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書下影生

    近代印度(1757~1947)

    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起到它在印度佔有統治權時(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奪史。這段歷史在年代上屬於印度中世紀末期,但它的時代性質則屬於殖民統治的早期。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後,工業資本家力圖控制印度,以使英工業品暢銷印度各地。18世紀末與19世紀初是英國在印度擴張領土最突出的時期。在55年內(1763~1818)英國在印度直接進行過30次兼併土地的戰爭 。在52年內(1766~1818) 英國與印度地方政權簽訂過23次割地條約。它在50年內(1765~1815)解決了歐洲其他國家在印度絕大多數的據點。

    1818年後,殖民統治基本上處於鞏固政權時期,但是也還有過兩起兼併高潮。最後階段的兼併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這次大起義後,英國正式結束了名存實亡的莫臥兒王朝,也結束了東印度公司。1858年頒佈的英國女王詔書開闢了一個新的統治方式。 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後,英國政府直接統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機關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總督及其執行委員會組成。印度總督稱為參事會總督,又稱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

    1702~181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透過貿易、直接掠奪、實行以柴明達爾為物件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對印度進行殖民掠奪和剝削。19世紀中葉,田賦約佔東印度公司總收入的2/3。 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工業資產階級的成長,1813年英國議會取消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貿易壟斷權。從此,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1833年英國議會作出決定,准許英國人在印度經營種植園。這是英國把印度直接變成它的原料產地的開始。從19世紀中期起,英國資本開始輸入印度。19世紀後期,英國對印度的投資主要限於鐵路、水利和種植園。其中以鐵路為主(始於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資本大量進入印度的工業部門。印度成為英國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印度的財富大量流入英國。史書稱之為“財富外流”。 19世紀60、70年代,印度資產階級爭取政治、經濟改革的要求已逐步增強。1885年印度國大黨的成立標誌著印度的資產階級民族改良主義運動已由分散走向統一,由地區性發展為全國性。

    阿姆利則慘案使甘地轉變對英國的態度 ,由基本合作轉向基本不合作 ,並於1920年改組國大黨。同年國大黨決定使用和平和合法手段爭取自治。從1921年底到1922年2月12日,甘地親自領導群眾運動。 1927年底J.尼赫魯從歐洲回國。同年國大黨作出決議:以完全獨立為鬥爭目標;抵制英國的西蒙調查團;國大黨加入國際反帝聯盟;尼赫魯和S.C.鮑斯先後任國大黨總書記。甘地再次親自領導大約持續3個月(1930年2月~5月5日)的和平抵抗運動。在這個時期裡,甘地組織了反鹽法運動。他堅決反對一切自發的群眾鬥爭。甘地所領導的反鹽法和平抵抗運動於4月6日開始,5月5日因甘地被捕而中止。從1930年6月到1931年3月被判刑的和平抵抗者達9萬人;到1933年3月底在押政治犯達12萬人。這次鬥爭高潮起於1928年初,止於1930年5月,持續約26個月。

    1947年2月20日 ,英國宣佈決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權,接著提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該方案規定,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告終。

    1947年印度獨立是印度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從此印度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同時印度分裂,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總得來說,印度的統一是在大英帝國統治時期完成的,後來,甘地和尼赫魯都做過努力,但都沒能阻擋印度的分裂。

  • 2 # 青言論史

    從世界進入“近代史”開始(無論是中國的近代還是西方的),印度就從來沒有統一過。應該說,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現代印度的形成是在二戰以後。而比較諷刺的是,當這個國家形成以後,卻永遠地失去了它屬於伊斯蘭教的一面——也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南亞次大陸上一次統一的時候,還要算到1526年莫臥兒帝國建立的時候。這個帝國的開國之君巴布林是帖木兒帝國皇室的後裔,信奉伊斯蘭教。換言之,莫臥兒皇室是有著回教信仰的韃靼貴族,和南亞幾乎不沾邊。

    在被莫臥兒帝國統治了200餘年以後,歐洲人又來了。他們建立的“東印度公司”正是以開發和殖民印度的目的而存在的。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無論是阿育王還是阿克巴,都沒能完成對印度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統一,竟然透過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實現了。

