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石聊影視

    年羹堯任西北大將軍王的時候,風光無限,此時就連十四爺都沒有機會出任此職務。青海羅布丹藏津叛亂,雍正以舉國之力支援年羹堯平叛。對年羹堯十分寵信。

    年羹堯每日光大將軍行轅用銀就達兩萬兩。有密摺告年羹堯奢靡浪費,雍正卻說只要他們能打贏這一仗就好,不要苦了前方的人。

    前方打仗最關鍵的就是糧草軍需供應。年羹堯20多萬大軍,每日用銀達20萬兩。自古打仗就是打錢。後方供應日趨吃緊,雍正下令自己,後宮嬪妃開銷減半。全國官員取消招待費,官衙用度也要減半。雍正這是得罪全國官員的節奏。

    於此同時,年羹堯也著急尋羅布丹藏津主力決戰。殺了一批又一批打探訊息的偵察兵,可就是找不到叛軍主力。後方的糧食供應也越發吃緊,不能按時供應軍需的運糧官被年羹堯殺了一批又一拼。嚇得大家都不敢去西北押韻糧草。

    鄔先生在河南巡撫田文鏡手寫任幕僚,8000兩銀子一年。河南的軍糧只湊夠5000石,還差一萬五千石。大家都不敢去運軍糧。鄔思道自願押運軍糧,而且還承諾讓年羹堯免去另外一萬五千石糧食。河南眾官員十分高興有人敢接這個差使,也為鄔思道捏了一把汗。

    鄔思道和年羹堯在四爺還沒有繼位的時候,就一直幫助四爺辦事。年羹堯深知鄔思道的智慧和才能。鄔思道到達西北以後,幫助年羹堯分析敵情,指出年羹堯放過叛軍運糧的錯誤,並且準確的判定叛軍主力就在年羹堯行猿不遠的寺院。這解決了年羹堯尋找叛軍主力最頭疼的問題。如果找不到叛軍主力,一直拖下去,西北的大軍和朝廷都要被拖垮。年羹堯喜出望外,指揮大軍圍殲叛軍 大獲全勝。感激鄔先生都來不及,免去河南一萬五千石軍糧,自然不在話下。

  • 2 # 祁連山之子

    殺鄔思道就是殺自已,劇情背後所指,鄔不但在救雍正,也是在救自已,更是救年。如果再不出兵,拖垮朝庭,對他們都沒活路。這一點年非常清夢,他自已擁兵自重,協朝庭坐大,鄔看清了,雍正更清夢。鄔送糧就是藉機搞打一下,別玩

  • 3 # 回眸滿清

    年羹堯罷巡撫、殺官員,但是,面對毫無官職的鄔思道,非但不敢無禮,還得敬若上賓,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同出一門

    在《雍正王朝》一開始,胤禛到江南籌備糧食,他第一次和年羹堯見面的時候,年羹堯就提到他為了找到鄔思道多麼費心,而胤禛也特別交代,要照顧好鄔先生的飲食起居,可以說,年羹堯是在胤禛之前就認識鄔思道的

    後來,雖然年羹堯青雲直上,但說到底,他和李衛都是雍王府出身的人,官威再大,對於雍王府的府人也得給三分薄面,更何況鄔思道在雍王府的地位又非同尋常,連雍正都要忌憚,他年羹堯是無論如何也不會開罪這樣的人的;

    二:年秋月

    從鄔先生進入雍王府開始,他的生活就完全由年秋月負責,而秋月也是盡心竭力把鄔先生照顧的十分周到。日久生情,兩人之間就產生了一種很微妙的關係。年秋月多次想捅破這層紙,都被鄔先生阻擾,他早就斷言,年秋月會成為雍正拉攏年羹堯的紐帶,她終究會成為四爺的人!果不其然,最後年秋月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作為哥哥的年羹堯何嘗不知道其中緣由,對於鄔先生這個差點成為自己妹夫的人來說,年羹堯也確實沒有生氣、發火的理由,相反,他還得存有一絲愧疚和尊重。

    故而,哪怕鄔先生不是代表田文鏡去的,年羹堯照樣會以禮相待;

    原因三:形勢所逼

    年羹堯出任西北大將軍,卻始終找不到叛軍的主力,軍糧和軍餉幾乎掏空了國庫,其他省份、或者說整個大清都勒緊褲腰帶在支援西北戰場,雍正也是頂著所有壓力盼著年羹堯能儘快結束這場戰爭、班師回朝。

    年羹堯殺運糧官、罷巡撫,除了囂張跋扈,可能也真是急了。西北的大致情況誰都瞭解,這時候,鄔先生不請自來,以鄔先生的能力,肯定是找到了什麼破解之法,這對急於一戰的年羹堯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會下黑手!

    其實,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和鄔先生的交際並不多,在發生了江夏鎮慘案之後,鄔先生對年羹堯已經有所不滿。後來年羹堯出任四川提督,不正是鄔先生出的招,胤禛才把李衛安插在了年羹堯身邊嗎?所以,鄔先生主動到西北獻計一事,還有太多疑點值得推敲

  • 4 # 務本道生9920

    年羹堯能成為西北大將軍,其軍事才能之外,政治頭腦也是必須具備的。

    殺巡撫,殺運糧官,目的是殺出自己的權威,以便在極端困苦情況下能夠指揮部隊作戰,而不是因為後勤而人心惶惶。這很像曹操。

    鄔思道是個哲學家,站的高,看得清人心和形勢,既然能輔佐雍正登基,就不會看不懂年羹堯的底線。因此二人相處是有理有利有節。客觀上鄔思道可以幫助年羹堯而不邀功彰顯。這也是年羹堯需要的。

  • 5 # 安徽解

    1年羹堯與鄔思道都同處於四王爺府,以前都是四王爺的手下,都是老相識,關係還挺不錯的。2秋月喜歡鄔思道,但是鄔思道知道四王爺以後肯定會娶秋月,用來拉攏年羹堯,所以年羹堯和鄔思道是準親戚的關係。3年羹堯當時在西北剿除叛亂,到處找不到叛匪,而鄔思道非常有智慧,是四爺的智囊,所以年羹堯一見鄔思道非常高興,認為鄔思道能夠幫助他找到叛匪,並且消滅叛匪,和鄔思道是不是田文鏡的手下沒有多大關係!

  • 6 # 達摩說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在西北為了打贏這場仗,真可謂下了死決心。他手握雍正賦予他的先斬後奏權,殺伐決斷,說一不二。尤其在糧草的供應上,他要求各省都要按照他給出的時間表將糧食送往西北大將軍行轅,一旦超期誤期,等待著押糧官的將會是失去生命。就算是甘肅巡撫範時捷這樣的封疆大吏,只要惹惱了他,他也能說罷就罷。

    唯獨有一個人,他無官無職,白身一個,押送著不足量的糧草來到西北,不僅沒被處斬,年羹堯還要忙前忙後,以禮相待,這個人就是鄔思道。

    鄔思道何人?他是雍正奪嫡的頭號軍師。如果沒有鄔思道洞悉聖心,巧妙謀劃,雍正極有可能當不上這個皇帝。所以在潛邸時,年羹堯不過一介奴才,雍正可以對他吆五喝六,而面對鄔思道,雍正則以禮相待,虛心求教,形同半個主子。

    像這樣一個人,即便如今已經不再是雍正的座上賓,年羹堯見了,無論是出於禮貌,還是出於習慣,又怎敢造次,甚至喊打喊殺?

    更何況,以年羹堯的能力,鄔思道離開王府半隱的訊息,他肯定早已知曉。那麼,鄔思道半隱僅僅是急流勇退,保住性命嗎?非也。鄔思道前往李衛、田文鏡處,明為混口飯吃,實際上是在民間成為雍正的左膀右臂,繼續輔佐雍正整頓吏治,推行新政。

    而在西北戰事膠著階段,鄔思道親往西北大將軍行轅,年羹堯自然聯想到,鄔思道此來,肯定帶著雍正對他的最高指示,也能幫他出謀劃策,打贏這場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年羹堯求鄔思道還來不及,又怎能去殺鄔思道呢?

