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蕭郎君

    都知道諸葛亮,可惜很少有人知道諸葛亮的師傅是誰。

    諸葛亮為世人敬仰,他的師傅卻默默無聞,這並不代表他的師傅是一個平庸之輩。既然能把諸葛亮培養成一代英才,那麼可想而知,他的師傅有多麼的了不起。

    諸葛亮的師傅叫司馬徽,字德操,今河南禹州人,別稱“水鏡先生”。他有很多學生,知名的有龐統、徐庶、劉廙、向朗。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時,有一位老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孔明雖得其主,但不得其時。”這位老先生就是水鏡先生。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隱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為人清雅,學識淵博,更有知人之明,備受世人敬仰。

    司馬徽的“水鏡先生”別稱來自於龐德公。龐德公也是東漢末年的隱士,曾和司馬徽等人交往密切。龐德公和諸葛亮、龐統、徐庶也有關係,對諸葛亮幾人的早年影響較大。諸葛亮的“臥龍”、龐統的“雛鳳”皆出自龐德公。龐德公也算是諸葛亮的半個老師。

    司馬徽先後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這兩人對劉備的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司馬徽曾對劉備說:“一般的讀書人和見識淺陋的人怎麼能認清天下大事呢?只有能認清天下大勢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俊傑。”隨後司馬徽推薦了諸葛亮、龐統。

    公元208年,司馬徽在人生的最後一年,被曹操南征時得到,然而曹操還未重用,司馬徽便病死了。

    司馬徽墓現今位於河南禹州褚河鎮餘王村潘莊東側。

  • 2 # 呂口口超市

    諸葛亮的恩師是司馬徽,荊襄名士,卻一生未入仕。精通奇門遁甲,兵法,他有名的徒弟有徐庶,龐統,諸葛亮。從這一點來看有點像鬼谷子,自己不出山,派徒弟攪動天下風雲。但他與鬼谷子的不同是脾氣太好了,別人說個什麼事他就說好,又說個什麼事又說好。好好先生就是這麼來的。

  • 3 # 空無九煉

    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從師學縱橫術)諸葛亮岳父:黃承彥(諸葛亮從師學習陣圖兵法)廖化的爺爺:廖九公(諸葛亮從師學習處理各種緊急事情計策,包括空城計)龐統的叔叔:龐德公(品德,“臥龍”“鳳雛”“水鏡”這些名字都是龐德公取的)她的老婆:黃月嬌(學臨陣計謀)

  • 4 # 大家喜歡的熱門影片

    諸葛亮的師傅應該不止一人:諸葛亮最著名的也是大家普遍承認的師傅當屬"水鏡先生"——司馬徽。

    還有荊州名士龐德公。

  • 5 # 微三更

    儘管三國時能過天命之年已實屬不易,但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還是不甘就此離去。為了續命,他曾設壇作法,佈下七星燈,只可惜還是一番徒勞。歷史上諸葛亮不想死是真,曾煞費苦心地為自己續命是真,但臨終並沒有喊什麼“龐德公救我”。不過,雖然諸葛亮沒有呼喚龐德公救他,歷史上還是有龐德公這個人的。

    這個龐德公,字山民,湖北襄陽人,是東漢名土。不過,史書中對此人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其生卒年也早已難以考證。一般認為,龐德公的生活年代,大約生活為漢靈帝建寧年間至蜀漢昭烈帝章武年間。

    關於龐德公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是,歷史上的龐德公出生於今襄陽城東門外的龐公鄉,後隱居在鹿門山,曾在山中採藥。只可惜,儘管傳說十分精彩,卻難以找到更多的證據來研究這位名士在當時的相關史事了。

  • 6 # 書劍談

    諸葛亮的師傅無論在正史以及演義小說裡都沒明確說明,有的話也是一些民間傳說或者個人推測。

    但根據諸葛亮的生平來說,其智力水平在三國屬於頂級水平,他的政治治理才能更強於其軍事指揮能力。另外,相比於那些聞名與三國的重要謀臣能士,諸葛亮還具有高人一等的科技研發能力。

    《三國演義》神話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天文地理星象術數可謂無所不精,實際上就一個智神下凡。

