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第三隻眼看世界
-
2 # 書法有云
按照提問者所上傳的圖片來看,應該是屬於行書中的行楷字型為主,期間夾雜著草書字型。
圖片粗解圖片中的行楷字型書寫不太規範、草書的書寫也是如此,且在章法上的處理不是很到位,影響了上下氣脈的貫通。
基本上可以確定提問者沒怎麼花費時間認真研習古代碑帖,只是偶爾做些臨習與讀帖方面的。
因此,所傳圖片基本可以判定為個人的隨意書寫而成,無繼承亦無創新。
硬筆書法硬筆書法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的甲骨文時期,但是,真正讓硬筆書法融入書法藝術的分支中是近代時間的事情。
由於書寫工具的不同,硬筆書法在學習時,以規範字為基礎,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擇古人碑帖進一步臨習。
除了在入門學習方面有所差異外,硬筆書法到後面的學習其實跟毛筆書法已經沒有什麼不同,這正所謂“萬法歸宗”。
綜上所述書法是建立在寫字的基礎上的,寫字最低的要求需要讓人看得清楚。行楷是楷書的快寫,而草書則更多傾向於個性的表達,因此,草書對於書法的基礎則提出更高的要求。
-
3 # 竇國書法
沒少寫。但是臨帖少,各種氣息不像有過專門訓練的痕跡。如果實用,比如說寫文章,完全可用,如果是講究書法美,可能要臨一下帖
-
4 # 殘墨修者
粗看雜亂無章,細看還是有幾分功夫的,不錯的硬筆書法作品。
這幅硬筆書法作品字是用毛筆字的筆法來寫的,這個書法者的毛筆功力深厚,可以說中上水平的人物,可惜的是學習現代人的草書,太注重線條去了,對字的結構不注重,所以整幅作品給人的感覺是一堆雜草,多少人都不能看到其中美妙。
這幅作品由於書者有深厚的毛筆基礎,筆法老辣,書寫流暢自然,氣韻相通,飄逸灑脫,章法佈局合理,渾然天成。缺點是字的結構有太多現代草書大家的陋習,對線條追求過度,結字反而不重視,不太嚴謹,狂放過頭,也有可能水平的極限性,想不出好的框架結構,只有透過線條來體現自己的水平。
本來是一幅非常不錯的作品,由於硬筆書寫工具的侷限性,寫出來的線條單一,線條的粗細基本上不變,沒有毛筆線條豐富變化,可能這就是硬筆書法差毛筆書法十萬八千里的原因。
雖然線條單一,但有寫字三要素筆法、結字、章法的曾託,也不失為一幅好的硬筆書法作品。
-
5 # 福自福地來wjf
行而無力乃為飄也。看似若行雲流水,實乃虛亡無勁也。硬筆書法,筆不著力無入骨之功也。
期待再來!
-
6 # 睿睿的爺爺6
硬筆字不是書法,寫的太毛,亂叫人看不懂,硬筆字是寫長篇文章,看著弗勁。硬筆字應自然,看著順眼,抒心,不夠。
-
7 # 細雨微風西嶽天
這件硬筆書法還行。硬筆書法本是書法藝術的一個分支,古就有之,只是緣於條件(如鋼筆",故軟筆及碳素墨水等)的制約而未能充分發展,近代條件成熟,歐洲人把它發揚光大,只不過人家寫的是英文字母罷了。我們的漢字豐富多彩,內涵殷實,且字的變化多樣,不同的書寫人可為之傾入不同的情感,於是我們就看到汪洋恣肆,變化萬千的漢字,真是美不勝收。硬筆書法是毛筆書法的一個補充,當然無法象毛筆那樣注入作者更多的個人情感,缺了筆墨的濃談相宜與枯潤相間之美,但仍可上天入地,大開大合,縱橫交錯表述作者的心聲。我想,無論那種書法都是藝術,那就離不開以下幾點:①整篇佈局好,一見傾心,這叫美人亮象吧;②有亮點,讓人如品奇珍爽心有嘆(喊好);③字能說話,更能達性丶述情丶顯露心聲,讓人看到字後的你,即見字如見人。④既然是漢字書法作品那首先字要寫對,每個字無論怎麼變都必須書寫正確,也就是說得有源(出處)可查,起碼的讓懂的人認識。好了,以上僅為個人觀點而己。
-
8 # 空靈翁
一些急功近利的"好書"者總以為,硬筆書法似乎要比毛筆書法掌握起來要容易且方便得多。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毛筆書法講究氣、韻、境、神、煉等等,而硬筆書法也有同樣的講究,如果說二者之間有什麼比較明顯區別的話,對初學者而言那應該就是毛筆書法的準備過程比較多,而硬筆書法提筆就可以直接寫。
