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運途
-
2 # 美妙的金大懵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躍馬過檀溪逃到了水鏡先生處,水鏡先生何許人也?名司馬徽,字德操,東漢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可以說他的能力絕對不在諸葛亮、龐統之下,甚至要超過他們,是最為神秘最為超拔脫俗的隱士。
當得知徐庶已經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水鏡先生也向劉備介紹了諸葛亮(沒有推薦他的侄子司馬懿),最後當劉備離開的時候,水鏡先生說了一句“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水鏡先生已然料到了諸葛亮的結局。仔細體會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了
一、人。可以說劉備算是個好主公,他有志向,有抱負,;他求賢如渴,能聽人言;他愛民如子,名氣遠播。水鏡先生非常瞭解諸葛亮,他知道這樣的主公諸葛亮是想拒絕卻難以拒絕的。
二、天時。從當時的局勢來看,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力量來對比,還沒有那一個霸主能夠有統一中國的
實力,這些水鏡先生早已瞭然。所以說當時不是諸葛亮出山的好時機,時機不對,人難勝天。
-
3 # 人生如戲cp戲如人生
說到《三國演義》的水鏡先生,是一位最神秘的隱士,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東漢末年人士,原名司馬徽,字德操,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08年,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史載,司馬徽精通道道術、奇門遁甲,學識廣博卻大智若愚。傳說他有鬼神莫測之機,濟世安邦之才。諸葛亮的才華,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說的,無論你看得是《三國志》還是著名的文學小說《三國演義》這諸葛亮都是足以讓人佩服的角色,可他這麼厲害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呢?答案就是水鏡先生了,或許有的人會說,這師父交出好徒弟是可能的,但是這師父不一定能比徒弟厲害,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水鏡先生教出的好學生可不止是諸葛亮而已,像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還有徐庶,都是他的高徒,可見其牛之處。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水鏡先生,無疑是一個極厲害的角色,像極了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他不願意踏足亂世而喜歡隱居,只在天下風雲變幻之際教幾個徒弟代為發力罷了,雖然諸葛亮出山後就再也沒有提到過水鏡先生,可水鏡先生的確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就這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充分體現出了他的大智慧,他說孔明雖得其主,卻未得其時,這句話可一點都不差,因為劉備雖說是一位天下明主,可無奈,此時的漢室江山早就大勢已去,而且諸葛亮投靠劉備的時機也不對,正因為如此,到後來諸葛亮北伐總是出現各種意外,最後只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比如他還曾經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這句話,為什麼水鏡先生要這麼說,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他知道郭嘉的鋒芒太露,有他在,諸葛亮等人很難在亂世之中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只有等到他死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出山才能完成自己的事業,因此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時間,郭嘉是公元170年生人到207年去世,在公元196年才進入到曹操的陣營裡,而諸葛亮是181年生人,到234年去世,龐統則是179年出生,到214年離世,因此在郭嘉去世之後,諸葛亮才被劉備給請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可的確是這樣的。然後我們再來說說郭嘉,你就知道為何水鏡先生要這麼說了,因為這郭嘉和諸葛亮有太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是出色的心理學家,還是都有大目光的遠見之人,郭嘉真正展示才華,還是在曹操陣營的時候,就是他給曹操提出了統一北方的戰略目標,在實踐的道路上也是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最後的成果也能證明他是正確的,可惜他最後死在了赤壁之戰前,不然這結局真的很難說啊。