    可見,如果諸葛亮真的有師傅,那麼這個師傅也是極為頂級的水平,但偏偏史書記錄以及演義中都沒有這樣的 人物。

    襄陽名士雖多,但這些名士成為了其授業恩師的可能性很少

    諸葛亮的最初發跡地是襄陽,無論是史書還是演義小說,都留下了這裡的很多名士的名字,龐德公,司馬徽,龐統,徐庶……實際上諸葛亮與這些名士之間多有交流。

    《資治通鑑》中,曾有一段對龐德公的說明。

    司馬徽,清雅有知人之鑑。同縣龐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諸葛亮每至德公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從子統,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惟德公與徽重之。德公嘗謂孔明為臥龍,士元為鳳雛,德操為水鑑;故德操與劉語而稱之。

    根據這段說明,《三國演義》中的臥龍、鳳雛、水鑑(水鏡)都是出自於龐德公識人之語。其中,這裡也提到諸葛亮對於龐德公很是尊敬,每次見到都要拜倒在其床下。

    可見,如果單從尊敬程度而言,龐德公顯然是很有可能是諸葛亮師傅的。不過,既然禮節到了這個程度,文字中也沒有說是諸葛亮尊師之名,反而可以確定龐德公不是諸葛亮師傅。

    看到有答友說是司馬徽,個人覺得這個不可能。

    畢竟龐德公在點評人物時候,臥龍鳳雛水鏡其實是齊名的。另外水鏡先生司馬徽也有好好先生之稱,淡泊龔名。以諸葛亮好為梁甫吟,以及自比管仲樂毅的大志表現來看,這位好好先生成為其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顯然並不可能。

    可見,史書以及演義中有名有姓的襄陽名士中都不可能是諸葛亮正牌老師。那真正的師傅是誰呢?

    我們可以從《三國志-裴松之注》版提到的這點

    魏略曰: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建安初年,此時諸葛亮15歲(諸葛亮出生於181年),便開始同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這三人一起遊學

    遊學這種方式,是不侷限於自己熟悉的地方的,這是帶著疑問以及未知四處遊歷拜訪獲取知識。可見,到諸葛亮27歲出山,中間有十多年的時間。他之所以有隆中對於天下大勢的分析,並有那麼多廣博的知識。僅靠身居草蘆,躬耕南陽是不可能對,天下大勢瞭然於胸的。

    諸葛亮也是肯定是經過了多地以及多年的考察,這也包括其遍尋高知之人充實自己的才會有他未來的智力積累。當然,襄陽名士中不斷互相的交流學識,也是他們對於天下大勢瞭然於胸,甚至彼此之間都有很不錯的關係的直接原因。這也才有徐庶推薦諸葛亮,水鏡先生又向劉備推薦臥龍鳳雛等這些歷史事實以及演義故事。

    當然在民間故事裡,也有諸葛亮受教其岳父黃承彥以及醜妻黃月英八陣圖等。但這都缺乏史料支援。

    結語

    文章最後,我對諸葛亮師傅是是誰依然沒有具體答案,但從諸葛亮政治、文化、天文、科技上的眾多才能,我相信他的師傅顯然不只是一位。

    從這點來說,如水鏡先生、龐德公都可以說諸葛亮的亦師亦友。

  • 7 # 雅賊文抄

    諸葛亮的恩師是何方神仙?

    這道題看上去平平無奇,其實極考究歷史功夫。要說諸葛亮可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關於他的各種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可是,所有的所有都是他從他出山以後才開始的,而出山之前除了有記載是躬耕隴畝,常跟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人高談闊論自比管仲樂毅以外就再沒多餘的記載了。