從題主網發的"硬筆書法作品"來看,應該說還沒有入門。這裡比較明顯的存在幾個主要問題:正楷體肯定是沒有花功夫好好練,沒有紮實的字架字型基礎,所以寫出的字顯得浮躁而無章法;寫字的過程中輕重緩急幾乎毫無心得;硬筆字相比軟筆字有一個最有特徵的地方就是要"力透紙背",這種感覺並不在於字本身的生硬,而是寫出的字要給人一種形散神不散之"鐵劃銀鉤"式的意境,從此點而言作者似乎還沒有"摸到邊"。
常話說,言為心聲,字如其人。從此帖的整個佈局以及個別字不中規中矩的筆畫來說,書者缺少長期性的堅持練字、臨帖。臨帖的目的就是一個吸收他人長處的過程,待到所臨眾帖熟爛於心之時,書者的基本功底也就水到渠成,爾後才能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因此,沒有"無根之水"的"水"永遠就是一潭死水。
另外,不知道帖主的年齡現今幾何,如果超過四十歲的話,建議每年體檢一次。這是因為,從帖中所寫的"行"、"耶"、"特"、"乎"等字的筆畫來說,書者恐怕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前列腺及分泌系統的健康狀況……
-
9 # 趙福
【本件硬筆書寫作品,是仿毛筆草體書寫寫法,其水平不能算一件成功之作】
硬筆書法的特點硬筆書法,不是傳統毛筆書法的那種,它是當代人發明創造的,如龐中華老師的硬筆書法,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但其硬筆書法相比毛筆書法創立晚,它還是屬於書藝百花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硬筆書寫工具硬筆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記號筆、鉛筆等。但用鋼筆書寫的漢字,遠遠勝於其它硬筆,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其鋼筆字的線條表現形式與藝術感染力遠不及毛筆書法那樣豐富耐看。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題主所展示的鋼筆字,只能算作是書法愛好者級別的,如果用硬筆書法標準來看,是不合格的。
-
10 # 水林焱
中國的書法的前提是:必須讓中國人認識這個字,就這個並非書法的字,其在自認為行草中的狂草,只有他本人認識,如果久了,他本人甚至也無法認識,所以他與書法是大相徑庭的。
-
11 # 至臨君子
有了一定的基礎,看得出來你比較喜歡書法,也欣賞觀摩過不少字型,練習量也還行,悟性也不錯。
你在寫這幅字的時候特別想寫好,所以下筆就略有略微有點拘謹和謹慎。
放開一點繼續寫,你會寫的更好[贊]
-
12 # 跳動的音符210693465
中國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無論是硬筆還是軟筆寫不出來那種撲面而來的美就一文不值,這件作品需要多多練習,還欠缺不少功夫啊!
-
13 # 千垛顧榮保
首先肯定作者對書法是敬畏的,但不妨多寫、多看。
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在這裡指“心摩手追”之法,只有不斷與古人、字帖、好作品對話、神交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正如某文學大家靈感忽來時有衝動情懷命筆流淌生命(活)韻律一樣。
看君之字行筆(或單字)未一氣呵成,故只能如擺放式集字而為。當然也非得如大家那樣驚世駭俗出流芳百世仙品,只要用心,萬事皆能。
此時帖為本人一巳私見,並無傷害之心。願未來之日可再見君大作,並在媒體均見您大名,被眾多粉絲追隨,我想你會成功的!因為天才出於勤奮……
-
14 # 敬愛堂書畫
下面就直說,作者也是性情中人,敢揮灑自我,在當今快節奏,也多出這樣的字型,這件還算不錯的了。
而今的社會,什麼都講究個快字,快餐、快車、快手,是講究“時間就是金錢”,寫出這樣的硬筆字不足為奇。
1、整體上還乾淨,牽絲不多,看得出作者也發了些時間和功夫。
2、沒有歷史根基,沒有臨帖或臨帖不深,多數字沒出處,是自寫體。
3、傳承少創新多,雖是草書,也有草書的書寫規則。
試想不按草書規範寫,就都不認識。你不認識我的字,你的字別人也不認識了。文字也就失去了傳播作用!
