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學三河老師
-
2 # 雙宿曉飛
儒家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道家的天地任逍遙。
佛家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這三大巔峰境界,陽明先師都已領略。一句“此心光明”,就是印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祈禱]
-
3 # 運途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生活在春秋時代,是我國從奴隸制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的重要轉折期。這個時段,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生產工具日漸先進,人口也迅速繁殖。在此情況下,延續了上千年的“唐虞之風”逐漸瓦解,諸侯國之間日益為了獲得生產資料和土地、水等資源以及財富,而不斷互相進行征伐戰爭。戰爭催生了脫穎而出者,也使得過去大量的“國人”也就是自由民顛沛流離,也有很多過去的“奴隸”在時代劇變中搖身一變成為奴隸主或封建主。人們身份的不斷變化,使得階級的轉圜日漸頻繁,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孔子在內的一批知識分子,開始深入思考思想和哲學問題。孔子作為沒落奴隸主家庭出身,自然希望維護一定的秩序,當然必須用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來實現,這樣,代表孔子及其同類階層、階級特徵的儒家學說誕生了。
其“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中,“民”就是指所謂的“國人”,即包括原有的奴隸主、自由民等在內的既有既得利益階層。
王陽明他在孟子學說的基礎上,光大發展了中國哲學體系中的“心學”,亦被稱作“陽明學”。王陽明的成就,使其得以與孔子、孟子、朱熹並列為“孔孟朱王”四大家。王陽明出生於明朝中期,中國封建專制社會已經發展到頂峰,並開始走下坡路。這一時期,社會風氣日益糜爛,文化走向浮華虛誇,經濟停滯發展乏力,政治腐敗越發嚴重,貧富差距非常懸殊,邊疆外患此起彼伏,大臣弄權勾心鬥角,宦官驕橫權力氾濫。較之孔子所處時代,不僅“禮崩樂壞”,並且社會矛盾激化,連應當作為“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們,也很多沉湎於只讀書、尚空談、逐大官。王陽明遂提出了“知行合一”理念,將“知”與“行”合一,即“知是行之始”,“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知寒了方知寒”,又云:“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
王陽明的思想,充滿了實事求是、是非鮮明、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道德與哲學思辨,是明中期時代的智慧產物,是王陽明個人的歷史創見,也寄託了在那個混沌世界中一名清醒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
-
4 # 大江東去灌溉田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儒學的發展經過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十國,經過長時間戰亂,加上佛教的傳播,早就無法說服人們服從統治階級的統治,於是吸收道家和釋家的思想誕生了宋明理學,主要的服務物件是南宋和明清的統治階級。和百家爭鳴時的孔孟學說有很大區別。
-
5 # yesman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的確是這樣的。陳嘉映老師在他的書中講過,諸子百家是相對於理性。那王陽明他的學說有天人感應這一點,不是基於理性去看待這個世界的。
-
6 # 宇文東耳
儒家思想起源於先秦,在後世沿著兩條主線發展。一條主線是哲學化,一條主線是世俗化。
哲學化表現為對經國濟世的先秦儒家主題進行哲學含義的解讀,越走越深,直至內心而去,成為一種哲學化的思想體系。
世俗化表現為淡化了先秦儒家經國濟世的學說主旨,而片面強調其修身功用。伴隨著哲學化的程序,修身演變為修心,成為一種世俗的修煉之學。
我們知道,孔子的學說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施政邏輯的政治學說,而修身只是這個邏輯鏈條的起點,而不是目的。其修身的標準是“仁”,強調全社會尤其執政者、從政者的個人道德品質。因此其政治理念可以歸結為四個字,即“為政以德”,而被稱為“德政”。
忠恕之道是孔子的重要思想,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為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為恕。
