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基本面邏輯驅動

    財政赤字的融資渠道大體上可以分為債務融資和貨幣融資。發行國債被稱為赤字融資,也稱作債務融資或赤字債務化。

    政府擁有貨幣發行壟斷權,可以透過貨幣創造方式彌補財政赤字,這就是貨幣融資。而貨幣融資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財政部直接向中央銀行借款或透支,另一種是財政部向公眾出售國債,隨後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購入國債,中央銀行將債務貨幣化了。

    但是,這兩種方式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政府透過增加基礎貨幣供應為財政赤字融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們被稱為赤字貨幣化。

    ////

    學者的說法,跟我昨天的說法差不多。

    只不過人家是學術語言,專業性強

  • 2 # 粲都

    財政赤字貨幣化(又稱:政府債務貨幣化),意指以增發國債為核心的積極財政政策導致經濟體系中貨幣供量的增加。財政赤字貨幣化下中央銀行透過發行貨幣的方式為財政融資,其結果導致貨幣供給量的增加。

    赤字貨幣化會導致通脹。

    財政赤字貨幣化後會導致難以解決的分配問題。財政支出如何確保效率和公平是最大的挑戰。

    新中國成立到1995年“預演算法”、“央行法”頒佈實施前,央行與財政是一體化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一直存在的。改革開放之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一度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經濟金融問題,1995年預演算法、央行法頒佈,強調央行不得直接購買政府債券或向政府提供透支。

  • 3 # 博士講信託

    我們先來說說“財政赤字貨幣化”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4月27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在一次會議上談到,“在疫情,也包括全球的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債務、高風險的‘三低兩高’新態勢下,是否可以考慮財政赤字適度貨幣化?”

    我們知道,一個國家的支出超過其收入的部分就是財政赤字。比如,一個國家一年財政收入1萬億,支出1.2萬億,多出的2000億就是財政赤字。

    “財政赤字貨幣化”,乍一聽會覺得特別學術,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政府缺錢的情況下,直接跟央行說,央行你既然有印錢的功能,你給我印幾萬億的錢。財政直接用央行“印錢”去彌補政府赤字的缺口,那就是“財政赤字貨幣化”。

    知道了什麼是財政赤字貨幣化,那大家應該就能明白財政赤字貨幣化帶來的後果了。正常情況下,政府缺錢了,會透過發行國債來回籠資金,這樣,老百姓用手裡的錢去買了國債,政府也獲得了資金。這種情況下,市場上的錢只在居民和政府之間流動,央行沒有印錢這樣的動作,所以市場上的貨幣不會增加。但是施行財政赤字貨幣化,也就意味著國債讓央行印錢來買,也就是說市場上的貨幣就變多了。

    “財政赤字貨幣化”的結果,會導致人民幣的購買力下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人民幣的信用被嚴重傷害,最終傳導到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歷史上也並不是沒有想透過財政赤字貨幣化來化解財政壓力的例子,但是結果都不如人意。前國民政府、一戰成為戰敗國的德國,結果都是通貨膨脹嚴重,貨幣貶值嚴重,貨幣越來越不值錢。

    考慮到這種後果,《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華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部分支援財政赤字貨幣化的人說,可以適度施行財政赤字貨幣化,但是何為適度,多少算是適度,這個就很難去界定了,“財政赤字貨幣化”一旦邁出步伐,就怕是沒有回頭路了。嚐到甜頭的大老爺們以及其周邊的利益群體,只會繼續推動國家的財政赤字貨幣化,進入惡性迴圈,最終結果恐怕是隻有壞沒有好。

  • 4 # 周閣老

    財政赤字貨幣化含義包含兩個方面:

    a.國家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即國家目前出現財政赤字現象;

    b.國家試圖透過財政赤字貨幣化來解決財政赤字現象。

    1.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具體含義

    當國家在進行財政彙算的時候,發現國家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即入不敷出,這種現象就是財政赤字。

    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國家出臺降低稅收、經濟扶持等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

    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國家財政支出增加,導致國家財政負擔加重,最終出現財政赤字現象。

    財政赤字會帶來很多危害,例如債務危機、貨幣貶值等危害。

    在透過增加稅收、減少開支等方式不能有效解決財政赤字時,則政府會透過發行大量只能由央行購買的債券,央行(美國是美聯儲)直接購買國債,將資金交給政府。這樣政府就有新的資金來進行教育、醫療等支出,這種方法就是財政赤字貨幣化。

    2.真的可以進行財政赤字貨幣化?