  • 7 # 黑天鵝之怒

    首先,鄔思道曾經是年羹堯親自請到四爺府當首席幕僚,對於鄔思道的才華,年羹堯心知肚明,鄔思道來到西北大營,年羹堯基本上就猜出鄔思道是來幫自己出謀劃策的,因為他正苦於找不到叛軍,朝廷對自己的彈劾日益增多,他正想要向鄔思道問計謀。

    另外,年羹堯最信任的人主要是四爺府裡的人,即便是田文鏡那樣並非包衣奴才出身但同樣被四爺重用的人物,年羹堯也不會為難他。鄔思道在四爺府的地位僅次於老十三,年羹堯自然對鄔思道敬重有加,即便統領千軍萬馬,節制四省,他也不會忘本。

  • 8 # 秋媚讀史

    產品可分三六九等,人的價值也有高低,有的人自帶光環,讓人敬仰;有的人歪瓜裂棗,不幸被淘汰;還有人因背景不同而命運各異,《雍正王朝》中的許多人和事,就呈現出這種特點。同樣是人,面對年羹堯卻有不一樣的下場,運糧官被殺,巡撫被罷免,鄔思道安然無恙,何也?時也!命也!

    誰能在西北呼風喚雨?唯年大將

    雍正剛剛繼位,人心不穩;胤禵又被調回京城,西北無大將,邊防空虛。羅布藏丹增趁機發動叛亂,西北的形勢不容樂觀。雍正任命年羹堯為大將軍,讓他平定西北叛亂。這場戰爭,不僅關係到大清江山社稷,也關係到雍正的位置是否坐的穩。所以,雍正對年羹堯寄予厚望,給予他黃馬褂、密摺專奏、臨機專斷等權力。

    年羹堯也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在吃了雍正賜的“定心丸”後,趕緊清理了富寧安,全面接管西北。這時的年羹堯,已經成了西北名副其實的“土皇帝”,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甚至連九爺都要對其下跪。

    但是,年羹堯並沒有滿足眼前所得,玩起了養寇自重。他一邊留下缺口,讓叛軍能夠有糧草供應;一邊以叛軍為籌碼,對朝廷獅子大開口。

    雍正也沒辦法,只好勒緊褲腰帶,儘量滿足年羹堯的胃口,為此,還抄了曹家,朝廷開支縮減,得罪一大批人。這就像有些公司身懷絕技的員工,離開他不行,老闆也只能暫時妥協。到最後,各省的錢財以及國庫的存銀,基本被年羹堯掏空,但他依舊還在吃拿卡要。

    人都是得寸進尺的,朝廷的退讓,導致年羹堯開始作威作福,真的把自己當個人物,朝廷命官也是敢怒不敢言。在這樣一種背景下,面對幾個小人物,年大將軍當然是想殺就殺,想罷免就罷免。如此一來,還能起到威懾作用,鞏固自己的權力。

    具體人物,區別對待

    年羹堯飛揚跋扈,大殺四方,但人還是比較理智的,知道什麼人可以動,什麼人不能動。畢竟仗還沒打贏,該收斂還是要收斂,比如,戶部的運糧官,報出八爺的大名後,年羹堯還是給面子的,老八不是他得罪得起的人;雍正派去西北的十名侍衛,年羹堯也不敢真的殺,只能嚇唬一下。

    先看被殺的運糧官。此人是田文鏡的手下,負責運輸河南的糧餉,因大雨而耽擱了一天。從軍法上來看,罪不至死,最多也只是幾十軍棍,但此人黴就黴在那是公開場合,年羹堯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必需要找一個“典型人物”。其他人要不沒問題,要不就是大人物罩著。只有河南的運糧官犯了事還在為自己找藉口,你越辯解就越激怒年羹堯,完全是把自己往槍口上撞。

    年羹堯與田文鏡雖然都是潛邸舊人,但關係並不密切。所以,他要處置田文鏡的下屬,也不必顧及那麼多。如果運糧官的“覺悟”高一點,直接下跪認錯求饒,給足年羹堯面子,也不至於身首異處。年羹堯處置他,如同捏死一隻螞蟻,既沒有大的波瀾,還能提醒在場的其他人,乖乖地把錢糧按時送來。

    再看被罷免的甘肅巡撫範時捷。他是大清開國名臣范文程的後代,又是朝廷的二品大員。年羹堯雖被他激怒,卻也找不到殺他的藉口,何況人家是西北的封疆大吏有部分兵權在手,隨便殺了容易影響影響士氣還會導致朝廷猜忌,因此,只好將其罷免。

    最後來看鄔思道,雖然沒有運來足額軍糧,但年羹堯不殺他,原因有三:

    一、兩人是故舊,有些許情誼。

    鄔思道能夠順利去雍王府上班,給四爺出謀劃策,年羹堯起到了獵頭的作用,功不可沒;年羹堯在四川工作,也沒忘打點鄔思道,還給他寄過禮物。由此可見,兩人有點交情。此外,鄔思道是年秋月的意中人,差點成了年羹堯的妹夫。

    二、鄔思道是雍正的人,年羹堯投鼠忌器。

    鄔思道雖然不在朝,但畢竟是雍正的軍師,突然跑到西北,年羹堯也不知道他的底牌。萬一是雍正派來的特使,年羹堯殺了也不好對雍正交代。

    三、年羹堯不敢。

    鄔思道的智商與謀略,年羹堯心裡清楚的很。沒有萬全之策,沒有後路,人家不會輕易跑到西北。年羹堯即便有殺心,也要考慮到鄔思道的智商,想的越深就越猶豫。

    秋媚說:鄔思道敢去西北,就有充分的把握搞定年羹堯。年羹堯不殺他,還算理智。人家無事不登三寶殿,來了必然有事,殺了不僅壞事,還會後患無窮。

  • 9 # 雍親王府

    年羹堯被雍正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領二十餘萬西北大軍平叛期間,年羹堯可以說將他的殺伐之心,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其中,既有年羹堯管轄之下的地方督撫,還有並非年羹堯直接管理節制的其他省份的官員,可是隻要稍微觸動了法紀,年羹堯便直接來個先斬後奏,絲毫不留情面。而這也使得全國上下各級官吏是人心惶惶,甚至將年羹堯喚為“魔頭”,進而對其猶如“談虎色變”一般,誰也不敢踏足西北軍營半步。

    可即便是如此,還是有人不懼年羹堯的“淫威”,明知運送大營的糧草數量不足,同時運糧期限已過,按照既往情況肯定會被處死的情況下,依舊欣然前往,而這個人便是鄔思道。

    最終,事情的結果也沒有如同此前,鄔思道不僅被年羹堯封為上賓,受到了熱情招待,其本人也從西北大營之中全身而退。

    當然,這其中有著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年羹堯對於鄔思道的一份尊重,而鄔思道的出現的出現所帶給年羹堯的那份“恐懼”與“擔憂”,才是年羹堯如此熱誠對待鄔思道,並聽從其勸諫,迅速出兵平定叛亂的根本原因。

    年羹堯在西北的作威作福,很大程度上是在“待價而沽”。

    年羹堯雍正的關係可謂是非同一般。

    他是雍正的藩邸故人,這份標籤不僅是年羹堯本人一生都在揹負,就連其家人也永遠無法改變這一現實,可以說從八旗制度上來說除了依附於雍正,年羹堯再無其他選擇。與此同時,此時的雍正已經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兩人之間既有著主僕關係,更是有著親緣關係,已經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可對於年羹堯來說,他一直都想要獲得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以至於他從“九子奪嫡”的時候開始,就在進行著瘋狂的試探。

    雍正和十三阿哥胤祥只是安排其前往江西鎮去捉拿任伯安和劉八女兩位欽犯,同時查明《百官行述》的下落,可年羹堯卻將全鎮百姓進行了屠戮,並且還瞞著雍正私自侵吞了整個江夏鎮的財富。

    在這之後的年羹堯,在得知自己將要成為陝甘總督的時候,在沒有和雍正做任何彙報的情況下回到北京,並且也沒有優先到雍正府上進行請安與協商,擅自一人在北京城內上躥下跳,想要“脫離”雍正以謀求“自立”的心思可謂是昭然若是。

    最終,雍正還是透過一系列的雷霆手段,讓年羹堯暫時性的認清了現實,更是明白了自己除了依附於雍正再無其他出路,於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年羹堯便“老實”了下來。

    然而,西北戰亂又起,年羹堯奉命領兵出兵西北,前去平定叛亂,這無疑是讓年羹堯看到了新的契機。

    當然,此時的年羹堯並不是想要“自立”或者是背叛雍正,畢竟雍正已經登基稱帝,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年羹堯要的只是更多的權力、地位、財富,以及此前他一直就非常在意的自主和自由。

    於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待價而沽”,以換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年羹堯便是選擇了“拖”的策略。

