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魑魅涅磐

    首先從現實角度來說,探測距離高達5千萬公里的雷達是否有實際可用用途呢?要知道地球赤道附近周長最大也只有4萬公里,那麼研發一款最遠探測距離高達5千萬公里的超遠端探測雷達可以說在地球上毫無用武之地。畢竟用於大氣層內探測的話,就算是一款雷達能夠探測到地球所有地區,實際雷達最遠探測距離也只需要達到4萬公里即可,超過5千萬公里的探測雷達真的沒有任何用途,用於大氣層外探測的話,反而不如執行在太空的星際望遠鏡更有優勢,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說,就算是能研發出探測距離超過5千萬公里的探測雷達,實際也用不到。首先從我們更為常見的超遠端探測雷達來說,雖然地球赤道附近的最大距離高達4萬公里,但是實際應用中受限於地球曲率的限制,傳統直射雷達的對地對海最遠探測距離很難超過400公里,比如我們常見的陸基野戰防空雷達、艦載宙斯盾雷達等最遠探測距離都只有400公里。而且這400公里的最遠探測距離也只是理論層面的,在實際應用中受限於雲層遮擋、空氣溫度、密度不同等因素影響之下,雷達普遍最遠探測距離不會超過350公里,但是在實戰中就算是探測距離350公里的雷達在實戰中,等到發現敵方突防戰機或者超音速突防導彈的時候,這個時候探測距離已經進入250---300公里之內了,而等到雷達鎖定目標發射導彈攔截的時候,實際上基本都在200公里的範圍之內攔截以保證最大的攔截效率。所以這也是很多野戰防空、艦載宙斯盾雷達對地對海最遠探測距離雖然號稱400公里,但是攔截距離基本都在300公里之內的原因所在。至於很多探測距離超過上千公里的戰略預警雷達,在探測方式上就和普通的直射雷達不太一樣了,因為相比傳統預警雷達而言,這類戰略預警雷達主要探測目標是敵方發射大彈道導彈,這類導彈的大部分飛行範圍都在高度超過200公里以內的大氣層內外飛行,所以對於戰略預警雷達而言,首先沒有了地球曲率的限制遮擋,那麼雷達的最遠探測距離就只受雷達自身功率和波段的限制了,所以很多戰略預警雷達都採用探測距離更遠S波段或者探測精度更高的X波段,以及一些戰略預警雷達會採用探測距離、精度、功率等方面較為中和的P波段作為戰略預警波段使用。所以這也是很多體型超大的戰略預警雷達普遍探測距離高達5000公里的原因所在,畢竟對於這類戰略預警雷達而言,沒有了物理層次的限制,雷達的最遠探測距離就只受雷達自身功率和波段的限制,在相控陣雷達體制的使用下,如果雷達天線陣面的收發元件數量足夠多的話,那麼實際最遠探測距離超過5000公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只是隨著距離越來越遠後,訊號的衰減也會越來越明顯,那麼這個時候除了波段、功率等因素影響之外,實際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也會隨著發生變化。但是對於大部分戰略預警雷達而言,整個戰略預警系統都是由多部雷達構成的,所以單部雷達的實際探測距離就算是縮水八成也不會影響到整個戰略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轉。那麼在關乎一個國家根本的戰略預警雷達的最遠探測距離都只有5000公里左右的情況下,似乎超過5千萬公里的超超超超遠端預警雷達沒有什麼用途了。而且如果是用於星際探測的話,首先稠密的大氣層會對雷達波產生較為強烈的遮擋、遮蔽作用,使得星際探測距離大大縮水,畢竟星際探測單位都是以光年為單位的,所以用於星際探測的話反而是執行在太陽同步軌道的太空望遠鏡更為合適;

    同時月球也會對星際探測的型號產生遮擋影響,所以就算是將太空望遠鏡發射到繞地軌道上在實際星際探測中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現階段最佳的星際探測點就是我國用於嫦娥四號月球背面登陸時,用於訊號中轉的鵲橋號中繼衛星執行的L2點最為合適,這個位置沒有大氣層遮擋,更沒有月球自身的遮擋,而且藉助樂器遮擋還能阻擋地球上的電磁雜波產生訊號干擾,所以美國推遲多次發射的詹姆斯.韋伯號太空望遠鏡就計劃在該點執行。最後再從能否真的實現探測距離超過5千萬公里的雷達來說,首先這麼遠的探測距離肯定傳統的直射雷達是無法實現的了,所以現在很多專注於低空突防戰略預警的超低戰略預警雷達,會採用訊號波震盪的方式來突破地球曲率的限制,實現上千公里的超低空探測需求,實際上這個訊號波震盪就是讓電磁波在大氣層下表面和地表之間折射,從而實現超遠距離的探測需求。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這類超低空探測雷達在正常探測過程中會受到雲層厚度、地面雜波等影響,雖然能夠實現上千公里的超遠探測,但是實際探測精度並不高,一般上千公里的探測距離下實際探測精度也就只有一半左右。同時這類雷達為了實現超遠距離的探測需求和降低雜波對訊號的干擾,會採用超大功率的相控陣雷達來實現,但是對於探測距離超過5000萬公里的超遠端雷達而言,這得多大的雷達探測功率啊,而且這麼大的雷達一旦開機勢必會影響全球範圍內所有的電磁波正常使用,同時全球所有的電磁波也會對其產生相反性質的干擾,所以就算是能研發出探測距離超過5000萬公里的雷達,實際受地球物理環境的限制和人為訊號雜波的影響,這個雷達也只是“中看不中用”。

