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秀雲

    這不奇怪,生活中的名子萬萬千,對句子也有一般的,俗不可耐的,還有難對的對聯,就是開心去對才對,能對出水平才對 ,我喜歡的對子是,青山不墨千秋畫,流水無弦萬古琴。句子簡單意義猶遠。

  • 2 # 時事驚破膽

    因為這些人整天閒的屁仨倆的,沒事兒就會找人尋開心,耍戲民兵玩兒姐夫。遇到這樣的人,我就會用對句罵回去,也整點開心,不慣他長肉。

  • 3 # 驪石塵

    世有百態,人有萬意,七十二行,幾多無業。人各懷情,言為心聲,不讓誰說?

    燒香進廟,習詩進社,習武去校場,聽戲去劇場,或京韻,或越腔,還有邦子戲北調南腔。或愛雅,或樂俗,各取所需,只要不違法。看不慣,就不看,他來招,我不理,做好自已,且莫語出傷人,我也是剛剛悟得。敬請賜教。

  • 4 # 洋流8209

    對對聯多半是以興趣為目的,能對就對,不合自己口味不對,俗不俗的不用過於挑剔,不違法就行,每個人的風格本來就不一樣。

  • 5 # 隱露357

    對對聯不只是圖個樂,最終是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句無邊,情無限,病句佳聯,擇優而對。才高才低,學練而升。不必牽糾。本人低識,請見諒。

  • 6 # 阿生701

    對聯平臺重在參與,良莠不齊在所難免。

    初來乍到水平不高,下勁學習會有好聯。

    嘲諷之詞還應減少,鼓勵引導當屬重點。

    開心取樂聊博一笑,精品佳作暢耀雲天。

    互相交流切磋琢磨,咬文嚼字煉意謀篇。

    夢中忽現靈感妙句,半夜爬起迅筆寫完。

    文字深情無可替代,筆耕之樂通宵達旦。

    說長論短何須在意,專心致志鑽研對聯。

    待到推出滿意之作,神舒氣爽欣悅開顏。

  • 7 # 公益趙盟

    啥事都有上中下,左中右。你漂亮能娶媳婦,我醜點也能生孩子,所以你水平高可能認為他出的對子拿不出門,可他們會說你出的對子陽春白雪他們看不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百貨對百客,所以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也不必太介意。

  • 8 # 吉祥如意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陽春白雪,有人就是下里巴人。多媒體時代,並沒有誰說只准高雅之人登入介面,不允許或禁止“俗人”暢說欲言。

    人們由於出生的時代不同,造成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尤其是一些歲數偏大之人,本身正是讀書上學的時間,十年WG直接荒廢了學業。到了晚年重操昔日個人愛好,又力不從心。用提筆忘字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還是希望大家互相包容一下,不求全責備。

    網路時代,快餐文化。有個人感興趣的好的內容可以儲存下來或記在個人的大腦裡,對於個人不喜歡、沒興趣的東西可以翻過去,何必較真。過去紙質媒介,就是一張報紙後邊還有一大群編輯在把關。有審稿定稿,有文字標點符號校對,還有版面設計等等。而自媒體時代,要的就是人氣。類似於過去的廟堂,香火旺的說明這座廟中的大神靈驗,善男信女來的多,自然進香表的也多,俗話說不燒香進廟裡幹啥呢?

    本博並不是在此為“俗不可耐”而辯護,而 強調的是十個指頭分長短,山中樹木分高低。本身人們的人生經歷、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個人讀書多少都不盡相同,當然出對聯與對對聯的遣詞造句,韻律格式難免出現差錯。出現差錯被人發現指出就改,不就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出對聯對對聯本身就是文字遊戲,玩的就是愉快高興。這裡又不是中進士的考場,一字一句都必需嚴肅認真 去斟酌,原因那可是事關個人前程的重大事件,來不得半點粗心與馬虎。(2020/05/25)

  • 9 # 四為堂主人

    不信請看以下是我出的兩幅所謂雅聯,展現量少的可憐!