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也給劉備制定了大目標,以蜀漢和荊州作為戰略根據地,由此可見,這二人的目標都很毒辣。不過兩個人也有不同之處,相比起來,郭嘉的軍事能力比諸葛亮更厲害,而諸葛亮的政治能力則遠超過郭嘉,由此可見,這諸葛亮,龐統,還有稍遜一些的徐庶,之所以能這麼出色,不得不說這水鏡先生的確是位大才。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
-
4 # 豫北老崔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相必大家對這句名言都有所耳聞,這是三國隱士水鏡先生評價諸葛亮出山之時的一句話。可是讓我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水鏡先生這句預言卻真實的發生了,諸葛亮最終未能平定天下,病逝於五丈原。
水鏡先生作為三國時期著名隱士肯定能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一些事情,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並且演義中諸葛亮又如半神般的存在,按照道理來說應該可以一統天下的。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敗致使蜀漢走向衰敗,諸葛亮也病逝五丈原。
水鏡先生一句臥龍得其主不得其時好像已經註定了諸葛亮的結局,讓人好奇的是水鏡先生如何看出的呢?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劉備因為種種緣故在落難之時遇到了隱士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劉備帶領關羽張飛經過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也不負眾望的三分天下,當時諸葛亮出山之時水鏡先生稱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時。
水鏡先生之所以這麼說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當時天下經歷了黃巾起義和群雄割據,曹操已經雄居北方,已然成為最有實力的雄主。江東孫氏佔據江東,劉備與諸葛亮想要平定天下唯有得益州和荊州聯合江東共抗曹操。
曹操又是一位治世之能人,在其平定北方之後發展農業水利,呈現出一片繁衍生息之狀,北方人口眾多,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供給和兵力。曹操又是一位唯才是舉的諸侯,其手下在守城攻城,治世謀略上都有一定的實力,並且可以奉天子而令不臣,曹操可以說佔據天時。
江東孫權善於識人,江東多才俊已經成為天下共識,江東士族又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江東在孫權在其手下共同治理之下也是一片祥和。江東水師也是不容小覷的存在,江東虎臣也是獨當一面的人物,又有天險做屏障,可以說江東佔據地理。
劉備得荊州和益州之後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以諸葛亮之才勢必要劉備得西川程三足鼎立之勢。劉備既沒有雄厚的底蘊,只有漢室後裔天子皇叔之名,以光復漢室為基礎發展自己的實力,天下士族與百姓其實也不願意戰亂不斷,可以說劉備很難得到天下人的支援。
如此這般我們可想而知,劉備得荊州和益州,再得西川三足鼎立。對於劉備實力而言,攻不了曹操,打不敗孫權,曹操一人就要兩人聯手想抗,並且劉備最弱。劉備不但要防止曹操攻打自己,還要提防東吳,蜀與吳明面上聯合抗曹,內地裡也是爾虞我詐。諸葛亮想要幫助劉備平定天下,肯定要吞併曹魏東吳其中的一個,就蜀漢實力而言,攻打強大的曹魏難,吞併東吳也不是易事。
諸葛亮自比管仲肯樂毅定是一位守成之人,諸葛亮肯定不會貿然出兵,照此下去必然定格在三足鼎立。
只能說水鏡先生司馬徽只能根據天下大勢和諸葛亮性格判斷出蜀漢三分天下,畢竟水鏡先生對天下諸侯有所瞭解,成大事者只有曹操孫權劉備三人。
以水鏡先生的能力自然知道劉備失去了先天時機,如果諸葛亮在曹操未得北方,孫氏未佔據江東之時出山輔佐劉備,也許劉備會有另一番天地,奈何時機已過,諸葛亮也無力迴天。
水鏡先生這句臥龍得其住未得其時可謂是對諸葛亮劉備的客觀的預言,劉備一代仁主,臥龍之才可謂是完美組合,奈何也無法戰勝得天時的曹魏和得地理的東吳。
-
5 # 讀史靜思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之所以能看出諸葛亮的結局,也可認這樣認為水鏡先生肯定和諸葛亮非常熟、透徹瞭解諸葛亮。甚至也可以說水鏡先生的聰明才智,知識的淵博成度和其它才能只在諸葛亮之上,至少相平,而不在其下。否則,水鏡先生很難提前預測到諸葛亮的結局一五丈源之死。那麼水鏡先生何許人,他和諸葛亮啥關糸呢?下面小編就慢慢細說一下。
據史書《三國志.襄陽記》記載水鏡先生是司馬徽,穎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別名:好好先生,諸葛亮的老師,東漢未年著名的學士。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司馬徽出現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劉備馬躍檀溪後,偶然相遇司馬徽。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和龐統,並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劉備隨後夜宿莊院。次日,司馬徽自稱“山野閒散之人”,謝絕了劉備請求他出山輔佐的好意。不久,趙雲率軍尋找到莊前,劉備便隨趙雲離開。