    諸葛亮可不跟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他也是人生父母養的,跟世上任何人都沒有兩樣。那麼他出山之前到底做過什麼,跟什麼人有過來往,一身本領又是怎麼來的,諸葛亮一向是守口如瓶,要是用後世陶淵明的話來說,就是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是越神秘,就越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大體也算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的窺私慾。有這麼句話,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還有這麼句話,日防夜防,家賊難防。本來諸葛亮的所有過往都應該隨著他的隕落而成為千古之謎,但偏偏在他身邊有個有心人經過不斷推敲考證,最後竟然把真相重現了。原本這個人是因為些私仇想在立傳中詆譭一下原上司,後來才發現這位曾經的漢丞相的過往竟然傳奇到了不可思議的境地。其過程之曲折,其經歷之詭譎,讓這位著書人在驚歎之餘竟然不敢記載於正史中。不過史官到底是有史官的氣節跟操守,在正史著成之後,這人是坐臥不安,幾近自責到茶飯懶思,夜不能寐的地步。最後經過一番冥思苦想終於又編撰了一本《諸葛亮集》想做為自己良心的一點補償。饒是如此,仍然是害怕太過駭世驚俗不敢在前文中公開說出。後來跟他一起編撰的同僚勸他不如在最後單獨立那麼幾篇也別在全書中做目錄,就含含糊糊,隱隱晦晦地點出來,後世之人能看到也就看到了,要是看不到那跟誰都不相干了。這個人反覆斟酌了很久,最後覺得確實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這才在《諸葛亮集》的故事卷中遺事篇裡記載並流傳下來,讓所有酷愛歷史的人能瞭解到真相。

    這個人也因為他的嚴謹而讓自己名字,陳壽二字彪炳青史,他的心血著作《三國志》更是被列為前四史之一被後人推崇,享譽極高評價。

    由於陳壽用的記敘文字惜墨如金,佶屈聱牙,所以我就把它翻譯一下,用現代白話文來表述出來,當然還會會用點小技巧,您是信也好,不信也罷,這些都存在在歷史中,屬於九曲黃河中的一粒黃沙。

    有道是流水有源頭,故事講來由,所有還得從東漢末年居住在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的一位著名隱士龐德公身上說起。

    在說龐德公之前,順嘴先說說峴山是怎麼回事。峴山號稱是赤松子的洞府道場。赤松子,又名赤誦子,號左聖,是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萬世基業的中華帝師。龐德公敢住在帝師的道場不遠,其名望心智可見一斑。

    龐德公這人雖然為人方正,但極好交朋友,當時跟襄陽一代所有的名士都來往甚多。其中這些朋友裡面關係最好的,同時也是學問最大,名氣最大的當屬司馬徽,也就是後人尊傳的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要比龐德公小十歲,所以就尊稱龐德公為公,這兩人的關係要按朋友譜中記載叫通家之好,能到穿屋過戶內室不避的程度。

    正因為兩人能有這麼好的關係,龐德公特意讓自己的侄子龐統到司馬徽那裡去學習知識,增長見聞。在歷史中有個著名的典故叫“桑下之論”,講的就是龐統拜在司馬徽名下的事。

    龐統跟著司馬徽學了些日子,自覺得學識水平一日千里,開始忍不住少年心性開始跟朋友親戚們炫耀。有的人沒把這個當回事,有的人就羨慕了,在諸多羨慕的人中拜師慾望最強烈的就是日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第一名相諸葛亮了。

    其實諸葛亮跟龐統本身還有著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龐統的表哥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所以這兩個人也算是對便宜兄弟。

    雖然有層親戚關係的存在,但諸葛亮跟龐統的交情也就一般,說起來原因很簡單,就是並稱雙絕的兩個人互相有著競爭攀比的想法,而且一直以來都是諸葛亮略壓龐統一頭,現在情形掉轉過來,這讓諸葛亮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出於文人的顏面,諸葛亮不好意思去讓龐統幫忙介紹自己到司馬徽名下,可他又實在放不下心思,於是日漸消瘦。人活在世,誰都有幾個親朋好友,諸葛亮也不例外。諸葛亮的心思讓好朋友徐元直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沒過多久,徐元直找了個機會假借龐德公的名義跟司馬徽說,有人在家裡的等著他去相見。

    司馬徽聽後趕忙跑到龐德公家,進了屋就喊:“是誰要見我?”在屋裡早已等待多時的諸葛亮趕緊端著盤水果走進來,恭恭敬敬的獻在司馬徽面前,嘴裡只管叫“老師”。這時司馬徽才知道要見他的原來是諸葛亮。

