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人李守中

    這都是仕途無望的人說的酸溜溜的話,真正的政治家偶爾風花雪月調節一下生活節奏。仕途無望,才醉情山水,醉情江湖,醉情風月,並吹牛為高士,高不高我不知道,至少也是世間俗人一個,有七情六慾,有人間煙火氣息。

  • 2 # 顧隴桃園廣

    雪下得很大,那連綿的群山就像是臥地的壯士;明月高照,那一片林子看上去就像美人向你走來。兩句詩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以及作者融情於自然的美好心情。

  • 3 # 王西真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出自〔明·高啟〕《詠梅九首》之第一首。意思是: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的梅花如美人從林間徐徐而來。

    詩人以高士、美人比喻,又以雪滿山中和月明林下為背景來襯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梅花如美麗的玉人從林間走來,生動地刻畫出梅花的神韻,突出了梅花傲霜鬥雪的精神風貌,這也正是作者清雅高潔的形象。

    附:〔明·高啟〕《詠梅九首》之第一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

    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

    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

    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

    東風愁寂幾回開?

  • 4 # 香漫寶居

    雪滿山中高士臥,是必喻梅花的清高孤傲。就像世間那些,有文采而又有氣節的君子雅士。他們滿腹經綸,卻甘願茅屋陋室,過著清寒的生活,不屑隨波逐流諂媚權貴。這也是以物詠志。月明林下美人來,是比喻梅花幽美的清姿,在月色的映襯下,猶如款款而來的美人。令人神往心搖。

  • 5 # 湖北老衛

    這兩句詩寫的都是梅花。第一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意指梅花不屑在塵埃中生長,只願穩穩地酣臥在大雪鋪滿的深山,真如一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第二句“月明林下美人來",則是寫你如果想親近梅花,必須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看到如同美人般款款而來、清秀動人的梅花身影。

    這兩句詩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出梅花的不俗、高潔,給人以無限的想像空間。

  • 6 # 文字拾荒人

    詩人以高士、美人作比,又以雪滿山中和月明林下作為背景來映襯高士、美人,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潔與清秀閒雅的精神。此兩句也是在寫梅的風骨與魂魄。

    一、詩句出處及簡析

    語出明代詩人高啟著名的詠梅組詩中的第一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兩句是詠梅的絕佳名句。詩人引用了“袁安臥雪”和“趙師雄羅浮山梅仙”兩個典故,將梅花比擬成“高士”和“美人”。“高士”即“隱士”,“美人”便是“仙人”,他們在白雪覆蓋的山中和月光籠罩的林下獨處,遠離塵世的喧囂,清幽寂寞、遺世獨立,顯得高潔雅逸。

    二、詩句描寫手法的發展及繼承

    高啟常用“高士”、“美人”來比喻梅花,將梅花塑造成為傳統的隱士、高士或美人,這是對傳統寫法的繼承。自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問世起,梅花便成為高逸人格的代表。蘇軾將梅花比擬成美人和知己,向梅花傾訴仕途失意之悲,但又保持著堅毅、執著。陸游把梅花進一步昇華為堅貞不渝、視富貴若浮雲、“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高士。顯然這類詠梅詩的審美寓意和寫作手法是一脈相承的。

    高啟寫梅之詩已眾多,採用多方譬喻與襯托的手法寫出梅的氣節,突出梅的風骨與精魂,卻是難得的。他的這種比喻也對後世產生了影響,曹雪芹《紅樓夢》中寫《終身誤》的曲子,有“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之句,其構思恐怕也受到高啟詩句的啟發。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三、淺析高啟永梅詩時代背景

    以上兩句詩也表現出了高啟的隱逸思想,高啟有許多表達隱逸思想的詠梅詩句,例如: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梅花九首》其二)

    “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江舟。”“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遊。”(《梅花九首》其三)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梅花九首》其四)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梅花九首》其五)

    “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西園詠梅》)

    “春暈冰綃倚竹低,羅浮卻似武陵溪。”(《紅梅》)

    “莫訝此翁偏賞戀,愛梅自古屬幽人。”(《和婁秀才看梅》)

