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58416830090824
-
2 # 鞏喜存家和萬事興
我過度消費,孩子也跟著學亂買動西,給孩子說我們倆互相監督不許買些沒必要買的東西 ,然後用計賬本,計下所花的每一分錢,都買什麼了,控制消費
-
3 # 黃玉舒
因缺有需才產生了消費慾望,如果不想過度和無度消費的時候,就要想想這個消費是不是一定需要的,檢驗標準如下:
比如說要買一件衣服之前,我們得想好我們為什麼要買這件衣服,是真的需要,還是隻是因為被它的面料,款式或者被推銷員的話,折扣等給吸引住了。如果是前者,這個消費就讓它自然發生好了,沒有必要因為省錢來壓抑自己。
有人使用記賬本來看自己的消費,記賬本確實可以全面幫助自己,看到消費都花在那些地方了,不過它只是一個回頭檢索的工具,不會幫助你理財,因為它是已經發生過的一個行為了,錢已經被花出去了,最多提醒我們下次不能這樣瞎花亂花了,但這種提醒是沒有多少效果的,並不能保證我們就真的因此不亂花瞎花了。
所以真正搞清楚自己的消費是不是必須的,才是最有效可控的。
再舉個例子,我們看到鄰居家裡買了一架鋼琴,我們也就想去買一架,這時就需要看清楚這個消費慾望背後的真實意圖,可能我們只是羨慕甚至有點攀比的心思在裡面,這個消費慾望不是真實需要的,所以完全不需要去購買。
有些消費慾望是可以找出相似與同類替代的,比如一,想看電影,如果我們不是為了要感受在電影院的那種氛圍,僅僅只是為了看電影,完全可以回家在電腦和手機上看到;二在圖書館裡看到一本好書,想買下它,同樣的,如果只是想看到書的內容,也是完全可以去看電子書的。這類的消費慾望即得到了滿足,也沒有讓我們的錢白白地花出去。
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拿自己家裡已有的物品訓練自己的靈魂問答:
我為什麼會買這件物品?如果我不買這件物品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有其它的可以替代?這件物品給我帶了什麼價值,它真的實用嗎?真的讓我感到快樂嗎?總之理性消費,學會必要的斷舍離才會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有質量,輕省自如。
如果個人的進取奮發,目的是不斷增加消費,那結果會非常失望.
人的慾望是無法無限滿足的,這也是為什麼收入越高,財富卻不會越來越多的原因.
要積累財富,第一步是剋制與自律.
剋制與自律是人類反抗獸性邁向人性
但習得剋制與自律的人,會遠離貪婪,亦不會鄙視財富.
習得剋制與自律以後,人會變得簡單,生活亦是.
煩惱變得比財富還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