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雨荷風
-
2 # 卞競婉
如果說是在新冠疫情前,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相信一場地區衝突會引爆世界大戰。然而,現在的情形變了,一場席捲整個世界的疫情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公共衛生領域,其影響已經波及經濟,政治,制度層面。就國際戰略層面而言,它加速了國際格局的變化。在這一世界格局轉變過程中,有些國家“不甘心”失去話語權,也無法接受其國際地位的變化和衰落,它們自然要掙扎一番。在這種情形下,地區熱點問題就會成為它們攪動國際局勢,進而阻遏世界格局變化的“抓手”。鑑於此,如果說中東再發生一場規模性戰爭的話,則存在著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比如說目前非常“詭異”的中東局勢。
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美國大選後,中東地區的局勢很不平靜,連續發生了多起匪夷所思的事件,甚至給人以“詭異”的感覺。在中東地區,疫情同樣使伊朗損失慘重,再加之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效果的逐漸顯現,導致伊朗經濟嚴重滑坡,人們生活水平顯著下降,國力也在削弱。鑑於此,伊朗低調了許多,其戰略收縮的意圖非常明顯。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在疫情最嚴重期間,伊朗境內的核設施,煉油廠,發電站,港口,軍事基地等重要設施接連發生了多起“事故”,儘管至今沒有人“認領”,但誰幹的,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此為詭異之一。
美國大選後,以色列突然加大了對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設施及伊朗民兵基地的打擊力度,進行了多次襲擊和轟炸。比如,11月18日,以色列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越過邊境線進入戈蘭高地埋設地雷為由,派出戰機轟炸了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8處軍事目標,造成10多名伊朗軍人傷亡。11月22日,伊朗又派出了大批戰機,據說還出動了F-35越過敘利亞邊境,對位於敘利亞代爾祖爾省阿爾布·卡瑪勒鄉村地區的伊朗軍事設施及民兵基地進行了猛烈轟炸,10多處目標被摧毀,6名伊朗軍人被炸死,多人受傷。需要說明的是,以色列對伊朗目標的這兩次大規模轟炸,正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以色列訪問期間。此為詭異之二。
當地時間11月27日,伊朗核計劃負責人,首席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被刺殺。當伊朗政府及民眾尚處於驚愕,悲傷和憤怒之時,又爆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階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被襲擊的訊息。據報道,11月29日晚或11月30日凌晨,在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附近的加伊姆地區,伊朗革命衛隊高階指揮官沙赫丹乘坐的汽車遭遇一架無人機的襲擊,沙赫姆及其3名隨從身亡。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伊朗的高官及科學家就接二連三的遭到襲擊,而且似乎是肆無忌憚,著實讓人費解,此乃詭異之三。
從11月18日開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了以色列,在此期間,以色列兩次轟炸了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和基地。11月21日,美國軍方宣佈,4架B-52H戰略轟炸機從本土北達科他州米諾特空軍基地起飛,並部署到了美軍的中東基地。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8日的報道,此前參加美,日,澳,印四國軍事演習的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將“折返”波斯灣。而據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尼米茲”號航母折返波斯灣的決定並非伊朗科學家被暗殺之後作出,而之前就已經做出這個決定則更加使人懷疑其動機和目的。此外,亦有報道說,在蓬佩奧訪問以色列期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秘密訪問了沙特。美以的這些動作同樣耐人尋味。此為詭異之四。