    與其他殖民地不同,印度是被英國人實實在在當成自身王冠上的一顆明珠上來對待的。“大英帝國”的這個“帝國”,就是因為英國的君主不僅是大不列顛的國王,還是印度帝國的皇帝。印度的上層階級透過自身努力,甚至可以獲得進入英國上流階層的權利。這樣的統治手段使得之前三教九流、互相看不順眼的印度人意外地透過對“英國”這一宗主國的認同短暫地結合在一起。

    然而隨著二戰的結束,大英帝國如落日餘暉,對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管理也愈加力不從心。再加上印度國內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矛盾越來越激化,英國終於放手,允許英屬印度各自獨立成國家。

    令人唏噓的是,一代聖雄甘地最不希望的就是印度被分裂,然而在自詡他的學生的尼赫魯和彼時已經罹患癌症的真納的堅持下,在甘地謝世後兩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分裂成了兩個國家,彼此攻伐至今。

  • 3 #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印度統一這個詞不標準,畢竟在之前沒有印度,只有印度一大堆的邦,就跟假設未來歐洲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大國叫歐羅巴共和國,那麼你能不能稱呼歐羅巴共和國叫“統一”?不能,只能叫建立歐羅巴共和國。

    大家都知道美國有十三州的說法,這十三個州是英國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後來和英國交惡,大陸會議召開,除了喬治亞州以外的十二個北美殖民地都參加了,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建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第一次升起了美國國旗,1776年,獨立宣言釋出,北美獨立,1777年,大陸會議透過《邦聯條例》,北美籌建了十三個州統一政府的第一個正式檔案。

    後來美國為什麼會擴充套件這麼大?一方面是簽約,還有一部分是從各種戰爭中掠奪的領土,比如說美西戰爭,美墨戰爭,還有一部分是購買的領土,形成了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

    這段歷史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說了。

    印度差不多也是如此,一部分邦是印度透過非法的條約實現的,舉個例子,曼尼普爾邦,曼尼普爾邦是不折不扣的被印度吞併的,因為在1949年簽訂《併入協議》的時候,印度不是透過和曼尼普爾議會簽訂的,同時曼尼普爾議會從未批准過,而且曼尼普爾民眾從未投票表決過,而是透過和曼尼普爾王公簽訂的,而此時的曼尼普爾的王公被印度軟禁了,這種條約價值幾何,大家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曼尼普爾依舊有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並且一直衝突不斷的原因。

    實際上不光光是曼尼普爾邦,整個印度的東北地區都有分離主義情緒

    東北邦是印度的脆弱地區,請看地圖。

    此外,印度還透過談判和戰爭的手法獲得了一部分領土,其中主要目標是法國和葡萄牙。

    1947年英國人撤出南亞次大陸,但是實際上當年在印度次大陸殖民的不止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和葡萄牙,印度在1954年透過談判從法國人手裡拿回了殖民地,但是葡萄牙一直比較強硬。

    葡萄牙在1510年就拿到了果阿,1511年佔領馬六甲,大批的歐洲人湧入到果阿,以此為跳板進行擴張,後來英國崛起,葡萄牙喪失大批殖民地,在印度的殖民地僅限於果阿,達曼,第烏以及孟買附近的領土,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果阿地區,今天的果阿依然是印度最富裕的邦。

    這時候又得要要說到國大黨,因為國大黨是實際上建立印度的最重要的政黨,沒有之一,1930年果阿建立國大黨組織,1946年果阿要求獨立的遊行示威被葡萄牙鎮壓,印度獨立以後在1950年要求葡萄牙撤出印度次大陸被拒絕,1951年,葡萄牙政府將果阿改稱為海外省,把殖民地變成內政問題,1953年談判中止,1955年,果阿爆發獨立運動,數千名印度志願者進入果阿,葡萄牙政府鎮壓,殺死數十民印度人,此時尼赫魯發表措辭強硬的談話,印度和葡萄牙徹底撕破臉。

    葡萄牙之所以強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葡萄牙是北約成員國,美國和葡萄牙關係不錯,而且當時的美國是支援巴基斯坦的,為什麼呢?因為印度的不結盟政策,而巴基斯坦是美國建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和《中央條約組織》的成員國,因此葡萄牙和印度政治的時候,美國是站在葡萄牙一邊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北約會議上公開力挺葡萄牙。

