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嶺鋒
-
2 # 視野新觀
美國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英法德最初是支援伊朗的,在美國不斷要求各國不要購買伊朗石油的前提下,英法德與伊朗建立了以歐元為基礎的結算方式,而且不斷聲援伊朗,抗議美國霸權。
英法德為何突然改變立場?
有了英法德的支援,美國會開戰嗎?
英法德對於伊朗的支援多數是口頭上的,現在改變立場,站在美國一邊,同樣心口不一,不可能真的為美國入侵伊朗出錢出力。
英法德三國在伊朗問題上要求不高,就兩點,第一,伊朗停止研製核武器,第二,中東不爆發大規模戰爭,不影響國際石油供應。
沙特油田遭到襲擊,導致沙特每天的石油產量下降570萬桶,佔沙特石油產量的50%,全世界的5%,國際油價飆升19%,如果美國入侵伊朗,伊朗鐵定會把戰火引入沙特和科威特、卡達等中東國家,國際油價必然再次飛漲。英法德等歐洲國家需要進口石油,國際油價上漲,會拖累歐洲經濟,現在全球經濟都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任何國家都不願意節外生枝。
是否入侵伊朗,主動權都在特朗普手裡,而在2020大選前,特朗普也不敢冒險,短時間內,中東不會爆發戰爭。
-
3 # 貓騎兔子
不會。因為美國及西方現在不存在對伊朗動武的“合法”理由及外部環境。
波斯灣亂局的焦點在於美國推翻了美伊之間曾經達成的核協議,試圖達成一份對美國更為有利的新協議。而伊朗則堅決不會與美國再次簽署一份對伊朗更為不利有失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新協議。而且,國際社會包括美國的大多數盟友對於原先的美伊協議及伊朗履行協議的效果都持肯定態度。除了美國以色列或許還包括沙特,基本沒有認為伊朗有違反核協議的行為。所以,美國找不到開戰的理由。
其次,伊朗並非獨自面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出於國家利益以及維護波斯灣地區和平穩定考慮,現在俄羅斯、中國甚至包括法國德國卡達等都或明或暗對伊朗表示支援。而當今國際形勢的發展,各主要國家的力量此消彼漲,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國家平衡關係。美國已經不能像發動兩次伊拉克戰爭時期,完全可以忽視俄羅斯和中國的利益訴求和影響力。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導等問題及亞太地區四處點菸煽火,同時在阿富汗也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力量分散,美國的國力已經不支援多線作戰。牽一髮動全身,美國在發動對伊戰爭前,這些因素是不得不考慮的。因此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沒有開戰的有利外部環境。
至於美國和沙特指控伊朗襲擊沙特石油設施,更多地在於尋找對伊朗實施更為苛刻的國際制裁的道德和法理藉口,而非開戰理由。從美國最新“制裁”幾家與伊朗有貿易往來的中國石油公司和個人的非法行動看,正是這個目的的實際反應。
而在聯大會議期間,美、英、法、德發表譴責伊朗的聯合宣告。一方面,確實是西方國家在美國的壓力下對伊朗問題達成了某種新的共識與妥協;一方面,也是法德基於維護西方世界的共同價值觀和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做出西方國家仍舊團結的姿態而與美英聯合發表。事實上,在國際政治中,宣告就是一份宣告,除了浪費聯合國的影印紙和油墨,基本沒有太大實際作用。歷史上,聯大對以色列發表過N次譴責宣告,對以色列毫髮無損。這次更像是法德在美國做客,給主人面子,酒後喊喊口號而已。聯大散會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該幹嘛幹嘛。
-
4 # 楊震
不會。從地緣上來說,打伊朗必然亂中東,中東一亂,歐洲首當其衝,敘利亞戰亂已經讓歐洲吃足苦頭;從經濟上講,工業發達的歐洲國家對中東能源依賴甚多,打了伊朗,其製造業成本必然上升,從而降低競爭力;從外交上講,美歐在伊朗問題上因利益不同而分歧較大,雙方不太可能採取重大聯合軍事行動;從軍事上說,伊朗不是可以隨便蹂躪的弱國,可能是塊硬骨頭,歐洲國家不太可能為了美國的霸權讓自己的軍隊去冒險。
-
5 # 朱興子
9月23日,在紐約參與聯合國大會的英國首相約翰遜,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同發表了一份聯合宣告。
雖然英法德三國在波斯灣局勢愈加緊張之際對伊朗進行了指責,且這三個國家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友。但我們不能以此認定英法德三國已經完全倒向了美國,甚至會與伊朗刀兵相見。
首先,在分析這個問題時必須把英國與法德兩國拆開對待。與英國這種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的邊緣島國所不同的是,法國和德國並不想看到伊朗與其它國家發生戰爭。
法國和德國代表了歐盟大多數國家的利益訴求,歐盟的基礎實質上就是法德聯盟。對於歐洲來說,一旦伊朗與美國,沙特爆發戰爭,那麼集中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石油資源的中東將會混亂不堪,給歐洲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法國和德國一直希望美國和伊朗繼續和談,或者讓伊朗單獨遵守2015年伊核協議。
至於英國,他們的目的與法德兩國並不一致。除開工黨領導人科爾賓以外,英國的保守派政客一直實行親美反伊的政策。不管是梅內閣還是約翰遜內閣都對伊朗抱有深深的敵意。
英國不僅在沙特煉油廠和油田遇襲後立即與以色列,沙特一道譴責了伊朗,而且在以往的巴士拉襲擊事件,阿曼灣事件中也一直反對伊朗。英國甚至響應美國的號召,扣留了伊朗油輪,並積極向波斯灣地區派遣軍艦參加美國的護航艦隊對抗伊朗。
英國,法國和德國雖然都發表了指責伊朗襲擊沙特的宣告,但他們對伊朗的立場和態度並不一致。因此,並不能說整個西方世界都已經倒向了美國,除開英國,整個歐洲大陸沒有任何國家會願意看到第三次海灣戰爭爆發。
-
6 # 早晨的太陽122
探討一下。
世界大事千變萬化。此一時,彼一時,事事難料。尤其今日態勢,複雜多端,誰敢刻舟求劍。誰也都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審勢度事,力求完美。對於美國一意孤行,軟硬兼施,誘騙同用,變化無常,都是超長髮揮,跟人說人話,跟鬼說鬼話,但是講利益。美英德,或還有他國,都留有神空間,以萬變應萬變,至於以後會咋變,只有上帝知道。伊朗戰爭爆發,毀的是中東、歐洲、亞洲、世界,只有美國有利可圖,所以戀之愛之。也可能有僥倖心理的追隨,可水無常勢,到底誰能笑到最後,拭目以待!
