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樵龜

    看思想丶哲學書,不是接受別人概念,

    而是

    依據自己對生活

    對自然的瞭解,去評判去否定與認可。

  • 2 # 乾坤正法

    這個沒關係,西方哲學全都是垃圾,對於你沒有任何提升的作用。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悟性以及能力,多讀傳統文化就行。傳統文化包羅永珍,最起碼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管理方面,能讓你受益無窮。

  • 3 # 使用者6211385513832

    有一句話想提供:維特根斯坦一輩子研究的,都是類似邏輯性的認知,到了晚年,他卻不再強調邏輯了。——僅供參考。

  • 4 # 漫看靜觀

    維特根斯坦,哲學家,語言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他在《邏輯哲學論》提到:“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

    奧地利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維特根斯坦思想的忠實追隨者,對這句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作為人的思維工具的語言本身,一方面固然能夠描述和塑造世界。但是,恰恰在對世界的描述和塑造中,它也遇到了其侷限性。我們站在“界限”的這一側,思考,用語言表述。因為作為形而上學主體的我們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一部分,而是“界限”,所以世界作為有限的整體的感覺才會產生。

    另一方面,這個邏輯形式就是“界限”,因為它雖然使描述成為可能,但是它自身卻不能再被描述。在其中出現了一些超越現實之外的東西。只有當在邏輯形式中展現出一些我們無法思考的東西時,它才是超越現實之外的,因為它是無法思考的,所以它就不能被說出來。

    哲學是基於語言的思辨,而語言有它的邊界。維特根斯坦最大的貢獻就是清晰地指出了邊界的存在,而且斷言絕對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都在語言的邊界之外。維特根斯坦認為在語言邊界之內的,全部屬於科學,而在邊界之外的,則屬於藝術、宗教和生活。其間並沒有哲學的位置,所以他認為自己終結了哲學。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還有兩個論斷也恰恰論證了這個道理:

    一、我們能夠思考的東西,就是我們能夠思考的;就是說,我們不能夠言說我們無法思考的東西。

    二、對於人無法言說的東西,人必須保持沉默。

    語言幫助我們創造了我們體驗世界的範疇,我們是透過語言的範疇來體驗世界的,而語言又幫助我們形成了經驗本身。我們的現實就是我們的語言範疇。語言在每一點上都與我們的生活與思想相滲透。

    維特根斯坦說:“也許只有那些自己曾經有過書中表達的思想,或至少有過相似思想的人,才能懂得這本書。”

  • 5 # 逆維思維

    在西方哲學史上,以今日之是否定昨日之非,以今日之我反對昨日之我,維特根斯坦當屬第一人。

    這些反思集中體現在1953年出版的《哲學研究》中,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這本書是維特根斯坦反對維特根斯坦的產物。

    《哲學研究》是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著作,它在很多方面都極具顛覆性,可以說是反哲學的哲學著作,同時又是最具哲學味道的哲學著作。

    你不能理解的原因個人認為如下: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這本書的主旨就是反哲學的。維特根斯坦聲稱哲學是一種病,而他的工作目標就是為哲學家診治“哲學病”,治療的方式不是發明一種新的藥物,而是透過改變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什麼意義上它又是最具哲學意味的呢?借用陳嘉映的說法:“維特根斯坦像希臘哲人一樣,直接面對問題。他在我們這個議論紛紜不知真理為何物的時代,堅持走在真理的道路上。他並不那樣反覆申說真理是道路,他以走在真理之路上顯示這一點。”

    引用他在《哲學研究》第一節中的一段話,此書一開篇就引用了奧古斯丁的一段話,然後總結說:

    在我看來,我們在上面這段話裡得到的是人類語言本質的一幅特定的圖畫,即:語言中的語詞是物件的名稱——句子是這樣一些名稱的聯絡。——在語言的這幅圖畫裡,我們發現了以下觀念的根源:每個詞都有一個含義;含義與語詞一一對應;含義即語詞所代表的物件。

    對於缺乏系統語言哲學訓練的人來說,確實有些難以理解,什麼叫作“人類語言的本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能給19歲的我一些建議和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