    “夢斷月明秋渺渺,縞衣何似翠裙長?”(《題三香圖》)

    這些含有隱逸之情的詩句是高啟在元末生活的真實投影,才華橫溢、胸懷抱負的高啟之所以選擇歸隱,既有社會現實的被迫,也有他自身性格與人生理想的引導。元代自1351年至1368年經歷了十八年的戰亂,社會動盪不安,人民飽受戰爭之苦。期間,高啟到吳越之地遊歷三年,親眼目睹了戰爭造成的慘狀,高啟看不到農民起義的前途,因此對於張士誠的延攬始終採取不即不離的態度。他追求的是安靜閒適的田園生活,在這個動亂的世界中尋求一片安身之地。

    高啟的隱逸思想與其成長環境也有密切關係。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高啟出生於蘇州,這裡是吳中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少年時代平靜安逸的生活,對他質樸浪漫、豪放不羈的性格有深遠影響。他家住北郭,與隱士王行是鄰居。後來,徐賁、高遜志、唐肅、宋克、餘堯臣、張羽、呂敏、陳則等8人也搬到他們附近來住。10個人彼此交厚,並有文名,時稱“北郭十友”,又稱“十才子”。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稱為“吳中四傑”。這一類高潔、飄逸、自由的梅花形象是他生活的投影,反映了他對於獨立人格、自由生活的嚮往。

    綜觀高啟的詠梅詩,沒有一絲纖巧荏弱之氣。詩人以健筆寫之,貫以奇辭秀句,表現出一種獨特的美感,賦予梅花新的情感和審美內涵。這是高啟詠梅詩的價值所在。

    總之,高啟在詠梅詩史上是一位影響深遠的詩人,對詠梅這個古老題材的豐富和延續起到了關鍵作用

  • 7 # 黑山大帝

    明代高啟所作,以高士美人喻梅花,可為獨得梅花精魂。雪的潔白,高士的情操,點出梅花之高潔,月之清明,美人之風姿,點出梅花之風韻。這一聯,可與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同為寫梅之千古絕句!

  • 8 # 埠溪

    一、詩句出處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出自元末明初詩人高啟詩作《梅花九首》其一,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這兩句,毛主席曾因此兩句詩對高啟產生了興趣,認為他是“明朝最偉大的詩人”。

    二、詩句簡析

    單看這兩句詩,前後皆用了典故。前一句指的是漢代賢士袁安擁雪獨臥的故事,後一句則是隋朝趙師雄夜晚酒醉遇梅花仙子的傳奇。詩人用“高士”和“美人”來形容梅花,和世人慣有的“傲霜鬥雪”之梅花印象大有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韻味悠長。

    三、作者生平

    詩詞歌賦,或以抒懷,或以詠志。如果想深入理解此兩句詩,必須瞭解高啟其人。

    周星馳著名的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有一個情節,包龍星為了嚇唬作偽證的嫌犯,讓包有為裝成被腰斬的犯人,並捉住嫌犯的腿,說要在他腿上寫個慘字。可能很多人以為這個情節純屬無厘頭搞笑,但在歷史上卻是真有其事,這便是詩人高啟最後的悲慘結局。

    高啟為朱元璋所不容,最後被處於腰斬,而且是朱元璋親自監斬。高啟被斬之後並未立時氣絕,拼盡半身餘力蘸血在地上連寫三個“慘”字。

    世間之慘,恐怕也莫過於此了吧。

    高啟一世才名為何會落得如此下場,恐怕與他的性格和生平經歷有關。

    高啟家世可追溯至北齊開國皇帝高歡,他出生的時候家道已經逐漸中落,但家境尚為殷實,衣食無憂。此時的高啟對自己的家世引以為豪,從“我祖昔都鄴,神亂為世雄”、“我家本出渤海王”等詩句可以窺知,可以說是心高氣傲。可惜不久父母雙亡,少年的高啟便不得不獨自謀生。高啟年少有才,在戲曲小說逐漸流行的時代,一心寫詩的他很快便嶄露頭角,才名遠播。