    《小船搖落一輪月》,這個上聯夠雅吧?展現量還不到500。

    《佛法無邊三不度》,這幅上聯不算俗吧?展現量僅519。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靜心反思,皆曲高和寡之故。

    雖雲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對聯文化乃是可高可低、雅俗共賞的文化,雅和俗本來就是一對既矛盾對立而又和諧統一的整體,本該雅俗共賞,才是大境界。能隨俗也是一種大隨緣。水太清則無魚,非要分出個雅高俗低對對聯文化也沒有什麼好處,相反,一味求雅,好多朋友只能敬而遠之。

    《棋輸子還在》這個對聯很俗吧?展現量卻達到1·2萬。

    《螞蚱抱著谷杆睡》這個也夠俗吧?展現量也達到近萬。這在以前是想也不管敢想的!

    《七仙美女從天降》,這個幾乎俗不可耐吧?1.6萬展現。

    《男性女化陰陽亂》,這個可謂俗得透頂了吧?展現量也達到近萬。

    第二種原因、下里巴人,偏愛對聯,雅不起來,自然隨俗。

    現實生活中,俗人偏有雅好的人大有人在,你不能反對他喜歡對聯,但是他的根底本來就俗,想雅雅不起來。你讓他雅,他就那個水平,能奈其何?即便俗不可耐,也就是他了!誰來對算誰,你是陽春白雪,你看不慣,你且靠邊稍息;你是下里巴人,巴人對巴口,自然趨之若鶩!

    說到底,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求同存異,雅俗共賞,能隨俗更好,不能隨俗,且隨緣包容就好。這正是:

    大地容糞多打糧,大海納汙藏大道。

    大心大愛大能耐,門縫看人損福報。

    第三種情況、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是一個成長過程,下里巴人是步入陽春白雪的初級階段。

    就像升學考級一樣,誰都有初級階段,不能因為自己水平高點就看不起小學生。要理解這個必要的過度過程。對聯這種說低不低、說高不高的大眾文體,吸引人快,上手快,提高也快,多鍛鍊最是關鍵。從低俗的好奇開始到脫俗的追求完美昇華,好比三級跳遠一樣需要緩衝和歇勁兒,邊鼓搗便總結,循序漸進終有所成。就像學游泳一開始在水裡練狗刨,需要多鼓勵和耐心包容,不能總是呵斥和打罵,注意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醜小鴨會變成白天鵝,旱鴨子也能成為游泳健將的!

  • 10 # 三花聚頂16

    只有俗才能夠接地氣:一二三四五斤酒,六七八九十斤肉,橫披:心滿意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是郭德綱。郭德綱利用古詩詞讓人們記住了他。

  • 11 # 看!浮雲多像神馬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提高,招待親戚或朋友大多七葷八素十幾道菜。愛吃哪個,我就多夾幾筷,不愛吃就當沒這菜;

    繁華的街上,人流如潮,總有心儀的和難看的,愛看的我就多盯幾眼,不順眼的就忽略了。如果桌菜大多數好吃的我不誇,卻專挑不愛吃的菜的毛病,那就是我有毛病;如果街上大多數人都端莊秀美我不在意,卻盯著一兩個相貌不佳的關注,那就是我心裡扭曲。中國活在世上的人都俗,至於可不可耐,還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 12 # 關東啄木鳥

    我個人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喜歡以對聯這種方式來表達傳遞一種思想感情,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透過這樣的一個學習、哪怕是遊戲過程,對自己的語言文字水平,會有所提高。所謂的熟能生巧,就是在千錘百煉之後。

    關於一些人對聯中使用的字詞總是落入“俗套”的問題,現在確實很普遍,有時一些人的語句根本就不符合對聯的要求。把一些常用的成語,俗語,流行語,包括一些網路語言全都搬了出來。甚至有的把對聯當成了“文字調戲”的方式。但是我仍然認為這並非是壞事,至少說明了大家對語言文字產生了興趣,也說明了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現在有很多外國人不也是興起了中文熱嗎?