    司馬徽本身知道諸葛亮確實是個人才,可他當時收龐統的時候曾言明‘龐士元為他關門弟子’,話猶在耳,自己當然是不好反悔。可是司馬徽到底是個惜才的人,左右為難中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世間還有高人。

    三國時期有名的,無名的人物眾多,但彼此之間卻有各種或隱或顯的聯絡,只因為世間一張關係網,每人都是網中人。司馬徽想起來的高人也不例外。

    司馬徽看著一臉虔誠的諸葛亮說:“我聽說過你的名字,其實你現在對許多典籍都有自己的看法,只不過在精微處還欠通透。”諸葛亮趕緊說:“亮還請先生教導。”司馬徽謂然一嘆:“你應該聽說過前朝紫衣侯吧。”諸葛亮說:“這個自然聽說,紫衣侯一生學究天人,心中典籍號稱藏卷十萬,實乃我輩畢生學習之楷模。”司馬徽聞聽笑了笑:“孔明賢侄,你只知其一,卻不知其二。紫衣侯雖然確實為一代大賢,但他還有個師兄叫錦衣侯心中所學更勝他十倍。”諸葛亮奇怪的問:“錦衣侯?我怎麼沒聽說過?”司馬徽微微一笑,說:“可嘆千古稀世寶,深藏頑石無人識。賢侄,我只告訴你,紫衣侯一生對各本諸子典籍都可如數家珍,但錦衣侯卻能做到把它們都忘了。”

    看著諸葛亮突然發亮的眼睛,司馬徽知道面前這個年輕人明白自己在說什麼,於是慢條斯理的接著說:“我有個義兄,住在汝南靈山上,名叫酆公玖,你要是願意我帶你去找他。”

    諸葛亮當然是願意。司馬徽沒有食言,轉過天就領著諸葛亮去汝南找他義兄。一道兒上的事就不提了,見到酆公玖以後,司馬徽好說歹說總算讓他師兄把諸葛亮給留下了。

    諸葛亮只當著一切是好的開始,沒成想往後的日子簡直受盡磨難。

    好在諸葛亮心中始終記著紫衣侯跟錦衣侯的故事,又覺得憑司馬徽的身份應該不會故意騙自己,於是一邊天天揹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一邊任憑酆公玖驅使。

    這種日子過了三年,諸葛亮終於用他的誠心感動了酆公玖。某一天的早晨,在山中的溪邊,酆公玖從懷中取出《三才秘籙》,《兵法陣圖》,《虛實相旺》三本至高無上的經典交到諸葛亮手中:“傳你天書並不代表我要收你為徒,你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我收你就是折壽,若你還有機緣自有高人收你入門下。我能做的只是傳你天書三冊,這三本書中都記載著神鬼莫測之機,只不過依照規矩你只能自行參悟,旁人不可為你講解......你能領悟多少就全憑天意吧。”諸葛亮當然是滿心歡喜,從那天起終日把書捧在手中。只是三本書的確是晦澀難懂,諸葛亮雖然豁盡全力,但也收穫甚微,直到有一天......

    這一天,諸葛亮因為連日參悟《虛實相旺》中的“水火”二字,實在是疲倦不堪。隨著腦子一陣恍惚,人睡倒在屋中。朦朦朧朧裡諸葛亮看到一位矮胖的老者笑嘻嘻的走到他身邊:“傻小子,你這麼學一輩子也學不明白,還是讓老夫在指點你吧,你在三日後去後山......”

    諸葛亮霍然驚醒,老人說的每一個字都在耳邊不停的重複。要說是假的吧,可是一切如此真實;要說是真的吧,似乎一切都來自夢裡。去還是不去,竟然成為了諸葛亮心中的一個莫名又難解的大問題。

    帶著滿心迷茫的諸葛亮去問酆公玖,但得到的答案卻只有八個字“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再多的就不說了。

    諸葛亮經過一番仔細琢磨,覺得自己應該身處虛實之間時,也別否認,也別肯定以虛為繼,以實為始則天下盡在觳中。

    想通了,諸葛亮也就決定下來按照夢中老人說的時間去趟後山。

    那一天的晚上月朗星稀,清風拂面,莫名的諸葛亮腳步異常輕快。一路來到後山那棵最大最粗的樹前,果然諸葛亮看到一個瘦削老人醉倒在樹下。跟夢中老人說的一樣,有一顆拇指大小的紅豆在距離他嘴大約一尺的地方隨著呼吸不停地上下翻滾。

