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零零總總

    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人類是束手無策的。特別是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在自然災害過後,基本上就是哀鴻遍野。所以,自然保護就顯得很重要,我們現代人有這樣的意識,古代人民也有。

    哪些朝代對環保做過貢獻呢?我認為是西周和唐朝。首先是西周,在西周時期人民是靠天、地和山吃飯,總不能把這些得罪了。早在西周時期,周人就對環境有所保護。周文王告誡周武王:“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麇不卵,以成鳥獸之長。”這就是一種環保思想,就想我們現在捕魚,要把小魚放回湖中。周王朝還頒佈了《代崇令》規定:“毋填井,毋伐樹,毋動六畜,有不令者,死無赦。”這個懲罰是很嚴重的,就可以知道西周對環保事業的重視。

    接下來是唐朝,到了唐朝環保就有了很大的行動力。五嶽名山都納入政府管理職責範圍,還把京兆、河南兩都四郊三百里劃為禁伐區或禁獵區。

    所以從生態歷史史觀,也可以窺見唐朝當時在世界的領先地位和繁榮程度。

    古代的環保事業發展是一個過程,不同朝代的諸多詩人去描寫祖國的大好山河,也可以側面反映不同朝代為環保事業做出了貢獻,這兩個是我認為貢獻比較大的朝代。

  • 2 # 寧靜致遠PAN

    宋代經濟文化尤為繁盛,出現了許多人口上百萬的大城市,可想而知民眾會製造出多少垃圾。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宋朝設定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街道司”來管理城市的環境衛生。街道司可以招募500個環衛工人,每名環衛工人給予月薪“錢二千,青衫子一領”,其職責包括修治街道、疏導積水、打掃衛生、管理交通等。為宋代城市管理做出了巨大貢獻。

  • 3 # 小軒窗聽夜雨微瀾

    中國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環保理念在中國古代早就有了。下面咱們在古代的歷史典籍和各朝代的設立的機構中查詢一下蹤跡,探尋古人早就有了的先進思想。

    古人的先進理念

    (一)管仲的思想主張。管仲是春秋時期人,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他在《管子•立政》中談到富國立法有五條,第一條就是“山澤救於火,草木殖成,國之富也。”意思是,山澤能夠防止火災,草木繁殖生長,國家就會富足。

    (二)左丘明的《國語•周語》中講到周制,“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sǒu)有蒲草,圃有林池,所以御災也。”意思是,國都近郊有牧場,邊疆上有投宿之處和守護者,沼澤地裡有茂盛的草,苑圃裡有樹木和池塘,這些都是準備預防災害的。

    (三)孟子在《寡人之於國》一文中深刻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數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意思是,不用細密的漁網到大池中捕魚,那樣魚類就吃不完了。依照合適的時間到山林砍伐樹木,木材也會用不盡的。

    各朝代的環保機構

    (一)五帝時期的出現我國最早的環保機構。據《尚書》及《史記》中記載,舜帝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伯益,和當時的“衡”一樣,都是掌管山澤川林的官位。

    (二)秦漢以後,條(dí)狼氏出現。《周禮》記載,這是一個專門負責清除街道上的垃圾,保持城市環境清潔的官職,這也是歷史上最早專門清除垃圾的機構。

    (三)唐代以後出現了專門收集廢品,清理垃圾、糞便為職業的人。

    (四)宋代經濟繁盛,出現了很多規模很大的都市,於是專門設立了“街道司”,管理城市衛生。還僱傭了很多人打掃衛生,修治街道,疏導積水,管理交通等。一個街道司可以招募近500人,可以說是規模龐大的環衛部門了。

    結束語

    古人能夠在久遠的過去就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積極採取措施落實環保行動,將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巧妙結合,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後人做出了榜樣。

    我們也要在今天的生活中,踐行環保理念,落實環保行動,以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的的國家而貢獻力量!

  • 4 # 淆暖讀書

    看到古代環保,第一反應就是國家寶藏裡介紹的西漢長信宮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曾經說過:“你們中國人太了不起了,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環保意識,長信宮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節能環保燈了”。

    我想,長信宮燈之所以被譽為“中華第一燈”,不僅是因為它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更是因為它體現出來的超前的環保意識。長信宮燈整體制作為一個跪坐著、雙手捧著燈盤的宮女形象。當燈點燃時,燈焰在燈盤裡燃燒,散發出的煙就透過右手排進宮女的體內,然後再溶於體內的清水中,避免了室內汙染。燈盤還能夠旋轉,兩塊擋光的罩板也能隨意開合,這樣就能夠燈光的照射角度和亮度。古人這樣的智慧和環保意識真讓人佩服!要知道在西方直到十五世紀才發明了油燈的鐵皮導煙罩呢!

