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女兒4歲半就送去學舞蹈,那時候上幼兒園,我覺得孩子還小,也沒有學習上的壓力,別人家的孩子也在學,孩子也蠻喜歡的,就去報名了。一晃現在二年級下半年了,最近又是受已經影響,在家上網課,他媽媽準備給她在報個英語的小傷課程,從孩子眼神裡,我可以看出來,她是不願意的,但是有不敢說,哎!我也不知道我們當家長的這樣做對,還是不對!
6
回覆列表
  • 1 # 新資優教育

    首先呢,要不要給孩子報特長班,建議爸爸媽媽都要仔細看看我之前的發文:《解碼孩子天賦智慧,為孩子選報適切的興趣班》!

    先“八大智慧理論”武裝一下自己的頭腦,再細心觀察孩子,父母多跟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的感受,留意孩子對哪一方面較有興趣及潛能,孩子的多元智慧有待家長髮掘,透過有針對性的選班培養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發揮孩子的優勢智慧,從而事倍功半地把孩子培養成富有個性的特長生。

    其次,父母意見一定要統一,不能因孩子問題在孩子面前起爭執鬧矛盾,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到二年級爸爸就不敢出聲,越到後面問題越多!最主要的是,對7-8歲的女兒,父親的正面力量要積極介入,這個時期父親角色對孩子的影響超過母親,一些責任感、規則意識、抗壓能力,孩子往往在父親身上模仿。孩子大了,母親也應該適當放手,把女兒多讓給與父親相處,再偉大的母愛也替代不了父親的角色。

  • 2 # 會折騰的小辣媽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關於要不要報特長班,家裡有分歧,怎麼辦,作為一個7歲小男生媽媽,我的個人經歷和建議是:一、家長不要強壓孩子去學習自己覺得好的興趣班去學,孩子不喜歡學起來很累也就不會堅持。二、有時間和經濟可以承受,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她喜歡又強項的興趣班,再報一個他弱項不是很排斥的可以改變她的興趣班引導她去學,兩個興趣班堅持下去她會越來越自信和優秀的。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喜歡可以關注➕點贊謝謝

  • 3 # 閆博

    孩子的特長班兒報一到兩樣就可以了。根據孩子的情況

    如體質差就報體育類特長 跆拳道 武術之類的。如果性格內向就學學 舞蹈 音樂類的;如果好動 就學學書法啥的

    再或者孩子比較擅長的。總而言之 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 而且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去報特長。

  • 4 # 一一教子

    對於給不給孩子報興趣班,父母有分歧,分歧的理由都是為孩子好。媽媽為了孩子的發展報英語,爸爸覺得孩子不願意不應該學。建議讓孩子去試一試再決定。

    第一、孩子年齡還小,對學的內容並不瞭解,此時的想和不想都不合適作為決定的依據。孩子會不會喜歡,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第二、英語遲早要學。英語學習也有很多不同側重的興趣班。選擇什麼樣的班就需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一開始儘量以培養興趣為主,讓孩子覺得英語很有趣更重要。

    第三、去興趣班的目標還可以是發展孩子的性格。孩子接觸更多的同齡人,接觸更多的老師,孩子會大方一些。

  • 5 # 小雨起飛中

    但是我們也應當換位思考,適當的坐下來和小朋友平等的談一談,聽聽他們的想法,也對孩子說說您的想法。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是可以讓孩子更加理解父母的決定,而不會讓孩子因為不理解父母,產生牴觸情緒;另一方面是可以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也可以更好的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依據她的特點去更好的成長。

    同時,在報特長班的這類問題上的建議是特長班不在於廣,而在於精與深。有一定時間厚度加持的特長班學習,才會給孩子的未來奠定良好基礎,在勉勵孩子堅持一項適合他的特長學習的同時,也是對孩子意志品質的絕佳培養機會。

  • 6 # 渡口的小張

    你好!家長有分歧,這很正常。畢竟看的出發點不一樣。我的孩子曾報了三個興趣班,堅持十年之久,以我的觀察和感受,說說我對特長或興趣班的看法。

    首先,對於孩子要不要報興趣班,我覺得平時要觀察孩子,並加以引導。因為有些孩子,平時沒有見識到那麼多,也就不知道自己愛什麼,所以,首先必須增加他們的見識,瞭解他們的愛好。孩子小,一般是怕困難的,佔用了他們玩的時間,他們肯定是排斥的或不開心的,其實大人也常這樣。但是有時去試一試課,說不定就會有興趣了。而且,課程中如果得到了老師的鼓勵,也會增加他們的自信或克服困難的能力。如果真不喜歡,可以暫緩緩!