    一方面,年羹堯對於叛軍,是極為的“寬容”。

    年羹堯統領的西北大軍雖然將整個青海團團包圍,看似擺出了一副要將叛軍活活圍困死的態勢。可實際上,年羹堯並未真的下“死手”,他給予了叛軍充分的“生存空間”,並且主動導演了一出“燈下黑”,故作不知叛軍主力位置,極力延緩決戰時間,以使得西北的局勢維持現狀。

    另一方面,對於自己這一方的人,年羹堯又是出奇的“狠辣”。

    如果說,軍前擅殺富寧安,是為了震懾軍中的反對勢力,以樹立年羹堯自身作為統帥的威信,此舉尚是情有可原,可年羹堯對於其他省份的地方官員,也一樣的痛下殺手,確實是過於的上綱上線了。

    為了支援年羹堯打仗,不僅雍正掏空了國庫,就連地方府庫的存糧和存銀,也盡皆送往了西北,遇到數量不足或者行期延誤的,按理說確實是應該體諒地方的難處。可年羹堯卻絲毫不留情面的將這些官員斬殺,弄得全國上下是惶恐不安,都將西北視為“禁地”,為保自身性命只得敬而遠之。

    可反觀年羹堯這面,卻是根本沒有體會國之艱難,依舊錦衣玉食,鋪張浪費,與在朝廷之中節衣縮食的雍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實,年羹堯並不是不知道國家的困難,以及雍正的困難,他這樣做,只是希望籍此謀求更多的政治利益,畢竟,只要叛軍一天不滅,年羹堯就可以繼續耀武揚威,盛氣凌人的對待所有人。而年羹堯現在不僅要是的現在如此,即便是叛軍平定之後,也需要的同等的待遇。

    所以,年羹堯只是在等一個機會,那便是雍正再也支撐不下去時候,這個時候他再出手,無疑將是挽救雍正於危難之中,其權勢與地位也必然會更加的顯赫,較之輕而易舉的消滅叛軍,更將會是不可同日而語。

    鄔思道的到來,給年羹堯帶來的是深深的“恐懼”。

    當年羹堯看到鄔思道緩緩走入大帳的時候,心中先是一份驚訝,隨後就是一陣惶恐,畢竟,此時圍繞在鄔思道身上的問題太多了。

    首先,究竟是誰派鄔思道來的。

    在年羹堯的認識裡,鄔思道起初是雍正府上的潛邸幕僚,隨後前往李衛府上“半隱”,至於其前往田文鏡府上的事情,他都可能是未必知曉。於是,這個時候的年羹堯必然會對鄔思道究竟奉誰人之命前來而倍感疑惑,到底是李衛、十三阿哥胤祥,還是雍正安排其前往,年羹堯必然是拿捏不準的。

    其次,鄔思道此行的目的是什麼。

    鄔思道此行押解的河南省支援的糧草,不僅數量沒有達標,並且時間上還延誤了,這樣的方式太過於的刻意,甚至是有考驗和考量年羹堯的嫌疑,這更加讓年羹堯感到了疑惑,並且猜想是否真的是因為自己此前的行為而引得雍正的不滿,還是對此要有什麼樣的說法,再或者有什麼其他的安排,年羹堯也是要陷入疑惑之中的。

    再次,鄔思道究竟已經知道了什麼。

    由於鄔思道與雍正的特殊關係,以及能力與遠見,都讓年羹堯不免緊張起來,畢竟當年的鄔思道雖未與康熙謀面,僅憑藉康熙的著作就能對康熙的內心所想了如指掌,那麼此時的鄔思道已經洞察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以及準備對年羹堯說些什麼,這無疑都會讓年羹堯倍感緊張。

    於是,年羹堯一改此前對待其他官員的態度,先是將鄔思道的“罪責”全部免除,隨後將其奉為上賓,熱誠招待,而這為的便是瞭解鄔思道此行的真正的目的。

    此時的鄔思道並沒有直接道破年羹堯的“虛偽”,也沒有揭露年羹堯“待價而沽”的想法與行為,而是在與年羹堯的交談中,拿來一盞燈,放在地圖上,這個時候燈柱的影子正好將法輪寺完全遮住,年羹堯也就這樣心照不宣的明白了鄔思道的用意。

    可以說,鄔思道這是在用一手“將計就計”,瞬間點醒了年羹堯。

    一方面,此時的雍正因為年羹堯在西北的戰事不利,已經到了極為不利的境地,在這樣拖下去雍正垮臺了,年羹堯自己的必然也將無法自保。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鄔思道這是在借喻催促年羹堯出兵,為的是要年羹堯幫助雍正穩定皇位,只有這樣年羹堯才能保住現有的一切,否則就真的是害人害己,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另一方面,鄔思道用這招燈下黑,也是在提醒年羹堯。年羹堯玩兒了一手“燈下黑”,從而“藏住了”叛軍,但是這在雍正的眼中,只會是“掩耳盜鈴”,雍正對此早已是一清二楚,一切依然能為雍正盡皆所掌握,所以鄔思道這也是在勸諫年羹堯能夠好自為之。

    在聽了鄔思道的一番言論後,年羹堯這才恍然大悟,帶兵迅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幫助雍正挽救了危局,同時他自身也得到了極盡的封賞。

    其實,從鄔思道的視角來看,其主動向田文鏡請命,願意親自前往押送糧草送至西北大營,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那幾千兩的幕酬而呈一時的“匹夫之勇”,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是無比安全的。

    年羹堯深知鄔思道與雍正的關係,所以一看到鄔思道其首先想到的便會是雍正,在這樣的情況下,年羹堯也就不敢對鄔思道有所造次,畢竟,如果真的擅殺了鄔思道,那隻能映襯年羹堯此時的心虛與惶恐,也只會增加雍正對其的不滿與猜忌,所以年羹堯斷不會至此的。

  • 10 # 野袍子仙女

    導語: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在西北為了打贏這場仗,真可謂下了死決心。他手握雍正賦予他的先斬後奏權,殺伐決斷,說一不二。尤其在糧草的供應上,他要求各省都要按照他給出的時間表將糧食送往西北大將軍行轅,一旦超期誤期,等待著押糧官的將會是失去生命。就算是甘肅巡撫範時捷這樣的封疆大吏,只要惹惱了他,他也能說罷就罷。唯獨有一個人,他無官無職,白身一個,押送著不足量的糧草來到西北,不僅沒被處斬,年羹堯還要忙前忙後,以禮相待,這個人就是鄔思道。

    鄔思道

    鄔思道(1687一1736),一名斯道,字玉露,清代紹興人。鄔思道好讀書,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以遊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也就是紹興師爺。腿有殘疾。非歷史真實人物。

    鄔先生名思道,字玉露,紹興人。家貧,以遊幕為生。鄔思道自幼好讀書,科舉不得意,當時的巡撫田文鏡慕名聘請鄔先生入幕,承辦一件棘手的案件。盛名之下,果然與眾不同,案子上報北京刑部順利透過,不象以往屢遭批駁。這樣漸漸取得田文鏡的信任。 一日,鄔先生對田文鏡說:"君願為吐氣督撫,抑或庸碌督撫。"田文鏡答,當然想做吐氣督撫了。鄔先生就說,"既然你想做吐氣督撫,就得聽任我替你辦一件事,此事你卻不可掣肘。"田文鏡就問是什麼事,鄔先生就說:"我替你準備了一篇上皇上的奏章,如果這道奏章送上去,君的大業便可成。只是此奏章內容你一字也不能看,不知你能不能信任我"。 田文鏡與鄔先生相處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深知鄔先生有膽有謀,於是慨然答應了。原來這篇奏章的內容是彈劾隆科多的,隆科多是雍正的孃舅,官居大學士,隆科多倚擁戴之功,常做越禮違法之事,雍正這時已對他非常厭惡,正想清除他而苦於無從下手,因滿朝文武雖知隆科多不法,但懾於其權勢,無人敢揭發。鄔先生摸透了雍正的心理,所以敢做這件人家不敢做的事。雍正看了奏節,正求之不得,立即將奏節發交六部核議,辦了他的罪。從此,雍正對田文鏡寵遇日隆,而鄔先生也聲名遠播了。

    田文鏡對屬下很傲慢,可對鄔先生卻很恭敬。鄔先生著有詩集《遊梁草》,其在田文鏡幕府所撰的公文書牘,彙輯成《撫豫宣化錄》以田文鏡的名義刊行,這本書是紹興師爺的枕中鴻寶。 以上就是出於清人筆記中的鄔思道。補充一個典故:鄔思道為田文鏡府幕,聲名日重,後來連雍正都知道了。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

    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中國清朝名將。原籍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懷遠縣),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

    《雍正王朝》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此前年羹堯為何敢處決一個四品的運糧官,原因就在於這個官員觸碰了大忌,他向西北前線運送的糧草竟然出現了延遲,儘管他有確切的原因和苦衷(暴雨的阻擋),但對於軍事戰爭來說,這種自然因素的阻礙根本不應該成為你運糧遲到的理由。因為戰場的對決並不僅僅是前線的刀槍拼殺,更是兩股力量的經濟碰撞,比拼誰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堅持到最後!