    長信宮燈雖然只是一個小物品,但我覺得從一件小物品上也可以看出古人的環保意識。正如在我們生活中,使用節能燈、養成隨手關燈關水習慣等,也是力所能及地參與到環保中來。

  • 5 # 風動藤動銅鈴動

    在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後,生產力極大發展,人口數量較快增加,工業勞動力人口居住越來越集中,人類的規模工業化生產生活的活動對自然界產生急速而巨大的影響,使區域性自然界的平衡遭受破壞之後難以自我恢復,因此而產生了越來越嚴重的環保問題。

    而在以農耕文明為主手工業為輔,沒有大型工業的古代朝代,基本上沒有什麼環保問題。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口及其活動受自然經濟條件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採;更加沒有現代化學工業,連化學基本理論都沒有形成,所以造成現代社會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汙染源都沒有。因此古代的朝代是沒有環境保護的嚴重問題的。

    古代科技不發達,古人對自然界奉若神明,尤其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基於當時的宗教和畏懼天道神明的認知觀念,倡導“不傷天和,不違人倫”的共同發展觀。例如冬春不砍伐小樹木,不獵殺懷孕的動物和幼小的動物,圍獵時網開一面,不趕盡殺絕;捕魚時的網眼不能太密,以放過小魚等措施。

    因為自然界的失衡曾經給科技落後的古人帶來許多嚴重的危害,促使古人有意識地去不破壞並且還要維護自然界的平衡發展,所以就產生了許多保護自然環境的作法。雖然不同於現代條件下的環保思想和環保意識,但也是立足於人和自然的平衡發展。

    如果這算是廣義的環保的話,那麼歷史上的朝代都做了一些這樣的工作。但是古人的生存環境之艱難是今天的我們所難以想象的,所以古人面對環境的更重要的問題是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以利生存發展,而不是環境保護問題。

  • 6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行

    筆者認為,歷朝歷代都做過保護環境,禁止在生育季節獵殺野獸,禁漁,保護森林環境的各種舉措,甚致比我們現代周密,完整。去檢視歷史,有許多這樣的記載!

  • 7 # 歷史風物誌

    古代的環保意識不一定很強,但確確實實有很多朝代都對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有禁止亂砍亂罰的,有禁止隨地亂扔垃圾的。說到最早關於環保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周朝。古籍《說苑》有記載,周文王姬昌在攻打崇侯虎的時侯頒佈軍令,命令士兵不能殺人、毀壞民房、填井、砍樹、搶奪百姓養的牲畜,違抗的殺無赦。當然這條命令的目的主要是顯示正義之師的優良作風,但它側面的也對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可能有人要懟幾千年前的幾棵樹算什麼?那如果這麼想,我們現在砍幾棵樹於後代也不算什麼嗎?

    說到周朝還不得不說井田制,井田制透過合理的分配給百姓、貴族田地,有效的控制耕地面積,使每個人獲得相應的田地,緩解人類對原始土地、山林的開墾破壞。同樣是周朝,在《國語》:

    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國有郊牧,畺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禦(防禦)災也。其餘無非榖土,民無縣耜,野無奧草。

    在這段記載中直接提出植樹造林,防禦災害的觀點。周朝的環保意識遠不止於此,在《周禮》中規定:

    “不樹者,無槨”,古人多看重身後事自然不用多說,《周禮》的規定是不種樹的人,死了不準使用棺材,這是什麼意思?簡直就是呼之欲出的“可持續發展”啊,而且周朝這些所有的規定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職位來統御管轄,可不僅僅是說著玩的。

    周之後的戰國春秋時期就不用談了,即便他們講的再怎麼注重環保,天天打來打去的,做兵器、戰車、防禦工事、城市復建,哪個不得砍樹。而且這一時期因為鐵器的進步,農業生產力提升,井田制基本形同虛設,老百姓通通都去開墾私田,肯定是毀了很多的原始地、山林的,尤其是秦朝商鞅直接就廢了井田制。同樣是秦國,雖然廢井田制,但是秦國也是中國甚至世界最早的環保法律,周朝雖然也有環保規定,但是並不像秦朝這樣的有針對性。秦朝的田律中有這樣一條: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到七月而縱之。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

    意思是春天二月的時候(正是樹木生長的時期),禁止砍伐樹木和築堤壩堵水,不到夏天不準燒草做肥料,不準採剛剛發芽的植物或捉幼獸或掏鳥禽蛋。。。。。。。,這不正是古代版本的“禁漁期”嗎?