    正值元末亂世,方士誠帳下駐守吳中的饒介意欲招攬高啟為幕僚,當時熱衷功名一心想出人頭地的高啟欣然應邀。但是沒過幾年,大概是由於出生貴族之家又少有才名,其性格過於清高孤傲,很快高啟便對幕僚身份心生厭惡,藉故離去。後張士誠又數次招攬,高啟均不應招,轉而隱居青丘。

    後來張士誠為朱元璋所滅,大明初立,高啟受薦入朝編修《元史》。《元史》編成之後,朱元璋對高啟更為賞識,次年授翰林編修、覆命教授諸王,可以說此時的高啟抱負得以施展,仕途看起來也是順風順水。果然不久之後高啟被擢戶部侍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啟卻堅持不受,懇請辭官隱退,朱元璋並未強留,遂賜百金放還,高啟重回青丘隱居。

    從高啟兩次錦程求退,可以隱隱看出詩人孤傲高潔不肯同流合汙的品性,對於方士誠他曾經在詩中稱之為“盜賊”,可見起心中對其並不認可,並不甘於在其下作為一個小小文學幕僚;後對於朱元璋他本來抱有不少期望,但想必朱元璋對功臣的迫害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心理負擔,也正因為朱元璋誅殺舊臣才讓戶部侍郎的職位有了空缺,入朝不久的高啟就有了連升幾級的機會。因此在他看來朱元璋也並非其心中的明主,故而在大好機會之前選擇急流勇退,這也說明了高啟對於君主的選擇是極為挑剔的。

    後來真正給高啟引來殺身之禍的,卻是因為一篇《郡治上梁文》。

    時任蘇州知府魏觀修復府治舊基,力邀高啟撰寫《上梁文》,高啟欣然允之。古代平常人家蓋房子上大梁時,都要擺上豬頭祭神,點上炮竹驅鬼,因而蘇州府衙建造需要一篇像樣的上梁文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巧的是魏觀修建的府衙選在了張士誠宮殿遺址之上,而張士誠正是朱元璋當年的死對頭。高啟在此文中用了“龍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在朱元璋看來,將張士誠曾經的居所稱作“龍蟠虎踞”實在是大逆不道。朱元璋器量本就狹小,前有辭官不做已經是“給臉不要臉”,現在更是“包藏禍心另有異圖”,所以魏觀被誅,高啟也受到牽連被判腰斬,朱元璋親自監斬。

    四、小結

    瞭解了高啟令人扼腕的短暫生平,再來回觀此詩,便可理解詩人其實是在借詠梅暗喻自己的品格像梅花一樣高潔,乃擁雪高士,乃月下仙人。儘管雪滿深山,我依然鐵骨遒勁姿容豔麗暗香浮動,只有在月明時刻在滿樹芬芳之下才會盈盈出現。

    怎奈詩人雖心志高潔,也深諳斷舍離之理,但內心的驕傲還是讓他鋒芒難隱,最終將自己引上了黃泉路,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劇。

  • 9 # 天馬行空128039981

    這句詩出自明代詩人高啟(1336~1374)的巜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原詩: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詩人高啟觸景生情先用反襯法來寫梅花的超塵絕俗,以疑問的手法進行質疑,但又無須回答,寓答案於疑問之中,藉以襯托梅花的不俗高雅氣質和靈秀仙骨。詩人認為只有像梅花這樣有瓊玉般的姿色豔容的花神只配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瑤臺上,卻未曾想到仙家將梅花載在山林秀美、地靈人傑的江南,更加展現了梅花的神奇高貴的身份。

  • 10 # 潁水蕭蕭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語出明初詩人高啟的《梅花九首》,與宋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同為詠梅佳句,千百年來,無出其右者。

    一、情景佳作

    “雪滿山中、月明林下”,謂境孤寂清幽也;“高士、美人”喻梅花風姿高潔也;高士臥雪、美人賞月,意謂甘守寂廖潔身自愛也。以人喻梅,以梅喻人;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高啟的這首詠梅詩,飄逸絕倫,清雅超拔,獨得梅之神韻,難怪當年毛主席念念不忘,令秘書田家英查詢詩句出處(後來,田家英找到原詩,毛主席閱後稱讚高啟為明代最偉大的詩人)。