    而你的糧草沒有及時供應上,西北的23萬大軍吃不到飯,戰場斷糧意味著什麼?也許連普通百姓都知道!

    所以不管是封建社會還是現代戰爭,你的理由再怎麼動聽,軍用物資無法及時提供到前線,這種行為也仍然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就像年羹堯對那名運糧官所說的話:今天你遲到幾點,明天他遲到幾天,那這場大戰怎麼打?年羹堯必須選擇殺一儆百,用這個運糧官的死,來震懾其他路線的運糧工作!

    而鄔思道則不同,他前來西北的目的可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運送糧草,而是要給年羹堯帶來兩個重要的資訊,要知道鄔思道是年羹堯早年在民間挖掘出來的人才,兩人也相對較為熟悉。當年羹堯得知鄔先生來到的時候,他就清楚的明白,鄔思道的這趟行程,絕不是運送糧食那麼簡單!

    而作為西北的軍事戰略家,掌握23萬大軍的西北大元帥,當年羹堯得知河南原計劃運送西北的15000石糧食只來了1/3,而押糧官是鄔思道的時候。深通兵略的年羹堯就提前猜到了,將有一個好訊息和壞訊息會一同而來。

    好訊息:鄔思道是當年年羹堯提供給雍正的智囊,所以年羹堯很清楚,鄔思道的出現,一定會在西北戰場的困局上指明一條出路。當年在雍正王府,鄔思道幫助雍正一次又一次的擺脫困境,而他很早之前就來到了田文鏡處效力,年羹堯自然也會聽說有關鄔思道協助田文鏡打贏山西300萬稅款的那場官司。而他現在來到西北,也同樣可能會給自己提供一條良策。

    壞訊息:以河南巡撫田文鏡的能力,在解決弊端和籌集糧餉方面,田文鏡絕對算得上是所有省份巡撫當中,能力最強的佼佼者。這早在多年前解決江南洪災的時候,年羹堯就曾經親眼目睹。然而現在,這個籌集糧餉的能手竟然只安排了計劃內的1/3,這個數字已經給了年羹堯一個警醒的訊號:大清的經濟已經在這場戰爭中處於虛脫的狀態,如果戰局再進行拖延,那這場大戰極有可能會走向大潰敗,而作為主帥的年羹堯,又豈能不會承擔責任?

    而當晚年羹堯與鄔思道的見面,也同樣知曉了上述兩條資訊,鄔思道不但給自己提供了計策,更真實告知了國內的詳細情況,在西北戰事極有可能發生逆轉的情況下,提前給了自己足夠的警告,那年羹堯還殺鄔思道幹什麼?

    總結:年羹堯並不是變態殺人狂,即便他選擇殺人,也有著更大的目的!而幕僚出身,連九品芝麻官都不是的鄔思道,自然不在他的目標範圍內!

  • 11 # 文螢之

    《雍正王朝》中,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在西北平定羅布藏丹增時,統領二十三萬兵馬,節制西部四省,巡撫、藩臺、臬臺,各級地方大員、軍前皇親國戚,年羹堯都可先斬後奏。就連被雍正打擊報復,派往西北軍前效力的九阿哥允禟,都被他震懾得大氣不敢喘,一不小心掉腦袋。特別是各省負責給他押送糧草的押糧官,或因為誤時,或因為數目不對,或因為心情不好,都被年羹堯殺了,以至於數省押糧官不敢給他押糧,找不到人敢給他押糧。

    其時,時任河南巡撫的田文鏡,因為糧草不足,沒人願意、也沒人敢去給年羹堯押送糧草的問題。此時在田文鏡府裡做幕僚的鄔思道,卻主動向田文鏡領此差事,田文鏡和一眾官員都震驚了,鄔思道卻說:“放心,年羹堯還殺不了我。”為什麼年羹堯殺不了鄔思道呢?如題,為什麼年羹堯不敢殺鄔思道呢?詳細分析見下:

    為什麼年羹堯不敢殺鄔思道

    年羹堯節制西北四省,殺各級官員,那是因為他有權隨機應變,所以他敢殺。可是鄔先生有他的特殊性,田文鏡和別人不知道,年羹堯和李衛一定是知道的,那就是鄔思道與雍正過去的關係。在這層關係下,加上年羹堯也與鄔思道有交情,殺了鄔思道,自己也將面臨災禍。

    殺鄔思道這種事情,對別的不知雍正與鄔思道關係的人、不知鄔思道才學的人、與鄔思道沒關係的人而言,將鄔思道殺了,最多就是犯了殺人罪。若是雍正知道了,指不定明罰暗賞。可是,對於年羹堯和李衛而言,沒有雍正的旨意,擅自殺了鄔思道,一定會讓雍正猜忌自己,特別是年羹堯。

    年羹堯這樣節制四省,統領二十三萬兵馬,一個實實在在的土皇帝。鄔思道去西北給年羹堯送軍糧這件事情,田文鏡這等邀功、“逢君之好”的人,是一定會告訴雍正的;知道此訊息的官員和民眾想必也會嚼嚼舌頭的。也就是說,鄔思道押送軍糧到西北,與年羹堯會面的事情,雍正一定是知道的。這事,對雍正來說,實在太可怕了。一個手握重兵的將軍,加上一個智慧超群、擅長搞陰謀、雍正曾經想殺的鄔思道,兩人若是壞心思走到一起,必將天下打亂,頓失半壁江山。

    而對年羹堯來說,此時雖為大將軍,可是若不精心設計,他的大權,也就是雍正幾道聖旨就可以奪去了的,他還需要依附雍正。不管什麼理由,如果年羹堯殺了鄔思道,那麼一定會讓雍正懷疑是不是年羹堯自己有想搞事情的心思被鄔思道看到了,所以滅了口;或者,鄔思道給年羹堯獻了什麼計策,只有死人財最安全,所以年羹堯將他殺了。這都是雍正不敢不警惕的。

    因此,年羹堯不敢殺鄔思道,殺了鄔思道,雍正瞬間懷疑他頭上,他將瞬間隕落。別人擅殺鄔思道可以,獨年羹堯和李衛不可以,擅殺了,必將禍從天降。

    為什麼年羹堯殺不了鄔思道呢?

    鄔思道信心滿滿地表示年羹堯殺不了他,其實是鄔思道看透了局勢、看透了年羹堯才說出此話的。

    一方面,從年羹堯在西北的局勢上看

    年羹堯雖然抱有壞心思,採取“圍而不打”的策略,但是更有可能年羹堯圍是圍住了,確實是“難以找到”叛軍。到過西北,或者看看地圖的朋友就容易理解了,西北幅員遼闊,地勢複雜,全憑人力不是那麼容易找的。所以年羹堯每天都派人去找,殺“找不到叛軍”的人的全家。當然,被殺的人可能有兩類,一是確實沒找到,年羹堯按軍法從事,畢竟“圍而不打”只是策略,如果可以掌握詳細敵情,那是最好的;二是,找到了叛軍,可是年羹堯因為“圍而不打”的策略,不好隨意開戰,所以滅口。不過,兩類人中前一種的居多。因為難以保證年羹堯身邊有雍正耳目,畢竟雍正爺是出了名的耳目強大的帝王,找到叛軍這種訊息,很容易洩漏的,若是年羹堯為了“圍而不打”策略滅口的事被揭發的話,年羹堯的下場比建功後被誅殺還要慘。因此,從大機率上看,年羹堯有可能是遇到了找不大叛軍的可能,這就需要鄔思道那樣的智慧輔助。

    不過“找不到叛軍”這個問題,還不是年羹堯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年羹堯面臨的問題是,找到叛軍後,什麼時候打合適!只有在合適的時機下,打了勝仗,對年羹堯才是最好的。若是在不合適的情況下打了勝仗,年羹堯的結局只有一個字,慘!而對西北,對雍正朝,對雍正與年羹堯的關係,看得最透徹的人,莫過於鄔先生。

    因此,從西北局勢,從年羹堯自身利益來看,他特別需要鄔先生這樣一個人,來點化他一下。所以,看似鄔先生是為田文鏡押糧而來,其實鄔先生是為年羹堯而來,也是為了雍正朝而來(為雍正再立一功,也是希望雍正念著那麼多年的交情,能放他一馬就放他一馬)。

    年羹堯:“先生千里而來,總不會為了區區五千石糧草吧……必有以教我,是嗎?”