其後,劉備準備拜訪諸葛亮,司馬徽想要探訪好友徐庶,不料徐庶已經中曹操的計策前往許昌,劉備向司馬徽提起徐庶舉薦諸葛亮的事情,司馬徽再次力薦諸葛亮。
由於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多次舉薦力推諸葛亮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這一典故留傳至今。這也正是司馬徵這一伯樂舉薦諸葛亮這一千里馬,才使諸葛亮各種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至,併成就了劉備的基業,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然而,在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成就大業時。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對諸葛亮說“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正時此句話預示了諸葛亮未來的結局,正所謂成也肖何敗也肖何。
這句話我認為得從二方面解釋。
1、諸葛亮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平臺。使自己的各種才能和聰明才智得以展現。
諸葛亮被劉備請走成為蜀漢丞相,一國重臣。輔助劉備南征北戰建立了蜀漢大業也就是選對了明主。
2、所謂不得其時,不是說諸葛亮生得不是時候,而是說天時、地利、人合、已合都要俱備。
可諸葛亮出山的時機不好嗎?確實不太好。
其一,隆中對中就說明了情況,曹操已經佔領了中原大地,大半的天下呢,孫權有佔領了江東,小半的天下。一盤算,還剩下小半的天下,就是荊州和益州這就意味著施展的空間基本被限制住了,曹操如果有天時,孫權有地利,劉備有人和嗎?蜀國複雜的政權格局,顯然沒有人和。
其二,天下諸侯,不止有劉備一個梟雄。正因為有曹操和孫權這樣的大佬在,他們的地盤是動不得的,劉備才被限制住了。幸運的話荊州益州都佔有,再運氣爆棚就是曹魏有變,內部亂了。可是機率太低了。
正是因為他沒有具備天時、地利、人合這些優勢,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沒有成功,最後還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後落得個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壯結局。也正好應了水鏡先生的言,道出了諸葛亮最後的結局。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有超脫世俗的眼光,有綜觀宇宙,預見未來,算定蜀漢300年的氣數的才能。所以他才會感嘆諸葛亮雖遇見明主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而最後也不得不屈服於天時。這也應驗了謀大事需天時、地利、人合、已合才能成功,古今都是此理。
-
6 # 忠山學書
孟子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水鏡先生說諸葛亮,雖得其主,卻未逢其時,說明了水鏡先生洞察自然的高度,水鏡先生能力肯定不低於諸葛亮
諸葛亮起初不願意出山輔佐曹操,劉表等人,是因為曹操是奸雄,劉表是蠢蛋,故不願出去,想找一名自認為較好的主公,故最後選擇了劉備,為什麼選擇劉備呢?因為諸葛亮深知曹操佔盡了天時,而諸葛亮要幫助劉備佔據地利人和
朝代更替是需要天使的,但諸葛亮自恃才高,想要逆天而行,並進行了努力,幾齣祁山而未過,最終葬身於五丈原,看來茫茫天道自有安排,並不是個人能改變的
-
7 # 歷史阿Q
諸葛亮臨死之時,大呼:水鏡先生救我。
當時身邊的人都很疑惑,到底誰是水鏡先生呢?
歷史上真的有這個人嗎?
還真有!
水鏡先生是《三國演義》裡最神秘的一位隱士,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東漢末年人士,原名司馬徽,字德操,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08年,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
史載,司馬徽精通道道術、奇門遁甲,學識廣博卻大智若愚。傳說他有鬼神莫測之機,濟世安邦之才。
諸葛亮的才華,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說的,無論你看得是《三國志》還是著名的文學小說《三國演義》這諸葛亮都是足以讓人佩服的角色,可他這麼厲害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呢?答案就是水鏡先生了,或許有的人會說,這師父交出好徒弟是可能的,但是這師父不一定能比徒弟厲害,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水鏡先生教出的好學生可不止是諸葛亮而已,像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還有徐庶,都是他的高徒,可見其牛逼之處。