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蘇人在日本
-
2 # 路人檸
首先先搞清楚,認一認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如果是正確的恭喜你,你的女兒很有原則性。如果是錯的,教導不行,不惜打一頓,也要讓她改正哦
-
3 # 做夢想要醒
哈哈,和我家閨女一樣,這種小朋友我覺得除了講道理外,你可能要給她設個界限,也就是規矩,超了這個界,那就該懲罰還是要懲罰哈。小朋友的強勢性格其實就是什麼都依她導致的,有了規矩,對她就有了一定的限制,畢竟在外面打別的小朋友搶玩具都是不好的,另外建議多讓她去結交比她大的小姐姐們,這樣她就會慢慢被引導啦
-
4 # 小淘氣鬼的成長
你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的小女兒也有出現類似的情況,平時小孩倔強不講道理時,我也認真分析了下孩子怎麼會這樣。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學大人的樣子一學就會,還學的更精了,父母雙方有一方出現比較強勢的行為,孩子都學了去了,所以我們做為家長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力非常大,孩子會認為父母都可以這樣,為什麼我不可以呢?包括很學不良的習慣孩子都是跟著學的。所以教育孩子家長要以身作則給與適當的引導。這是我在平時帶孩子時體會到的。
-
5 # 魯南文彬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隨著寶寶的生長,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逐漸的成熟,他們也開始極度渴望有自己的獨立活動空間,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和嘗試要做的事。但是父母這時候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很小,很多還不懂,也擔心寶寶不懂得保護自己,看到他們的行為也會加以阻擾,這就會給孩子產生反抗逆反的心理。
孩子叛逆怎麼辦呢?
1.理解寶寶的感受2.找出抗拒的原因3.尋找孩子的良好表現多表揚4.給孩子一定自主權5.融入寶寶的世界
-
6 # 曉池親子說
一、孩子三歲,特別認一(我理解為倔強),想做的事情必須要做。媽媽觀察一下,孩子這個情況和家裡其他成員也這樣嗎?
1、如果情況都一樣,那麼孩子倔強可能是她性格當中的一種特質。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沒有不良的後果,媽媽適當放寬,可以接納的儘量接納。
倔強是生命力的一種表現,是敢於堅持自己的一種信心,一般,生命力越強的人越倔強,越自信。當然,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媽媽接納的範圍,可以溫和堅定地告訴孩子“不行”,即使孩子哭鬧,也需要堅持,過程中可以安慰孩子,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講道理。
2、如果孩子只是和媽媽在一起認一,那麼孩子可能是要看看自己在媽媽心中的位置,確認媽媽是不是愛我的?
這種情況,媽媽平時需要做一些功課,多給孩子關注和重視。遇到孩子想要做,媽媽確定“不可以”的事情,媽媽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寶貝,媽媽很愛你,但這個不行”,孩子如果哭鬧,抱抱她,撫摸她的後背。
二、孩子和小朋友玩,搶東西打人
孩子三歲,慢慢開始有了社交的需要,此時,她正處在一個不斷嘗試和學習的階段。看到孩子搶東西打人,媽媽先不要急著教育孩子,因為這個時候斥責或者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會一頭霧水,不一定聽得進去。
我們可以先阻止孩子搶東西打人,然後蹲下來問問孩子,“你很喜歡那個小朋友的玩具,是嗎”“你想玩那個玩具,那個小朋友不給你玩,你不開心,就打她了”......
瞭解情況,並和孩子共情,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尊重理解後,再告訴孩子搶東西打人不對,教她下次再碰到這種情況可以怎麼做,如果可以,媽媽親自給她做示範。
-
7 # 梅媽媽
小姑娘三歲了,正是人生第1個任性期,叛逆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對自我的認知發展已經10分明確強調自我,認為自己強大,情緒變化大,非常的任性執拗,動不動就要哭,有的孩子還會在地上打滾。在社會性活動中也有自己的個性,並提出自己的主張或做出自己認為的強勢舉動。
請不要擔心,焦慮,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已經到了這個正常的階段。我們如何才能改善孩子的這種情況呢?