-
15 # 愙盦藝語
這件作品很認真,但是有很多問題。一個是此件作品看上去沒有淵源,只是信筆而為的率性發揮。一個是此件作品線條有些作做。整體上看,這件作品受“計白當黑”的思想影響,如“則”字、“終”字有意橫向拉寬,“耶”字與左右兩行有明顯的疏密對比,幾個“藏”字能寫出變化。還有,草書寫的快主要是因為它簡省了筆畫,用一些特定的符號代替一些部首,甚至整個漢字。並不單是書寫速度快。此件作品中,有些草書符號寫法不確,也有些符號寫的不夠標準。還需要多加練習。
草書學習有個重要的範本大家可能忽略不重視。一個是孤竹李雲麟編寫摩勒的《草書要領》,相傳此件拓本是歐陽詢臨摩王羲之法帖編次而成的。帖中有整字,也有部首,寫法規範,筆力剛柔相濟,字勢雍容華麗。
韓道亨的《草書百韻歌》也是學草書非常好的範本。透過一些韻語,將一些常用字,特別是寫法相近,表義不同的字透過前後對比,加以區分,對於初學有很大幫助。即使是對草書有一定的基礎,也不無裨益。
-
16 # 求進
你好!回答提問者:我的看點與評價結果是:兩個字:很好!
這正是:
書法水平技藝好,
像似偉人甩狂草;
長年堅持增功底,
繼續練習再登高!
注:請不要間斷與封筆!
-
17 # 劉逸之
硬筆書法,屬於實用性的書法型別,應以楷,行書為主,不宜寫草書。這件作品是以草書為主的。練習草書應當是在有了一定的楷書,行書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很難練成。此幅字能看出來字的基本功還不太牢固。
喜歡草書的話,不妨練練毛筆草書,當然寫草書的同時,還應熟悉行楷字型。
-
18 # 使用者6211385513832
此幅書法作品的作者有追求‘書寫飄逸美’的意向,這個應予肯定。應該說,作品的表象,整體上有‘飄逸美’的韻味,但少部分字的構字還不太圓熟,還需要把一個個字先捶打幾遍。這有點像山溪奔流,如果要獲得美感,須一氣而下貫,即使有大小旋渦,也旋得自然流暢;即使有浪花,也浪得頗有逸姿。倘若數條山溪雜瀉,彼此抗阻,涇渭混淆,水勢塞澀,則一幅之中,奔逸之精神失卻其半。——以上胡言,僅供一哂。
-
19 # 我不喝燒酒
我也是初學者,不是很懂。感覺是要把每一個字寫好,還管是楷還是草。把每個字寫好,才講連筆。不要將就。書法講究太深了,像打仗一樣,要排兵佈陣的。
-
20 # 袁小拉
就上傳的硬筆書法作品來看,作者對書法是有一定興趣的。只不過,作者可能因工作太忙或其他原因,略顯對古今書帖的基礎練習不夠,書法基本功稍欠火候。一是結字筆法未見抑揚頓挫、回鋒收放;二是書寫不夠嚴謹,太隨意。好像草草應付,無心之作;三是章法佈局欠規範,行距、布白、行氣等稍欠和諧。
總體來說,作者的行楷是很有靈氣、很有味道的,如潛心研習,假以時日,必有大成。
回覆列表
滿月星空,洗手鏡面,靜心觀此文,嗚呼,不覺張旭大家再世,遠觀此文有如萬馬奔騰,又見波濤洶湧澎湃,洋洋灑灑,難道說羲之又現世可否?君不見天地昏暗,塵世間竟有如此神作,乃我中華之幸甚,拜讀神作誠惶誠恐,敢問閣下,翻譯成現代漢語都是什麼字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