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常用了

    在哲學領域和物理學領域,物質這個名詞的含義是不同的,即使在物理學領域,也有不同概念含義。

    哲學上的物質是和意識相對的,不屬於意識的都屬於物質。光子當然不是意識,所以它肯定屬於物質。

    物理學上,對於物質也有不同理解。狹義的物質只是指粒子,不包含波。其實所有的微觀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也是這樣。所以光子電子質子中子都屬於物質。光子和其他粒子本質的不同是光子沒有靜止質量,而其他粒子有。其實這個沒有意義,因為不存在靜止狀態的粒子。所謂靜止質量是根據質量和速度的關係推匯出來的。廣義的物質是指宇宙中的一切存在,不論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粒子形式,波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的存在,都屬於物質範疇。也可以說,宇宙中沒有不是物質的存在。

    意識是物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離不開物質,但是不是物質。打個比方,書本可以記載知識,書本就是物質,知識屬於意識,知識不是書本。也不是記載文字的墨跡。樂器屬於物質,樂器奏出的聲音也是物質,但聲音表達出來的樂感是意識。說到這裡,明白了吧。即使將來證明靈魂的存在,它也是物質的。靈魂只是意識的載體。

    關於物質,定義是個問題,哲學的定義似乎已經落後,物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嗎?量子力學表明,人的觀測影響量子狀態,也就是人的觀測意識影響到了某些叫做物質的實在。這個很重要,細思極恐,我們的身體,神經系統,都由微觀粒子組成,那麼,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會影響物質世界。所以,物質的定義非常關鍵也非常有趣。

    光子和其他微粒一樣,都存在波粒二象性,所謂波動性,人們認為是物質波,也就是機率波,就是光子出現的機率波,光子在傳播時的波長和頻率,就是這個物質波的波長和頻率。這個波的函式是可以求解的,理論公式是薛定諤方程。方程解出來了,你就知道光子的位置機率了。微觀粒子都一樣,只不過重量大的,頻率極高,波長極小,所以粒子性質更明顯。

    如果倒退幾十年,當時主流觀點是:物質是世界本源,任何粒子都是物質!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去問物理學界的人,一般得到的答案是,光子不是物質,它是場。這裡的場也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電磁場、引力場這種場,而是等同於另一個詞語:輻射。

    “物質”是如何定義的?物質的定義,其實在物理學上是很簡單的,而且十分清楚:沒有輻射性的粒子就是“物質”。“輻射”的反義詞(姑且這麼說吧,嚴格說應該是“相對立的名詞”,下面還會用到這個詞,意義與這裡的相同)就是“物質”。光子作為電磁輻射的量子,所以光子不是物質。不僅如此,引力輻射對應的引力子也不是物質。

    但是,如果沒有暗能量的引入,那麼這個定義過得去的。有了暗能量,這個定義經不起推敲了。暗能量到底是“人如其名”(能量,也就是輻射)還是“名不副實”(物質)。目前來看,不好說,所以暫時得劃到第三類。也因此,物質的定義得修改為“既不是輻射也不是暗能量”的“宇宙內容物”。關於“宇宙內容物”這個詞語是為了給“物質”和“輻射”(包括“暗能量”)一個統稱。

    物理的定義講完了,下面得講講物理學之外的定義:哲學定義。在這套定義裡,“物質”的反義詞是“精神”或者叫“意識”。這很明顯不是物理的定義,因為在物理看來,精神或者意識是不能特殊於“物質”的。當然,如果考慮量子力學的哲學意義,那麼會有關於“意識”的十分晦澀的討論,這裡放下不提。光子必定是物質的,絕不可以非物質的。因為非物質的東西,不存在。當然,後面這句話是唯物主義者的觀點。對於唯心主義者來說,光子是意識的派生物,歸根結底光子是意識的。

    其實,哲學關於“物質”的定義是極其平庸的,十分“沒勁”。因為我們現在追求的不是泛泛地定義物質,而是要精確定義物質。哲學不追求精確,而追求“極度不精確”的“泛泛定義”。這在物理學裡是極度不被接受的。

    “光子”“電子”“質子”名字都不一樣,肯定有本質區別;但是如果考慮所謂的“大統一(巨統一)物理學”,這問題又不平庸——這裡也按下不表。簡單來說,光子是玻色子,自旋為1;電子和質子是費米子,自旋為1/2。它們不屬於同一個粒子劃分領域。光子是規範場的傳播子,而電子和質子則是攜帶規範荷的粒子,它們分屬於規範場不同的表示。此外,電子屬於輕子,質子屬於強子(夸克組成的),輕子沒有核結構,而強子有核結構。

  • 2 # 使用者475028819254松子

    空間是無限的。物質在向無限發展,只要是物質,都會向無限發展。科學也在向無限發展,它會科學的解釋發展的物質。

  • 3 # 焰火549

    首先回答質子與光子的問題!

