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心叟

    陶令一生愛夢,夢裡邊有一個沒壓迫,沒剝削自由平等的清平世界。但現實是殘酷的。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耕謠!

  • 2 # 使用者伏瑞端

    陶淵明於官場生活中,看透了官場的腐敗,厭倦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涯。欲從中解脫,只能辭官迴歸故里。“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其對“富貴於我如浮雲”,“帝鄉不可期”,執意離棄的決心。欣喜老家仍有數十畝田地和莊園,可以從耕,自食其力。因而歸心似箭,“載興載奔”。離開官場,如釋重負:“舟搖搖以輕蕩,風飄飄而吹衣……”,顯見其輕鬆愉快的心情。從而更加肯定“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決然選擇沒錯。

    陶淵明能從官場安穩而輕鬆地退出,應該是很幸運的。其如明朝的劉伯溫,在極度專制集權的情勢下,雖功成名就,而欲從“伴君如伴虎”的處境下得到解脫,告老還鄉竟比登天還難。以此看來,陶所處的東晉王朝雖然腐朽,仍有急流湧退的政治空間,不似朱明王朝的嚴苛。

    作為一名官員,置身於官場這大染坊,不與同流合汙,出汙泥而不染,已顯難能可貴。棄官從耕,自食其力,足見其文人氣節。以農為樂,以閒恬而自娛,閉門謝客,東籬植菊,南山種豆,登高作賦,撫松修竹,酌酒詠詩。閒情娛趣足以消遣。“賞春時花藤小轎,納涼時紅蓮短棹,稻登場雞蟹豚菊,雪霜寒純棉布袍”。四時佳景資歡笑,也強似官場迷茫荒誕的生活。

    應該承認,陶潛當時能於選擇並且得以實現的迴歸故里還是相當不錯的。

  • 3 # 詩狼別號打油王

    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

    陶淵明從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為州祭酒,到義熙元年作彭澤令,十三年中,他曾經幾次出仕,幾次歸隱。陶淵明有過政治抱負,但是當時的政治社會已極為黑暗。晉安帝元興二年(403),軍閥桓玄篡晉,自稱楚帝。元興三年(404),另一個軍閥劉裕起兵討桓,打進東晉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至義熙元年(405),劉裕完全操縱了東晉王朝的軍政大權。這時距桓玄篡晉,不過十五年。

    伴隨著這些篡奪而來的,是數不清的屠殺異己和不義戰爭。陶淵明天性酷愛自由,而當時官場風氣又極為腐敗,諂上驕下,胡作非為,廉恥掃地。一個正直計程車人,在當時的政治社會中決無立足之地,更談不上實現理想抱負。

    陶淵明出淤泥而不染,不願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和崇敬。而他在報國無門救民無著的情況下難謀其政就毅然辭職,體現了無功不受祿的清廉孤傲性情,更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和借鑑。

    陶淵明經過十三年的曲折,終於徹底認清了這一點。陶淵明品格與政治社會之間的根本對立,註定了他最終的抉擇——歸隱。

  • 4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歸去來兮"是一漢語成語,其意指歸隱鄉里。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詩人在《歸去來兮辭》中抒寫了歸家時的愉快心情,抒發了隱居的樂趣,讚美了農村的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厭惡當時汙濁的官場,表現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汙的思想感情。

    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東晉名將陶侃的曾孫。

    陶淵明初出仕時,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因不滿官場汙濁,每次起赴任不久均辭職。至年四十有餘時,出任彭澤縣令,任上僅八十多天,因不願折腰媚迎督郵(當時的官職名稱,相當於現在的集紀委、檢察院、政府辦等職權為一身的重要官吏),致棄職歸隱。

    陶淵明在此《歸去來兮辭》中寫了其歸來後的怡悅之情,曲折地反映出他對當時現實的不滿,但也表現出樂天安命的思想。

    如辭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其意即為:既然自己讓心意被形體所役使而出來做官(指此次出任彭澤縣令),又為什麼獨自惆悵而悲愁呢?其實,詩人本心並不願做官,只是為了生計所迫而岀任彭澤縣令的。後兩句是詩人引用《論語:微子》中的"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其意為他已經認識到出來做官已經是錯了,但是此時歸隱還不算晚。

