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號稱天下第一崗、號稱成名於劉秀、號稱建於魏晉的臥龍崗(到底建於魏還是晉?是西晉還是東晉?建成年底都搞不清),在元代之前1200年間,不見於任何史書記載?這與其名號、劉秀的身份、諸葛亮的躬耕地等等名氣加持的身份不符啊,相比國家認可得諸葛亮躬耕地“隆中”,從晉代開始到清代史料齊全(包括南陽的地方誌也幫著隆中記載),兩個都是小地名,但臥龍崗和隆中相比在史書上的待遇也差太遠了,不得不讓人懷疑元代橫空出世的臥龍崗是為了蹭諸葛亮躬耕地而建的假貨。本人在此徵集元代之前直接記載宛城“臥龍崗”三個字的史書資料,一條獎勵100元錢,相同史料以最先回復的為準,以記載時間最早的最準,後答覆的不算。
14
回覆列表
  • 1 # 五聖之鄉

    為啥叫臥龍先生呢?先有臥龍崗後有諸葛亮南陽訪古之401】臥龍崗一名最早來自姜子牙》一文中曾經寫到:“臥龍崗這一脈從紫山逶迤而來,依次有翔鳳崗、龜崗、麒麟崗和臥龍崗之細分。。。這道崗脈的臥龍崗、麒麟崗和翔鳳崗因為姜子牙、百里奚、劉秀、諸葛亮和徐庶的先後隱居蟄伏而成就了南陽獨具特色的“隱聖文化。

  • 2 # 諸葛躬耕地南陽臥龍崗

    襄陽的聖經:野史《漢晉春秋》

    一本野史亂春秋,

    劫持孔明住山溝。

    林密無徑野獸吼,

    襄陽造假何時休?

  • 3 # 使用者wgq1212

    臥龍崗在元代沒記載,這問的要是不瞭解或者說這種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橫空出世的問法真能唬人,提問能反問襄陽,不提南陽鄧縣,只說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誰都說和諸葛亮躬耕地沒關係,所以只有碰瓷鄧縣又碰瓷南陽,連環碰瓷和南陽扯上關係才爭躬耕地。要是襄陽城西二十里也不提,只號曰隆中,誰也不知是什麼,能找出記載嗎,話說回來,只提臥龍崗不提南陽本來是別有用心,說襄陽一起說,可南陽分來說,網友們認為這樣合適嗎,臥龍崗和南陽分來就不在南陽嗎,既然是南陽有諸葛亮敘述躬耕南陽還用什麼記載,要爭躬耕地襄陽應該找依據,往南陽攪成不了依據,南陽依據是諸葛亮,襄陽依據是習鑿齒敘述,諸葛亮死了一百多年習鑿齒才號曰隆中,不是橫空出世是什麼,沒有臥龍崗亦隆習鑿齒那什麼號曰隆中。

  • 4 # 南陽諸葛亮

    襄人造崗,模仿南陽臥龍崗在隆中山(阿頭山)建崗,

    襄人找不到襄陽隆中在南陽管轄範圍內的有效史料,依野史漢晉春秋以訛傳訛,處處否定南陽臥龍崗來證明襄陽隆中景區,很不自信。

  • 5 # 趙哞哞Vlog

    你要好好學習,多看看史料,理解透徹,一知半解出來糊弄人,會惹人笑話

    臥龍崗因諸葛亮而得名。之前影片我已經說過。你來看看。

    https://m.toutiaoimg.cn/group/6821097500166849037/?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90250577&group_id=6821097500166849037

  • 6 # 我發言很安全

    徵你個頭啊,你襄吹拿的史書哪個不是清朝重寫的!你們倒是拿出來一本元朝以前的書、竹簡也算!麻蛋拿著清朝後人寫的書忽悠誰啊。。。

  • 7 # Chaoshydra

    古今變化,歷經千年,地理名稱也是變化萬千,強摳字眼根本就是適得其反。古人寫“京都”代指首都,現在人都說“首都”了,中國現在地名裡面沒有京都,難倒就變成寫日本的京都了嗎?