    透過財政赤字貨幣化,政府從央行“借錢”,因此債務也越來越重,勢必會降低政府的信用度,嚴重會導致通貨膨脹,因此很多國家是不會實行財政赤字貨幣化的。

    但是美國比較特殊。

    3月份,美股多次熔斷,美聯儲開啟無限印錢模式,來解決國內危機。

    因為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購買別國商品,因此美國多次在國內爆發危機之後能夠將危機轉嫁他國,透過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來賺錢,而其他國家因為美元大量流入而導致國內貨幣貶值,可以說是一種流氓行為。

  • 5 # 黃金投資者

    財政赤字貨幣化簡單的理解就是以國家信譽為保障,發行貨幣彌補財政赤字。主題挽救經濟遲滯狀態,激發市場活力促使經濟增長,實現國家經濟增長目標。國家採取這樣措施促經濟增長,有的人感覺沒底氣,但心引發通貨膨脹,這個擔心是可以理解的。我個人理解如下;

    國際上採用此辦法以有很多先例,尤其西方國家多次採用此法。美國次貸危機時,美聯儲直接購買國家債券印發美元,四輪QE直接投放市場4千億美元。而中國一直宣告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今年爆發了冠狀病毒感染,我們雖然取得了抗疫勝利,可也投入了巨大財力,每天消耗7500萬左右,集中連續投入時間100多天。經濟發展被疫情遲滯,各行業損失就更大。現在疫情緩解了,恢復經濟發展成為首要任務,然發展經濟的動力不足,必須採取措施恢復發展動能。採取財政貨幣化的經濟政策是及時的、必要的。每一項政策都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是利弊共存,有針對性解決問題的方針政策就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財政赤字貨幣化帶來的弊端可能發生通貨膨脹。歐美等國在實施這樣的政策時,也同樣擔憂通貨膨脹,可實際情況並沒有發生預估情況,反而通縮情況延續下來,如今仍然在通縮之中。他們超發的貨幣哪裡去了?這應該是我們考慮的問題。

    有的人說國情不同。然歐美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企業資產以私人所有為主,超發的貨幣也都流入私有財產,企業生產需要支付勞動者工資,給國家繳納各項稅金。而且西方國家個人工資收入很高,高收入帶動高消費。消費水平提高與物價上漲相比在經濟動態下就是通縮水平。所以他們一直叫喊市場通縮了,需要超發貨幣向百分之二的通漲水平靠攏。

    在開發改革時,鄧小平就有論斷“經濟發展規律不姓資”。我們取長補短鑑戒經驗和糟粕為自己所用。又一次考驗擺在我們面前,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共度難關,努力總比等待強。

  • 6 # 蟹哥論金

    最近火了一個詞叫做財政赤字貨幣化,天天就有人在問,不知道這是啥意思,對我們的投資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其實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一個專有名詞,也叫政府債務貨幣化,也就是透過發行貨幣的方式為財政融資,其結果導致貨幣供給量的

    增加。再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印鈔票買國債。以前央行負責提供貨幣,而貨幣是財富的符號,財政負責管理財富,財政缺錢了只能上市場借,而央行不能直接用新鮮出鍋的人民幣去買國債,那樣的話左手印錢,右手借錢,左兜掏右兜,人民幣和國債也就沒啥信用了。鈔票想發多少發多少,那還了得?所以法律禁止央行這麼幹。而且不光我們禁止,全球各國的央行也都禁止這麼幹。目的還是怕大家對貨幣失去信心,如果大家都不用紙幣了,那就麻煩大了。