    質子是普適物理學中被認為是原子核的一部分,但是我的次元論中質子並不是粒子單純的質子。次元論中,所謂物質指的是現實存在的質量,而原子是質量最小單位,產生質量一定具備一、二、三、四次元的所有能量 ,缺少任何次元則其本身不會產生質量而降格成亞物質,亞物質不存在質量,所以單純的質子不存在。

    光子普適物理學中被認為是光的最小單位,次元論中光是一種亞物質,或者說是一種物理現象。光是純能量在傳輸或轉換時產生的物理現象,光傳輸一定帶有能量或者更準確的說能量傳輸過程會產生光現象,既有可見光又有不可見光,光只是能量傳輸時所產生的物理現象而已,所以不存在質量也就不是物質。

    再說一下質子與中子是否會轉換的問題。次元論中可以解釋質子為組成原子的能量集合產生的現象,那麼這些能量如果發生轉換或者傳輸也就會產生光現象,光現象在無能量轉換或傳輸的情況下一定不會發生。所以有光就一定有能量轉變,不是運動就是轉化,當光現象結束之後就代表產生光的能量被其它物質所接受並停止轉變,但是隻代表了接收光的物質能量發生變化不代表物質發生變化。所以次元論中光子與質子的轉換本身就是偽命題。

  • 4 # 原黃烈平

    質子和光子本質都是場組成,質子內還有弦,能量較大,光子結構更簡單,能量更小,質子能量輻射產生光子,不是學界所說的躍遷。

  • 5 # 陽光清波

    我們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而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是有質量的。

    而光子則不同,其質量為零,是攜帶一份能量的最小單元,而不是構成原子或更小原子核中的粒子,如夸克等。

    建議你上網查一下原子的構成以及光子的概念。

  • 6 # 金童希瑞

    質子是金屬氫,光子是金屬氫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釋放的電磁波;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具有波粒二相性。

  • 7 # 上品茶道

    區別是,相對而言,一個帶有電能,而且有大質量。另一個帶有光能,質量很小。一般情況下不能互相轉換。用途可大啦,沒有光子,人類就變成了瞎子,沒有質子,人類就不會出現。

  • 8 # 魔怕78479829

    質子是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原子核又是組成物質的最基本粒子,光子是組成光的基本粒子,質子轉換成光子比較容易,光子轉化成質子,目前恐怕只有宇宙自然能量才可以做得到。

    至於用途,單個的質子與光子,除了作抽象理論研究以外,目前人類是無法單個的進行使用的,也無法單個的進行捕捉研究。

  • 9 # 無妄001

    光子並不是粒子光子是指電磁波(光就是電磁波)的一個波包,也就是電磁波能夠被分解成的最小能量單位.是為了方便計算和假設而設定的一個概念.其實就是一段電磁波.之所以叫光子,那個是翻譯的問題,原文PHOTOM,翻譯成光子,會讓人誤以為是某種粒子.至於光子被吸收,就是電磁波的能量被吸收了而引起的。

    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各帶3分之2的正電)和一個下夸克(三分之一的負電)組成,有質量,其中99%旳質量由強相互作用力提供。釋放w+玻色子變為中子(弱相互作用力),帶正電,是組成原子核的要素之一。

    是不可以相互轉換的。

  • 10 # 燕山酒

    質子是有質量的,光子是無質量的,他們互相之間是不能夠轉換的,光子的作用是傳遞能量,質子是和其他粒子構成某種物質。

  • 11 # 我把你灌醉li

    光子和質子是有本質區別的,一個是實體,一個是能量體。

    我們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而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是有質量的。

    而光子則不同,其質量為零,是攜帶一份能量的最小單元,而不是構成原子或更小原子核中的粒子,如夸克等。

  • 12 # 我把你灌醉LI

    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種規範玻色子。光子是電磁輻射的載體,而在量子場論中光子被認為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與大多數基本粒子相比,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這意味著其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速。與其他量子一樣,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能夠表現出經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質;而光子的粒子性可由光電效應證明。光子只能傳遞量子化的能量,是點陣粒子,是圈量子粒子的質能相態。

    質子有很多種,但一般只要記住:

    原子由原子核(正電)和電子(負電)構成,

    而原子核又分為質子(正電)和中子(不帶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雞蛋餡餃子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