    鄔思道:“知我者,亮工也。亮工,你應該知道,這一仗你如果打不勝,或者勞師糜餉,找不到叛軍決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年羹堯:“我知道,皇上的位子都將坐不穩!”

    鄔思道:“為了你能在西北平定叛軍,皇上已經掏空了國庫,而且得罪了普天下的官員。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著你,只等你一失敗,外患內憂就將一齊爆發!亮工,你的干係比天還大呀。”

    另一方面,鄔先生看透了年羹堯

    西北打仗,難確實難了一些。可是,對年羹堯更難的是什麼時候打這個勝仗。年羹堯雖然混跡官場那麼多年,可是這種牽涉朝廷根本,天下安定,以及個人身家性命建功後如何保身等問題,他沒經歷過,也沒足夠的智慧去面對。鄔思道與年羹堯交往那麼多年,鄔先生透過他知道的,年羹堯西北所做的事情,殺了什麼人,對局勢有個判斷,年羹堯可能面臨的問題、可能會有的心思,鄔思道估計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他看透了,此時年羹堯需要他這樣的人去指點他一下。

    鄔思道從年羹堯過去那些事情,對他個人本性有個深入的理解。比如年羹堯為了向四爺獻媚示好,派自己的妹子年秋月,來照顧被四爺奉為師的落魄書生鄔思道;年羹堯屠殺江夏鎮,私吞江夏鎮財富;再奪嫡期間,年羹堯左右搖擺,等事情。鄔思道必然知道年羹堯是那種功名心強,貪財等人,而通常此類人又最是怕死之人。加上年羹堯的智慧遠遠不如鄔思道,年羹堯殺不了他,以及鄔思道知道因為他與雍正的關係,年羹堯對他還是很敬重,很有感情的,年羹堯是不會殺他的。

    另外,對年羹堯來說,也沒必要殺鄔思道。彼此利益不相沖突,殺他反而會給自己惹禍,所以沒必要殺。

    所以,從鄔思道對年羹堯的瞭解,鄔思道斷定,年羹堯個人處境很是複雜之時,他是不會殺了自己的。從能力、從情感上,年羹堯也是不會殺,也殺不了他的。從利益上看,也沒必要殺他。

  • 12 # 青燈問史

    年羹堯的智商並不是不線上,這點請不要忽視,只是他太過自傲,沒把皇帝當回事,老以為雍正皇帝離了“胡蘿蔔整不了酒”,總以為自己功勞巨大,雍正皇帝便不會將自己怎麼樣。奴才始終只是奴才,官做得再高,也是皇帝給的。很多人一生吃虧就吃虧在這點上,現代人更是如此。

    說他智商線上,在西北用兵的問題上,嚴格說來,還是與雍正皇帝一致的。他深知雍正皇帝委以重任,自己身上的責任堪比千斤重擔,要是這一仗失敗,雍正皇帝屁股坐不穩,正所謂唇芒齒寒,他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是這一仗勝了,雍正皇帝會不會兔死狗烹,卸磨殺驢,為未可知。依著雍正皇帝冷酷的個性,他年羹堯估計也不見得好。

    這就是年羹堯心中矛盾的地方。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身敗名裂,身首異處。西北打仗,看起來只是一場軍事鬥爭,實際上,在雍正初年,同時也暗藏著雍正皇帝與八爺黨的較量。

    為了西北這個撫遠大將軍的職位,老十四曾從自己的母親德妃處打探訊息,老八允禩也鼓動老十四出來,甚至,老十四還暗地裡命令富寧安不聽號令,落得個亂箭射死的下場。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目標只有一個,要攪黃雍正皇帝上臺的局面,讓雍正皇帝收不了場,最後自動讓出皇位來。

    年羹堯不是不知道這樣的處境,有人說他養寇自重,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當時的局面下,年羹堯起碼要能把控住西北的局勢,才有養寇自重的本錢。如果他把控不住西北的局面,那麼他根本無所謂養寇自重,如果他能把控住西北的大局,那麼,他就有可能養寇自重。

    根據年羹堯的敘述,他已經把青海圍得個“水洩不通”的情況可以猜想,對於西北的戰局,年羹堯心中有數,可以算得上是把控住了局面。所以,這裡的問題就只有一個了,他如何與雍正皇帝博弈,換取將來的利益了。

    一個大將軍,老老實實辦事的,恐怕難找,在大和小之間取捨,才是最大的本事。年羹堯江夏鎮為了一封信,血洗全鎮,獨吞了幾百萬兩白銀。時值西北事發的時候,為了陝甘總督一職,也敢到處亂竄,這說明,年羹堯是瞧準了雍正無人可用,所以恃才傲物,大膽放肆。這會兒西北的叛亂,攪和得雍正皇帝大位不穩,只有他年羹堯一人尚在可信任之列,那麼他也就想取點“大”也無所謂了。

    可是,要取“大”,什麼為“大”?怎樣才算“大”?這個尺寸並不好拿捏,拿捏得不好,會出人命的。大家應該還記得,年羹堯回京的時候,雍正皇帝說了一句話:“按理說,給你封個親王也不為過啊。但是歷來異姓封王都沒有好下場......”這句警醒,當時年羹堯還是變了臉色的。

    所以,年羹堯在當時的情況下,心有顧慮,他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小九九”。他以糧草遲到斬殺州官府吏,實在不是因為軍中缺糧,因為按照伊興阿的密報,浪費如此之大,怎麼會這麼缺糧草?

    他需要的不是糧草,需要的是有人能解決他心中的顧慮。恰在此時,鄔思道出現了。

    年羹堯當然知道鄔思道的身份,也知道鄔思道的本事,從江南賑災,四王爺迎回一個教書先生他就知道這個人不簡單,他更知道,鄔思道一直在為四王爺奪嫡出謀劃策。

    只有鄔思道能夠給他釐清思路,在利弊之間權衡選擇,年大將軍同樣需要有人給他指明道路。所以,二人都假裝糊塗,鄔思道則點明“燈下黑”,將當時的局勢給妥妥分析透了,才最終讓年羹堯下定決心決戰。對於“燈下黑”的問題,很多文章都已經分析過了,在此不作贅述。

    所以,年羹堯指望著鄔思道給他指路呢,怎麼會殺他?

  • 13 # 小崔讀書說事

    我認為從以下兩點就可以說明,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有年羹堯的把柄嗎?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一、首先,咱們來說說鄔思道

    話說這鄔思道,早年間乃是有名的大才子,參加科舉考試,府試鄉試連戰連捷,中秀才舉人都是頭名。康熙三十六年他應試參加南京春闈,三場考下來,時文、策論、詩賦均做得花團錦簇一般,這鄔大才子自信滿滿,料定自己定在三甲之列,稍微次點也能進個前十名。怎料,考試結果出來“鄔思道”三個字居然在副榜的末尾。

    鄔思道氣憤難擋,平靜下來後,經過仔細打聽,原來這南闈的主考副主考都是撈錢的好手,誰塞的銀子多誰就排前面。這鄔思道哪裡能忍得,他召集了其他四百餘名落榜士子大鬧貢院,抬著財神爺放到貢院正堂,並且作聯一副,卻寫的甚麼?往上一瞧原來是:

    左丘明有眼無珠,不辯黑黃卻認家兄。

    趙子龍渾身是膽,但見孔方即是乃父。

    橫批:無錫書生鄔思道謹贈

    當時,這事兒鬧得挺大,最後讓康熙知道了,罷免了好些官員,而鄔思道作為鬧事兒的帶頭大哥,被全國緝拿,但鄔大才子畢竟飽讀史書,鬧完之後,拍拍屁股走人了,結果沒抓到。

    二、鄔思道與雍正是什麼關係

    話說這鄔思道在外逃亡數十年,腿在逃亡的路上被水匪打斷了,落了一個殘疾,這時適逢孝莊皇太后殯天,天下大赦,鄔思道才敢露面,回到了久違的三吳家鄉。也是巧了,胤禛此刻正在此地找鹽商們籌錢修河堤呢。胤禛的門人戴鐸正好和鄔思道是同鄉,有一天,他們在一座橋頭遇上了,這鄔思道正在感慨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喊,轉過身去,原來是同鄉啊,真個是他鄉遇故知,二人握手擁抱寒暄一番。戴鐸就把胤禛做了一番介紹,說此人是京城皇商,位列第四。