    “吞了它!吞了它!”夢中的聲音不斷回想在腦海中催促著心存猶豫的諸葛亮。眼見月光有些相偏,那顆紅豆也似乎有了重回老人嘴裡的徵兆,諸葛亮心知大好機緣只在頃刻,終於是狠了很心一把把紅豆抓在手中,看都不看的扔進嘴裡,接著狠命往下吞嚥,紅豆隨著咕嚕一聲滾進了腹中。

    醉酒老人突然醒來,驚問諸葛亮是誰,為什麼要吃他的寶物。諸葛亮照實說了。老人聞聽破口大罵,諸葛亮滿懷歉疚的正要勸說,卻聽老人道出真相。

    原來醉酒老人並不是人,他乃是靈山中得道的一隻白鶴,那顆紅豆正是他祭煉了數百年的內丹。如今內丹一失,性命只在須臾之間。諸葛亮急問怎麼才能救其性命,鶴精只說天意不可違,但卻又兩件事相求,一件就是設計害他性命的是山中龜精,希望諸葛亮能替他報仇;一件是讓諸葛亮把它的所有羽毛都拔下來,讓他能託生為人。諸葛亮帶著無邊悔意的答應下來,同時提出一定要找到鶴精轉生之人,用後半生的辛苦來做補償。鶴精大叫三聲,氣絕身亡,死屍現出本相。

    諸葛亮揹著鶴精屍身,趁離天亮還有些時候按照指引一路去找龜精。走了沒多遠,果然又看到在山中泉邊睡著一個老頭,赤裸著的身上盡是黑黢黢的肌肉。諸葛亮躡手躡腳的走過去仔細一看,這老頭正是那個夢中人。諸葛亮毫不猶豫,按照鶴精的指點咬破食指,用血在老人身旁脫下來的衣服上畫上《三才秘籙》的總綱符籙圖,然後抖起衣服直接披在自己身上。

    跟鶴精一樣,老人也是當即驚醒質問諸葛亮跟自己有什麼冤仇,要來害他性命。諸葛亮指著鶴精的屍身反問龜精,為什麼要騙他傷害無辜。龜精一臉茫然的大呼冤枉,當即索問究竟,諸葛亮看龜精不像是作偽,當即滿腹疑團的把夢中事又說了一遍。龜精問明白幾個細節以後忍不住破口大罵,原來山中還有一個柳精。當年柳精心術不正,變化人形四處害命,於是龜鶴二精奉了山神之命把它鎮壓在山中,想不到這個精怪趁著山神上天述職的機會機緣巧合下變成龜精模樣託夢給了諸葛亮。龜精講完個種真相後,同樣也是一命嗚呼,臨死前告訴了諸葛亮如何對付柳精。

    到了轉天的正午時分,埋葬完龜鶴二精的諸葛亮果然在靈山深處的山神廟旁找到了一棵四五個人合抱都抱不過來的老柳樹。按照龜精所言諸葛亮在山神廟裡面供奉的山神手中取下了那柄開山斧,再次用自己的血在斧面上塗了個八卦圖,果然光芒閃過,這柄泥斧化成精光閃閃的利刃。

    來到老柳樹身邊,萬千垂下的柳條不住簌簌擺動,彷彿是知道大限將至而害怕,又似再向諸葛亮認錯求饒。諸葛亮不為所動,猛地一斧劈下。大斧入木三分,從刃口處噴出一股鮮血直奔諸葛亮。諸葛亮躲閃不及被淋了一身,大叫一聲人頓時從床上驚醒。

    原來一切只是個夢,但夢中一切仍歷歷在目,憑的真實到了極處。很快諸葛亮在他床下發現了三樣東西,一件是十數根鶴羽;一件是上顯八卦圖案的玄黑長衫;還有一件竟是一大段觸手就能感到其堅韌的木頭。