距離明年1月20日美國新總統上任的日期已經很近了,也就是說,特朗普在白宮的時日無多了。可是,至今為止,特朗普仍然拒絕承認“敗選”,顯然還對大選結果的“翻盤”抱有一線希望。然而,特朗普在國內的訴訟仍然沒有明顯進展。因此,有觀點認為,從理論上說,不排除特朗普在熱點地區挑起一場戰爭,進而助力國內大選結果“翻盤”的可能。而如果將此與上述四個詭異現象結合在一起來解讀的話,不難看出,美國和以色列顯然有“碰瓷”之意味。目的自然是想激怒伊朗,而伊朗一旦因為惱怒而有明顯報復動作的話,以色列和美國特朗普政府也就能夠藉此實現各自的“利益”了。以色列的目的顯然是想摧毀伊朗核設施,而特朗普的用意則可能是想以“戰時總統”的身份在大選結果問題上混水摸魚。
今年1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附近使用無人機擊殺了伊朗軍方二號人物,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而在11月27日,伊朗首席核科學家,伊朗核專案負責人法赫裡扎德又被暗殺,這顯然是伊朗的重大損失,也是無法接受的。目前,伊朗民眾可謂是群情激憤,要求伊朗政府採取報復行動。11月20日,伊朗議會也召開了緊急會議,並通過了兩項措施議案。一是要求伊朗政府重啟被聯合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限制的核計劃。二是加快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這也就意味著鈾濃縮丰度的提高。那樣的話,也就給以色列及美國尋找到了“藉口”。所以說,現在的伊朗政府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果不對科學家及高官被暗殺採取報復行動的話,則無法平復伊朗民眾的憤怒情緒,而如果展開報復行動,則可能會正中以色列和特朗普政府的圈套,進而可能會導致中東地區一場新戰爭的爆發。
假如伊朗與以色列或美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且大打出手的話,無疑,那將是繼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之後的又一場新的中東戰爭。由於伊朗比之伊拉克和敘利亞體量更大,其戰爭的烈度和強度肯定會超過伊拉克及敘利亞戰爭。而由於伊朗是什葉派的代表,如果戰爭爆發,涉及的不僅是地緣政治問題,還可能會涉及宗教派別的紛爭。那樣的話,戰爭所涉及的國家肯定更廣。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甚至是土耳其等穆斯林國家都有可能會牽連其中,那樣的話,極有可能會使戰爭面外延,進而會導致地區外的國家參與。而假如“適逢”國際格局變化的微妙時期,亦不能排除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
在歷史上,一件意外的突發事件引爆地區衝突,進而引發世界性大戰的先例不是沒有過。1914年6月28日,在波西尼亞首府薩拉熱窩,奧匈帝國的王儲斐迪南大公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刺殺,這本來是一起意外事件,但卻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斐迪南遇刺一個月後,在德國的支援下,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此後,德,法,俄,英等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展開了大混戰,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從理論及先例來說,一起意外事件或一場地區衝突引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戰後,儘管地區衝突不斷,但卻始終沒有再爆發世界性規模的戰爭。因此,有觀點認為,一場地區衝突已經不可能再引爆世界大戰。對於這個問題,要辯證的看待。二戰後之所以沒有再爆發世界大戰,主要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二戰後聯合國的成立,建立了新的世界規則和秩序體系,這個體系起到了阻遏世界大戰的作用。二是有了核武器,使世界處於了核威懾的平衡之下,誰都不敢輕易將戰爭規模擴大,因為那是毀滅性的。然而,假如這兩個重要因素的其中之一發生了“顛覆性”變化的話,也並非沒有衝破世界性戰爭“藩籬”的可能。