    二、高啟生平

    高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詩人,他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善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高啟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受釋、道影響。他厭倦朝政,不羨功名利祿,僅做了三年官就辭職走人,可惜卻才高命短,39歲時因文惹禍被朱元璋腰斬,如果假以時日,當可取得更高的文學成就。

    一家之言,貽笑大方,敬請雅正。

  • 11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 若不是詩人對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語、發此奇問?至於為何只說栽...

  • 12 # 秋水文瀾原創

    怎麼理解“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句詩?

    這首詩出自明代高啟的《詠梅九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賞析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兩句是描寫梅花的千古名句,上下兩句皆用典,是虛寫。大雪封山,高士閉門而臥;疏林映月,美人倩妝而來。 前句用漢代袁安故事。袁安在洛陽,大雪時閉門僵臥,門外雪深數尺。

    後句用隋代趙師雄故事,趙師雄過羅浮山,天寒日暮,見樹林中有酒家,一美女淡妝素服出來接客,兩人於是一同喝酒,師雄醉後醒來,發現自己睡在大梅樹下,上有翠鳥鳴叫。 後多用此二句象徵梅花的高潔。

    “雪滿山中高士臥”,別人都為了生存而到處乞食,只有袁安不為所動,不攀不附,更不會為了幾鬥米而折腰,表現出的是一種高潔的品質,用到梅花的身上十分恰當。“瓊姿只合在瑤臺”,在詩人的眼中,梅花不是俗物,而是隻合待在瑤臺之上的瓊姿,是天上尊貴的神仙,所以梅花自是不同於別的花品。梅花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它身處鋪滿大雪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願望。

    梅花身處鋪滿大雪的山中,它如一位清高脫俗的居士;梅花生長在幽靜的林間,如月下的一位美人。天降大雪,雪滿山中,只有梅花才能保持自身的高潔,不動不搖,冒寒迎雪。

    梅花到底還是來到了人間,不過,它們既然是夙具仙骨,當然也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遠離人跡的煩囂,棲住到大雪鋪滿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願望。常人說到梅花,總不擴音什麼“傲霜鬥雪”,其實,梅花又何嘗逞勇好鬥?雪滿山中,它們卻穩穩地酣臥,何嘗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們的對頭?

    “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不僅擁有美好的品質,它還有美麗的外形。當年趙師雄月夜逢美,與美人共飲,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在一棵梅樹之下,是否梅花便是美人的化身呢,抑或是美人就是梅花的化身呢?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還是世人願意親近的美人?不過,梅花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於水中撈月。除非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她的神情是那麼超朗閒雅,她的容貌是那麼清秀動人,便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獨立而飄渺,猶如高士;秀雅而驚豔,猶如美人,內在美與外在美合而為一,這才是詩人心目中的梅花,詩人寫梅,亦有自比,詩人若不先稟有梅的靈性,又安能窺到梅的靈魂深處?

    “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是世人願意親近的美人,不過,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於水中撈月。你須得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神情是那麼超朗閒雅,容貌是那麼清秀動人,一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請反覆吟誦這千古名句,請反覆體味其中的含義:獨立而無驚、無憾的高士,秀雅而不豔、不俗的美人,梅花的高潔精神,不正化身於這二者而得到了最生動的顯現了嗎?

