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帛琉特
-
2 # 蘭小溪
我是90後,但是因為家鄉過於偏僻,小的時候還沒有通上電,過年回老家的時候晚上都是點的煤油燈。
每天一到晚上就不敢出去了,沒有電燈,外面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但是在屋子裡面,利用煤油燈的昏暗,我們玩躲貓貓也是很開心的。當時每天都會期盼著黑天的到來,因為那時大人們都忙完了,舅舅會帶著我們三個小朋友在屋子裡躲貓貓。
當時是四間屋子,兩間盤炕的臥室,兩個臥室中間是一個過廳,兩側放著古董式的紅漆木箱子。
煤油燈就放在箱子上面,而臥室和過廳的後面有一個很長的屋子,是燒火的廚房,那裡沒有光亮,物品又擺放雜亂,是躲起來的絕佳地點。我們通常躲在桌子下面、柴火後面、或者直接拿個蓋頂擋在面前,因為廚房比較長,進去之後有兩個方向可以走,只要在舅舅選擇另一個方向的時候趁機跑出去就可以獲得遊戲勝利!
當時的我們對這個遊戲從來都沒玩膩過,因為摸著黑找人真的很有趣,時常聽到誰被絆倒,結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
3 # 鳳凰hqh
現在,我也喜歡晚上一切收拾完後關了燈,點支蠟燭,一個人靜靜的坐著,可惜,隔絕不了外面的喧囂。偶爾停電,整個小區都靜下來,趕上有月亮的夜晚,真好。不過,如果沒收拾完家裡沒洗完澡,心情不好啊。生活中,對電器的依賴太深了
-
4 # 金貴緣若童
小時候,家裡經常停電,點蠟燭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兒了。
記得有一次年前,爸媽給我和弟買了好多炮仗。
因為沒到正式過年的日子,又不能放,又眼饞,只能拿在手裡擺弄擺弄。
結果一下子停電了,弟弟很有速度地找出蠟燭來點上。
點上後,他拿著蠟燭在手裡晃來晃去,我拿著炮仗在手裡也晃來晃去的。
結果,一下沒晃好,正好晃對上了捻兒。
咣!咣!就是兩聲響
炮仗從我的物裡出去了,直飛到牆上,南牆上響了一下,北牆上又響了一下
當時就把我們嚇傻了
爸媽在外面喂小豬,聽見了,扔下盆就往屋裡跑。
看我們倆沒事,才過來摸摸我們的頭
說:“摸摸毛,嚇不著;摸摸耳,嚇一會兒。”
從此以後,這句話便成了我最喜歡的兒歌
想起來就說一遍。真挺有意思的。
摸摸毛,嚇不著;摸摸耳,嚇一會兒
-
5 # 庚子魚非漁
陝西關中區域,一小鄉村。
小時候,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七點至九點之間,一定會有停電現象出現。因此,每家每戶都會提前備好蠟燭,到那時間點之前,提前點著蠟燭,看著春晚,等著停電。
有時,停電的時間晚了點,會讓大家等的很焦急,大部分人在家中就會坐不住,便出門左看看右看看,等著停電。當你出門後,會發現,大家都出來了,不問也知道,都在等著停電。
大家閒聊著,一瞬間,村莊燈光全無,停電了。大家都楞了一下,又繼續聊著。一會兒,又是一瞬間,燈火通明起來。電來了,眾人見狀,便做鳥獸散,各回各家,取暖過大年。
-
6 # 張月光
小時家裡在農村,每晚停電,就跟太陽昇起一樣照常上演
我最難忘的就是村裡小孩會一起玩火筒
平時會收集硬紙殼、塑膠袋子、反正易燃的都要收集
到了停電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做自己的火筒
硬紙殼在最外面,裡面包上塑膠袋子、麥秸稈等等,最中間插半截蠟燭
然後裹成一個桶,用繩子在中間綁起來,要用最結實的繩子
最後好戲開場,點燃這個紙桶,兩頭都點上
然後抓著繩子輪起來
火花四濺,不要太好看啊,就連大人們都會觀看
特別開心
回覆列表
小的時候由於村裡的電路裝置,都未進行高低壓的改造,每逢用電高峰時期,偶爾停電就成了不可預測之事。
停電的晚上家裡大人圍坐在蠟燭跟前,中間放著一碗炒乾的葵花籽,覺得那會聽大人講村裡的奇聞野趣,時間蠻好開心的事情,可是小孩子嘛時間長了,就沒有了耐心,趁著大人不注意就溜出大門,趁著夜色去村東頭的西瓜地偷西瓜,白天不敢去是因為害怕被人抓住,那會認不得西瓜的生熟,沒辦法只能拿一個小刀,挨個在每個西瓜的上面,挖個小洞看見那個紅紅的,就悄悄的摘下那個,沒有成熟的則用泥巴給糊上,那種做賊心虛和慌亂吃瓜的情景,時至今日都難以忘懷。
大人看的緊的時候去不了瓜地,就拿著自制的筷子鑷子,抓漫天紛飛的螢火蟲,那會好奇這螢火蟲屁股怎麼都是亮亮的,然後把轉來的螢火蟲放在,吃過的橘子罐頭的玻璃瓶子裡,三個一群五個一體的還比賽,看誰抓的螢火蟲最多,誰的螢火蟲屁股最亮,有時候還進行比賽,如果那個小夥伴的螢火蟲明明屁股很亮,卻沒有參賽成功的,幾乎都是蠻不講理的謾罵對方屁也不懂。
夏天麥子成熟的時候,晚上大人們要去麥場看護,那會吵著鬧著非要去,就和大人拉著木製的架子車,裡面鋪著被褥放著枕頭,大人在賣場轉悠的時候,自己躺在被窩裡看著佈滿星星的夜空,周圍蟋蟀的聲音此起彼伏,澇池裡蛤蟆熱的呱呱直叫,偶爾遇見隔壁賣場的叔,父親就和他們坐在土畔邊,兩人抽著旱菸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農活和生計。
那會停電期間的樂趣還有很多,而以上這些則我成年以後較難忘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