今年4月份,疫情在美國全面爆發後,世界知名的“戰略大師”,97歲的基辛格博士感受到了美國的衰弱和特朗普政府的躁動,曾撰文指出,世界格局的變化正在因為疫情的出現而加速。並“警告”稱:“如果美國衰落了,別人也不會好過”。10月7日,在與美國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及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進行經濟問題互動時,基辛格再次發出“警告”,認為現在的國際局勢頗有一戰前的“氣氛”,如果不能設定“底線”,則有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而在美國大選開票過後,特朗普與拜登因為“結果”而僵持不下之時,基辛格直接向拜登喊話,呼籲拜登抓緊建立大國間的基本信任和防控風險機制,以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重演。
從基辛格博士的“警告”和呼籲中不難判斷,基辛格是看到了美國的衰落,看到了美國政府因衰落和世界格局變化中美國國際地位的不穩而產生的躁動,看到了特朗普因為大選“結果”可能會冒險的趨勢。作為深知目前美國軍事實力,且影響了美國戰略近半個世紀的基辛格顯然是嗅到了某種危險,為了世界,當然更是為了美國,基辛格要吶喊,要阻止。而從特朗普將包括基辛格在內的數名戰略顧問從美國國防安全政策委員會“出名”來看,除了報復這些元老沒支援他外,亦有踢開這些“絆腳石”,以利於特朗普進行軍事冒險操作的可能。
而從伊朗科學家及革命衛隊高階指揮官接二連三被暗殺,以色列頻繁襲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美國向中東增加部署戰略轟炸機,調動航母折返波斯灣等現象來看,儘管特朗普在白宮的時日已經不多,但仍然不能排除特朗普瘋狂一把的可能。果真如此的話,中東地區衝突則有可能爆發一場“新戰爭”。而基於目前國際格局的急劇變化,為了話語權,為了在世界新體系中佔據有利地位,從而導致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鑑於此,世界各國都必須足夠重視和提高警惕。
回覆列表
伊朗科學家被定點伏擊,對此,伊朗民眾雖然進行了遊行,但伊朗軍方至今還未做出過激的舉動。同時,也並不像當初襲擊蘇萊曼尼的時候,美國就直接承認了使用無人機對其發動的空襲。因此,這次美國並沒有承認是自己所為,伊朗核專家遇難,應該不會導致美伊之間爆發衝突而引發更大規模戰爭。
首先,不同於上次的迅速回擊,伊朗當初在蘇萊曼尼遇襲的時候,宣稱立刻對駐伊拉克美軍採取了轟炸。而這次的事件,伊朗稱它為恐怖分子襲擊。現在的伊朗急切地盼望著特朗普趕快下臺,因為在特朗普上任的四年內,伊朗受到的壓力比之前更大了。它希望拜登就任後,可以讓美國重新加入伊核協議,那伊朗的形勢就會有很大機率的緩解。因此,現在的伊朗就是要耐心地等待,即使面對以色列和美國的挑釁,在不妨礙大局的影響下,伊朗也不會採取衝動的做法。
從伊朗並沒有將這次的兇手直接宣揚為美國,說明他還不想與美國徹底鬧翻。當前特朗普有可能是故意為難伊朗,伊朗在艱難的處境下只能暫時忍耐,所以吃了個啞巴虧。而以色列看到伊朗如今的狀態,可能會變得更加囂張,再次對伊朗的重點人物進行清除。
其次,伊朗應該已經仔細考慮過,在這個時期發動戰爭對伊朗而言,會導致什麼後果?伊朗的核專家並不是只有一個身份,他在國防部還擔有職位。可就是這樣應該重點保護的物件,結果行蹤如此輕易地洩露出去,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伊朗內部已經有敵對力量的潛藏,如果不將隱藏的奸細給抓到,伊朗的情報有可能隨時會被洩露給對方。兩軍開戰最重要的就是資訊與情報的獲取,很明顯伊朗已經失了先機。在沒有解決好內部問題之前,伊朗受到了很大威脅。
同時,近期美國還將航母戰鬥群重新部署,也對伊朗形成了一定的威懾。加上有以色列助長聲勢,美國和以色列的軍事武器比伊朗先進許多,伊朗即使貿然興起戰爭,最終也是打不過對方。
再者,雖然美國有將伊朗打敗的實力,但自身也會遭受到嚴重的損失。從伊朗的戰略空間來看,伊朗並不像伊拉克那麼脆弱,伊朗的背後還有強大的俄羅斯在隱隱支援。美國打擊伊朗也會面對很大的風險,至少不能夠保證獲得的利益可以彌補這些損失。當前一個阿富汗戰爭就讓美國覺得是個錯誤,針對伊朗,美國應該也不想嘗試。它主要旨在威懾對手,美伊之間引發大規模戰爭對美國也沒有好處。
總之,伊朗科學家在被伏擊後,應該也難以導致美伊間產生大的衝突,更不會引發大規模的戰爭了。整體上來講,大規模戰爭爆發雙方都會受到損失,伊朗和美國都難以預測帶來的風險和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