    之後唐、宋、元都進一步的具體化了自然環境的保護,並寫入了各朝的法律中,保護物件也從樹木、鳥禽擴充套件到水土山河。可以說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是接近於原生態的生活環境,只是我們現代工業的崛起後,環境被破壞的嚴重,有的甚至是不可修復的破壞,最痛心的就是物種滅絕,我們不敢說古代沒有物種滅絕的現象,但自從17世紀以來,物種滅絕的速度在飆漲,17世紀~19世紀期間地球上滅絕的禽類、獸類是二十五種,19世紀~20世紀中葉滅絕的達78種。聯合國的近年的報告中發出警告,現在有近百萬的物種面臨滅絕,當然包括海、陸、空,動植物,所以環境保護我們不如古代任何一個朝代,這是科技、工業發展的必然,我們能做的是個人減少不必要的汙染,儘量不製造汙染,我們已經不能給後人留下一個古人留給我們一樣的地球,但我們要儘可能的留下最好的給後人。

  • 8 # 一碗高沫兒聊歷史

    現代人由於工業發展和人口爆炸,對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損害,因此才有了環保意識。古人並沒有這種隱患,所以也就不會刻意的去保護環境了。但歷史上有兩個朝代,卻也實實在在的為環境保護出了一把力,那就是是宋朝和明朝,兩朝前後花費幾百年時間,在北方大肆植樹造林。

    下面咱們就來說說,這兩位“環保小能手”是怎練成的。

    兩宋種樹的無奈“地利不夠樹來湊”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中原王朝抵禦北方少數民族,是依託北方連綿大山上建立的長城進行的。

    但宋朝建立一直未能收復幽雲十六州,長城防線也就無從談起了。

    從地圖上就能看得出來,北京往南就是廣闊的河北平原,這對於契丹騎兵是非常有利的。

    北宋時期北方形勢圖

    失去地利保護的大宋朝,實在是沒有辦法,自宋太祖登基開始就號召北方邊民種樹,希望利用樹林來拖住契丹騎兵的速度。

    《宋史》記載:“申明周顯德三年之令,課民植樹。”宋太祖為了鼓勵邊民種樹還特意下詔:“有能廣植桑棗, 開墾荒田者, 並只納舊租, 永不通檢。”

    這一舉措的成效非常明顯,契丹騎兵經常突入劫掠的瓦橋關一帶,在廣中樹木之後,林間小徑僅能容下一名騎兵透過。

    南宋王明清所著的《揮麈後錄》中說:“於瓦橋一帶南北分界之所專植榆柳,中通一徑,僅能容一騎”。

    宋太祖趙匡胤

    宋人此舉將遼國君臣噁心到不行,《宋史》記載:“雄州種木道上,契丹遣人夜伐去”,堂堂遼國鐵騎,居然半夜偷偷摸摸去砍樹。

    眼看森林防線起效,後來的北宋以及南宋皇帝們,面對北方少數民族入侵,都一直堅定不移地推行“多種樹”的政策。

    明朝天子守國門,種樹守天子

    明朝自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北方邊境防禦就是整個大明朝的頭等大事。

    同宋朝不同,明朝可以依託長城對蒙古進行防禦,但長城畢竟無法覆蓋整個邊境線。

    因此在永樂帝死後,宣宗朝進入戰略防禦狀態時,就提出了以長城、樹林為基礎來防禦蒙古入侵的方略。

    由於明朝在邊境線上移民實邊,以及遷都北京使得人口暴漲,百姓因為做飯、禦寒的需要,對北方邊境上的樹木造成很大的破壞。

    弘治帝登基後,針對這種情況統一建立木廠制炭,並且鼓勵民眾使用煤炭。同時下詔不得私自砍伐樹木,自山海關往西沿山種植樹木。

    自此之後,歷經隆慶、正德、嘉靖、萬曆幾朝都一直推行這個政策,一邊禁止民眾濫砍濫伐,一邊在山上種樹,朝廷的這一舉措帶動了百姓也自發種樹。

    今天看來,明朝實現的這一政策並未起到什麼作用,蒙古、後金的騎兵屢次突破防線進入中原。

    明朝初年疆域圖

    宋明兩代這種以大樹為兵,防禦侵略的政策,這種被動防守的策略,在現在看來是失敗的。

    從漢唐時代到明初數次北伐,就能看得出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被動防守永遠只有捱打的份兒。

    但是“東方不亮、西方亮”,雖然抵禦外敵沒有起到作用,但是對於環境的保護確是實實在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建社會真的有那麼糟糕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