  • 2 # 狼129828566

    光一秒才走30萬公里,月球距地球也就38萬公里左右,你的5000萬公里光需要走167秒。那需要很強大的功率才能實現,僅僅就因為你那個“如果”?

  • 3 # 青島鄉農

    如果、可能、最多50%的成功機率。但是!您電的知識、機械理論、抗感擾理論動力學都需要不是一知半解!資金、人才充足。方可實踐!

  • 4 # 老闆凳008

    這個是無線電波問題,它主要體現電波,微波接收,與反接收為目的,只要電波功力強大,靈敏效能好,有其獨道的功能特長,是能實現的。我們國家在貴洲建的大鍋,宇宙星空的電波訊號都能接收到。

  • 5 # 職場有備無患

    5千萬公里好像是地球和火星的距離吧?我國的“天眼”就應該具備接收火星訊號的功能,並且比這個距離還會多出天文數字般的倍率。我就想問問題主所要研究的這個軍事雷達,在地球上的南北全長都不會超過兩萬公里的基礎上,5千萬公里的探測距離有實際的用武之地嗎?

    5千公里探測距離的雷達很好研製,但是前題必須是對著靜默的天空,才能分辨出清晰的探測效果。而就算是把它安放在衛星上對著噪雜的地球表面,想達到5千公里還有很好的探測效果,那幾乎都是不大可能實現的了,複雜的地面雜波會讓這個雷達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睜眼瞎”,根本就判斷不出什麼才是有用的電磁波訊號。

    當然作為軍事用途的雷達光有搜尋功能還不夠,得要具備火控雷達的功能才能稱得上最優秀的好裝備,想要達到這樣的能力目前最好的雷達,通常情況下最遠也就才能達到10多公里,而題主所說的5千萬公里太過魔幻,就目前而言,是全人類都是無法做到的猶如神話一般的遐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 6 # 古東海大平原

    在現代戰爭中,無論是防守端還是進攻端都離不開雷達。雷達相當於是飛機或者艦艇的眼睛,在沒有雷達之前一切都只能用人的眼睛來看,那樣效果非常低不說,而且往往沒有太大作用。對於雷達來說,當然是探測距離越遠越好,所有就有人提出了研發一種探測距離在5萬公里的雷達。

    我們先不說這款探測距離5萬公里的雷達到底能不能研發出來,就實際應用上來說這種具備超遠距離探測的雷達到底有沒有研發的必要和存在的可能。從理論數字上來說,地球赤道長度不過4萬公里,雷達5萬公里的探測距離看似可以做到全球覆蓋。如果有這種雷達,那自然很厲害,任何一個國家的動靜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可是別忘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範圍是受到地球曲率影響的。

    傳統普通直射雷達的探測距離大約為400公里,我們常見的艦載雷達和機載雷達差不多都是這個距離。400公里只是理論探測距離,實際受到不同地形、天氣以及空氣溼度溫度影響,探測距離往往達不到400公里,以350公里真實探測距離居多。而對於超音速飛機或者導彈來說,兩三百公里的距離已經很難成功攔截他們。一般的直射雷達並不是人類研發的最佳型別雷達,除此之外的專業預警雷達才擁有更大範圍的探測距離。

    當今,探測距離最遠的雷達是美國的SBX-1雷達,它有“海上巨眼”之稱,最大探測距離為6500公里,有著非常廣泛的使用,是美國構建軍事防禦網絡的重要一環。另外,俄羅斯的沃羅涅日導彈預警雷達和中國的量子雷達也都是探測距離和效能比較優秀的雷達。不難看出,即使是美國最優秀的雷達也沒有超過1萬公里的探測距離,所以研發5萬公里探測距離雷達實在沒有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肉板面為什麼大家好多人都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