    話說這胤禛早就聽過鄔思道的才名,有心納入他的門下,於是一行人找了家酒館話說天下大事去了。胤禛有心納入鄔思道,無奈鄔思道牽掛著初戀情人他的表姐,無心在此地多留,第二天一早便赴京去找表妹了。豈料表姐早已嫁作他人婦,孩子都會打醬油了,而且他表妹夫黨逢恩和他姑父金玉澤的都是八爺的人,鄔思道心灰意冷間,與這二位喝酒聊天,不曉得罪了此二人,差點被滅口,幸虧續姑姑對他很好,半夜給了他口信,並給了他一些細軟,鄔思道方得出逃。

    鄔思道本就身體殘疾,再加上心力交瘁,半路上暈倒在一個破廟門口,正好胤禛府裡的性因和尚也在替胤禛尋訪他,就此救了他,並告訴他此時恐怕只有四爺才能保他周全。從此,鄔思道投入了胤禛門下。話說這胤禛本就仰慕鄔思道的才華,本想以師禮待鄔思道,但鄔思道說,胤禛的老師顧八代老先生和他的父親是同年,所以他不敢以師傅相稱,故而他們以朋友之誼相待。

    這鄔思道在胤禛府裡抵得上半個主子,胤禛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尊重鄔思道,如有違反定會嚴懲,還真有位小管家嘲笑鄔思道是個瘸子,結果被髮配給披甲人為奴了,此處暫且不表。鄔思道在雍王府不但幫助胤禛奪嫡出謀劃策,而且還負責教導胤禛的兒子們,這其中教匯出了一位帝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十全寶寶乾隆),由此可見,鄔思道在雍王府的地位,他屬於胤禛的朋友,而年羹堯只是胤禛的奴才,二者地位不同!

    三、鄔思道去運糧,年羹堯為何不敢殺他,原來鄔思道握著年羹堯的把柄呢

    話說,康熙率領眾皇子和大臣去熱河行宮打獵,太子胤礽在夜間與鄭春華苟合,被康熙發現。康熙於當晚囚禁了胤礽,順帶著也囚禁了大阿哥(老大是因為在太子宮裡放了靈符等東西詛咒太子,被三阿哥給揭發了)還有老十三胤祥(囚禁胤祥是因為眾指認出調凌普的兵進熱河行宮的筆記是胤祥的,細節此處不表)康熙召集眾皇子們訓斥了一番,然後讓各自反省去了。

    而此次胤禛帶著鄔思道和年羹堯、戴鐸等人,半夜見康熙突來傳口諭,小太監傳給了年羹堯,年羹堯告訴了胤禛,大概意思是要胤禛去戒得居陪大阿哥、胤礽和胤祥。

    胤禛吃驚地抬起了頭,臉色急劇地變幻著,是“請”,是“陪”,無論說法如何客氣,也許就是囚禁的代詞兒!許久,胤禛才吃力地問道:“是僅我一人去,還是帶著護衛去?別的阿哥去不去?”年羹堯見他有點慌神,忙道:“奴才沒問,既沒旨意,爺自然要帶著從人去的,奴才親自護送您去。來人說還要請三爺八爺也去,大約是一回事情。”

    “四爺只管放心去。”鄔思道知他亂了方寸,有點像驚弓之鳥,遂笑道:“不要杯弓蛇影,沒有那麼多的事。年亮工也不必去,你是朝廷二品大員,招牌大了反而惹眼。有什麼事打發狗兒(狗兒就是李衛)回來說一聲就成。”

    胤禛匆匆去了。屋子裡只留下年羹堯和鄔思道兩個人,一個站一個坐,似乎有點無話可說。年羹堯睨著眼上下打量著鄔思道,見他連座兒也不讓,心裡暗罵“這個窮酸跛子如此恃寵拿大”,便端起桌上的涼茶吃了一口,順手潑了,徑自坐了鄔思道對面,向著火,許久才問道:“老鄔,你在想什麼?”

    “唔——”鄔思道一怔,從沉思中醒過來,“我在想今後,局面更是紛繁,可怎麼應付?”年羹堯粗聲粗氣一笑道:“你可真是赤膽忠心!過去、現在、將來,是如來三世法身,凡人哪裡知道?這份心操得無味!”鄔思道盯視年羹堯一眼,說道:“人定而勝天,也不見得我們就全然聽由命運擺佈。哲人察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觀一葉之落,而知秋之將至。”

    年羹堯蹺起二郎腿,笑道:“那你可算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賢哲人了!閒來時我常想起你,人品、學識、智謀都不是常人所能及。只可惜怎麼就如此坎坷遭際!不然,廟堂之上,還少了你出將入相麼?”“我雖不能出將入相,難道現在不是為朝廷出力?”

    鄔思道聽了這番刻薄譏諷,不禁一笑,“我遍觀史書,前知豈止五百年?至於後知,五行星命也略知一二,天人感應,醫卜相術也都還將就得來。只你也知道,醫不自治,所以有李鐵柺,有孫臏,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年羹堯身子一探,說道:“哦?原來先生還精於子平京房之術?你看四爺命相如何?”

    “十三爺也問過我四爺的命相。”鄔思道說道,“我說四爺龍驤虎步,鷹隼雄鷙,為君則是理亂龍泉,為臣則是治世英才——這不消問,四爺命繫於天!”

    年羹堯哈哈大笑,拍著大腿道:“先生滑稽,瞧不出是個搗鬼的能手,弄玄的積年!為君為臣你都說了,真是萬無一失!”鄔思道笑道:“本來君相之命無常無定,德配於天,即為君;德配於地,則為相,這點子道理你明白麼?亮工,說四爺,是一碼事;說你,我或者就不搗鬼弄玄。別看你回到北京,在四爺府循規蹈矩,出了京,就又是一番光景,老鄔錯說你沒有?”年羹堯正笑著,聽見這話戛然而止,驚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除了德、能、權、謀,還多了一個膽。”鄔思道架起柺杖,悠悠地踱著,“這一條,無論四爺哪個門人都不能比,這原極好。不過,你生性忍而多疑,所以不可玩火。你本命是金命,貴極人臣,但若玩火,火可要克金,那就不堪設想。”年羹堯也站起身來,一句話不說,緊盯著鄔思道。

    “我雖通五行,遵的卻是儒道。”鄔思道看也不看年羹堯,繼續說著:“你不同,你自幼就無賴頑皮,讀書不成,打走了三個塾師。你在南京玄武湖練水軍,洗了一個村子。你從軍西征,以一員微末偏將,先斬後奏,殺掉陝西總督葛禮。你不是善人。”

    年羹堯聽了,神情鬆弛下來,笑道:“我當什麼大不了的呢!這都是人人知道的。”

    “也有人不知道的。”鄔思道端詳著年羹堯,緩緩說道:“你嘴角這條紋,名曰‘斷殺紋’。你有沒有殺婢的事?三個塾師是學問不好,還是管了你的閒事?你剿水匪,血洗一村,有沒有籌餉勞軍的意思?你殺葛禮,是單因他阻你籌糧,還是因他在南京任總督時曾得罪過你?就是這次來承德,你是奉旨來的,還是自請述職?”

    年羹堯背上微微沁出汗來,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倏然間一股殺氣衝了上來。

    “不要玩火,這是我一片慈心相勸。”鄔思道一邊踱一邊娓娓而言,“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遇知己之主,結骨肉之親,託君臣之義。你與一個殘廢人慪哪門子氣?我們都是為了四爺,為了天下社稷,存此一念,你可與古之良將相匹,置圖於凌煙閣上;滅此良知,則地獄之設正為斯人!四爺是雄主,你打定主意才好!”

