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煮一鍋香
-
2 # 半世飛仙
因為清明這個時節是家祭的日子啊,那些路人有可能是上墳歸來,還不能從悲傷中完全解脫出來,所以杜牧這句是完全符合情況的!
-
3 # 梧桐樹邊羽
杜牧的清明詩裡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什麼會斷魂呢?
現在的很多人清明節不都過得很快樂嗎?瀟灑了全國幾日遊,哪兒來的斷魂呀?到底是時代的變化,還是杜牧的詩有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挺簡單的,那就是因為清明節是一個用來祭祀先祖的日子,古代人在追思先祖方面比現代人更加慎重其事,更加講究禮儀。
因為“百善孝為先”,而且在漢代的時候還有“舉孝廉”,也就是說你如果足夠孝順,是可以去做官的。一是出於真心悲痛,二是習俗使然,大家都很悲痛,所以清明祭祀是莊重、悲傷的。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杜牧說的“路上行人慾斷魂”了呢?清明時節本來天氣就不好,雨紛紛,就好像老天流淚一樣,配合大家對先人的思念。既有原因,又有環境,既有條件,又有風俗,路上的行人如何不斷魂?
有朋友說,這裡的“路上行人”是指沒能趕回家祭祖的羈旅之人,因為沒辦法祭祖,感覺很悲傷,很對不起祖宗,這樣說也行,但是大的基礎是建立在祭祀的悲情之上的。
這位題主,難道不知道清明節的祭祖、掃墓、上墳的習俗嗎?提出這樣的問題。
一般來說這個問題,到這裡就解答完畢了。因為清明節要上墳,要給祖宗上香,思念先人,所以悲傷,才“路上行人慾斷魂”。
不過就我個人理解,這個大眾答案並不貼切。
有朋友就會說,不貼切,那你說個毛線啊?
那是因為這種理解是一種通俗化的錯誤常識,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這種錯誤的常識都沒有,當然有必要先交代一下——然後我再說說這種常識錯在哪裡。
其實,清明節真的是個歡樂的日子。
而我們祭祖、掃墓、上墳原本應該是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也就是韓翃那首著名的《寒食》所寫的日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個寒食節始自介子推被燒死,這裡就不細說了,我們只要清楚一點,寒食節是禁火的,而且週期還比較長。
在這個月份,因為天氣好轉,大家又還沒有開始務農,以節日為藉口的相親、勾搭就比較多——所謂春心萌動。農曆三月上旬,前後就有三個節。
第一個是上巳節,大家歡快相聚、一起下河沐浴、插柳辟邪的日子,也是元宵節之後男女相約最好的日子。過了這個歡快的節日,就進入了寒食節。
寒食節禁火,意味著什麼?只能吃冷食。這對已經進入文明熱食階段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修苦行。因此才有“輕煙散入五侯家”,做什麼?偷偷傳火種給諸侯破忌呢。但是諸侯可以偷偷用火,老百姓是不行的。雖然這一規則從最開始的行政命令發展到後來成為習俗,並沒有誰去強制執行,但是習俗的力量太強大了。
所以,寒食節是非常難熬的。天天吃冷食,過得人不人鬼不鬼,乾脆就趁這個時節去掃掃墓,以表孝心。掃墓上墳的習俗是這麼來的。
而清明,只是一個節氣。一般是在寒食的最後一天或者第二天,那麼終於開禁了,大家自然要出去踏青,要美酒佳餚,大快朵頤了。
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地方都遵守著只能清明節前掃墓的規矩,其實就是寒食節上墳。清明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清明之後就不要掃墓了,不要把那種悲悲切切再帶進美好的春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巳節、寒食節都慢慢消失,但是老百姓的習俗保留下來了。踏青、插柳這些上巳節的歡快,寒食節祭祖招魂的悲傷、掛青,這些習俗行為就都被清明這個節氣日子給挪用了過來。
大家要注意,清明原本只是一個節氣,並不是節日,而清明節放假也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
所以,大傢伙清明出去玩,出去哈皮,其實暗合了古代正統的風物人情。
那麼我們再來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行人不應該是開心嘛,為什麼“欲斷魂”?其實未必不是給寒食節冷食給憔悴的,“借問酒家何處有”,你以為杜牧是要借酒消愁嗎?