     

     

  • 13 # 藍天白雲wst

    【梅魂】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是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高啟的詩句。高士、美人比喻梅花,傲雪凌霜是梅魂。雪的純潔,高士的情操,反襯梅花的高潔。月的清明,美人的風姿,點出梅花婉約的風韻。高啟的詠梅詩清雅超拔,把梅花魂勾勒如痴如醉使人過目難忘。無怪乎毛主席對其讚賞有加。

    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作完了。”哪知中華沃土孕育了無數文人墨客,一首首炫燁的詩篇裝扮著絕美奇麗的詩的百花園。他們從梅花的形、色、香中尋覓到了優閒自在的生活情趣,品味到了純真雅緻的人生真諦,有詩人借梅花或抒幽憤,或自鳴清高脫俗,或寄託傷感悲情。但縱觀中國詩史,唯有偉人毛澤東寫的《卜算子、詠梅》一下子把梅花精魂提升到了嶄新的意境當中。“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是詠梅詩詞百花園中茁壯綻放的雄奇瑰麗的奇葩。

    主席的詩詞意境雄渾壯闊、豪情滿懷、偉美瑰奇,引無數千古詞人共折腰。

  • 14 # 走走看看新鮮事

    門外下著大雪,雪深有數尺之厚,此時屋內的人無奈的呆呆臥在床上,傍晚時分,路過樹林中一酒家,看見一位淡妝素服的美女出門迎客。

  • 15 # niushu生活視角

    一、《梅花九首(其一)》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二、名句分析: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句詩意思是: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的梅花如美人從林間款款而來。

    詩人以高士、美人設喻,又以雪滿山中和月明林下為背景來烘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從林間款款而來,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梅花的神韻,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潔的精神風貌,這也正是作者高潔襟懷的象徵。

    三、作品鑑賞:

    《梅花九首(其一)》描寫開在江南的梅花超凡脫俗,表達了詩人高潔與傲骨的性情及寂寞之情。

    首聯講梅花本應開在瑤臺,不知為何卻開在江南,揭開了其超凡脫俗的特點;頷聯把梅比喻成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潔的特點;頸聯用疏影殘香揭示了其淡泊自愛的特點。

    借用何遜的典故,說天下除了何遜之外,無人真正懂梅,言外之意為,當今只有詩人自己才真正懂得梅,表達了詩人的寂寞,詩人引梅為知己,表達了自己的高潔與傲骨。

  • 16 # 驛客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出自明代詩人高啟《詠梅九首》的第一首。

    詩人以高士、美人設喻,又以雪滿山中和月明林下為背景來烘托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從林間款款而來,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梅花的神韻,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突出了梅花孤傲高潔的精神風貌,這也正是作者高潔襟懷的象徵。

    更好的理解這兩句詩的深意,就要結合這首詩的其它詩句一起賞析。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首聯便道出梅花只應天上有的超凡氣質,梅花高雅的卓姿,應該貴處瑤臺這樣的仙境裡,卻不知被哪位有心仙人攜帶到凡間,植在江南之地。梅花以特別的身份來到人間,自有與百花不同凡響尊位。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頷聯以高士美人喻梅花,可為珠聯璧合。雪的純潔,高士的情操,突顯出梅花的高潔,月亮之皎潔,美人之雅姿,映襯出梅花之神韻。這一聯,可與宋代詩人林逋的“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同為寫梅之千古絕句。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淒冷的冬季,梅花與同為四君子的綠竹相伴,待到春天來臨,梅花凋零,只留餘香,掩藏在漠漠青苔之間。蕭蕭竹與漠漠苔,同梅花構成了一種絕妙的意境,進一步在細處顯現出梅花的淡雅形態與高潔風骨。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何郎,指南朝的詩人何遜,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其實何遜之後,還有許多寫梅的好詩,高啟意為已無好詠,透露自己是知梅懂梅的知己。

    梅之形易寫,梅之神難寫,梅之風骨更難描。高啟的這首梅花詩,把梅花的 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神韻潑灑的淋漓盡致。勾勒了形之神,透視了魂之韻。能將梅花詩寫得這麼卓絕的,恐怕只有宋人林逋可媲美。

    附錄原詩:

    《詠梅九首》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

    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

    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

    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

    東風愁寂幾回開。

  • 17 # 讀書是福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出自明代高啟的《詠梅九首》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縞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緣。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薄瞑山家松樹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當時種,不引漁郎入洞天。

    翠羽驚飛別樹頭,冷香狼籍倩誰收。騎驢客醉風吹帽,放鶴人歸雪滿舟。淡月微雲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幾看孤影低徊處,只道花神夜出遊。

