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門HRPro
-
2 # 駱駝祥子006
依筆者個人經驗,快速招聘銷售人員有四招,即,現身說法;榜樣招聘;“騙招”和內部消化。
銷售人員是每個企業,每天都需要招聘和引進的人員;也是每個企業招聘過程中招聘最困難的工作崗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銷售人員流功性大,且很多人都不願意從事銷售工作。他們認為銷售工作就是個求人的事情,壓力大,委屈多,收入不穩定,而且經常需要加班。
所以銷售人員招聘是企業最難招聘到人的工作崗位之一。
那麼如何才能快速招聘到銷售人員呢?
1.剛剛畢業的大中專學生;
2.曾經從事過其他銷售的銷售人員;
3.沒有辦法迅速就業的人員;
4.學歷低的進城務工人員。
對於自己的企業而言,應該確定需要哪一類人,才決定到哪些地方去運用這樣的招聘方式。
1.現身說法 是指用成績好的代表人員,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吸引和鼓舞其他人員報名參與銷售工作。很多企業,如保險企業,傳銷企業等經常採用。
這種方法適合在大中專院校的專場招聘會,或者是人員聚集的專業招聘現場。
2.榜樣招聘 很多時候,不一定銷售好的人員願意,或者是有時間參與現場招聘,就可以用攝像等方式記錄他們業績,吸引人才加盟。
這種方法適合路演招聘,勞務市場專場招聘,休閒人員最多的公園場地。
3.“騙招” 所謂“騙招”,直接地用榜樣人員的高薪酬,或者是行業高薪酬為“誘餌”,引起求職者或者是意向人員關注。從關注中尋找合適的銷售人員。
如,年薪百萬招聘銷售人員;大都屬於這類。因為銷售年薪基本都是與業績掛鉤的。
所以,這種方式為放之世海都有效的方式。
4.內部消化 即從公司及銷售人員中找銷售人員,包括從其他行業的銷售人員找人;從同行業中找人;主要的是發揮自己單位,尤其是銷售人員的積極性去推薦人。
特別說明1:很多人做銷售就是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收入,這是我們招聘銷售人員的切入點;
特別說明2:高收入是招聘銷售的切入點,同時也應該找個高大上的理由,好讓部分愛面子人可以放下包袱加盟;
特別說明3:很多單位啟用“嫂子”做銷售,說明銷售從帥哥美女,走向青年帥哥,中年美女;
特別說明4:保險銷售人員年齡小的可以是剛入社會,年齡大的可以是爺爺奶奶,人盡其材;
特別說明5:建立好的銷售獎勵機制和晉升機制,可以更好地在銷售隊伍穩定基礎上,更添新血液;
特別說明6:招聘與培養並重(如辦學或聯合辦學),才可能是解決銷售人員一勞永逸的辦法。
-
3 # 珺偉
作為人力資源專員,不是招聘什麼崗位的員工,要想做好招聘工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為招聘的崗位做好崗位說明書及崗位人才的任職資格說明書;
2)根據任職說明書來描述所需招聘人才的人才畫像;
3)分析招聘人才的時間節點,選擇適應現階段的關鍵勝任條件;
4)內部人才庫中進行對比篩選;
5)外部儲備人才庫中進行對比篩選;
6)公開外部招募計劃書;
7)人力資源專員出發篩選初步符合條件的人才;
8)成立面試小組進行復試;
-
4 # 奇奇5632
我作為一名企業的HR,要高效地招聘到銷售人員,確實需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因為普遍來講,銷售人員為什麼比較難找到合適的,因為對於銷售人員來講,就業機會多,基本上各行各業都有銷售;提成方式多,大家都有一個印象,想賺高工資,可以選擇做銷售,很多比如剛起步的公司,提成就會給很高,當拿過高提成的銷售人員跳槽去其他地方,勢必不會接受工資比原來還低的工作。
當然要高效地找到銷售人員,我們作為HR也要學會分析和改變:
首先,招聘渠道。瞭解本地最好的幾個招聘渠道,比如:招聘網站,發招聘傳單,職介所等,大面積地散佈招聘資訊。
其次,做好市場薪資調研,瞭解目前市場上改崗位的薪資水平,知己知彼,才能找到好的銷售人員。
最後,學會分析應聘者的普遍薪資情況,做好記錄,比如記錄:最低的薪資要求,其他福利要求等,這樣慢慢地會形成一張統計資料表格,會將來調整薪資做輔助依據。
招聘本來就是要不斷地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慢慢地就會提高招聘效率了。
-
5 # 鄭先森0829
首先作為一名HR,需要了解所在公司的行業狀態和特性,對業務團隊的需求和發展有明確的瞭解和認知。根據以上實際需求找尋用人資訊。面試過程中要利用對行業、公司業務方向的知識參考來了解求職者資訊,滿足職責要求標準的70%即可考慮錄用,因為招聘的是銷售人員,剩下的30%就是試用期期間需要考核的適應性、學習性和銷售悟性了。
-
6 # 老闆的臥底
一直從事在銷售行業的我也來發表一下看法。
做銷售等同於一次創業
銷售做得好,固然能拿到高薪,但是從事銷售行業要面臨諸多壓力,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再者,一般的公司都有業務部,普偏都在招人,造成了銷售人員的可選擇性略微廣泛。
那如何有效的招聘到銷售人員呢?
