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叢中笑6603
-
2 # 西奇古怪
個人認為看待曹操要看兩點:一是每個時期的曹操經歷了不同的事,對漢朝的態度是不同的,這是一個逐漸轉變的過程。二是透過曹操兒時的性格我們就可以看出,曹操不是那種拘泥於忠誠下的禮儀規矩的人,他的忠也可以是大方向上為漢朝收復天下,輔佐漢朝匡復的忠,他忠於的是他認為的忠,哪怕手段有些許激烈出格,而不是皇帝認為你應該完全聽從於我,畢恭畢敬的忠。
另外,我認為以下幾件事,令曹操扶持漢室的心態是有所影響,並對最終的轉變起到作用的。
194年曹操與呂布爭鬥時,受到了兗州官員的背叛,明白了任何人都不能輕易信任,只能信任自己。於是他開始更加狡詐多疑,對後方不確定因素也越發忌憚。
建安五年正月(200年),曹操與袁紹的戰事迫在眉睫,後方由董承、劉備等人參與的“衣帶詔”案發。讓曹操明白了,自己做的再多,在劉協眼中曹操都是和董卓沒有區別的奸臣。曹操與漢室漢帝的情分耗盡、關係全擺上了明面。貌合神離都難算上了。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聽從他人建議,試圖上書漢廷,奏請重置九州,結果遭到荀彧、孔融等的反對而作罷。這讓曹操感覺到,忠於漢室,也必將受到漢帝以及其他忠於漢室的大臣的掣肘。而有自己想法的曹操,自然在努力擺脫這種掣肘的同時,對漢室的敬畏越來越少。
而後十三年(208年),曹操廢三公,領丞相,殺孔融,一氣呵成。這是曹操衝破漢室名義束縛的第一步。但是對於忠於漢室的王佐荀彧來說,曹操的態度還是很糾結的,不願也也無法做出過激的手段。
十七年(212),荀彧在壽春自殺。曹操再無顧慮,次年(213),曹操重置九州,稱魏公。此後,在曹操再不願受漢室和漢帝束縛。
-
3 # 城市明察使
以劉漢王朝角度而言,前期營救皇帝是為“忠”,而後期“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奸”
一、曹操:治世之能臣也。曹操少時博覽群書,善詩詞,通古學,也有過人武藝,天資聰慧,卻又“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是個怪才。
二、曹操行事果斷,敢於擔當,初露鋒芒。曹操20歲舉孝廉,入洛陽為郎,申明禁令,嚴肅軍紀。處死皇帝寵信宦官騫碩的叔父,從此“軍師斂跡,不敢犯著”。
公元184年,曹操等人大破黃巾軍,斬敵首數萬。之後擔任濟南國相大力整飭,濟南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三、合縱滅董卓,逐鹿中原。曹操“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軍隊討伐董卓。之後入住洛陽,主持朝局。
四、“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成了名義上皇帝,也成為眾諸侯討伐的物件。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衣帶詔”事件爆發,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等人。事情敗露,董承等人被殺,袁紹等諸侯討伐曹操。至此,曹操走向了劉漢勢力的對立面。
五、結束語: “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操這句名言,也是曹操真實人性的寫照。
-
4 # 漫條老兄
其實無所謂反叛,在我看來曹操是歷史的推動者,東漢在劉家人手裡治理成什麼樣子大家心裡都清楚。以前想要做官需要舉孝廉,需要九品中正制,需要考核你的家世,這些都制約了一些家境沒有那麼優越的人的出頭,比如許褚,比如曹操。他們沒有袁紹四世三公的顯赫,但是他們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心,所以無關所謂反叛,曹操手底下聚集了都是有這樣訴求的人,所以大漢的那一套不適合他,只能當做幌子,自己該咋做還是咋做。
-
5 # 一筆倩江南
人都是會變的,從最開始的職場小白變成職場老油條。曹操也是如此。
