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簡而言之,就是要透過焦土政策毀滅德國。

    1945年3月19日,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重大決定,下達總命令,要把所有德國的軍事、工業、運輸和交通裝置以及所有的儲備統統毀掉,以免它們完整地落入敵人之手。這些措施要在納粹地方領袖和“民防委員們”的協助下由軍事人員執行。

    命令具體要求必須摧毀:所有工廠、所有重要的電力裝置、自來水廠、煤氣廠、食品店、服裝店;所有的橋樑、鐵路和交通裝置;所有的河道、船隻;所有的機車和貨車。

    命令最後說:“一切指示與本命令相牴觸者均屬無效。”

    這就是說,德國要變成一片荒漠或不毛之地。可以使德華人民在戰敗後維持生存的任何東西都不能保留下來。

    軍備和戰時生產部長斯佩爾,堅決反對這種犯罪行為,並且違背了元首的焦土政策。他認為必須盡力保持一個基礎,那怕是一種最原始狀態的基礎,使德意志民族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任何人沒有權利在戰爭的現階段進行一種可以影響民族生存的破壞行動。

    戰後德華人民之所以能夠倖免這一次最後的災難,除了因為盟軍的進展神速使得這次巨大破壞無法執行之外,是由於斯佩爾和一些軍官努力直接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在國內四處奔走,保證重要的交通、工廠和商店不被那些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官和納粹黨員所炸燬。

  • 2 # 針灸推拿許大夫

    德國在二戰後實施的克勞塞維茨計劃有什麼目的?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勞塞維茨計劃。

    克勞塞維茨計劃是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防衛首都柏林而設的計劃代號。該行動於1945年3月9日由納粹德國政府所釋出的《帝國首都防衛行動的基本指令》所建立。基本指令的第二點描述了其行動的概略內容:“帝國首都的防衛任務必須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這項指令被視為納粹政權抵擋蘇聯進犯的背水一戰。

    1.基本指令將柏林劃分為九個戰略防禦區;柏林市區依其既有的政府區劃為八區,並按照拉丁字母“A”至“H”依序標記,再加上標記為“Z”的柏林市中心[2]:87。

    2.整個大柏林地區將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同心圓區域,分別是化外區域,其範圍大於城市邊界;外圍防禦圈,其範圍大致等於城市邊界;內層防禦圈,其範圍略大於柏林環狀鐵路(英語:Berlin Ringbahn)路線;以及最內層的核心區域。

    3.標記為“Z”的柏林市中心除了設定多重防禦圈外,基本指令還列舉了數項規定以便於戰事爆發時迅速將柏林轉變為前線城市:

    所有國防軍與親衛隊總部與辦公室均須撤出柏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首都中央指揮所需於*行動啟動後六小時內自霍亨索倫堤道大街(德語:Hohenzollerndamm)撤往動物園碉堡掩體[4]全城戒嚴,並授與治安單位與軍隊當場處決違反者的權力[4]

    1945年4月20日,*下令啟動*行動,基本指令所載的各項規範於是立即生效;柏林市隨即進入戰備狀態。

    2004年德國電影《帝國毀滅》曾提及*行動;電影中敘述行動開始後“所有政府部會”都將撤離柏林。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著名的普魯士將軍與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行動即是以其命名。

    克勞塞維斯計劃主要是針對前蘇聯。雖然同樣是戰勝國,但是應沒法對待德國的態度顯得要比前蘇聯的態度溫和很多。所以說也為了防止過多的東西落入到蘇聯之手。

  • 3 # 都市南鄉子

    該計劃就是希特勒在明知覆沒的結局,而制訂毀滅首都柏林的東西。是一種絕望和瘋狂的舉動。當然,以他的認知毫不奇怪,紅軍兵臨城下,而希特勒與納粹與蘇聯不共戴天,血海深仇,自然不想留下任何東西給蘇聯。以德意志民族的個性,毀滅一樣東西也要做到細緻周到,所以,這個計劃很全面。只是,因為戰場形勢與人性,畢竟如希特勒般極端狂熱者是極少數,並沒有多大效果。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二戰末期,希特勒對柏林實行了“克勞塞維茨計劃”。

    這個以普魯士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命名的計劃,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焦土政策”。在蘇軍抵達柏林城前,德軍儘可能地毀壞了柏林城外所有的可用資源。而柏林城內保障人民基礎生活的設施,也被德軍毀滅了大半。

    那麼,在德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希特勒為什麼還要實行焦土政策?他到底有什麼目的呢?