第一:從年齡上看,年輕人有時間、也有資本去挑戰銷售內的工作。
年輕人缺的是什麼?是成長,是經驗,而銷售,無疑是幫助年輕人成長最快的工作之一。
第二:薪酬制度,晉升機制要合理
人,不可能幹一輩子的業務員,而且業務員的工資極其不穩定,如果看不到晉升的希望或者連最低保障工資都沒有,招聘是很難的。
第三:有獎招聘機制
比如公司的某某某介紹一個業務員過來上班,在這個業務員達到一定要求之後,給予介紹人一筆獎金
第三:對部門經理或者團隊經理提出人力考核
第四:挖團隊
-
7 # 冀在長安
首先,我覺得在招人之前要看看自己公司做好準備了沒?
1、薪酬(底薪)、績效(提成)、發展都設計好了沒有;
2、人來了,怎麼用,如何用——培訓計劃做好了沒;
3、leader到位了沒,誰來帶,如何帶。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內部準備不好,人來了跟放羊一樣到處放養,可不養著養著就沒了。
做好準備以後,下面詳細說一說行動:
一、招
招有很多種比如說網路招聘、現場招聘、轉介紹等等。
(1)網路招聘
做好網路招聘要先篩選好簡歷,無論是找什麼行業的工作,只要是找銷售工作的,一律篩選:首先是找銷售工作的,其次是篩選年齡25歲以上的,大專學歷的,工作經驗2年以上的,外地人,社會閱歷豐富的等等。
(2)招應屆生
直接招聘應屆生因為更多的基層銷售是在白紙上,被企業重新描繪出來的,這其中掌握“製造銷售”的能力很重要。
(3)員工推薦
鼓勵員工推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雖然很多企業有很多這方面的鼓勵政策。
(4)實習生制度
很多人天生具有很多銷售的特質,只要稍加點撥,就可以迅速上手,很快出成績,這些人一旦培養出來將會非常的穩定,短則三年,多則五年、八年,所以優秀的實習生制度要建立。
二、 聘
聘就需要了解候選人的需求,到底是名還是利。
以下是面試慣用的方式:
拿到簡歷大致看一下,年齡、婚姻(考察他的抗壓性)簡歷的填寫完整性(看他的求職慾望、和重視程度)。
你好XX,你之前做什麼?(瞭解他前工作為對比做好鋪墊)
你為什麼離職?(明知故問,重要看他的反應能力,和對公司的認可度以及探索他的想法)。
你為什麼做銷售?做銷售最重要是什麼?怎麼做好銷售?
再說簡歷中業績的問題,面試的時候多追問幾個問題,如業績高,怎麼個高法,銷售的產品是什麼,怎麼提點等等。最關鍵的是,面試官要懂業務,不要被一些虛假的資料給矇騙過去。
然後告訴他,現在你在找工作,只有三種情況:一是你之前做的不優秀,二是你剛進入社會,三你想挑戰一下自己!(重點關注第三種人,可塑性很高,一般情況他們都會問待遇怎麼樣)
最後描述一下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及公司的綜合實力!