    淡淡霜華溼粉痕,誰施綃帳護春溫。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飛去只憂雲作伴,銷來肯信玉為魂。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雲霧為屏雪作宮,塵埃無路可能通。春風未動枝先覺,夜月初來樹欲空。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園盡棘叢。

    夢斷揚州閣掩塵,幽期猶自屬詩人。立殘孤影長過夜,看到餘芳不是春。雲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頻。掀篷圖裡當時見,錯愛橫斜卻未真。

    獨開無那隻依依,肯為愁多減玉輝?廉外鍾來月初上,燈前角斷忽霜飛。行人水驛春全早,啼鳥山塘晚半稀。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遠自洛陽歸。

    最愛寒多最得陽,仙遊長在白雲鄉。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楚客不吟江路寂,吳王已醉苑臺荒。枝頭誰見花驚處?嫋嫋微風簌簌霜。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歌殘別院燒燈夜,妝罷深宮覽鏡時。舊夢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題詩。

    梅,據考證是一種原產於中國的植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常用的果品。但是上古的詩歌裡卻吟詠得不多,詩經裡‘摽有梅’一詩曾提到梅實,也只是作為起興的由頭,沒有把它作為吟詠的主體。南北朝時代陸凱折梅贈驛使所賦的詩,也僅僅是把梅花當作一種表達友情的道具。真正在詩歌中給梅花賦予人格化的形象,那還是唐以後的事。因為梅花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凌霜冒雪而開,不與眾芳為伍,所以人們賦予了它清高、孤峭、頑強、堅貞的品格;又因為梅花開在冬末早春,相比於三春光景那種桃李芳菲,百花爛漫的盛季,它算是佔得了春先,所以人們又賦予了它報春使者的聲名,成了先知先覺的先驅者或釀時造勢的的英雄豪傑的形象。歌劇《江姐》中的“紅梅贊”這首歌,就是梅花品格的一幅恰如其分的寫照。

    唐宋以後,詩歌中提到梅花的,何止千首,就是專以梅花作為吟詠物件的詩詞也非常多。各個詩人吟詠的角度,各人的風格各有不同,韻味各異,這樣也就有著不同的欣賞點。高啟的這九首詩,大概是受到杜甫秋興八首的啟發專門為梅花而精心寫就的組詩。對這組詩評析的文章在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在此不做贅述。我覺得這組詩描寫梅花,不僅狀其影,更傳其神!我特別欣賞其中狀寫出的那種清靈空澈有時又朦朧恍惚的意境,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美詞佳句。比如‘將疏尚密微經雨,似暗還明遠在煙。’‘ 淡月微雲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掛月村。’‘春愁寂寞天應老,夜色朦朧月亦香。’‘ 斷魂只有月明知,無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獨笑,忽疑君到正相思。’等等,給人以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曹雪芹《紅樓夢》裡有幾組詩,多從高啟這組詩借鑑或脫胎。以前讀《紅樓夢》,大觀園姐妹起詩社,先是詠白海棠,接著詠菊,後來又在蘆雪亭聚會詠紅梅花,特別欣賞薛寶琴‘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之句,後來方知脫胎於‘淡月微雲皆似夢,空山流水獨成愁’。其它一些麗句,如‘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也似乎有著這組梅花詩的影子。後來清代張問陶復作梅花八首,足可以與高啟這梅花九首並稱雙璧。

  • 18 # 何能爾1

    明代高啟詠梅之一: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詠梅的絕佳名句“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詩人引用了“袁安臥雪”和“趙師雄羅浮山梅仙”兩個典故,將梅花比擬成“高士”和“美人”。“高士”即“隱士”,“美人”便是“仙人”,他們在白雪覆蓋的山中和月光籠罩的林下獨處,遠離塵世的喧囂,清幽寂寞、遺世獨立,顯得高潔雅逸。