    在很多人看來,希特勒此舉是想和蘇聯同歸於盡,是一種氣急敗壞之下的不理智行為。但實際上,焦土政策的實施,正是希特勒深思熟慮後作出的決定。

    (二戰中進攻的德軍)

    一、蘇聯在莫斯科擁有成功案例。

    1941年6月,德軍放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集結大軍向蘇聯發動了進攻。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裡,德國軍隊連續攻克基輔、明斯克等重鎮,迅速深入了蘇聯國境上千公里。而蘇聯軍隊則節節敗退,軍心渙散。不久後,德軍各個方面的部隊都開始朝莫斯科進發,蘇聯的形勢已經岌岌可危。

    對於蘇聯來說,莫斯科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為了捍衛國都,斯大林下令實行了“堅壁清野”戰術。在德軍抵達之前,蘇聯軍隊將莫斯科近郊的居民全部轉移入城中,所有的房屋都被拆除,就連樹林也被砍了個精光。總而言之,斯大林的目的就是要讓德軍在抵達莫斯科城外後,得不到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

    1941年的冬天,是莫斯科近三十年中最寒冷的一個冬天。當地的平均氣溫低至零下30度。在希特勒的計劃中,莫斯科本來應該是在冬天到來前被德軍攻陷的,因此他根本就沒有給部隊準備過冬的棉衣。

    在寒冷無比的氣候中,德軍只能咬著牙堅持作戰。但由於斯大林早早將莫斯科周圍的一切資源毀滅,德軍根本無法獲得任何可供點燃的物資。

    最終,德軍在莫斯科敗北。這一仗也成為了蘇德戰爭中的分水嶺。

    莫斯科的失敗給了希特勒一個深刻的教訓。在他看來,自己的計劃其實並沒有錯。只不過遇上了莫斯科難得一見的寒冬。再加上斯大林的焦土政策確實起了作用,才導致了德軍的最終的失敗。

    所以當後來蘇聯軍隊兵臨城下時,希特勒才會選擇實行焦土政策。他本來指望著讓蘇聯得不到補給,拖到援軍的到來。但最終這一切並沒有能實現。

    (蘇德戰爭)

    二、德軍仍有數百萬軍隊。

    1945年,德軍各線戰場上至少還有200萬軍隊。在柏林城內,希特勒招募了大量的新兵甚至是民兵,其總數達到了80萬人。不過,這支部隊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其中還有不少是不到18歲的孩子。相比於蘇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紅軍相比,這支部隊顯然是不夠看的。

    當然,希特勒也沒有指望著用這支部隊戰勝蘇軍。除了在西線戰場和柏林的軍隊外,當時德軍還有30萬部隊在庫爾蘭地區,有近50萬部隊在捷克斯洛伐克,在南歐方向還有大約20-30萬人。而在匈牙利和奧地利方向,德軍還有一支幾十萬人的黨衛軍裝甲部隊。

    所以在希特勒看來,德軍並非是敗局已定。如果能實行焦土政策,再利用柏林城中的部隊拖延蘇軍。那麼當德軍部隊回援時,蘇聯的處境就相當危險了。

    (柏林戰役)

    三、希特勒是個善於賭博的狂人,絕不會服輸。

    我們知道,希特勒雖然是個戰爭販子,但也是一個相當有能力的強人。他生命裡的所有重大事件,幾乎都帶有賭博的性質。

    比如在1933年上臺後,希特勒無視《凡爾賽條約》,大力發展重工業,這就是在賭英法兩國會繼續採取綏靖政策,不會出來干涉。

    明明有拿破崙遠征莫斯科失利的例子在前,希特勒仍然沒有給德軍準備棉衣,這就是在賭德軍能在冬季來臨前拿下莫斯科。

    1944年,德國國內反戰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甚至希特勒還遭到了暗殺。但他卻堅持自己的政策,始終拒絕和平。這就是在賭德華人在一戰中失敗,憋著一口氣,一定不會發生一戰末期國內鬧起義,把統治者趕下臺的情況。

    而在最後的柏林戰役中,希特勒堅持使用損人不利己的焦土政策,同樣是一次巨大的賭博。一旦蘇軍被拖入僵局,庫爾蘭集團軍就能作為一把尖刀,直接捅入蘇軍的後心。到時候東線戰場的形勢就會出現重大轉變。

    希特勒的賭博,總是時而成功時而失敗。只不過這次他在柏林賭輸以後,就再也沒有了翻本的機會。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泡椒鳳爪用高壓鍋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