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水鏡先生,無疑是一個極厲害的角色,像極了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他不願意踏足亂世而喜歡隱居,只在天下風雲變幻之際教幾個徒弟代為發力罷了,雖然諸葛亮出山後就再也沒有提到過水鏡先生,可水鏡先生的確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就這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充分體現出了他的大智慧,他說孔明雖得其主,卻未得其時,這句話可一點都不差,因為劉備雖說是一位天下明主,可無奈,此時的漢室江山早就大勢已去,而且諸葛亮投靠劉備的時機也不對,正因為如此,到後來諸葛亮北伐總是出現各種意外,最後只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比如他還曾經說過,“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為什麼水鏡先生要這麼說,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他知道郭嘉的鋒芒太露,有他在,諸葛亮等人很難在亂世之中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只有等到他死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出山才能完成自己的事業,因此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時間,郭嘉是公元170年生人到207年去世,在公元196年才進入到曹操的陣營裡,而諸葛亮是181年生人,到234年去世,龐統則是179年出生,到214年離世,因此在郭嘉去世之後,諸葛亮才被劉備給請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可的確是這樣的。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郭嘉,你就知道為何水鏡先生要這麼說了,因為這郭嘉和諸葛亮有太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是出色的心理學家,還是都有大目光的遠見之人,郭嘉真正展示才華,還是在曹操陣營的時候,就是他給曹操提出了統一北方的戰略目標,在實踐的道路上也是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最後的成果也能證明他是正確的,可惜他最後死在了赤壁之戰前,不然這結局真的很難說啊!而諸葛亮出山的時候,也給劉備制定了大目標,以蜀漢和荊州作為戰略根據地,由此可見,這二人的目標都很毒辣。
不過兩個人也有不同之處,相比起來,郭嘉的軍事能力比諸葛亮更厲害,而諸葛亮的政治能力則遠超過郭嘉,由此可見,這諸葛亮,龐統,還有稍遜一些的徐庶,之所以能這麼出色,不得不說這水鏡先生的確是位大才。
-
8 # 閒雲視野A
如果要問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為什麼看出諸葛亮的結局的話呢?這個嗎這裡有兩個解意:其一,水鏡先生司馬微其人本來就是諸葛亮的得藝恩師,當然了實際上也算是易師易友的幾大知己朋友吧!所以老先生是對諸葛亮是絕對知根知底的,諸葛亮是個大才這在其心目中是必須的;同時水鏡先生是隆中之地的一個隱世高人,可以說也是個通曉古今的隱世大才,其更是通曉中國古代數術“奇門遁甲”的高手,奇門遁甲在古代不僅僅是一部排兵佈陣的書籍,同時也更是一部高段等級別的算命術,所以結合以上種種原因,水鏡先生提前得知諸葛亮的最終結局是在正常不過的。
其二,那個問題嗎,就得去問這部《三國演義》的原作者羅貫忠先生去了呀,因為他想在本書中安排什麼樣角色人物登場,全在其的意想之間呀……
-
9 # 瀟瀟風雨竹
一般來說出世的比入世的要高,水鏡先生司馬徽屬於世外高人,之所以不愛管世間之事,因為已經看破紅塵,無慾無求,心靜如水,已經料到了事情的結局,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呼風喚雨,屬於大神級人物,按理說應該是想幹的事都能成功,但最後不得不臣服於命運的安排,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最後在五丈原含恨而逝
-
10 # 晨歌990
“逢其主,不逢其時”。水鏡先生做為隱者,洞察時事,認為漢室王朝已然沒落,縱使諸葛亮天縱英才,也以迴天乏力。
回覆列表
水鏡先生是一位隱士,歷史上真有其人,他是東漢末年人士,原名司馬徽,字德操。司馬徽精通道道術、奇門遁甲,學識廣博卻大智若愚。傳說他有鬼神莫測之機,濟世安邦之才。
諸葛亮的才華,能力,自然是不必多說,可他這麼厲害都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呢?答案就是水鏡先生了,或許有的人會說,這師父交出好徒弟是可能的,但是這師父不一定能比徒弟厲害,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水鏡先生教出的好學生可不止是諸葛亮而已,像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還有徐庶,都是他的高徒,可見其牛逼之處。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這水鏡先生,無疑是一個極厲害的角色,像極了戰國時期的鬼谷子,他不願意踏足亂世而喜歡隱居,只在天下風雲變幻之際教幾個徒弟代為發力罷了,雖然諸葛亮出山後就再也沒有提到過水鏡先生,可水鏡先生的確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就這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充分體現出了他的大智慧,他說孔明雖得其主,卻未得其時,這句話可一點都不差,因為劉備雖說是一位天下明主,可無奈,此時的漢室江山早就大勢已去,而且諸葛亮投靠劉備的時機也不對,正因為如此,到後來諸葛亮北伐總是出現各種意外,最後只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