    又如辭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寄傲~指寄託自己高傲的心情。容膝~指小屋。謂之居室狹小,故稱為容膝。這兩句的意思是,靠著南窗,悠然自得,寄託著自己的傲世之情,並深知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反而容易安適。

    《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後歸家之初所寫的一篇辭賦,作於晉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在此辭賦前作有序,在序中敘述了他出任彭澤縣令的經過以及辭官的原因。南朝梁文學家蕭統所編的《陶淵明傳》中有記載:"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以及《桃花源記》等均為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 5 # 小莫亂翻書

    首先從寫作背景看: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棄官歸田,作《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從29歲起開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他在義熙元年41歲時,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令即辭官回家。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陶淵明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官員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掛冠去職,並賦《歸去來兮辭》,以明心志。是他創作的抒情小賦,也是一篇脫離仕途迴歸田園的宣言。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及一些反思,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汙的精神情操。

    這篇文章最經典的名句也是最引發人思考的句子: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百,覺今是而昨非問。(這句很多人作為座右銘)

    悟已往之不諫:感悟到已經過去的錯誤再去復挽救也是沒有必要了。不就是那句民諺: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嘛。

    知來者之可追;知道在未來的歲月制裡還可以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不讓遺憾再次發生。不就是現在說的把握現在,把握未來麼。

    實迷途其未遠百:事實上,我走錯的路(借喻錯誤的選擇啊、做法啊等度)好在還不算太多;覺今是而昨非問:想到當初去做官這是一大失策,現在覺得自己棄官歸田才是正確的選擇。

    這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話,它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過去做錯的事情,再去挽救也是徒勞,還不如把我現在,做好每一天的事情,不讓將來再有遺憾,而且好在現在我已經迷途知返了,所以昨天做錯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把握現在,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告訴那些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人,不要一直沉浸在對過去的悔恨之中,要把握現在放眼未來,這才是人生大智慧。

  • 6 # 愛心智

    陶淵明作此賦時已經41歲,人到中年,已經積累了很多閱歷和學識修養。《歸去來兮辭》反映的是從容樂觀務實的生活態度,放在今天仍然很有借鑑意義。

    一:回首過去,心為形役,(心神為形體慾望所役使奴役,經常煩亂不能安定。)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很痛苦,知道未來仍然可以改變,於是現在做出選擇為時還不晚,做自己喜歡的,讓自己愉快的,我們做事最好從自己感興趣的出發,並且對社會產生正面價值,才能長久。

    二: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陶淵明時期的富貴總與權貴腐敗相結合,所以才有富貴非吾願一說。而如今現代經濟社會,實現人生價值追求財富,基本是常識,我們透過踏實勞動發揮個人智慧是可以追求得到財富的。帝鄉指神仙學問,難以實現,難以成就,所以陶淵明認為不可取。

    所以凡事懂得量力而為,做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這樣不會讓不合現實的慾望牽著鼻子走,生活才不會太累,心裡也不會徒生煩惱。

    三:悟已往之不諫,覺悟到過去做錯了的事(指出仕)已經不能改變。知來者之可追,(知道未來的事(指歸隱)還可以挽救。)說明陶淵明透過每日三省吾身,更加清楚了未來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

    四:重點放在最後一節的總結:“算了吧!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為什麼不放下心來任其自然地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想要到哪裡去?富貴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沒有希望的。趁著春天美好的時光,獨自外出。有時放下手杖,拿起農具除草培土;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呼嘯,傍著清清的溪流吟誦詩篇。姑且順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樂天安命的主意,還有什麼可猶疑的呢!”

    這是從容淡定安天若命的生命觀,每個人都想長命百歲,過得富足,實現一個精彩的人生。而現實情形是過一天便少了一天,如何過好精彩的一生,就是把握當下,把今天過好,每一日都有計劃地過好,串起來就是精彩的一生,陶淵明一生當飲酒時飲酒,當作詩時作詩,當勞動時勞動。

    每時每刻都感受來自生命來自自然的精彩,是我們多少應該學習的生活態度,這個放在任何時代都有意義!