三、留
做好留人工作,這樣才真正算做好銷售招聘工作。
(1)熟悉公司各部分
帶領新員工熟悉公司環境和各部門人,讓他知道怎麼寫規範的公司郵件,怎麼發傳真,電腦出現問題找哪個人,如何接內部電話等。
(2)安排老帶新
最好將新員工安排在老同事附近,方便觀察和指導。
(3)積極溝通反饋
及時觀察其情緒狀態,做好及時調整,透過詢問發現其是否存在壓力。
(4)經驗傳授
適時把自己的經驗及時教給他,讓其在實戰中學習,學中幹,幹中學是新員工十分看重的。
(5)肯定與表揚
對其成長和進步及時肯定和讚揚,並提出更高的期望。
-
8 # 總裁股權密碼
建立完善的公司招聘機制
擴大前期招聘入口人數,集中面試,從大批人中選拔優秀人才
招聘銷售標準:
1.有銷售經驗的人
標準:在上一家公司得過年度銷售冠軍,或者連續得過3次以上的月度冠軍(公司人數50人以上)
2.剛畢業的大學生
標準:大學期間當過班幹部或者社團領導,又很好的組織能力,這種人情商極高
大學期間搗鼓小生意的,這種人有經濟頭腦,天生賺錢的料
-
9 # 小玥職場
首先,“高效招聘”是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裡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招聘任務,而且銷售員的“質量”與其他人一樣或者更好。
其次,因長期以來,銷售人員缺口都很大,無論哪種招聘方式,銷售崗位均佔據了榜首,而且大多數企業對銷售的招聘人數都是“若干”,比其他崗位的招聘數量要多很多。這會帶來2個問題:
第一:HR會降低銷售人員的招聘門檻,許多沒有經驗的小白、應屆畢業生都紛紛進入了銷售隊伍。然而招聘門檻低,相應的淘汰比例就高,銷售員工的離職率就高。第二:招銷售人員需求多,相對應地跳槽機會就多,這也會增加銷售員工的離職率。最後,銷售人員可能由於底薪太低或者工作壓力過大,也會選擇離職。因為銷售崗位最常見的計薪方法是底薪+提成。作為銷售人員,必然有業績要求。如果業績不達標,必然直接影響到個人薪資收入,當然就意味著很高的工作壓力。另外,如果底薪太低,無法養家餬口,銷售人員也不得不跳槽或者轉行。
因此,這就導致了長期以來銷售人員的流動一直是最頻繁的崗位,也是最令人力資源專員頭疼的事情,這也間接導致了HR長期都需要招聘銷售人員。那麼HR應該怎樣才高效招聘銷售人員呢?
一、招聘同行銷售這個方法簡單點來說:制定銷售分析需求,明確招聘候選人群。HR的目標候選人群可能有很多,比如:應屆畢業生、有1-2年工作經驗的初級銷售、有3-5年銷售經驗的中高階銷售、還是經驗豐富的銷售精英。當然,如果我們想要招聘來的銷售,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培訓,能馬上上手工作,那麼我們的目標候選人至少是需要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的。
這就導致了另一個新的問題:我們怎麼樣判斷一個求職者是否有工作經驗呢?除了根據他的自己的簡歷介紹,我們可以把目標瞄準同行的銷售。換句話來說就是挖掘同行的銷售精英。
因為他們具備以下三點優勢:
①對行業以及市場非常熟悉
因為是同行的銷售,你們銷售著相同的產品,對目標市場的研究也有相同的方向,所以對行業的產品以及市場特點比一般人要熟悉。當然的,因為是同行,工作內容上的變化不大,招聘的成功率也會大一些。
②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甚至是客戶資源
同行的銷售精英肯定是積累了一定的銷售工作經驗,有的甚至是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的,如果我們給出的工資足夠工資付待遇足夠好,或者我們公司的自身條件優越的話,同行的銷售會讓我們公司的銷售業績更上一層樓。
招聘同行的銷售,也就是挖同行的銷售精英,因為都是從事銷售工作,沒有轉行,工作性子、工作內容的變化不大,招聘進來的求職者能儘快適應新的環境,同時也能夠讓快速的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
因此,HR在招聘銷售人員時,可以把目標投向同行的銷售。
二、利用“羊群效應”招聘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非常注重情感的國家,在職場中,一名員工如果跟隨了一個上司多年,他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跟著這個上司工作踏實更有前途。如果上司跳槽了,下屬很有可能也會跟著跳槽,因此這些一些公司的高層銷售領導身上。這樣一來就可以利用羊群效應來招聘, 優秀的銷售領導甚至是一個優秀的招聘銷售團隊都吸引過來。
