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南波萬

    提及玩具,似乎能牽扯到很多話題,牽動很多思緒。玩具可以說是一個微小的時間膠囊,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不但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並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愛好和創造力.

    玩具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人類的起源時代。當前學術界普遍承認玩具的出現和人類的勞動有關,也就是說玩具來源“生產工具”, “民間習俗”,換句話說,玩泥巴這種遊戲來源於人類對於耕田勞作的一種敬畏,或者說想從小就開始培養兒童熱愛勞動技術的一種習慣.

    早期中國有一些思想家認為玩具是一些毫無價值的東西,應該要集中在讀書上邊,常見的認為玩具是導致兒童弄虛作假,說謊,打架的源頭,當時的一些老夫子看來,玩具會妨礙教育目標的實現。隨著發展,又有一些教育者認識到兒童與玩具之間的密切關係,好的玩具可以幫助兒童的身心發展以及早期的科技教育。

    在中國工業科技發展之前,大多數玩具來自於自制,好比玩泥巴,幾乎沒有任何成本,是農民或平民兒童中最普遍的遊戲之一。

    對於當年的我而言,玩泥巴是個人成長的伴侶,也是對大自然認知的起點,也是技術探索的幫手。“例如加入合適的水量才能有最佳的效果”。 讓當時不知道什麼叫“DOE”的我,會嘗試不同的泥水比例來探究搭建泥巴的強度。

    玩泥巴對於我而言,是陪伴的工具,啟蒙的助手。可以在模仿中成長,發現中成長。藉助玩泥巴這個工具,可以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提高協作能力,養成最基礎的學習能力。也是透過玩泥巴,才知道種田培養莊稼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情. 另外,也可以培養最原始的建築能力,雖然到最後也沒有走上建築行業。哈哈

  • 2 # 記得早點睡啊

    相信說自己小時候玩過泥巴,玩過火柴炮的小夥伴,這會都已經是步入中年了。

    玩泥巴,玩火柴炮,過家家,摔四角,彈珠球……

    時間是無情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時的嘻笑打鬧,反而越發在心裡泛起回想。

    時光匆匆而走

    淚水湧上心頭

    留不住的童年

    回憶浮現眼前

    ………………………

  • 3 # 雲淡風輕義康商貿

    可能70後都有玩過,因為這個天然材料無需成本,只要動手就行,泥土可以做好多玩具,這些都是免費的,不過我們玩的可是高質量的泥巴,叫做觀音泥,這種泥巴細膩粘度大,做出來的玩具用火燒後,很結石又美觀。火柴炮那時對農村孩子來說,那可就是高檔玩具了,因為要腳踏車鏈條才能做。那時很難弄到。當然只要你想要,那肯定有辦法的。我們這叫火柴槍,這個玩要花錢的

  • 4 # 拒絕融化的冰321

    這個還真玩過,泥巴要用磚廠燒磚的窯泥,做成“蘑菇蛋子”(我們農村老家的稱呼),還有“碟逮逮”,火柴炮那是男孩子的最愛,只不過那會火柴都是比較金貴的,一般家庭的孩子玩不起啊,所以過年的時候都要到處去搶沒有響的鞭炮,可以代替火柴。

  • 5 # 興海亭

    我第一次玩泥巴是用泥巴捏了一把手槍,老師說還不錯,再弄個作品推薦上去。我就用泥巴捏了一個秦始皇像。後來在縣文化館看到這尊秦始皇像放在展覽櫃上。至於自制模擬武器,那就多了,比如有小青黴素瓶子裝上水,再用蠟燭加熱,水沸騰後蓋子可以打很遠……

  • 6 # 可樂111609481

    小時候不太愛玩泥巴,但也玩過幾次,那就是把泥巴揉好後做成一個2~3公分高,十幾公分見方的立方體,然後把中間掏空,掏空的一面向地狠狠地紮下去,只聽“啪”的一聲,聲音越響越高興。

  • 7 # 使用者知其所以

    當然玩過,只要是80後都應玩過。那是童年最美好的遊戲,是內心最深處的記憶。現在想起還是感覺那麼美好,還有那種最純粹的感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是這一生最有價值的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別人偷不了也丟不了。

  • 8 # 北城視角

    作為90後的老大叔,這些都是兒時的回憶。兒時那會,村子裡有一群小夥伴跟你一起耍,玩泥巴,玩火柴炮,爬樹,在黃泥土裡你追我趕,很是快樂。現在時代不同了,小孩都是抱著個手機,街道上沒有那個年代的場景,大部分都是在家裡耍。相信這也是很多90後的感受吧。

  • 9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經常玩的是一種棕色的泥巴,都叫它膠泥,不知道學名叫什麼,黏性較強,小朋友們都玩,玩的津津有味,其樂無窮,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找到膠泥後,先在比較乾淨的地方反覆摔打,經過摔打,膠泥黏性更強,手感更好。用膠泥捏過一些小動物、汽車、坦克等,藝術細胞有限,自己看著都不像。玩的比較多也比較成功的,一個是捏泥哨,先將膠泥製成橢圓形,再用木棍叉上孔,曬乾還真能吹響。一個是摔泥炮,就是用膠泥做個窩頭,不同的是,底部是平的,要細心的將底部做薄又不破損,然後,用力反扣在平整的地面上,效果好的話,會發出“叭”的聲音,當然響聲越大越好。後來學習了一點物理知識,感覺對泥炮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摔泥炮時,泥炮著地後邊沿與地面密合,其中空氣被密封,由於慣性,泥炮的其他部分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向下運動,壓縮被封閉的空氣,使空氣壓強增大,超過底部能承受的壓強,就會將泥炮底部壓破,被壓縮的空氣一衝而出,引起附近空氣的振動,於是發出聲音。

    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用來玩泥巴的小玩具,大家都叫孩模,近於半圓形,正面有圖案往裡凹,反面相對平滑往外凸,用黏土燒製而成,類似於鑄造工件的模範。取大小適中的一塊膠泥,按壓在孩模中,再將膠泥取下來,就變成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至於火柴炮,玩過一種,用一個輻條帽,一根粗金屬絲(比輻條帽內徑稍小)和一根繩子製成。輻條帽一端用金屬絲堵塞,粗金屬絲彎成直角,將金屬絲的較長的一端與輻條帽用繩子連線。在輻條帽中加入火柴頭,將金屬絲的短的一端插入輻條帽,用繩子拉緊輻條帽,然後,手拿金屬絲長的一端,用力將輻條帽在固定物上敲擊,就用引起火柴頭爆炸。不知題主說的是不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入手一臺6—8萬元家用代步轎車,買什麼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