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客3749276772
-
2 # 愛在xi元前
首先是區域劃分:以前是以黃河為界,北邊是中石油,南邊是中石化。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像中石化在新疆、甘肅、內蒙等地也設立了分公司,建立加油站。
第三是密度。有人說,中石油密度低,這個不是絕對的,有的區域,中石化密度確實比中石油低。這個主要分在哪吧,並且在有的地方,兩家公司進的是同一個煉廠出來的油。
第四是潤滑油系列:中石油潤滑油主要是崑崙系列,中石化是長城系列,兩個都是國內比較有名的品牌。
-
3 # 逆光的奔跑
一、原油的使用不同。
中國的油田主要都在北方地區,這些國產原油大部分是經過中石油的煉製,只有不多的百分之三十靠進口知,所以中石油大部分用的還是國產的油。道
中石化的原油大部分是進口的,以進口為主,他的進口渠道來自中東地區。
二、石油密度不同。
從油品密度上看,中石油的汽油密度在0.72-0.73左右,中石化的汽油密度在0.75-0.77左右
三、銷售區回域不同。
銷售區域的不同,在以前中石油主要份額在北方市場,而中石化則在南方市場紮根,一南一北畫地而治。
四、因為中國石化原油的密度要高於中國石油,所以中國石化油的價格要高於中國石油。
-
4 # 柳州中公教育
中國石油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的全稱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兩者在原來石油部的時候,中國石油是生產企業,中國石化是銷售企業,所以現在中國的油田除勝利油田,中原油田以外,大油田基本上都在中國石油一方,兩者以黃河為界,所以在南方您看到的是石化的加油站比較多,在北方基本是中國石油的天下。中國的油田幾乎都在北方如“大慶”,“遼河”,“勝利”,“中原”,“長慶”,“克拉馬依”等。
由於地域“等”原因,北方的煉廠都煉製國內北方油田的原油,而南方少油田分佈,大多煉製進口原油。所以,中石油的油田多,中石化的煉油廠多。“中石油”和“中石化”基本上是“北”與“南”分據,南北分治的。即北方是中石油的地盤,南方是中石化的地盤。但是這些年的局勢有所突破,就如同網通和電信開始南下和北上一樣,中石化也開始北上,中石油也在向南滲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了與國外的石油公司,例如韓國SK等競爭,國家讓中石油中石化兩大企業在對方地盤上互建加油站,搶佔好地段,最直觀的辨別方法就是看站的顏面包裝,再有就是看衣服,中石化是藍色的,中石油是紅色和黃色的!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在業務結構上是一樣的,都是上中下游綜合一體化的能源化工公司。中國石油的前身是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主管石油的開採、儲存和運輸,基本都是上游業務;中國石化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主要進行煉油、石油化工、成品油分銷的業務,基本是中游和下游業務。2000年兩家進行重組,中國石油的一部分油田勘探開採企業劃歸中國石化,中國石化的一部分煉油企業、銷售企業劃歸中國石油,這樣,兩家結束了單一業務的歷史,都是成為了全業務公司。目前中國石油上游業務的實力仍然是強於中國石化的,而中國石化的煉油、銷售業務是強於中國石油的。
回覆列表
最早有地理劃分,長城以北中石油,以南中石化,後演變中石油以上游石油開採為主,中石化以下游煉油、化工為主,中海油以海上油氣為主,三桶油業務互有滲透,但主業的不同還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