前期忠君愛國,擁立漢朝曹操是曹騰的孫子,曹家也算是漢朝的一個權威比較大的世家,雖然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但在朝廷中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
剛剛入職為官的曹操,便擔任洛陽北部尉時,設立五色棒。為的便是懲治不法權貴。而當時的倒黴鬼蹇圖成為實驗品。
隨著靈帝駕崩,董卓入京霍亂後宮,義憤填膺的曹操想借祖傳七星刀殺了董卓。奈何機遇稍縱即逝,由董卓的座上賓變為逃犯被追殺。幸得陳宮的暗中幫助才得以逃脫,舉兵討伐董卓。
討伐董卓時,曹操是真心維護漢朝權威的。而當時的諸侯卻心懷鬼胎,導致討伐失敗,變成一盤散沙。曹操自己也因孤軍深入而兵敗如山倒。
初掌權力,開始蛻變隨著董卓離心離德,被呂布和王允謀殺後,獻帝劉協成為喪家之犬,四處逃亡。此時的曹操頂住巨大壓力,迎接獻帝到許都。也因這次迎接獻帝,讓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品味權力的美妙。
手握正牌漢室的大旗,四處討伐亂世諸侯。也正是逐步討伐的過程中,曹操逐漸明白的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心中最初對漢室的恭敬變得趨於應付,不放在心上。
系列背板,由粉轉黑曹操迎接獻帝到許都後,自然是大權獨攬。這樣導致皇帝和親漢勢力的不滿,便出現了衣帶詔的典故。
在得知董承暗中訓練兵甲,反抗自己權威後,便提前動手斬殺董承一家。就連貴為太后的董承之女都未能倖免於難。加上自己外討諸侯時,獻帝在暗中做的各種小動作,讓曹操對漢室的忠心熱血逐漸冷卻下來,開始由粉轉黑。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曹操作為一名後人,對狡兔死走狗烹很有體會。也深知只有自己手中掌握權力,才能避免自己家族的滅族之災。為了自己也為了自己手下的一眾手下,必須牢牢掌握權力,不能有任何的鬆懈。
世人評價,真相逐漸模糊曹操的功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得到世人的肯定的,但到了唐宋時期,曹操的奸雄形象被過分誇大,世人的對曹操的態度又之前的敬畏變成鄙夷。
到了明朝羅貫中老爺子,依據各種傳說和史料,編寫了三國演義的小說,在這篇小說。便讓曹操徹底黑化,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亂臣賊子、大盜奸雄。
曹操的汙點不可否認,但他的功績也不能忽視。
我們要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觀看曹操,使用維物歷史主義來辨別曹操。
人無完人,金無足金。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6 # 風戲垂鈴
順勢而為罷了。
前期曹操初為漢臣的時候,自然是忠於漢室的,就以他敢刺殺董卓就可以看出。
東漢末年,天下戰亂不止,曹操自然也能看得出來漢室已經名存實亡了。自然也當順勢而為,組建勢力成為天下諸侯之一與群雄逐鹿中原。隨之軍隊、版圖不斷擴張,就不能僅僅侷限於一個小地方,心裡想的必然是天下了。
亂世,根本沒有誰對誰錯,拼的就是實力。
奸雄”是為陰險狡詐、玩弄權術的人,曹操被稱為“奸雄”,最起碼人家不隱藏,想要什麼就直接表現出來。敢想敢幹,我想要的東西,你要是不給我就搶,比起那些敢想不敢幹的人好多了。
曹操不管在治理國家,還是治理軍隊上,都有獨到的手段和能力。而且還有很多的文臣武將效忠無他,比如,郭嘉、荀彧、典韋、許褚等等。
志在天下,就不能以常人的角度去看問題了。
最後附上曹操的《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回覆列表
看來,你看書的角度有問題,把一個問題搞複雜了。
曹操原來和袁紹等諸侯一起起兵反董卓,不是不要漢室,而是要把漢室從董卓手裡拿過來,成為他們自已手上的東西
曹操透過同袁紹,袁術,馬騰,韓遂,劉表等人的戰爭,把漢室奪到手裡,當上了漢丞相,權高位重,挾天子以令諸侯,跟忠臣不忠臣沒有關係。
至於你說到,曹操為了謀天下,而當奸雄,那你就錯了,這個奸雄恰恰是曹操雄才大略的褒義詞,試想一下,如果曹操沒有足夠的雄心和才略,能戰勝比他強大的袁紹嗎?能把漢室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