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咪沒了魚
-
2 # 老楊影視大盤點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月薪過萬,還感覺自己是屌絲,一種可能是根據你所處的環境所決定的,假如說你生活在北上廣深這種大城市,身邊的朋友收入動輒月入幾萬十幾萬的,你的生活質量肯定和他們會有差距,心裡就難免會有落差感。但是假如你生活在三四線的小縣城,月入過萬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不但自己的生活質量有保證,順便還能給家人改善一下生活,供套房,再買輛車,是很容易的。
上面說的是外部環境的影響,下面咱們在談一下內部的影響——自身定位和期望值。
其實這個理解起來也比較簡單,就是你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值或者說是自己的內心慾望大小。
如果你是一個內心慾望很大的人,有這個想法也就不難理解了。當一個人的內心慾望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時,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受制於自身能力的影響,就算你再努力,也沒有辦法填滿慾望的深淵。這時你身上的壓力就會很大,也很容你摧毀你的信心。
反之,如果你是一個內心慾望不怎麼大的人,就很難會受到收入的影響,月入三四千和月入一兩萬,對於你影響都不大。這也是我們祖先所說的——知足常樂!、
最後,也希望你端正自己的心態,開開心心的去生活,去工作,慢慢提升自己。
-
3 # 兔子咔
看工作生活的具體地區和城市,如果北上廣的話,還是杯水車薪,三四線城市會好過一些。無論多少錢,知足常樂,會安排匯會投資,生活也有驚喜。
-
4 # 使用者2552448333290
其實就是消費水平決定你的感覺。有人三千元也能很幸福,有人掙七千,還要給老公戴綠帽再多賺點兒。一個包一萬多。你的月薪夠幹嘛?但是有一百元的包啊,一樣裝東西的。
-
5 # 千里行於足下2020
看你生活在哪個城市,只要不是北上廣深,如果是在三四線城市,一個月家庭平均支出就三四千塊錢。月收入上萬還是屌絲一個,感覺是理財方面的問題。勤儉節約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老祖宗留下來的都是精髓,有句俗語“有米一頓慫,沒得敲米桶”。個人認為,
-
6 # 餛飩的傳說剪輯
我也覺得不太可能,月薪一萬這個比例應該很小,網上只有他工資高才會去炫耀,如果一個人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錢工資他也不會去網上到處說吧
-
7 # 方新俠V
有的人5k活得像中產,有的人10k活得像屌絲,其實都很正常,因為工資僅僅是綜合收入的組成之一!
如果所有收入僅僅是工資,那麼月薪過萬也得看在什麼城市。
如果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除去房租、吃喝等生活成本,這點工資估計也就所剩無幾了,確實像個屌絲。
如果在4-5線小城市,那麼月薪過萬可以活得不錯,不會是個屌絲樣子。
當然還得考慮是單身還是有家庭,兩者又是天差地別!
-
8 # 十萬山裡的小木屋
您已經很優秀了,需要的只是時間。一位美食作家為您回覆,別人的菜是煮出來的,我的是畫出來的,請您看看我畫得怎麼樣。
-
9 # 人話簡史
自我要求過高。
慾望膨脹太快。
攀比心理太強。
知足常樂不夠。
-
10 # 元氣漫剪
在北上廣月收入過萬確實是屌絲,因為別人的經濟水平在那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己可能以前就習慣了屌絲狀態,和別人比起來,自己算是吧,以前總覺得別人有自己沒有,是的,現在覺得自己有了別人的,跟別人一樣,看到更好的,覺得自己又成了屌絲,這就好比即使你自己有了錢,也並不一定能找到女朋友,就算找到了也不是真心對待你的,只是想要你的錢而已。以前總覺得有了錢就等於有了一切,還覺得有了錢之後身邊還缺女人嗎,這個說法現在覺得很錯,因為現在真的有些女生不需要你有錢,只需要真心,真心誰都有可是為啥自己還是不行呢,覺得自己還是屌絲,
-
11 # 貴州阿晶
現實生活不是月薪過萬就能逆襲的,金錢必不可少,但是有錢後不在乎家庭,不在乎感情,沒有知心的朋友,自我封閉後與屌絲又有何區別
-
12 # 偶爾轉個身
你這個月薪過萬太抽象了!這麼說吧,你的收入在你工作的城市,一個月可以買兩平米,基本就可以擺脫屌絲了!不然就沒啥意義!
-
13 # 率真聰明的晚風
本人月薪10000,感覺自己就是屌絲,因為自己在工地打工,不穩定靠體力掙錢,工作環境差,每天六點上班六點下班,加班沒有加班費,今天不來就沒有工資。你們說我和掙5000的公務員有辦法比較嗎?
所以說和月薪無關,和剝削程度有關!人們感覺生活累,掙的多也累,原因就在這了。
心裡不平衡也很累,感覺不公平,這是無助的累,有句話說的好,民不患貧而患不均!
-
14 # 光明使者231182166
看看過萬值多少:
明月許下夜風熱,吟蟲蛐蛐牆根叫;
一路謠歌外逍遙,挑燈病瘦哮喘咳;
轉身又把錢來要,一夜窗外雨滴嗒;
一家老小生活費,有財外想剩多少?
回覆列表
精神空虛的現代人,如何填補內心的空白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整理朋友圈、點贊,或者徹夜不眠地打遊戲之後,會感到空虛、茫然、不知所措……其實,那可以視作一種“飢餓感”,是對精神食糧的呼喚。前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雖然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文化產品明顯增多,文化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但文化產品有效供給不足、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豐產須有良田。正如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有了好的大環境之後,還要推進文化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優秀文化產品供給能力。文化精品的創作要以人為核心,植根於人民,從而讓文化產品變得更接地氣、更有人情味。同時,隨著大資料、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湧現,還要不斷提升文化創新能力,釋放文化創造活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
當然,在提高優秀文化產品供給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精神食糧的均衡問題。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東部地區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754億元,佔全國的75.1%;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10794億元、5325億元和746億元,佔全國比重分別為16.0%、7.9%和1.1%。單純從這組資料來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仍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如果有的地方文化活動和產品豐富,有的地方貧乏,這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豐富”。為此,要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以及在貧困偏遠等有需要的地方,進行文化上的“精準扶貧”,讓精神食糧更廣泛地惠及人民群眾。
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當精神食糧豐富了,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無論男女老幼,無論身處何地,人們心中念念不忘的,便不再只有通明的燈火,還有燦爛的星空。
真正的進步並不只是越來越快的速度,也不是越來越多的資料積累,只有精神豐富起來,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的立足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