    追求經濟利益可以,但是非要說自己是正統,還要編造改變歷史就太無恥了。

  • 8 # 明眼觀世界

    雖然有獎金,看似很誘人,卻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元代之前真沒有臥龍崗的任何記載。如同社科院關於躬耕地結論第三條一樣,“元代以前,今南陽市區沒有任何有關諸葛亮隱居的文獻記載和文物古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舉行諸葛亮躬耕地問題專家論證會的結論意見

    近年來,國內有的報刊發表了一些關於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陽還是南陽的討論意見,並由此影響了國家有關職能部門的某些決策。這一情況,引起了史學界的關注。為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和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於1989年12月6日聯合邀請北京地區各歷史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史學專家共27人,舉行了諸葛亮躬耕地學術論證會。會上,大家一致認為:一、歷代史籍文獻記載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在襄陽隆中是始終一致的;二、東漢末年,南陽宛(今南陽市區)一帶戰亂頻仍,中原士人避亂荊州(襄陽)。劉備三顧茅廬時,宛屬曹操的地盤。荊州是劉表治所。諸葛亮的叔父同劉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荊州(襄陽),而絕不可能住在宛縣(今南陽市區);三、諸葛亮在襄陽結交了眾多的名士師友,他的親戚全都住在襄陽。諸葛亮的親友中,沒有一人住在南陽宛縣;四、元代以前,今南陽市區沒有任何有關諸葛亮隱居的文獻記載和文物古蹟。元代以後,今南陽臥龍岡才出現了武侯祠紀念性建築;五、諸葛亮躬耕地問題,在古今中外史學界,是一個沒有任何疑義的問題。所有有關三國史的論著,均認定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在襄陽城西20裡之隆中。在國務院1986年12月8日公佈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的檔案中,亦明確指出襄陽為“隆中諸葛亮故居”,而南陽則為“武侯祠”,這對兩處名勝地的內涵作了科學的表述。鑑於以上理由,論證會一致認定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隆中,而決不可能在今南陽市區臥龍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章)1992年7月5日

    《光緒南陽縣誌》記載:“漢晉春秋亦謂:亮家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以此推之,南陽祀侯固宜歷代,迄今築居以像之,與隆中並稱。”很清楚的點明瞭,南陽臥龍崗是在武侯祠的旁邊按照諸葛亮在隆中躬耕時的模樣建設了所謂的草廬,仿造隆中十景,以供遊客觀賞。南陽臥龍崗最早記載是元代的碑刻,內容記載“據傳”諸葛亮在那躬耕,為什麼用“據傳”,因為沒有任何史籍和文物相關記載。起源於不入史序的碑刻,元代以後也只出現在方誌、雜記、碑刻等沒有史學效率的內容中。由記載來源就可以看得出其“躬耕地”的真偽!