    年羹堯垂下了頭,他已經服了鄔思道,這是他有生以來頭一次打心裡服別人,良久才道:“先生,羹堯謹受教。

    結語:以上論述就是鄔思道去送糧,年羹堯不敢殺鄔思道的原因,胤禛很重視鄔思道,並且,鄔思道還知道年羹堯心裡面的小九九。

  • 14 # 小島知風

    因為年羹堯很早就知道鄔思道其人的足智多謀,而鄔思道一擔糧草也沒帶去西北,卻能順利讓年羹堯決戰,所以是鄔思道給年羹堯理清了思路。

    年羹堯當時的困境

    年羹堯其實就是過於居功自傲,他認為雍正剛剛繼位,可用的人沒有多少,自己是他必用之人,只要自己立下大功,雍正也不能拿自己怎麼辦。

    但是在西北用兵的問題上,嚴格說來,年羹堯還是與雍正皇帝一致的。他深知雍正皇帝委以重任,自己身上的責任堪比千斤重擔,要是這一仗失敗,雍正皇帝屁股坐不穩,正所謂唇芒齒寒,他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就是年羹堯心中矛盾的地方。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身敗名裂,身首異處。

    西北戰事看似是戰爭,其實涉及到了雍正繼位初期,八爺黨與雍正帝的較量。

    為了西北這個撫遠大將軍的職位,老十四曾從自己的母親德妃處打探訊息,老八允禩也鼓動老十四出來,甚至,老十四還暗地裡命令富寧安不聽號令。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目標只有一個,要攪黃雍正皇帝上臺的局面,讓雍正皇帝收不了場,最後自動讓出皇位來。

    年羹堯不是不知道這樣的處境,有人說他養寇自重,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當時的局面下,年羹堯起碼要能把控住西北的局勢,才有養寇自重的本錢。如果他把控不住西北的局面,那麼他根本無所謂養寇自重,如果他能把控住西北的大局,那麼,他就有可能養寇自重。

    根據年羹堯的敘述,他已經把青海圍得個“水洩不通”的情況可以猜想,對於西北的戰局,年羹堯心中有數,可以算得上是把控住了局面。

    所以,這裡的問題就只有一個了,他如何與雍正皇帝博弈,換取將來的利益了。一個大將軍,老老實實辦事的,恐怕難找,在大和小之間取捨,才是最大的本事。

    年羹堯殺運糧官罷巡撫不過是為了解決心中顧慮

    年羹堯是瞧準了雍正無人可用,所以才恃才傲物,大膽放肆。當時西北的叛亂,攪和得雍正皇帝大位不穩,只有他年羹堯一人尚在可信任之列,那麼他也就想取點“大”也無所謂了。

    可是,要取“大”,什麼為“大”?怎樣才算“大”?這個尺寸並不好拿捏,拿捏得不好,會出人命的。

    曾經年羹堯回京的時候,雍正皇帝說了一句話:“按理說,給你封個親王也不為過啊。但是歷來異姓封王都沒有好下場……”

    這句警醒,當時年羹堯還是變了臉色的。所以,年羹堯在當時的情況下,心有顧慮,他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小九九”。

    所以說年羹堯以糧草遲到斬殺州官府吏,實在不是因為軍中缺糧,因為按照伊興阿的密報,浪費如此之大,怎麼會這麼缺糧草?他需要的不是糧草,需要的是有人能解決他心中的顧慮。

    鄔思道就是那個解決年羹堯顧慮的人

    因此鄔思道出現了,年羹堯當然是知道鄔思道的身份,也知道鄔思道的本事,從江南賑災,四王爺迎回一個教書先生他就知道這個人不簡單,他更知道,鄔思道一直在為四王爺奪嫡出謀劃策。

    只有鄔思道能夠給年羹堯理清思路,在利弊之間權衡選擇,年大將軍同樣需要有人給他指明道路。

    所以,二人都假裝糊塗,鄔思道則點明“燈下黑”的道理,將當時的局勢給年羹堯妥妥分析透了,才最終讓年羹堯下定決心決戰。

    所以說鄔思道是去給年羹堯解決顧慮,理清思路,是為年羹堯指路去了,所以年羹堯怎麼會殺鄔思道,他聽鄔思道的話還來不及呢。

    鄔思道在給年羹堯指明方向時,也不忘了提醒年羹堯該收斂一些,但是沒有被年羹堯聽進去,所以最終年羹堯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下場。

    寫在最後

    上面所述都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劇情,並非真實歷史,切勿和真實歷史混淆。

    其實真實歷史上的年羹堯主要還是死於功高震主。

    年羹堯和西漢的韓信差不多,有軍事頭腦,有能力,但是情商太低,不懂的功高震主和急流勇退的道理,所以最終狡兔死走狗烹。

    如果年羹堯能向唐朝郭子儀學習,明進退知得失懂收斂,那麼即使雍正再心胸狹窄,也找不到藉口和理由去殺他,所以年羹堯是咎由自取。

  • 15 # 汗青正浩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經西北一戰,呈現了一個極端自負、甚至“養寇自重”的大將軍形象。正因為明白西北之戰的重要,所以他敢公然和朝廷叫板,在西北做起了呼風喚雨的土皇帝。

    各省的運糧官,稍有懈怠就被年羹堯拉下去斬殺立威,就連九阿哥到這裡巡視,都被年羹堯壓得死死的。但是當鄔思道先生頂著日頭趕到西北時,向來橫行霸道的年羹堯卻不敢殺鄔思道。這裡頭又有什麼關竅呢?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年羹堯

    別看年羹堯在西北呼風喚雨,但是哪些人該殺,哪些人只能嚇唬,不能真的動刀子,他心裡還是有譜的。

    你且看被年羹堯斬殺的運糧官,他是田文鏡的手下。年羹堯和田文鏡雖然同在府邸,但是彼此交情不深,這是其一。

    遲到的運糧官,因為大雨延誤所致,但是他錯就錯在送到時在眾人面前狡辯,絲毫不給年羹堯面子。急於在眾人面前立威的年羹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這個運糧官最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也就可以理解了。這是其二。

    再看被罷免的巡撫範時捷,年羹堯倒是想殺他立威,但是不敢啊,範時捷是開國名臣范文程的後代,又是朝廷的二品大臣,除了一個運糧官的身份,對方還是西北的封疆大吏。隨意斬殺這樣的朝臣,不僅會引發軍心動搖,還會招來朝廷的忌憚,得不償失。

    再看戶部的運糧官,一來就掛上了八爺的名號,年羹堯壓根拿他沒辦法;雍正派過來的十名侍衛,年羹堯也只敢口頭威脅,不敢真的全部殺了。

    仗還沒有打贏,該收斂的地方還是要收斂的,所以他不會冒冒失失就殺了鄔思道先生。

    鄔思道背後的人物,讓年羹堯忌憚

    鄔思道雖然在雍正上位後,就半隱在李衛府中,但是他依然是雍正手裡的王牌,不在朝野,依然替雍正爺四處奔走。

    所以在年羹堯的眼裡,鄔思道是雍正的人,他年羹堯有時候還是識時務的,對老臣後代尚且只敢罷免,對雍正面前的紅人,又怎敢肆無忌憚喊打喊殺?

    鄔思道遠赴西北時,年羹堯不敢懈怠。加上兩人曾經是故交,二人曾相互成就,私交甚好,甚至差點成了連襟。所以年羹堯對鄔思道有些許情誼在裡頭。其次,鄔思道的到來,給年羹堯敲響了一個警鐘。

    年羹堯之所以遲遲無法攻下“叛軍”,按照他的說法,是因為“找不到”叛軍具體位置,但是內情如何,恐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所以他擔心智慧的鄔思道先生看出了裡頭的門道,回頭報告給雍正,自己可真就捅了馬蜂窩。基於這個原因,年羹堯不會殺鄔思道。

    鄔思道自身的謀略,遠勝年羹堯

    年羹堯深知西北一戰勝利與否,直接影響著雍正屁股下那把椅子能否坐穩。所以他使勁揮霍著雍正給他的特權。軍隊糧餉一車一車地往西北拉,年羹堯猶自不滿足;朝廷勒緊褲腰帶,甚至抄了幾個朝廷官員的家,湊足銀錢往西北送,年羹堯還要皇帝再增加西北的軍需。

    然而鄔思道的到來,點破了年羹堯“養寇自重”的小九九。年羹堯是真的不知道叛軍在哪嗎?不,他當時面臨的問題並不是這個。他最大的困惑在於,找到叛軍後,什麼時候打下來合適,打得太早,自己回朝後官職必定不保。

    太晚打下叛軍,又怕朝廷狗急跳牆,說不定他們還能再找個人來替代自己,如此一來,之前所有的部署全都白費。鄔思道看出年羹堯的顧慮,同時,深知這場戰役對雍正、對朝廷的意義,所以他不惜冒著被雍正懷疑的風險,前來指點年羹堯。

    他也許生出過和年羹堯結盟的心思,但是年羹堯頭腦實在過於簡單,一心認定鄔思道是雍正的人,除了“燈下黑”理論流傳出來,年羹堯和鄔思道之間,似乎再沒有了其他交集。眼看年羹堯如此不上道,鄔思道索性一走了之,落個清靜。

    鄔思道能冒著被皇帝疑心的壓力,往西北跑一趟,點化年羹堯。也是希望雍正可以看在這件事上,能放自己一馬。而年羹堯最後的結局傳來時,說不定鄔思道還偷偷喘了口氣,起碼這樣雍正就少了一個殺自己的理由。

    鄔思道對年羹堯在西北的所作所為了然於心,更是看透年羹堯最後的結局,所以以他的謀略和心智,年羹堯不敢殺他。

  • 16 # 紛紜華徽

    年羹堯其實心裡清楚叛軍的主力在哪裡,只是演戲給雍正看而已,他手底下計程車兵偵查不到叛軍的主力反而是在幫了年的忙,事實上是偵查不到嗎。年為啥不親自去找而是一個一個殺手底下的兵呢,難道他就不怕有人會告狀嗎?他也怕,但他更怕得勝之後,年羹堯自己最後落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結果。鄔思道的到來戳穿這層窗戶紙,讓年下不來臺,只得圍攻叛軍。所以年是知道裝作不知道,只要沒人提這個事情,年就一直等拖死雍正。然後年便可待機而動。此外,鄔思道本身就是雍正的紅人,殺了他就表明了他的反心,所以從他本心來講並不歡迎鄔思道,但是還是要高待遇接待,否則到處的眼線到了雍正哪裡就是不明自反了!