    到底是真的?還是一場夢?諸葛亮費盡心思也是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索性就不再去想,諸葛亮還是過著以往的生活。

    以後的日子似乎跟以往相同,又跟以往截然不同。原本想破頭都想不明白的地方,現在竟然一想就通。剛才是還沒什麼,日子久了終於驚動了酆公玖。

    “水火二字何解?”酆公玖來到諸葛亮的住處考教起正在讀書的諸葛亮。諸葛亮垂手站立恭恭敬敬的回答:“水火二相,動靜之間,兩儀互補,陰陽流轉,神鬼莫測,恰如用兵正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攻守互換隻在瞬息之間。”

    酆公玖又考了幾個問題,諸葛亮對答如流,而且見解頗深。酆公玖嘖然稱奇,忍不住問諸葛亮為什麼能突飛猛進。酆公玖雖然堅決不收諸葛亮做他的徒弟,但諸葛亮早就在心中把他當成自己的師傅。天地君親師乃是世間最受尊敬的五位之列,諸葛亮不敢隱瞞,但事有蹊蹺,心懷顧慮下回答的吞吞吐吐。不料酆公玖當時就相信了諸葛亮的話,並命取出三物觀看。

    “我聽說過後山有三個精怪,想不到都為你所獲。”酆公玖沉默許久頗有感慨的說:“你吞下的是鶴精內丹,它可以讓你善知過去未來,羽毛雖然也不是凡品,但跟內丹相比不足為道,不過這是你心結所在,你可用它們做成羽扇握在手中,好時刻提醒你凡事要三思而行;這件八卦衣你可時刻穿在身上,它能幫你推衍天機,算盡世間虛實;至於這段木頭,它乃至寒之物,你若能把它做成輛推車,到時你坐在上面必定能時刻保持冷靜......只是這製作之人難尋,你需耐心尋找,一旦找到了可受用一生。”

    諸葛亮點頭稱是。酆公玖興致來了,又問:“你學成天下技,打算出山輔佐哪位明主?”諸葛亮沉吟良久才回答:“我還是想回南陽去做個平頭百姓,在亂世中只求能逍遙度日,天下那些人也不用知道我,我也懶得知道他們。”酆公玖聞聽大怒,指責諸葛亮紅塵避世乃庸才所為,毫無仁者之心。說到氣處,竟要索回三本典籍,把諸葛亮逐下山去。諸葛亮苦苦哀求許久,酆公玖這才怒火稍平,指點諸葛亮世間五行變化,並告訴他來日如果有人登門拜訪,這人就是未來明主。

    看到諸葛亮唯唯諾諾的,酆公玖還是有些不放心。思考再三終於跟諸葛亮點明他現在所學的這是殺戮之法,如果沒有術道輔佐,最後只能淪為旁門左道。諸葛亮聞聽趕忙問什麼地方才能學到術道,酆公玖很鄭重的告訴他只有去了南郡武當山求山中人收他為徒,若能拜入門下則學道術有望。諸葛亮當即求酆公玖領他去武當山,酆公玖愛惜諸葛亮是個人才滿口答應下來。

    一路上又是一番辛苦,諸葛亮如願留在武當山上,雖然每日裡還是幹那些粗活,但始終安之若素。終於有一天,山內傳下秘法。諸葛亮詳加研習後,終成大器。

    學成下山再找酆公玖,此人已蹤跡不見,只留一張字條讓諸葛亮好自為之。諸葛亮在靈山上哭別之後回到南陽,又見到司馬徽。司馬徽一見這時的諸葛亮丰神俊朗,行動中隱含天地大道,當時脫口稱讚:“孔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世第一流!”

    以上洋洋數千字講的是諸葛亮的求學經歷,雖然已經知道他的老師應該是武當山上的絕頂人物。這個人又是誰呢?當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張三丰。雖然張三丰號稱張真人,但有書載此人生於宋末元初。由此看,時間是決然對不上。而且還有書載武當山上有北極教主。依照這個線索可以再去推測。武當山為道家聖地,是真武大帝的道場。又按照諸葛亮曾學習術道,那由此可知這位學究天人,光耀古今的蜀漢丞相實為北極真武大帝的傳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情變淡如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