    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進行一系列外交攻勢,蘇聯成為力挺印度的國家之一,此時美國人慌了神,杜勒斯在訪問印度期間降低了調子,但是杜勒斯此時也不想得罪葡萄牙,畢竟此時美國還需要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軍事基地,1957年,印度發生糧食危機,蘇聯對印度進行援助,美國越加恐慌,生怕印度和蘇聯結盟,美蘇兩國爭先恐後的給印度援助,大大提高了印度的國際地位,同時美國開始奉行南亞中立,尼赫魯此時已經看破了葡萄牙所謂“北約成員國”的虎皮,顧忌慢慢減少,在1958年對果阿的演講中提到了武力政策。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召開,各個發展中國家紛紛支援印度,肯尼迪上臺後更加傾向印度,並在1961年聯合國譴責殖民主義議案中投票贊成,非常湊巧的是,在1960年蘇聯也遇到了麻煩------中蘇交惡,蘇聯也需要印度,1961年10月,葡萄牙對於試圖進入果阿的印度人開槍,並且對海上的印度漁船開火,印度對葡屬殖民地進行海上封鎖,11月聯合國又通過了譴責葡萄牙不遵守聯合國決議的議案,此時葡萄牙已經處於非常糟糕的境地了。

    實際上尼赫魯之所以一直不動,並不是軟弱,而是中印之間的衝突已經越來越緊急了,但是各位要知道的是,印度之所以在國際上長期得到支援,最大的資本來源在於“非暴力不合作”,美國警告印度的是一旦印度動武,會損害印度在西方國家的形象,影響美國對印援助,但是此時尼赫魯受到的國內壓力極大,美國也對印度即將採取武力心知肚明。

    實際上果阿戰爭實在不值得一提,因為36個小時就結束了,本身果阿內部的印度游擊隊就控制不住了,加上印度兵力遠非葡萄牙能比,印度的兵力以及武器都遠超過葡萄牙,印度傷亡不到8人,實在微不足道。

    果阿戰爭輕而易舉的勝利掩蓋了印度自身不足的問題,吹起了印度國內的民族主義的狂熱,實際上尼赫魯對於印度國內的情況是心知肚明的,在此後的印度人一直被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所感染,中印戰爭中印度之所以戰敗是早已經被預料到的事,葡萄牙之所以被輕易打敗並不是由於印度的強大,新興國家痛毆老牌帝國主義,不僅僅是在印度次大陸發生,當年美國建立以後痛毆西班牙也是例證。

    看待這個歷史結合實際,我們也應該看到的是

    第一 ,所謂“北約成員國”價值幾何,大家差不多心知肚明瞭,印度痛毆葡萄牙的時候,美國人不聞不問,那麼今天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又是什麼地位呢?我記得當年在知乎上討論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交惡的時候,不少知乎眾把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拿出來說事,這是非常滑稽的,且不說今天的北約和當年的北約完全沒法比,就是一個伊斯蘭教佔主體的國家,你讓美國人為土耳其賣命可能嗎?葡萄牙好歹還是西方國家,美國人都不肯給他站臺,你覺得美國人會給土耳其人站臺?

    第二,美國的態勢模糊。這點我在之前的朝鮮戰爭的話題上答過

    就跟果阿戰爭時期美國人為什麼一直是模糊的態度一樣,美國人是不是支援印度?不好說,是不是支援葡萄牙?不好說,這就像科學界裡面的“薛定諤的貓”一樣,只有當盒子揭開的那一刻才知道美國的態度,但是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情況的變化都可能影響到美國的態度,比如說如果蘇聯不支援印度,那麼美國還是會和歷史上一樣對於果阿戰爭不聞不問嗎?不好說。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印度在次大陸一系列的擴張政策基本上是延續了英國人在亞洲的擴張政策。為什麼印度一直持續推行所謂的“前進政策”?現在我想各位一定能夠想得通了,因為印度在1962年戰敗之前從未失敗過啊。

  • 4 # 貓史天下

    答案是英國,但也是在殖民角度,各個土邦對英國的服從,在英屬印度這一地理概念之內而已。並不是統一國家概念,例如,如果有英屬非洲,但非洲並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一樣。