    其次,即使孩子有了興趣點,也不一定就適合馬上進興趣班。比如年齡和接受能力,比如家庭的財力,以及父母的陪伴時間!

    最後,即使上了興趣班,也需要陪伴與堅持!任何一個愛好的堅持,孩子都會有一個瓶頸期或難捱期,要麼孩子無法堅持,要麼家長無法堅持。半途而廢,是常見現象。

    我曾觀察過舞蹈班和鋼琴班的孩子,能堅持十年以上的,第一有優秀的老師,第二有優秀的同伴,第三有差不多理念的家長,孩子們才能面對困難,攜手共進。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父母的陪伴與鼓勵,卻是他們最強的支援!

    以下都是堅持多年的孩子!

  • 7 # 梅姐愛生活

    大家好,我是愛生活的梅姐。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孩子如果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自己自由發揮,有的時候你給孩子報相應的興趣班,給孩子壓力,說不定孩子對這項興趣慢慢消失,本來興趣就是孩子自己的內在動力,不需要家長去給孩子壓力,有內在動力孩子自己主動去做一些事情,家長只要保護好孩子的興趣愛好就行。‍‍每個孩子的人生都有他自己做主,家長和老師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而無權決定孩子的一生。選擇怎樣的人生,選擇怎樣興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人無權干涉。當孩子喜歡鋼琴或者舞蹈時,家長便可盡力去支援他們的夢想和興趣。當孩子對於這些特長班沒有任何興趣時,家長也不應一味跟風去逼迫孩子們做出那些事情。當我們給孩子劃定了一個框架,孩子可能會成長為我們喜歡的模樣,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模樣;當我們將更多的自由給與孩子,他們才會做出更多令我們驚喜的事情。因為我家孩子去年6歲的時候,我想給他報興趣班,讓他學習架子鼓和口才。可孩子聽完課說不想學架子鼓,說喜歡口才和畫畫。我回來和老公商量後,還是按他喜歡的報了口才和畫畫,喜歡才會長久,他回來告訴我,你給我報上架子鼓,我也不會好好學的,因為我不喜歡,以上都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拜拜。

  • 8 # 欣遇的文字小屋

    現在的孩子除了在學校的學習往往都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能有一項或幾項特長。

    我想跟你分享下我自己的故事。

    我小時候就上興趣班,那時候純粹是跟風,同學報名我也報名,也沒有想過要達到什麼目的。

    現在長大了回頭看,我發現:

    雖然那些興趣班都沒有讓我有什麼真正的特長,

    但是,我學過跳舞和游泳,現在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都比較不錯;

    我學過電子琴,節奏感和對音樂的感知力也還行。

    當然,我也分不清究竟是我本來天賦尚可還是參加這些興趣班讓我增添了新技能。

    不過,總的看來,參加這些課程還是得到了正向效果的,我還挺感謝我父母當年的決定。

    我父母也屬於比較有耐心的人,這些興趣班我都堅持了至少一年,其間,很多和我一起學習的小夥伴都陸續退出了,我則是沒有特殊情況就繼續堅持。

    對於你家的情況,我覺得如果你女兒喜歡跳舞,從4歲學到現在,是非常有毅力的,不妨繼續堅持,真正把跳舞培養成一項特長。

    有機會的話,可以去參加一些比賽或者考級,對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以及行動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你說到孩子媽媽給孩子報了英語課程,你覺得孩子不願意學,