(一)分散注意力。
在孩子做出這些讓你不安,讓你感覺束手無策的事情時,我們可以提起另外一件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二)加大活動量,加大運動量。
當我們用活動量和運動量的增加來消耗孩子精力和體力的時候。孩子所做出來的這些任性行為就會有所減弱,同時運動還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促進大腦的發育。適當增加的運動還能提高孩子的舒適感和興奮性。
(三)當孩子表現出讓你不認可的行為時,我們要在心底裡改變自己的思維觀念。孩子不是按照我們想象的模式去發展的,孩子有自己內在的生命發展動力。我們要給孩子尊重和足夠的耐心呵護。
用句俗話說:孩子也不想這樣,是他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讓他成為了這樣。
(四)3至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和良好習慣形成的時期,我們要巧妙的、藝術的把規則意識和是非道德觀念灌輸給孩子。
一定要給孩子有規矩的愛,有愛的規矩,讓孩子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成長,給孩子規矩就是要給孩子樹立邊界,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絕對不能馬虎,也不能錯過,更不能溺愛寵愛孩子。
(五)這個時期的寶寶模仿能力特別強,我們要在家庭內給他提供良好的鍛鍊機會,讓他幫助做做家務,收拾收拾玩具,打掃打掃衛生。
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非常的開心,有價值感和歸屬感。從另外一個方面也加強了親子關係,孩子的某些行為就會得到改善。
(六)陪孩子讀讀書。書裡邊有很多的道理和規則,書裡有另外一個廣闊的天地。一個新的習慣的建立,大概需要2~3周的時間。會讀書的孩子最好帶。
3歲的小朋友目前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我們還是要學習一些科學教育孩子的方法。你有方式方法的時候,孩子就沒有這麼難帶了。
-
8 # 新欣大人
我想那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給你一些實際上的做法。我這裡那想給你分享一下問題的出發點,咱們可以探討反思一下自己。
1.我們在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是朋友還是上下級?
2.我們到底是和孩子再講道理還是發號施令?
影片中有我個人的詳細見解,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最後那再給你提一個小小建議:我們不要太拿孩子當孩子。也不要太拿孩子不當孩子。
-
9 # 父母心理育兒
三歲的孩子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是友善、平和、滿足、快樂的, 這時的孩子易於接受道理, 也是樂於分享的一個時期。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不講理、倔強、耍橫、持續哭鬧等現象,說明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這裡要問一個問題, 是誰給了孩子強勢、耍橫的特權? 當然是我們的家長們, 是我們父母的軟弱態度助長了孩子持續強勢的心理, 同時也助長了孩子的系列惡習.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就擁有了絕佳的操縱技能。他們對操作技能和操縱火候, 拿捏的恰到好處, 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能進,什麼時候能退, 他也知道用什麼方法能讓自己儘可能的掌握操縱權。
試想一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他們用哭來操縱家長: 餓了、病了、困了、要抱著睡覺、要整天呆在外面等等, 這些行為的實現都是用哭來表達的, 不同的哭聲有不同的用意, 細心的父母很快能知道孩子哭聲代表的不同要求. 不會說話的孩子尚且如此, 那麼會說話的孩子這種操縱技能更加純熟, 聰明的小傢伙們很快會發現, 怎樣能讓他們的不合理要求實現, 比如說任性所為, 想幹什麼就幹, 實現這個目的只要不聽勸告, 哭鬧、耍橫就可以實現, 因此孩子就鎖定這個方法, 每當不如意就故伎重演.
這種情況父母要怎麼做呢?第一、給孩子做規矩,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道理只講一遍, 不遵守, 後果自負.
第二、在執行規矩的過程中, 父母要狠下心來,不要搭理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已經收回孩子耍橫的特權。當孩子發現自己突然失去了這種特權,不再被重視了, 心理是非常害怕的, 會立刻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三、與孩子的對抗中, 父母一定要扛過去, 戰勝了孩子,只有父母贏了, 孩子才會感覺到自己沒有退路, 才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請記住正常的孩子永遠不會傷害自己的. 如果在與孩子的對抗中, 父母心軟讓步了, 那麼孩子今後的行為會越來越嚴重的, 比如: 耍橫,不講理,搶別人東西等等,這些他都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地發展下去。這點非常重要請父母謹記.