    印度認為英國統治時期,是印度的一個朝代,印度歷史和中國有著極大的不同,中國歷史上是統一時期居多,分裂時期少,但印度則完全相反,因為印度次大陸人口,宗教,民族構成多樣,主體民族並不佔壓倒性優勢,所以一直處於分裂,或者鬆散名義的統一。

    所以印度的統一有賴於外來民族和政權勢力干涉,如歷史上的亞力山大入侵,雅利安人入侵等等,都成了相對或者區域性統一的時期。在英國入侵之前由莫臥兒帝國統治,莫臥帝國上層來自突厥化蒙古人,由穆斯林構成的高層,統治廣大印度教教徒,全國由各個土邦構成,統治非常鬆散。英國人的到來,在經濟,文化上給印度社會帶來了新的認同,英國的統治還發展了印度傳統的地理疆域,孟加拉,緬甸都歸於英屬印度,但印度獨立之後,這些地區再度四分五裂,印度國內各邦依然有著較大自治權,文化,語言,宗教都有差異,某種角度說印度現在也沒有完成中國秦始皇2000年前所完成的事情,還是間接分裂狀態,這都是未來印度發展的不確定因素。

  • 5 # 三維地理漫遊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太簡單的說是誰統一的。如果非要說也要分內在和外在兩個點,外在形勢上,英國人幫助印度人統一國家。而多數內在的因素還是印度人民自發完成的。我們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1. 地域統一

    由於固定的自然邊界,印度不同的群體被迫生活在一起。一面被大喜馬拉雅山脈所環繞,一面被外海所包圍。印度一直自詡幅員遼闊,北至喜馬拉雅山,南至坎亞庫馬瑞。英國人幫助印度統一了地域。

    2.宗教統一

    宗教統一可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各種宗教團體之間的統一,如印度教、、基督教等。所有這些宗教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則,如仁愛、誠實、對無形力量的信仰、生命的價值等。

    第二, 印度教不同教派之間的統一,基於共同的信仰體系或信念體系。他們都相信靈魂不朽、世界的短暫性、因果報應等等。

    第三,印度各地的印度教徒的團結統一。

    每個印度教徒都會不假思索的接受一些宗教文化,從不考慮他們在思想、習俗、種姓等方面的差異。一些史詩,如摩訶婆羅多、羅摩傳、巴拉特幾乎被所有人所接受。

    透過遍佈全國各地的宗教場所地來呈現統一,如巴德林納特、德瓦卡、拉姆斯瓦爾、普里等。到所有宗教場所朝聖能營造一種愛國主義和國家統一的感覺。

    這個方面看沒有人能幫得了他們。

    3. 文化統一

    印度文化具備基本的統一性,文學、哲學、傳統和風俗的基本統一是典型的印度式的。一些宗教和文化節日在全國各地舉行,並不糾結種姓和宗教差異。同樣,種姓制度和聯合家庭等社會制度在印度隨處可見,甚至在和基督徒中也有。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基,印度人民自已完成了文化上的統一。

    4.語言統一

    印度有很多種語言。梵語作為一種聯絡語言,解決了語言多樣性的問題。北方和南方的人們已經接受了梵語作為他們的語言。梵語是唯一記錄了古代文學和哲學的語言。後來英國在印度推行英語,現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這個也是英國人統一的。

    5.政治統一

    在過去,印度分為許多王國。在英國統治時期,政治統一的概念出現,使印度擺脫了英國人的魔爪。獨立後印度採用皿煮政治制度,要求各級政治統一。這一方面也是印度自已做的。

    6.種族統一

    自古以來,印度先後被雅利安人、沙克人、匈奴人等不同種族入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入侵者與當地的種群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以至於失去了自己原始的本性,到今天已經無法區分。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印度文化和文明。這個方面也是印度人民的功勞。

    7.情感統一

    最後,在印度有一種情感紐帶將所有國家的成員緊緊聯絡在一起。巴拉特·瓦沙這個詞把所有的印度人聯絡在一起,他們的感情變得更加親密。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印度不受外國人的侵害。

    卡吉爾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綜上事實可以明顯看出,印度是求同存異的典範。所有這些領域的統一都跨越了種姓、信仰、社會習俗和宗教團體的界限,以求在多樣性中建立統一。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只有自已國民最瞭解自已國家需要什麼,這是任何外部勢力不能做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來姨媽到底能不能喝茶啊,奶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