  • 19 # 浪子邪

    高啟(1336-1373)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

    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題主問的這句詩出自《詠梅九首•其一》,全詩如下: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小邪來試作賞析: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瓊姿,這是古詩詞中的常用詞了,謂瑰麗的姿容,通常只用於梅花。不過,詩的首聯,卻一點也不因這措辭的常見而顯得平凡:神話中的崑崙山,上有瑤臺十二座,皆以五色彩玉築成;梅花既有瑰麗的風姿,那麼就本該(合,應該)充任瑤臺上的瓊玉,至於它們為何不留居在飄渺的仙山,卻被不知哪位仙家之手,栽向了江南的處處山林,這,可真是個令人大惑不解的疑問!這二句,給凡間的梅花,賦予了謫仙的身份,使它們縱然已降生到地上,卻終究是超凡出塵、氣質異於俗中眾花。若不是詩人對梅的品行理解至深,安能作此奇想、出此奇語、發此奇問?至於為何只說栽於江南,而不說栽於天下,這,也可算得個疑問:大概,詩人一生足跡不出江南,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這片山川鍾秀、人傑地靈的廣土,才最適宜迎接梅的降臨? 

    “雪滿山中高士臥”,梅花到底還是來到了人間,不過,它們既然是夙具仙骨,當然也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遠離人跡的煩囂,棲住到大雪鋪滿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願望。常人說到梅花,總不擴音什麼“傲霜鬥雪”,其實,梅花又何嘗逞勇好鬥?雪滿山中,它們卻穩穩地酣臥,何嘗把大雪放在心上?大雪又怎配做它們的對頭?“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是世人願意親近的美人,不過,這美人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於水中撈月。你須得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神情是那麼超朗閒雅,容貌是那麼清秀動人,一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這兩句是分承上兩句,再作進一步的申說,其原來的含義,應該是如下:山間的蒼蒼秀竹,自不會放過與高士交結的機會,它們把自己蕭蕭竹聲中的清寒,奉獻給梅花的身影,好讓那疏朗的梅影得了清寒的依附,更顯得儀態高峻;山間最不起眼的漠漠青苔(漠漠,密佈之貌),也知道愛憐美人,當她完成了報春的使命,零落的花瓣半蝕於春泥之時,它們也會把自己身攜的微微春意,輕輕遮掩在她殘留的清香之上,好讓無意爭春的美人,也多少領受點春的回報。這二句的正常順序,本來也該是“蕭蕭寒竹依疏影,漠漠春苔掩殘香”,殊不料,詩人卻把“寒”與“春”提煉到醒目的句首,顯得這二者才是依託於“疏影”、“殘香”的梅之魂魄,而遺於句尾的“竹”、“苔”,倒成了這二者蛻下的軀殼。次序一變,詩的境界頓異,詩人的筆法,真是老到。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何郎,指南朝的詩人何遜,作有《揚州法曹梅花盛開》等詩,雖然他不是第一個詠梅者,但詩人大概認為梅花的“好詠”(佳作)自他而始。在何遜之後,詩壇上當然也不乏“好詠”,但詩人在這裡說梅花自從何遜去了便不逢知己,使自己不禁要問它們在漫漫的歲月裡,寂寞愁苦地在東風中開落了多少回,似乎近千年來只生出自己一個梅花的知音——這,說他目無古人、過於自負,也未嘗不是;但若沒這份空前的自信,又如何有膽量拋開古人的陳規所限,別創出這千古佳作?況且,佳作既已詠成,就算他真的笑傲古人,古人到底也指摘他不得!

     具體的梅易寫,抽象的梅難說;梅之形態易賦,梅之精魂難攝。何也?詩人若不先稟有梅的靈性,又安能窺到梅的靈魂深處?因此,由此意義上說,讀者最該佩服的,倒不在詩人手筆的高妙,而應是詩人襟懷的高潔;讀者在梅的“疏影”之上,也更該細看是否有詩人自己的身影在“依”著。

  • 20 # 玄玄紫

    那有那麼多牽強付會,就是個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大雪満山,那白色的梅花就象隱士安靜的臥於雪中,那紅色的梅花在月光下就象紅妝美人從天而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在怎樣年齡段得有房有車有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