舉個例子來說,小張是A電器公司的人力資源專員,最近公司接到公司任務,要招聘多名銷售高階銷售代表及一名銷售主管。恰好小張了解到B電器公司有一名銷售經理,因不滿公司提成比例低,想跳槽的話,那麼小張就可以把招聘候選者向這位優秀的銷售經理靠攏,試圖聯絡上他,把他挖過來。因為這名銷售經理在逼公司的與下屬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如果把這名銷售經理挖過來了,很可能會聯絡著他的下屬,也一起挖過來了。這樣我們就成功的利用了羊群效應來完成了我們的招聘目的。
因此,HR在招聘銷售人員時,要學會巧妙利用“羊群效應”來高效招聘。
三、提成要足夠吸引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銷售的底薪都是偏低的,基本上都是透過提成來拿到高收入。因此HR在招聘銷售人員時,提成一定要設定的足夠吸引人。
也許你會反駁說:公司對於提成都是有嚴格的比例規定的,我總不能作假吧。其實有時用數字表達,比用文字表達更有吸引力。
比如,公司規定銷售一個訂單可以拿到訂單總金額的1%的提成,用文字來表述,可能看不出這個提成的比例有多大。但是如果你舉個例子,用一些具體的金額和公式來表達,會顯得這個提成更有吸引力。
因此,HR在招聘銷售人員時,要捨得花錢,把提成設定的足夠吸引人,讓求職者看到“錢給夠”的曙光。
四、明確告訴他們可以賺到錢對於其他的文職類崗位,銷售是一個相對賺錢的崗位,所以不少的人都都所以HR可以在“賺錢”上那些時間來“做文章”。
舉個例子來說,當幾個求職者一起進行全面的時候,我們可以找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員工來作為榜樣。這樣求職者相信真的可以賺到錢,這樣入職率會高一些。
不少求職者在面試銷售工作的時候,其實都非常的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能把銷售做好。大家都知道:銷售雖然門檻低,但工作難度不小,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跟各種性格各異的客戶打交道。一個優秀的銷售需要掌握的技能特別多,因此有不少銷售新人都會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能把銷售做好。
畢竟銷售崗位基本工資非常低,都是需要靠提成來拿高工資的,所以可以針對性的去列舉公司裡比較優秀的幾個同事的例子,列舉他們是如何從銷售小白一步一個腳印的到簽下千萬大單的歷程,這樣可以讓求職者更容易幸福,更便於我們高效招聘到優秀的銷售,加大招聘入職率。
結語因此,HR想要高效招聘銷售人員,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把目光投向同行,挖同行的“牆角”,招聘同行的銷售;第二,巧妙利用“羊群效應”招聘;第三,要給出足夠吸引人的提成,讓求職者覺得“錢給夠”了;最後,要明確告訴求職者:進我們公司來做銷售可以賺到錢。
回覆列表
這個表格,學術性的研究多些,個人愚見。
最近幾年一直在做房地產營銷招聘,涉及大批次一線銷售人員(銷售員、渠道員等),有幾個實操效果比較不錯的方法分享下:
1.校園招聘,學校組織的雙選會效果一般,建議走“校企合作”模式(特別建議與大專院校合作),與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介面,組織專場招聘會,學生也比較認合作企業,供企業挑選合適學生;在挑選學生時候綜合素質是一塊,重點看其對金錢的慾望,因為銷售崗最直白的驅動就是金錢,家庭條件好的大機率不願意從事營銷。
3.制定內部推薦獎勵辦法,很多員工是願意把親朋好友推薦到公司來就職的,前提是這個崗位能有不錯的收入、公司各方面實力有強的吸引力,輔之獎勵措施,能收到不錯效果。
4.用好業務部門,每個營銷管理層負有不可推卸的招聘、組建團隊責任,需要其配合好公司一起組建、招聘團隊;況且每個管理層基本是圈內的多年從業者,有一定的人脈資源,由其主動開展招聘動作,順理成章,且效果非常好;當然這條需要公司層面給予支援,即招聘不只是人力資源自己的工作,業務部門同樣負有責任。
5.同行業營銷人才地圖建立,人力資源應該清楚公司需要的營銷人才在哪裡,招聘需求產生後,能夠定向、有針對性的展開挖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