孔子儒學的主要思想是:正名、仁義、忠恕、知命。.治理策略的差異。孔子主張“德治”,孔子的治國方略也被稱為“德治”或“禮治”。
孔子主張使用外部標準,如社會道德標準、倫理規範,或者他們是否履行了約束人民的義務。這種策略把道德和禮貌運用到人民身上,打破了傳統上認為禮貌不亞於庶人的觀念,打破了貴族和平民之間原有的重要界限。“禮治”體現了禮治的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的儒家思想要求每個人都要按照規則去做應該做和必須做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是出於不道德的考慮,即使應該做,這種行為也不會被承認。
王陽明是明代一個特殊的人物。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思想家,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官,而是文武兼備,理論與實踐都很厲害的角色。在明代政治高壓下,還能夠開辦書院,也是一大奇蹟。
由於這些經歷和身份的特殊,王陽明的學說相容的宋儒的三大流派,即以孔子孟子學說為主線,又帶有明顯的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痕跡,既是二程一陸“心學”的繼承者,也是朱熹的“理學”的發展者,他的學問核心就是“心即是理”。
另外,由於王陽明的事功非常了得,所以也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葉適的“事功學”。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心學、理學與事功學的結合的產物。
但總體而言,王陽明的學說更加側重“心學”,儘管是對二程一陸“心學”的發展,但又有明顯的區別,所以直接被稱為“王學”或“陽明學”。
從儒家的這一發展脈絡來看,孔孟其實保持著突出的政治學說的意味。董仲舒揉進了道家學說之後,越來越走向哲學化和世俗化的方向,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程度地脫離了政治學說的本質。甚至,從宋儒開始儒家還是不是“儒家”,都可以打問號了啊。
不過,由於這些思想家包括學術界都稱之為儒家,那不妨將其視為儒家一派,孔孟朱王自然是儒家的正統一脈了。他們的學說區別,如上所述,還是蠻大的。可以說,把孔孟與王陽明放到一起來對比,簡直是判若兩派了。
-
7 # 鳳年說歷史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學說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邏輯施政的政治學說
,而修身只是這個邏輯鏈條的起點,而不是目的。其修身的標準是“仁”,強調全社會尤其執政者、從政者的個人道德品質。因此其政治理念可以歸結為四個字.,即“為政以德”,而被稱為“德政”。
到了孟子,把側重個人品質的“仁”與側重社會規則的“義”相結合,而更加強調“義”的重要性。對於國君而言,要做到“義”,還是要以“仁”為起點,講究“民貴君輕”的思想。其政治理念可以歸為“仁政”。
可以說,孟子是對孔子學說中的政治性的忠誠的延承、強調和發展,因而被視為孔子的後學,並稱“孔孟”,被後世視為儒家正統。
王陽明是明代一個特殊的人物。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思想家,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官,而是文武兼備,理論與實踐都很厲害的角色。在明代政治高壓下,還能夠開辦書院,也是一個奇蹟。
王陽明的學說以孔子孟子學說為主線,又帶有明顯的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痕跡,既是二程一陸“心學”的繼承者,也是朱熹的“理學”的發展者,他的學問核心就是“心即是理”。
另外,由於王陽明的事功非常了得,所以也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葉適的“事功學”。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心學、理學與事功學的結合的產物。
但總體而言,王陽明的學說更加側重“心學”,儘管是對二程一陸“心學”的發展,但又有明顯的區別,所以直接被稱為“王學”或“陽明學”。
王陽明有對孔孟的繼承,也無數次的批評程朱,但其實他受程朱影響很深。比如對仁這個儒學核心概念的理解,他就說天地萬物一體之仁。這些話顯然就是宋儒的。孔子的仁是嚴格限定在人與人之間的,從沒有擴大到天地萬物的程度。陽明的主幹學說裡最接近儒學核心的是知行合一。這個學說其實在孔孟裡已有蘊含,孔子說力行近乎仁,孟子說良知良能,先有知的一面,然後再以這知去踐行仁。孔子強調仁不是嘴上說說,而要躬身實踐,孟子則強調,要有仁的行為,首先要有關乎仁的知,但都沒有陽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點的如此透闢。