    所以整個故事裡,年有自己的打算,也是有投機的心理。拖死雍正,壓垮朝廷。自立為王。待機而動,一統江山,掃除滿人,復興中華!成了不就當皇帝了嗎!哈哈!

  • 17 # 漩渦鳴人yy

    因為鄔思道相比較於運糧官和巡撫來講,能量更大!

    不會有人覺得鄔思道沒有什麼官職,就覺得這個人沒有什麼能量了吧?鄔思道,對於大清王朝的影響力並不是用官職能夠衡量的!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當時李衛說的一句話!李衛說我小的時候就跟著皇帝混了,你說我算老幾?

    說白了,鄔思道的最大的靠山是誰是雍正,正是由於雍正對於鄔思道的信任和倚重,所以鄔思道可以遊刃有餘地行走於官場之中,縱橫捭闔。笑談風聲!而且鄔思道本人也是一個智謀超群智。這個人的影響力和計謀,不對,不是常人所能夠估量的,所以年羹堯本人對於鄔思道是又敬又怕!

    一方面鄔思道是雍正集團的絕對主力,由於這個人的出謀劃策,使得雍正再奪嫡大戰之中能夠獲得先機,並且最終奪取皇位,此人的心計和智謀絕對算得上是天下頂尖。年羹堯雖然囂張跋扈,可他不是傻子,他知道不能夠四處樹敵,最起碼自己手裡面有些底牌可以打,而這烏斯大烏先生的自然是年羹堯的倚仗之一,有這麼一個聰明的人幫自己。總好過讓這個聰明的人變成自己的敵人來的強吧!

    至於說年羹堯和鄔思道之間的交情,那自然就更加不用說了!年羹堯的妹妹當初看上的也是烏斯大,可以說兩個人差點結成親家,只不過後來出了事情。這事兒算是黃了,但是兩個人之間的情誼仍然還是在,所以年羹堯第一次見到,無私到之後所體現出來那種感情就是多年未見的老友那種感情。人生兩大幸事,他鄉遇故人,這便是其中之一!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條,年羹堯雖然囂張跋扈,但它的目的是單純的,她只是想當一個土皇帝,想讓西北軍務一直掌握在自己手裡面。但他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挑戰雍正!

    為年羹堯不會去殺惡死黨,因為鄔思道是雍正的,眼線是雍正的底牌,你如果把雍正的底盤兒給他掀了,那你就等於和雍正開戰!到時候雍正把你糧草一段,你被逼無奈成為叛臣賊子,別說擁兵自重,當個土皇帝了,連著向上人頭都難保!

    所以年羹堯不會傻的去殺鄔思道,政治於當鎢絲道出現的那一刻,年羹堯覺得可能雍正理解自己要同意自己擁兵自重這樣一個想法,但是後來鄔思道相。年羹堯說出後方的苦楚之後,年羹堯也算是明白了意思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道理,也最終下定決心要剷除西北叛軍!

  • 18 # 周士森

    背景:

    對外,此時羅布臧丹曾兵臨西北,朝廷大軍不可動,軍心不可動;

    對內,雍正剛登基,朝局不穩,需要一場大勝來鞏固政權。如果西北用兵不利,雍正本來就岌岌可危皇位可能就到頭了。如果熟悉明朝歷史,朱瞻基登基時情況類似。

    所以,此時的年羹堯不能動,雍正、年羹堯都深知此理。

    黨爭,此時的黨爭並未結束,八爺黨勢大,雍正的皇位穩不穩還兩說。年羹堯雖說是雍正的包衣,但年羹堯出任四川巡撫可是八爺推薦的,出任陝甘總督也有八爺黨的手跡。年羹堯一直都在向八爺黨示好。

    一、年羹堯殺運糧官、罷巡撫,說是年羹堯飄了,有一些,但更多是對雍正、八爺黨的試探。

    二、驕狂可以,別過分。一旦殺了鄔思道,就是和雍正決裂,八爺黨仍未表態,此時年羹堯的一切軍需仍需朝廷兜底,而此時當家的還是雍正,只有死路一條。

    三、年羹堯對鄔思道是瞭解的,看三步,走一步,年羹堯不敢賭。

  • 19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年羹堯不是天生殺人狂,儘管他雷厲風行,為了約束西北23萬大軍,他先後下令處決數十名官員以對軍隊進行震懾,但這不代表他是天生殺人狂,他選擇殺人有著十足的目的,沒有一個人是白死的!

    亂箭射死滿洲將領富寧安,是因為這位剛愎自用且手握八萬大軍的將軍一向不服管理,更在擅自主張的貿然行動中造成兩萬清軍全軍覆滅,處決富寧安,不但可以收回剩餘六萬清軍的指揮權,更可以以此進行震懾,讓那些企圖反對年羹堯的將軍明白,抵制他是什麼下場?

    而處決運糧的官員,年羹堯在這個過程中說的再清楚不過:你晚一天,他晚一天,關鍵的時候軍糧不到,西北的仗怎麼打?當年就是因為補給不足,造成傳爾丹六萬大軍慘敗,有這個前車之鑑,西北前線的清軍還能允許後方的運糧大隊遲到嗎?斬殺遲到的運糧官,誰還能替被殺者鳴不平嗎?

    至於罷免甘肅巡撫範時捷則非常有意思,這位範巡撫公然對抗年羹堯,選擇了年羹堯最不想看到的、與競爭對手嶽鍾琪私下聯絡要取軍用物資,相信很多觀眾看到這裡的時候都為這位巡撫捏了一把汗,害怕年羹堯再一次發起神經將這位巡撫處決。然而,最後只以範巡撫主動辭官,年羹堯拿著小刀對著範時捷的官帽發洩而宣告結束,年羹堯為什麼沒有對眼前的這個巡撫動了殺心?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先不說範時捷的身份(漢奸范文程的後代),年羹堯因為軍用物資補給不足斬殺了多位遲到的官員,而這位範大人旗下的部隊卻長期因為年羹堯沒有提供足夠的帳篷而處於補給緊缺的狀態,別人少給你年羹堯東西就得丟命,然後你年羹堯少給別人東西,別人就得送命?有這個道理嗎?而範時捷在發洩過後,選擇了辭官也算是回給了年羹堯一個面子(不反對你,但我不幹了行不行?)!所以別看年羹堯表面上殺伐決斷,如果自己並不佔道理,或者對方並不形成威脅,年羹堯沒理由幹掉對方!

    所以年羹堯更不可能去殺鄔思道,因為作為多年的好友,年羹堯心裡很清楚清楚,只是一個幕僚、連九品芝麻官都不是的鄔思道,其前往西北絕不是運送糧食,而是要給他帶來一個重要的資訊,而這個資訊也直接促使了年羹堯選擇決戰!

    而這個資訊就是:天下的錢糧已經枯竭了!

    儘管年羹堯遠在西北,但他不可能不知道雍正繼承皇位後,河南有他的嫡系官員田文鏡擔任巡撫,並且經過大力的治理省內的經濟大有好轉,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恢復生氣的地區,在最後一次向西北運糧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原計劃內的15000石糧草,只有5000石被送上前線。看到了這樣的資料,看到了鄔思道的到來,也讓年羹堯明白了清朝國內的經濟局勢,再繼續拖下去,傳爾丹的悲劇就要第二次上演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嗝7天啦誰有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