    但後來金融危機來了,西方國家的市場利率降到了0,經濟已經嚴重通縮,央行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而財政這邊還有好多能做的事情,但是卻因為缺錢幹不了,於是二者一商量,乾脆央行幫你一把吧,但總不好明說,所以扯了一塊遮羞布,就叫做財政赤字貨幣化,說白了就是印錢直接買國債。但是大家驚奇的發現,本來以為這麼幹,會引發大規模的貨幣超發,從而造成通脹,但結果並沒有出現這種現象。西方國家的通脹率並未上升,甚至仍然是通縮,於是大家的膽子也就越來越大了。之前的QE其實就是美聯儲去購買國債。這就是相當於央行拿錢出來給財政,然後財政在把這些錢用來賑災,對那些危機企業的購買和救助。所以美國後來才有源源不斷的錢,一個一個企業去救,阻斷了金融危機的鏈條傳導。甚至一直讓市場利率極低,很多企業從市場融資,借利息很低的錢,然後回購自家股份登出,從而提高股東權益,美國股市才得以一直維持在高位。說白了這都是印錢印出來的牛市。

  • 7 # 使用者85862973109

    首先是財政赤字,這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是什麼。

    財政赤字就是一個國家的支出超過其收入的部分,就是所謂的財政赤字。

    當財政赤字出現的時候,通常就代表這個國家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

    財政赤字是當前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普遍現象,比如美國的財政赤字就是最為嚴重的。

    去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高達7790億美元,創截止去年底近6年新高。

    不過這個記錄在今年很快被打破。

    因為疫情在美國失控,為了挽救崩潰的經濟,美國ZF大幅度擴大了財政支出,同時財政收入還大幅度減少,這導致今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令人震驚的程度。

    光光今年4月份,美國單月財政赤字就高達7380億美元,單單4月份美國的財政赤字就達到了去年的全年水平。

    根據一些機構預計,美國在2020年的財政赤字會達到驚人的3.7萬億美元。

    美國如此高的財政赤字,靠自己是肯定還不上的。

    通常各國出現財政赤字的時候,都會進行發債來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

    國家發行的債券,就是國債。

    發行國債就是各國解決財政赤字的問題。

    但透過發行國債來解決財政赤字,還並不是財政赤字貨幣化。

    因為國家發行國債,可以正常向市場發行國債。

    市場上的投資者可以拿著自己手裡的錢,去買國債,就相當於借錢給國家。

    這種“借錢”的形式,並沒有實質增加整個市場的貨幣供應量,所以不能稱之為財政赤字貨幣化。

    那什麼才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呢?

    就是國家發行國債,不再直接向市場發行,而是直接指定央行來發行。

    當國家指定央行發行國債的時候,央行就可以透過印鈔來直接購買國債。

    當央行透過印鈔來直接購買國債,就稱之為“財政赤字貨幣化”。

    這是屬於狹義上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也就是“直接財政赤字貨幣化”。

    他要求是國家指定央行來發行國債,也就是不經過二級市場,央行是這批國債的唯一購買者。

    但事實上,目前世界上基本沒有什麼國家敢這麼做。

    因為這麼做的國家,無一例外最後都出現匯率大幅度貶值,最近的例子就是委內瑞拉。

    之所以央行直接購買國債,會必然導致匯率大幅度貶值,是因為他徹底失去了市場的約束。

    只要國家沒錢了,就可以直接讓央行印錢來發行國債,這會像吸毒一樣上癮,從而不思進取,不再去辛辛苦苦的開源節流,而是整天只想著透過印錢來解決問題。

    可以這麼說,只要是有為國民負責任想法的國家,都不會採取這種“直接財政赤字貨幣化”。

    因為這樣直接財政赤字貨幣化,是連最後一點遮羞布都不要了,只要某個國家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才有可能做的最後選擇。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問,那麼現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不也是在搞財政赤字貨幣化嗎?