發展一種學說,總要堅持其基本觀點,就像孟子繼承孔子那樣,如果你在基礎理論上做手腳,那就是離經叛道。當然,一種學說發展到某個程度,總會有轉彎拐點。離經叛道亦無不可,但你就不能仍然打著別人的旗號,聲稱自己是他人的傳人,而應該自立門戶。人們把陽明稱為儒學宗師,但不可不知,他的儒學和孔孟的儒學表面看有很多相似之處,內裡早已是兩回事。他把心學發揮到極致,把理學也發揮到極致。
-
8 # 閩南第一起名
心學的中心思想就是“致良知”,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在我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上天特意派來給我們中華文化進一步昇華的,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心學是儒家的孩子,只是心學已經昇華了,成為超級英雄,但還是儒家的孩子。
-
9 # 生升泉
不相悖。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兩人都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是中華民族的聖賢人物。
儒學和心學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儒家講仁義禮智信,心學的良知都是聯絡的。
-
10 # 宮宇宏
王陽明的理論基礎是孔子教導人們教導了2000多年依然未果的一種靈魂覺醒:還是先從自我做起吧,不要君子小人地亂貼標籤,做自己內心最想做的那個人就好了!王陽明主要針對的不是孔子,而是朱熹!其實,他倆都是儒家的傳承者,也同時意識到了為什麼要求了千年的君子,卻沒有人能做到?包括孔子本人都沒做到他心目中理想的樣子!朱熹認為大家對根本的道理不明白,不遵守!什麼是根本的道理呢?就是天地間那個真理!王陽明認為這是扯淡,天地間的大道理看不見摸不著,怎麼遵守?還是遵循自己內心的感受更現實!他還進一步提出: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因為你內心住著一個叫“欲”的賊,它阻止了你跟內心的溝通,所以要把這個賊趕出去,這樣就能知行合一了,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所以,心學不是反對儒家,而是積極地研究一種方法,從而達到儒家的最高境界,甚至不惜藉助佛教的一些說法!這顯然是中國哲學史的一個新高度,可惜,犯了儒家常犯的錯誤:囉裡八嗦不知所云!所以,在後世的理解和流傳中,還是沒幹過佛教!好在,今天,他的哲學思想的現代性得以體現,正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實施“知行合一”的哲學理念
-
11 # 祓溟
不能說相悖但是也不相符。
六經注我和我注六經一直是做學問的兩大途徑。我注六經很好理解,就是作者的文章是對經典的解讀,但問題是解讀的再好也只是別人的觀點。真正在思想上留有一席之地的都是六經注我,也就是引經典之言論立自己的學說,王陽明就是這類的典範。
王陽明所生的時代註定了他只能在儒家的限制內做學問,但是王陽明偉大的地方在於他雖然並不認可當時儒家的思想,但是他做到了以儒家先賢的文字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王陽明的學說每一篇都與儒家那麼的契合但卻和儒家的思想並不一致。
王陽明的所有學說都是以儒家經典作為出發加以論述的,他的心學是在儒家的基礎上建立的,與前人不同只是理解的方式不一致,但不能說他的思想不是儒家的,從這一角度出發,王陽明的學說是與儒家相符的。但是王陽明的思想畢竟是他自己的思想,並且他對當時儒家的學說並不滿意,從本質上來說他的心學和儒家傳統思想是不同的,從這一角度來說,他與儒家又是相悖的。但是在當時的時代王陽明必須用儒家的方式才能把自己的學說包裝發表出來,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
-
12 # 止素書房
相悖。孔子集大成的儒家是要透過仁義禮智信恢復天下有道。王陽明認為心即理,每個人都向內求就對了,就能到達大道公理。這是走錯路了,這條路不但走不到大道公理,反而為人人為己自私自利的自由提供了理論支援,這是他促發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也因為這個,導致私肥公瘦,斷送了大明國祚。這與古時儒道是相背離的。
-
13 # 範西客1121
王守仁的心學,產生於明朝,正值儒家思想及其影響日漸式微之際。心學的根本目的,在於試圖挽救日趨頹勢的儒家學說,並藉此復興儒學影響。
在上面大背景下,心學走的是內向化路徑。即是,它把儒家學說的基本主張和基本範疇,都歸結為內心。所謂“心”學,便緣於此。
王守仁的心學,其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心外無物”,“道不外索”;一是“格物致知”,“致良知”。
我們顯然不能說王守仁的心學與孔子學說相悖,但我們至少可以說,它把儒學引入了過度注重“內心修為”的道路,偏離了傳統儒家特別注重在現實世界中積極有為的取向。
-
14 # cc8504