    我們不要對這些愛好對聯,但是還不得要領的人吹毛求疵,甚至是冷嘲熱諷。我們應該期望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很好地駕馭漢語言文化,曲高和寡不是我們最理想的目的!對聯,不是每個人的課業,沒有規定必須要有高超的水平,更不是為了考研評級,根據個人的能力和意願去“遊戲”就好,只要不把文字用來去做違法違規的工具就行。

    常見的對聯語句“用詞俗套”,應該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

    1,不掌握對聯的基本知識,認為只要長度一樣,可以湊到一起的兩個句子,就屬於對聯了。所以一些“對聯”看起來“不成體統”。

    2,似懂非懂,憑著自己的感覺去對,句子湊夠長,文字湊夠數了就算萬事大吉,或是乾脆在句子前加上“上聯下聯”,不管什麼樣的構句和修辭,就硬生生地“被對聯”了。

    3,詞語積累不足,遣詞造句困難,在有限的詞彙裡頻繁使用,語境蒼白。

    4,沒有漢語言文化基礎,使得語句不夠凝鍊。句子不和韻律,缺少抑揚頓挫之美。

    5,完全出於好玩,習慣以這種語言節奏調侃,純屬文字遊戲或是文字調戲,當然這屬於極個別現象。

    以上就是網路裡常見的“遊戲對聯”現象。但這並非會影響到主流,並且會逐漸規範和成熟。楹聯愛好者和相關文字工作者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只要做好自己,也會起到積極的影響和帶動作用。

  • 13 # 黑文拐論

    我已回答過類似的問題:

    大眾平臺大眾評,

    百家爭鳴百家論:

    有花無葉非本真,

    紅黃綠白是春色:

    專業刋物刋專業,

    優秀圈子圈優秀:

    花嫌綠葉不相襯,

    孤芳自賞亦自憐。

  • 14 # 陌上雲閒閒

    不得不承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學識品位上,有陽春白雪就有下里巴人,各得其所而已。覺得俗不可耐那種,跳過去就是了。你得理解,每隻鳥兒都有啼叫的權利。

  • 15 # 使用者Tssgd

    和三級片,黃段子,葷口相聲一樣,是為滿足人的低階趣味。猥瑣醜陋陰暗心理而已!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毒害我們的後代!

  • 16 # 漢子詩人

    ……

    迄今發聯半年餘應邀者鴉雀無聲無人應對出<下聯>……

    人大犬小少 田由妹姝和種 天夫失刀刃 十千王玉哀衰

    下聯:???

    上聯22字聯釋注:

    上段11個字的意思是:

    人老了但犬子小,田地只能和妹姝家一起種……

    下段11個意思是:

    天夫<工匠>失掉了傳統雕琢工藝刀具也鈍了;枚無計數的皇家精美絕倫的玉器數量質量逐漸衰褪……

    能絕對出下聯者

  • 17 # 陽光清波

    沒文化,真可怕。聽說過所謂“無知者無畏”這句活吧,這就是典型寫照。

    一是文學功底差,追“潮流“,附庸雅俗,以為高大。

    二是沒有楹聯基礎,即不懂平仄,仗對之含意,任意亂對。

    總之,沒有規矩,亂了方寸,讓古人恥笑和儒者冷觀。

    所以我們要學點這方面知識,不斷提高才是。

    以上觀點不喜勿噴!

  • 18 # 明越清泉

    這很好啊,本來對聯也沒硬性標準,非要高大上方可。大眾嘛,業餘時間,和詩對聯很有風情,雅俗共賞,更增趣味,總比吹牛,扯淡好很多。

  • 19 # 神馳

    俗是相對的,在境界更高的人眼中,我們也是俗不可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貶損比我們水平更低的人呢?

    剛上網的時候,我也很自負,從我起的網名就可以看出來:雄辯無敵、詩神。

    自以為精通宗教與哲學,天天與人辯論。後來,遇到“準備好了”,我輸在了邏輯思辨上;遇到“李杜韓”,輸在了哲學史上;遇到了“使女寧寧”,輸在了信仰實踐上……

    自以為從小學就能寫舊體詩詞,功力不凡,就到許多詩詞論壇去顯擺。結果,遇到“發初覆眉”,折服於她的驚人想象,讀了“碰壁”的荷塘集,幾乎不再敢寫荷花,讀了杜隨的杯水集,激動得列印全文,天天吟誦領會,還有許許多的好詩人,讓我驚歎不已。

    以前自以為是,目無餘子,後來才知那是因為無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當我們看不起別人的時候,也往往是我們俗不可耐的時候,怎麼好意思卻說別人俗不可耐呢?

  • 20 # 閒人一個321

    對對子不過是一種語言遊戲,沒必要分什麼雅俗,只不過是有來言,我還去語的韻律訓練而已。只要不違背公序良俗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心長了個筋疙瘩跟五臟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