    歐美等國的確在搞財政赤字貨幣化,但他們並不是在搞“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而是搞“廣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和廣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有什麼區別呢?

    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是國家指定央行發行國債,央行是直接在一級市場購買國債。

    廣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是國家向公開市場發行國債,央行則是作為市場投資者之一,去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

    也就是說,這個財政赤字貨幣化的“狹義”和“廣義”的唯一區別是,國家是直接跟央行發行國債,還是透過市場發行國債。

    所以,我是把狹義財政赤字貨幣化,稱為“直接財政赤字貨幣化”。

    而廣義財政赤字貨幣化,則為“間接財政赤字貨幣化”。

    因為在廣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裡,央行去印錢購買國債,是透過二級市場買入,是一個間接行為,而非直接行為。

    比如當前美聯儲無限印鈔去購買美國國債,也是透過二級市場買入。

    假設二級市場上的美國國債被買光了,那麼美聯儲就沒辦法印錢。

    所以,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廣義和狹義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唯一區別就是有沒有經過市場。

    但實際上,這個市場也只是一個皇帝的新衣罷了。

    因為比如說,當前二級市場上的國債被買光了,美聯儲不能印鈔怎麼辦?

    美國直接馬上再發行新的國債,更多的國債就行了。

    換句話說,只要美國發行遠超過市場購買力水平的超額國債,那麼實際上就只有美聯儲有能力去購買這麼多國債,因為美聯儲可以無限印鈔。

    因此當美國決定不要臉無限制發行國債的情況下,其實狹義和廣義財政赤字貨幣化,並沒有太大區別。

    市場,只是廣義財政赤字貨幣化的遮羞布而已。

    目前美國、歐洲、日本都是在搞廣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但即使是他們,也不敢完全直接搞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也就是不敢讓國家直接指定央行發行國債,而是還要透過市場這個遮羞布來中轉一下。

    因為不管怎麼說,市場這個遮羞布,還是能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或者說是最後一點點制約作用。

    如果連這樣一個遮羞布制約都沒有,那就意味著完全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國家會不再節制的印錢刷錢,只要沒錢就印錢,會徹底染上毒癮。

    歷史上每一個搞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的國家,基本都陷入匯率大幅度貶值,鈔票不如紙的局面。

    因此,就像上面說的,每一個對國民負責任的國家,不到山窮水盡的程度,是不可能搞這種狹義的財政赤字貨幣化。

  • 8 # 期貨圈女神經

    什麼是財政赤字?財政赤字簡單點說,就是政府借錢產生的負債,一般來說政府是透過向市場發債借錢,借來的錢到期要還本付息的。因為,有還錢壓力,所以政府也是沒辦法無節制借錢的。什麼是財政赤字貨幣化呢?財政赤字貨幣化是指政府不是透過“借錢”(向市場發債)的方式融資,而是靠自己“印錢”來融資。當然也是擔心出現極端的情況,多數國家的現行法律框架下,是不允許政府直接向央行借款或者直接向央行發債的。但是,疫情發生後,經濟形勢在不斷變化,政策也需要隨之調整。目前的經濟情況比較複雜,專家也是無法達成共識。

    一起來看一下專家們的觀點吧支援方:1、關鍵時期特殊對待很多人高估了目前的經濟形勢,在當前財政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又面對“六保”的重大任務,採取以往常規的財政政策可能是不夠的。2、貨幣數量論過時了在貨幣非同質的前提下,衡量流動性充裕與否,應該重點關注“貨幣狀態”而非“貨幣數量”3、財政赤字貨幣化不等於無節制4、此前的財政赤字貨幣化後果沒那麼嚴重

    多國在特殊時期採用過財政赤字貨幣化,問題沒有那麼大。

    反對方:

    1、目前中國財政狀況還沒到那一步

    雖然疫情對經濟和財政收入造成了短期的衝擊,但是經濟復甦勢頭已經相當明顯,完全可以在現有的財政和金融之協同框架下,有序進行沒必要大動干戈,冒險破壞央行獨立性。

    2、約束機制的口子不能開

    如果開了財政赤字貨幣化的這個口子,就從根本上放棄了政府財政行為的約束機制。3、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難以保證,可能會引起人民幣貶值,資金外流4、目前政府債券的市場空間還是比較充足可以透過市場化的方式來發行國債,沒必要讓央行在一級市場直接購買。即將召開“兩會”前期確定的適當擴大財政赤字、發行特別國債、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等一攬子財政政策有望明確,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 9 # 財經麥田圈

    這種太過於專業的名詞,從定義到定義是很難解釋清楚的,還不如用數字算給你看,那就一目瞭然了。

    當然下面算的數字,全部都是虛構的,而且數字全部都是湊過的,就為了計算起來會比較方便一些,也可以比較直觀的感受一下,到底財政赤字貨幣化是個什麼影響。

    我們假設整個社會總共有一萬億的貨幣,這些貨幣可以在銀行這些金融機構手裡,也可以在製造業的工廠手裡,也可以在你我他的銀行賬戶裡,但是我們假定整個社會總共就是這麼些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手裡的錢,一塊錢就是一塊錢的購買力,能夠買一塊錢的東西。

    那我們再假設,如果這時候開始財政赤字貨幣化會怎麼樣呢。我們假設,如果財政開始赤字一萬億,當然這一萬億肯定是拿來做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專案,可以給大家創造工作崗位,有些崗位甚至工資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社會總共就一萬億,如果財政要有一萬億的赤字,根本沒人買呀,怎麼辦呢。這時候就印鈔一萬億出來,把這個赤字一萬億給買了。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總共的錢,就=一萬億+一萬億=兩萬億了。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賺錢能力(也就是工資)沒有跟上赤字的速度,我們假設大家賺的工資和現在赤字化以前還是一樣的,那麼因為社會總的資金已經有了兩萬億,這時候你手裡的一塊錢就相當於沒有貨幣化以前的五毛錢了,同樣的工資,購買力實際上就變成了五折。

    這就是財政赤字化的實際影響,所以總的而言,一定要在財政赤字化的過程中,趕緊把收入提高上去,不然就相當於變窮了。

  • 10 # 寶媽玩理財

    財政赤字貨幣化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印錢解決沒錢的問題。

    學術一點的回答,就是:國家指定央行發行國債,而央行可以透過印鈔來直接購買國債,從而完成融資解決財政赤字問題,這是狹義角度的定義。

    廣義角度來講,則是國家向公開市場發行國債,而央行作為市場投資者之一,去二級市場購買國債。

    財政赤字貨幣化只是看起來很美

    相比起借債,印鈔票要省事兒的多。它沒有還款期限的制約,沒有利息的牽絆,真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錢了怎麼辦?接著印啊~!多簡單美好的事兒啊~!

    然而真相卻是:財政赤字貨幣化不是一個治療赤字的良藥,而是毒藥或者可以說是一種鴉片,一旦沾染就戒不掉了。

    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一個國家也一樣,能印鈔票解決的問題,誰還會想著去做費時費力的事情呢?

    可是鈔票不可能無限的印發,不想著增強經濟韌性、做強內功,單靠印鈔票,舉國崩潰也是遲早的事情

    我們國家會採取財政赤字貨幣化嗎?

    我覺得不會,因為咱們國家沒有必要。

    雖然咱們國家的財政赤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疫情造成的,但是可喜的是,中國已進入後疫情時代,經濟恢復的確定性還是較大的。中國依靠常規政策就可以消除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可能還有些人會說:可是美國等一些國家財政赤字貨幣化啊,為什麼我們國家就不會採取?就因為中國疫情好轉了?

    當然不是,還有很多原因,比如國情不同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很容易被吸引注意力,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力也會很容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