  • 9 # 奔流到海不停留

    “襄陽說”反覆強調的還有一個觀點,就是當時史書中沒有諸葛亮在宛縣的任何記載。嗚呼,“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不是記載嗎?《黃陵廟碑記》不是記載嗎?黃權在宛縣祭拜諸葛亮不是記載嗎?《諸葛武侯集》注引《諸葛氏譜》稱:“亮為弟均,取南陽林氏女為婦,期年,生子名望”;葉縣有諸葛玄墓,郟縣有諸葛亮、徐庶於建安六年共同赴張良廟拜訪的漢碑(碑在平頂山博物館),方城縣東晉的《諸葛躬耕碑》,臥龍崗十幾株一千三百多年的古樹,這些正史、古碑、實物哪個不是記載?再說了,一個地位“卑鄙”的躬耕布衣,誰沒事會記載他的行蹤?要不是諸葛亮自己說恐怕連“躬耕於南陽”也沒有人知道。看看《三國志》其他人的傳記,哪個有他們成就功名之前的記載?“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關羽“亡命”以前的記載沒有,但你能否定解州嗎?“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黃忠字漢升,南陽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他們在功名未成之前的記載都沒有,但誰能因此否定他們的籍貫?正史惜墨如金,什麼到老師家混飯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正史絕不會記,記了才是笑話。請問,襄陽市有幾百萬中學生、民工、農民,襄陽地方誌記載哪一個了?諸葛亮在南陽的躬耕生活已經淪落到了“卑鄙”的地步,“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居處僅“草廬”而已,還有何事可記?加上東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和南朝的基本戰略是“守淮”和“守漢”,襄陽多在東晉、南朝統治之下,南陽則多在北朝統治之下,北朝統治者不可能將一個時時不忘“光復中原”的歷史人物奉為楷模的。所以,在諸葛亮的生平中,建安二年(197年)至十二年(207年)在南陽的活動記載是一個空白,但畢竟還有他在《出師表》中短短59字自述,有他和徐庶一起拜訪張良廟的碑刻。而躬耕時期諸葛亮在襄陽的活動同樣也是一個空白。雖然躬耕前的遊學有東晉後人野史追記而散見於習鑿齒的《襄陽記》中,但就是沒有“躬耕、草廬、亂世、不求聞達、卑鄙”這些與諸葛亮自述相同的字眼。這也間接證明,躬耕期間,諸葛亮確實不在襄陽,而在他自己所說的南陽。當然,襄陽網友可能會舉出什麼龐德公、鳳雛龐統、黃月英等等所謂記載來為自己打圓場,但是這些記載《三國志》都沒有,當時諸葛亮交往的友人“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元直也”,“惟”是什麼?就是排他的。《襄陽記》不記這些北方人士,而是編出一些諸葛亮只和襄陽人交往的不可考證的家長裡短的事情,這些所謂密切關係都是東晉以後《襄陽記》這類地方筆記小說為溢美自比蜀漢的東晉偏安政權編造的。在這些所謂襄陽記載中充斥大量自相矛盾的情節,諸葛亮住在隆中,他的老師龐德公則住在襄陽城東的魚梁洲(今龐公鄉)。請問,兩地相距三四十里,諸葛亮怎麼去上學?他有私家車嗎?(學襄陽發問)諸葛亮上學時究竟是住在所謂“南陽隆中”還是“襄陽魚梁洲”?讓老師到襄陽城西的隆中去教學生不可能吧?還有,襄陽野史記載諸葛亮和司馬徽、龐德公、龐統、黃承彥都是住在一起的,也就是《襄陽記》裡司馬徽說的“此間”。住在“此間”的人都說這裡是襄陽,龐統襄陽,龐德公襄陽,司馬徽襄陽,黃承彥襄陽,唯獨天天一起混飯吃的諸葛亮說“此間”是“南陽”,不奇怪嗎?諸葛亮在隆中十幾年,好像交往的只有襄陽人,一個南陽鄧縣人也沒有?又按“襄陽說”的觀點,諸葛亮一輩子也沒有跨過漢水一步。尼瑪,一個十幾年間居然一次縣城也沒有去過的人,是怎麼通曉天文地理的?可能襄陽會說隆中離襄陽很近,和襄陽人交往就行了。既然這樣,朝廷幹嘛要把西漢屬於南郡襄陽縣的隆中改歸南陽郡鄧縣?而且諸葛亮一走,立馬又把隆中還給了襄陽。什麼事一到“襄陽說”專家嘴裡就奇葩了!這難道不是信口雌黃?這難道是可信的記載?

    其實,對這種現象,古代史學大師早有論述,正如劉昭《後漢書·注補志序》所言:“加藝文以矯前棄,流書品採自近錄……借南晉之新虛,為東漢之故實。”唐代劉知幾在《史通·雜述篇》也雲:“郡書者,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施於本國,頗得流行,置於地方,罕聞愛異。”顏師古注《漢書·地理志》亦云:“或纂述方誌,競為新異,妄有穿鑿,安處附會,頗失其真。”可見,在諸葛亮這個問題上,習鑿齒之《襄陽記》是有“罕聞愛異”和“妄有穿鑿”之嫌的。

    下圖,一千多年的古樹,這就是活生生的記載。請問隆中有嗎?不就是一棵四百多呢移栽過來的桂花樹嗎?

  • 10 # 淯陽侯

    《南都行》中,李白不僅提到了陶朱公范蠡、百里奚等南陽曆史名人,

    還有“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的句子。

    除此之外,李白還在一首以諸葛亮自述的《留別王司馬嵩》詩中感嘆道:“餘亦南陽子,時為《梁父吟》。”

    由此可知,李白心目中的諸葛亮是南陽而不是襄陽的歷史名人。

    另外,李白還曾做《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詩,中有:“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壟畝躬身耕。”

    另外,白居易有“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劉禹錫《陋室銘》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之句。

    許渾的《南陽道中》有“荒草連天風地動,不知誰學武侯耕”之句。

    汪遵的《詠南陽》:“陸困泥蟠未適從,豈妨耕稼隱高蹤。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

    文章方面有嚴從在《擬三國名臣贊序》稱“先主之跡遠播於汶隅,孔明躬耕南陽,盤桓待主。”

    李翰在《三名臣論》稱:“昔諸葛亮擁膝南陽,為‘梁父吟’,自比管樂,州平、元直以為信然,雖涯量可窺,而遺蹟可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人傾家蕩產也要打賞女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