-
10 # 嘻嘻的皇額娘
倔強、反抗是幼兒發展過程中常見的一種行為,倔強的孩子較容易有反抗行為,然而倔強的孩子不一定不好。從堅持度來說,倔強代表有毅力,有主見,為了讓他們將來能成為一個“講道理”的人,父母不妨用啟發的方式,慢慢引導孩子把倔強變成一種正向的力量,去做合理的判斷和有效的思考。
1.避免情緒失控
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應避免使用權威的口語或方式來教訓孩子,而應拿出一點“辦法”來。首先深呼吸,不要讓自己跟隨著孩子的生氣情緒,然後試著和他講道理,教他學會尊重別人,並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2.轉移注意力
當您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可用他有興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來轉移他即將爆發的情緒。譬如:“媽媽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快點過來,媽媽講給你聽!”或“媽媽有一顆很好吃的糖,要給一個乖寶寶吃哦!” 3.離開現場 父母的干預越多,孩子倔強的脾氣可能越強烈。當孩子在鬧脾氣時,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父母表現得越在乎,他可能越過分、越吵鬧。所以,在不會影響到其他的情況下,就試試讓他哭個夠,等他安靜下來後,再去處理。
4.戲劇角色的扮演 用遊戲的方式引導孩子,無論是在學習或行為矯正上,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語言或喜歡的卡通人物來作適當的引導工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對話更具趣味化與遊戲性,以化解孩子的情緒。
-
11 # 禾子媽媽育兒說
學會溝通,選擇傾聽,對症下藥!
3歲小孩有自己的想法了,家長要先明白孩子心裡想什麼,怎麼想,對症下藥。問問她,為什麼這樣做,她一定有自己的理由。瞭解過後,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正確引導,不可打罵。
-
12 # 長景鹿和May人魚
我認為孩子不需要聽大人的,他們會遵從自己的心和真正的道理,當我們口口聲聲說的都是自己的“道理”,並非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那麼孩子不聽,是正常的。
-
13 # 小劉育兒成長說
大部分孩子在1-3歲時步入人生的都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
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那怎麼幫助孩子順利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呢?
01
和孩子建立好關係
在他不搗亂時給予更多關注。他有危險動作時,儘量用“你可以……”取代“不可以……”。另外,還要練就一身轉移注意力的功夫,找到更吸引他的事物。
儘量讓局勢掌控在你手上,這樣也會讓孩子有安全感。也建議各位家長在這個時期把家裡的危險、貴重物品都收起來,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放一些他的玩具。
02
有趣的語言
如:直接問孩子問“洗澡不?”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回答一定是“不洗。”
如果我們可以試著換成“玩水不?”那麼答案可想而知。
03
切記不要太民主
有時我們自以為很民主,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卻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
比如,“寶貝,把玩具收起來好不好呀?”
孩子一般會回答“不好。”
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倒不如直接說,“把玩具收起來,然後吃飯。”
04
不要總是用命令、威脅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也謹慎使用,不怎樣……就不能……句式。
比如,“你不把玩具收起來,就不能吃蘋果”,這就帶了威脅的意味,肯定會激起權力之爭。
倒不如直接說,“要吃蘋果啦,把玩具收起來。”
當玩具太多孩子收不完時家長可以參與其中,結束後,不管孩子是不是出了大力氣,我們都要及時鼓勵,把這種好的行為強化一下。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1%,那寶寶就會改變99%。
05
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
特別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爸爸陪的少,孩子缺乏規矩、不能等待、脾氣大的情況,會更容易發生。
而爸爸參與孩子成長的要點,即多帶孩子玩,而非找問題、苛求孩子改正某個行為習慣。
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做好榜樣,孩子會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為,並且更容易建立規則意識,因為爸爸的一言一行裡都是規則。
小姑娘3歲了,特別強勢(認一),想要幹什麼必須幹了,怎麼講道理都不行,哭起來沒完,與小朋友玩,搶東西打人,怎麼教育她啊?這幾天,特別頭痛!
回覆列表
1⃣️這個寶寶專注度非常高、有想法、有主見。
2⃣️麻麻要改變。把你的專注物件,專注的事轉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