    我建議不妨讓她先試試看,

    第一,英語本來就是小學三年級要增加的一門課程,現在只不過提前了一些接觸,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培訓機構一般教小朋友的英語都是以對話或者遊戲為主,會注意提高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對孩子以後在學校學英語也會有一定幫助。

    第三,英語目前還是作為一門通用語言,不管是以後出國旅遊還是考大學考研,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當然,並不是說學英語一定要到興趣班學,但是把學英語培養成孩子的一項興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後,建議你們也可以問問孩子的意見,她是怎麼想的,有什麼理由,對於她真正有興趣的事情,要鼓勵她堅持下去;對於她沒什麼興趣的事情,也可以鼓勵她嘗試後再決定。

  • 9 # 育鄰人

    教育資訊“Sunny化”將搭上社會資訊化“新基建”的末班車。關於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成長的興趣,要不要為孩子報培訓班已經成為困擾家庭的一項重要“枷鎖”,一方面擔心不給孩子報班,同伴都學了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另一方面孩子興趣又容易變化,報班又是一個預付費,一旦孩子不感興趣將面臨浪費時間和退費難。同時,絕大多數培訓機構都存在誇大宣傳、服務折扣,孩子真能從培訓機構學到什麼或者學到了什麼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理清楚的。

    人類社會的基礎就是資訊互通

    學習成效受多方因素影響

    學習是人與人之間傳遞生活技能的活動,生活中我們時常發覺兩個人之間很難在溝通中達成高效的理解。孩子作為學習方,雖然天生具備學習能力,但是對於很多成人教授的知識理解力會非常有限。因此,時常有老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學校老師和兄長】抱怨怎麼都講了幾百遍了這孩子就是不明白呢?的確,學習是一項漫長費時的工作。所以,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記幾乎要花費人生約30%的時間專門學習,還別計生活中零散的學習時間。因此,人們常說人生就是學習的一生,人需要活到老學到老。

    學習受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學習環境、老師講授內容的方式、個人理解程度、課後練習情況等等。學和習由兩個機統一的部分組成:① 學是連結、瞭解、理解知識,將知識轉化為大腦記憶;② 習是嘗試、體驗知識,是透過理解力、想象力、動手能力將社會性的公共知識轉化為個人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的私有能力,簡單的講學習就是透過模仿、練習將人類共有智慧和思想轉化為個人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論語·學而》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教育就是實現知識智慧的代際傳遞

    教學機構和家庭之間教學資訊不對稱

    生活中常有人被界定為“弱勢群體”,接受教學服務的孩子和家庭就屬於教育活動中的“弱勢群體”。教育教學活動中施教的一方總是佔有相對優勢的地位,比如對學生授課的態度、授課的深度學生一旦進了教室,那主動權都在老師手中;培訓機構中,一旦家長報名學習某課程之後就幾乎全看老師的“臉色”了......教學活動中有關學校和學校老師的資訊處於幾乎保密狀態,公開的都是對教方有利的,比如學校所培養的尖子生;教學活動中老師在家長會中也多處於管教家長的角度,要求家長管教孩子卻少有了解孩子家庭實際的生活狀態。

    資訊化讓社會中的眾多可公開資訊成為了社會的公共資源,比如美食點評、影視點評、景區遊覽點評等等,諸多資訊都實現了“Sunny化”。教學活動由於涉及到眾多敏感資訊,處於資訊化的後進地位,導致教學機構很多都存在誇大宣傳、規避缺陷,比如某網課平臺宣傳自己有8億使用者,那麼仍有那麼多非智慧手機使用者他們怎麼開通的課程呢?再者學齡【小學至大學】合計也沒有那麼多人吧。

    資訊化讓社會生活眾多資訊實現了“Sunny化”,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和社會發展進步的直接受益者,其必然讓更多教育資訊實現“Sunny化”。“Sunny化”的腳步或許正在臨近,教育機構與家庭之間的交流互動或許應該成為“新基建”的主流方向。社會或許應該為教學機構與家庭之間彼此增進了解提供更多的連結保障,比如教學機構提供更多、更長時間發掘孩子學習成長興趣的陪伴服務,教學機構之間實現課程互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你的成長經歷中,有沒有什麼事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