孔聖人的思想核心“仁”“禮”,王陽明心學宗旨在於“致良知”,可以說王陽明的心學是儒家思想的另一個分支,在儒家思想“仁”的方面,研究的更深入,所以說孔聖人的思想與王陽明心學不相悖。
-
15 # 後學木之
王陽明的學說與孔子是否相背,要看界定的標準。大範圍上來說,都屬於儒學範疇,孔子作為儒學的聖人和創始人,陽明先生做為明代大儒心學代表,兩位是一脈相承的,都屬於儒家思想領域代表人物。但陽明先生的學說吸收了時代背景特色,兼具一定的儒釋道思想,與孔子學說存在差異是必然的,但並不是相背。
王陽明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反對程朱“至理”的“格物致知”方式,提倡的是從內心尋找理,認為理在人心,知行關係上,強調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陽明學說核心目標也是追求儒家理想,研究如何明明德等這些具體問題,包括熊十力,牟宗三等,所有儒家學者可以說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包括孔子與陽明先生,好比都要去羅馬,但是,有人研究怎麼造車,有人研究如何加油,有人研究新交通工具,人即存在個性,存在個性即存在差異,既然都歸為儒家是普遍共識,那麼答案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不相悖。
具體陽明學說與孔子學說的異同,話題比較大,難以在此鋪開闡述,也不是當前問題必要性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有涉獵,就不贅述。
-
16 # 唐唐48190
王陽明心學繼承了佛家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教人如何認識自心本性,如何用心自省,心與外界的關係。更多是內求。
孔子儒學更多教人做人之本。教化什麼才是人一個合格的人。從一定政治高度冶國之下,輔政教育之需求。
-
17 # 大明山人曾遜
王陽明只學得孔子皮毛。
他的偏見演繹了他的人生悲劇,終將使他成為朝廷消滅異己分子、鎮壓百姓的工具。
他只是一把好槍。
-
18 # 老翁刨紅塵
儒學是心學的基礎王陽明儒家名士,子與父像王陽明的父親王華也是儒士,兒時的王陽明就已經受導儒學的薰陶,心學與儒家的以一貫之同理又怎會相悖!
-
19 # 悠然箭
王陽明已不是儒學,而是"禪",此學橫行,心學進一步發展,致大多數明士人只關注內心,少讀書,經世致用之學幾近絕跡,致明亡。
-
20 # 王煦育
回答這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楚“陽明心學”與孔子“儒學”的本質區別。返本溯源,王陽明的“心學”沒有集大成之前他所學習的經歷的都是儒家的學說與教導。特別是宋理學家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論。對他的影響最大,青少年時期他為了追求儒學的真諦,他和他的學伴,對竹子進行了幾天幾夜的“格物”實踐,這次的“格物”實踐讓王陽明大病一場,從此讓王陽明對儒學的“格物致知”產生了懷疑。並從儒學之外尋求成為“聖人”之道的學問。透過對道學佛學的深入研究,人生閱歷的不斷增長,眼界的開闊。長時間的講學研究。最終從陸九淵的“心學”理論,即“宇宙即心,心即宇宙”中吸取營養,並透過龍門悟道,把陸九淵的“心學”理論發展而成“致良知”和“知行和一”,“心即理,理即心”形成集大成“心學”學術理論,最終完善了“心學”。至此,王陽明終於由一位大儒完成了他向“聖人”的轉變。成為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三位聖人之一。他的貢獻,他的成就,他的影響,對中國的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產生的重要影響怎麼說都不為過。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它的主要思想是恢復“周禮”講究等級尊卑,不可逾越。提倡“仁”學,主張施行仁政,重視“道義”之說,無義之事則不為,重視教育,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並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教育學校,並培養了“3000弟子,賢人72”因此他被稱為中國教育的至聖先師。王陽明的“心學”與孔子的“儒學”本質上來講,並不相悖,並且是相通的。如果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需學”就如人的皮毛。而陽明“心學”就是人的肌肉和血液,“儒學”和“心學”再加上道學和中國化的佛學,就完整地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人學”。
回覆列表
王明陽學說注重凡事內求,而不是向外求,心性歷練好了,很多事情就可以豁達去解決問題了;而孔夫子是教導人的仁,義,禮,智,信學說,更多是在如何為人,做人,與人和睦相處,互動,交接等等人情世故的認知與道理,所以他們兩位的學說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