不過是因為可以吃熱食美酒了,他是要去海吃一頓。
-
4 #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在古代,清明節是祭祀祖宗死去親人的節日。路上來往的人思念祖先親人心切,不但心情沉重,而且行動怱怱,象丟掉魂魄一樣,更何況小雨紛紛。
現在的很多人清明節不都過得很快活嗎?瀟灑的全國幾日遊,呼朋引伴、胡吃海塞、觥籌交錯。哪兒來的斷魂呀?到底是時代的變化,還是杜牧的詩有問題?
回覆列表
現代人對杜牧的《清明》誤解甚深,例如這“路上行人”,現在大多數人都理解為在路上行走的人,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妨重新讀一讀這首詩。
讀詩,平聲宜讀低拖長,仄聲宜讀高讀短,入聲字則最短促。
“清明時節雨紛紛”,其平仄為:平平平仄仄平平。這句詩中“節”是入聲字,因此整句詩應該讀為“清-明—時-節·雨-紛—紛————”,其中標為黑體字的“時節”時全句音節最高的地方(下同),而這也正是詩人要特地強調的地方。
現代人讀這句詩,往往將“清明”二字讀得最高,以為詩人著意強調的是清明,其實不然。詩人強調的是“時節”,強調這是一個不同於平日的日子。這一天,普天之下的人們都要停下平日的生活,共同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上墳祭祖,表達對先祖的懷念,祈求先祖的保佑。但通讀全詩發現,詩人彷彿置身世外一般,竟然沒有去做這一件普天之下的人都會去做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答案就在第二句裡。
“路上行人慾斷魂”,其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句詩中的“欲”字為入聲字,因此整句詩應讀作“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裡,詩人強調的是“路上”和“欲斷”。那麼,誰在路途之上旅途之中呢?自然是詩人自己。這也就解釋了詩人為什麼沒像其他人一樣去祭祖,是迫不得已,而不是不願意。因此才有了“欲斷”之說。“欲斷”就是想要斷,其實斷不了。詩人想要魂魄離了自己的身體,回覆家鄉,上墳祭祖,可這件事無論如何卻是做不到的。“欲斷”是理想,不能斷是現實,這讓詩人內心如何不能痛苦憂愁萬分呢?因此詩歌第一句中的“雨紛紛”便是在渲染一種悲涼悽楚的氛圍。
詩人心中痛苦憂愁,欲尋酒一醉而解愁,但他是個旅途中人,人生地不熟,於是才有了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是”,其平仄為:仄仄仄平平仄仄,其中“借”字為入聲字,因此這句要讀為“借·問—酒—家——何—處—是—”。詩人在此句中強調“借問”與“何處是”,表明他急於找到喝酒的地方,一醉解千愁;同時也再次說明他確確實實是一個“路上行人”,羈旅他鄉,見他人上墳祭祖絡繹不絕,自己心中是多麼痛苦憂愁。
但最後的答案卻是令人失望的:“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一句的平仄為:仄平平仄仄平平。“牧”字為入聲字,因此這句讀為“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人在此強調“遙指”二字,意在告訴我們,他想要尋覓酒家,他想要一醉解千愁的地方,在遙遠的杏花村,可望而不可即。欲解愁而不得解,心中的愁苦便又增加一倍,可謂是苦上加苦,愁中添愁!現代人讀這句詩,卻往往將關注點落在“杏花”上,以為那是美好與希望,卻是大大地誤解了古人的心思!我們古人為何會“傷春”呢?不就是這些“春花”惹來的嗎?諸如“杏花”一類的“春花”,雖然美麗,卻極易凋謝,彷彿人生中的青春年華一般。當詩人看到杏花盛開的“杏花村”時,怎麼會產生希望?他大概會想到自己迅速逝去的青春年華吧,從而再生愁緒!
綜上而言,這首《清明》抒寫的是詩人在清明時節,羈旅他鄉,因思親念家而生的愁苦之情。而這種心情,現代人一般難以體會到,因為時代確實變了。我們不再相信鬼魂,自然也不會相信有祖先保佑,上墳祭祖只是一種傳統習慣的延續而已。再者我們的交通通訊技術大大增強了,即使相隔天涯海角,想見一面還不是一件太過困難的事情,而這對古人來說難如登天,因此思親念家在那個時代是常常被人書寫的情懷。至於清明假期出去遊玩,這也很正常,畢竟這是難得的假期。再說了,古人過清明節也並不是哭哭啼啼的,難過得要死,他們也是借祭祖跟祖先嘮叨嘮叨家裡的事情,祈求全家平平安安,幸福安康,就相當於咱們現在所說的“闔家團圓”,也是一件相當愉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