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最主要是缺乏好奇心,對學科知識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果家長和老師在此基礎上再逼孩子學習,只會適得其反,首要就要搞清楚所學學科的價值以及對自己的幫助,當你覺得知識有用的時候,自然會去主動學習。此外,缺乏獲取新知後的成就感的正反饋,適時的鼓勵與讚賞也能很好提高孩子繼續學習某門學科的興趣。
3. 不知如何學,學習有壓力
首先是遇到了很多不會的知識點,自信心有所被打消,承受能力不夠。事實上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會的知識點是很常見的事情,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這點需要認清楚,進而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學習,踏實走好學習過程中的每一步。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習方法不對。自身沒有請教同學、父母、家長等,按自己的學習方法一條路走到黑,效果不好時就想放棄不想學。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嘗試,多請教優秀的人。
4. 受到了外界的影響
首先就是學習不是自己主動,外界環境壓著自己學習,迫於家長和老師的壓力,在這樣一種外界影響下,孩子只能硬著頭皮學習,很難有效果。此外,學習環境也可能不好。例如教室裡學習氛圍不夠,自己被周圍人同化,例如父母忙碌放任孩子不管或者家裡學習環境嘈雜不適合學習等等。學習應該是主動的,而且是在一種舒適的氛圍中,這樣才有利於學習。
以上便是我的觀點,希望對您孩子有幫助。
-
10 # 家長教育助手
相信每個家長和老師都非常明白,學習動力對於學生的學習成績影響十分重大。但令人頭疼的是,學生的學習動力本身是會隨著時間逐漸衰減的,所以“三分鐘熱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十分常見。
中學們,想要始終良好保持學習動機,需要從另外一個能力的培養說起。
這個能力就是目標管理。
只有學生擁有清晰的目標,才會有動力去實現這個目標;一旦實現了一個目標,才會有意願和更大的動力實現下一個目標。
那麼,這個目標管理,具體該怎麼做呢?
第一,幫助孩子設定每個學期的大目標,這個目標要符合SMART原則。
SMART原則是目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本文中具體指:
S代表具體(specific):指要切中特定的學習指標,不能籠統;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目標是可數量化或行為化的,可以透過資料或資訊驗證;
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指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R代表相關性(relevant):指特定目標與其它學習目標是相關聯的;
T代表時限(time-bound):指完成特定目標有特定期限。
家長和老師在跟孩子溝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從鼓勵和肯定開始。另外,要認可和接納學生目前的狀態,然後再幫助學生去做更好的他自己。
第二,設立好大目標後,要把其拆分成具體的、可執行的、小目標。
一個目標能否達成,關鍵在於它拆分成的一步一步的小目標是否是可以達成的。正所謂,積跬步,行千里。
舉例
1)學生自己設定好的新學期的目標是:班級排名從15名排進前10名(大目標)
2)細分一個學期四個月中每個月的具體學習任務,分學科列任務清單(可執行的小目標)
這裡提醒一下,如果有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不一致的情況,建議保證短期學習目標的實現,因為達成短期目標可以迅速看到成績,有助於學生學習勁頭的保持。
第三,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提高,我們要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長期目標設定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和老師可能很關注學生某個學科的學習成績是否提高,或者某個學期的排名能否提前,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比如理解力、注意力集中等能力。好的能力會促進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好的學習習慣,才是他們在漫長的求學歷程中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
總之,目標管理是學生保持學習動力的關鍵。
回覆列表
現在的中學生對待學習普遍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是一個不爭的現實。筆者現在在省級示範高中任教,帶過不同層次的班級,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這不僅僅存在普通的班級,就是在重點班,甚至是所謂的尖子班,也存在這種現象。
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我認為至少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缺乏學習的動力。我們可以做一個縱向的比較。幾十年前城鄉差距比較大,讀書是改變學生身份和地位的一個重要,可以說是唯一的的途徑。那個時代讀書目的,就是跳出農門,把草鞋換成皮鞋。那個時代,一代代的農村孩子就帶著這種強烈的願望去學習。也的確有很多人,透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讀書已不再是改變一個人身份、人生命運的唯一途徑,社會給人們提供了很多的選擇。360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書和人命運的關聯,已經沒有以前這麼強烈了。這樣,無形當中就降低了讀書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二,社會資訊的豐富性干擾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專注性。現代社會是一個網際網路、物聯網的社會。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海量的資訊。那麼,身處其中的孩子們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碎片化的資訊,快餐式的文化,影響了孩子們學習的專一性,讓他們變得浮躁。而且,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就必然會分散孩子們學習的精力。
現實學校的生活相比較來說是枯燥的,乏味的,而身外的網路世界,現實世界,卻是豐富多彩的,這也讓坐在校園裡的孩子們心靜不下來。
三,對學習的必要性缺乏認識。這種缺乏不僅體現在學生的身上,也體現在家長的身上。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很多家長和學生,對這個問題都是認識模糊的。很多人沒有看到學習對待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僅僅功利地把它看成是升入高校,敲開高考大門的敲門磚。
還有現實社會的就業現狀,讓“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在一些家長和學生心中縈繞。
如何改變這種現象,筆者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社會要透過家庭和學校教育,端正對學習行為的看法。家長和學生要認識到,學習絕對不僅僅是為了升入高校。從現代社會的發展看,大的方面說,社會的發展需要你不斷地讀書學習,讀書學習型社會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標誌。小的方面說,學習是一個人素質的要求,是一個人人生成長的需求。只有不斷的學習,你才能跟得上這個社會,否則會被這個社會拋棄的很遠很遠。
學習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而中學階段的學習,只是人生學習當中的一個階段而已。社會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現在中學階段的學習只是為以後鋪墊打基礎。學生和家長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的眼光。
二,社會應該打造一個尊重學習,尊重讀書的良好氛圍。在商品經濟肆意氾濫的當代社會,應該給書桌留下一方空間,應該給圖書館留下一方空間,應該給靜心學習留下一方空間。如果整個社會讀書學習蔚然成風,那麼我們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薰陶和濡染。
三,淨化校園的學習環境。學校雖然相對說是一塊淨土,但是它離不開現實社會,離不開網路。學校,除了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教育之外,還應該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儘量的把影響學生學習的負能量阻隔在校園之外,打造一方學生能夠安靜學習的淨土。
四,改革課程,最佳化教法。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學校的教學方法手段死板,僵化。現實學校的很多教學操作,其實是乏味的和低效的,學生們並不喜歡。針對現實,針對現在孩子們的實際,設計靈活的教法,這是學校和教師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