謹參與。
-
7 # 國平軍史
儘管美國漸漸地沒落了,特朗普就連“美國第一!”這般口號都喊出來了,但仍然是西方社會的老大,至少是北約中的帶頭大哥。
自二戰結束以後,英國拱手讓出了世界老大的地位,海外殖民地也相繼獨立,由日不落帝國成了日已落帝國,因此,其死心塌地地追隨美國,成了美國最忠實的死粉。
法國和德國,似乎歷來腦後有反骨,不喜歡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至少在伊朗核問題上,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同時也反對美國對伊朗動武。
自胡塞武裝認領襲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兩大煉油廠以後,法德兩國政府的態度似乎有微妙的變化,在本次聯大會議期間,英國首相約翰遜、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三方舉行了會談,隨即,三國領導人發表了聯合宣告,共同指責伊朗應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負責。
因此,這個世界變化快,不要以為法德平常常和美國唱反調,但關鍵時刻特別是在沙特油田設施遇襲上,卻和美國走到了一起,對於伊朗來說壓力自然非常大了。
但除了英國以外,法德兩國要倒向美國,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法德領導人依然有建立屬於歐盟自己軍隊的美好設想,且歐盟議會已經撥出了100億歐元作為啟動歐洲軍隊的背景下,建造歐洲第6代戰鬥機已經在路上,包括建造歐洲的航空母艦也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是歐盟獨立於美俄,成為世界一極的外在表象。
對伊朗開戰,不符合英德法為首的歐盟的利益,約翰遜首相距離10月31日英國脫歐已經不遠了,其時間和精力都要花在國內事務中。
現在,美眾議院因特朗普“拜登調查門”,對這位美國總統進行正式彈劾調查,特朗普的精力也要花在明年國內的總統大選上,以及應對“拜登調查門”的彈劾調查,也將無遐顧及對伊朗的戰爭。
法德兩國也一樣,國內問題成堆,敘利亞戰爭,已經讓中東地區的難民大量湧入歐盟,一旦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那麼中東的難民必將大量溢位,將給法德等歐盟國家帶來巨大的衝擊和災難。
英法德三國首腦,那個所謂聯合宣告,指責伊朗應對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負責,只是政治需要罷了,在聯合國會議期間,當著全球首腦的面,刷一波存在感,然後,基本上不會有然後了,對伊朗的戰爭不會出現,作為關注國際事務的本文作真這麼認為。
-
8 # 烏龜比兔子好
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實行高壓政策,封鎖、打壓,最想使伊朗發生動亂,把現政權更迭,扶持一個親美政府。可美國想得太簡單了,太自以為是了,輕視了伊朗人民的決心與毅力。
當時美國想退出伊核協議時,歐洲國家就極力反對,奉勸美國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但歐洲的反對無效,美國還是退出了,使歐洲失望之極了。從此美歐為了各自利益爭吵不斷,關係變得越來越差。這次沙特油田被襲,美沙咬死是伊朗襲擊了沙特的油田。現在的英法德也同意是伊朗人乾的,大力聲援美國,喊打伊朗,懲罰伊朗。形勢緊張得很,好像沙暴要起,風己滿樓了。
但本人認為,美國是想最終統治中東,壟斷能源市場,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英法德三國主要是為了歐洲的安全,如果中東大亂,大量難民湧入歐洲,還夾帶來恐怖分子,最要命的是能源供應問題會出短缺。所以說英法德三國不可能真正和美國一起攻打伊朗,只不過和美國一起唱一下高調罷了。
回覆列表
讓英、法、德對伊朗開戰,那是特朗普總統的想法,別人誰都沒資格抱有那種幻想。特朗普總統可以叫囂戰爭,對伊朗喊打喊殺,用伊朗反擊美國侵略的導彈打擊駐歐美軍,給那幾個投機份子帶來腦袋的威脅,加上伊朗全面戰爭的反侵略,造成難民潮對歐洲的衝擊,要挾那三家站在美國立場,特朗普的這種新的安全威脅綁架手段,這只是為了向伊朗施壓而已,沒有發動戰爭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