  • 7 # 北國冰凌花

    如果有所借鑑,我想談兩點:

    一、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心為形役。

    追求身心和諧,靈魂自由!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被安排,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女教師顧少強寫下最具情懷辭職信,為愛出走,瀟灑任性。記得《讀者文摘》裡有篇文章,寫了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某大學一哲學教授正上著課,窗外有鳥啁啾不已,教授專注聽之良久,對學生們深鞠一躬,說到:“對不起各位,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說完,轉身走出教室。當時讀後,頗為震撼,又感佩不已!想必這位教授在那樣一個瞬間,傾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頓悟了自己多年的渴望。毅然決然地飄然而去。

    二、精神獨立而自由,詩意地棲居於人世間。

    由官場退居田園,是“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迴歸自然,釋放心靈,愉悅自我!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在物質與精神的天平上,精神的分量總是重的!“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詩人的心靈與生活,始終向自然開放,並樂在其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真實而親切的情話總是令人愉悅,彈彈琴,看看書,詩意棲居,心靈豐盈,逍遙自在!有勇氣從厭惡的官場退出,這需要的是非凡的勇氣!世間有多少人汲汲於功名富貴,即使不得志,不也依然捨不得這雞肋一樣的職位嗎?何不像陶淵明一樣,做無心出岫之雲,倦飛而知還之鳥!

    只要我們願意,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心靈的故鄉和精神的家園,享受它帶給我們的美好與安寧。

  • 8 # 月下西樓1108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是對自己前半生的反思,我們應從中借鑑什麼呢?陶淵明名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人。他是我非常喜歡的魏晉時期的一個田園派詩人。

    《歸去來兮》是他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時所作,從此歸隱田園。這篇文章放在今天來解讀,依然具有十分現實的借鑑意義。

    仔細讀來,文章至少很好地回答了以下三個問題。

    (一)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是不是每一個有才華的讀書人都必須走入仕途才是實現了人生價值?

    古往今來,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學而優則仕”,又有“學得濟世才,貨與帝王家”的說法。讀書人或透過舉薦或透過科舉進入仕途。做官是大部分人追求的功成名就具體體現。若是不能當官,在普通人眼裡就是失敗者。而作者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人們,無論做官還是歸隱田園,都只是一種生活選擇而已。只要為人處事,無愧於心,一樣過得瀟灑自在,“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一樣會受到後世的景仰和稱讚,同樣可以流芳百世。

    (二)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覺今是而昨非的情況下,一個人是否有勇氣做出改變?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因為經驗不足而犯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是汲取教訓知錯就改,還是置若罔聞一意孤行呢?作者非常坦率地在文章中承認自己出仕是一種錯誤,讓自己“心靈為形體所役使,失意而又獨自傷悲”,在猛醒之後及時補救,透過辭官來讓靈魂歸於平靜。我們今天的人就應該學習這種知錯就改的精神,這樣才能不斷走向成功。

    (三)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的生存壓力之下,理想與現實如何取捨平衡?

    作者出去做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社會動盪,家貧而無法維持生計。彭澤縣離家又不遠,公田收穫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這就是現實。而陶淵明內心深處卻還是留戀故園,鄉土難離,嚮往田園生活。這就是理想。當兩者發生矛盾衝突時,於是感慨惆帳,深深有愧於平生的志願,毅然選擇歸去。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儘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還有什麼可以猶疑困惑的呢?

    總之,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過短短几十年而已,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地生活?再讀陶公此文,讓人反思而自醒!

  • 9 # 遙山書雁

    一篇文字,不同人在不同環境時或許會有不同的解讀。我讀《歸去來兮辭》,常常把自己讀哭。或者,在我某些想哭的時候,讀《歸去來兮辭》,覺得太符合自己的心境了。

    從它優美的文字裡,我讀出的不是灑脫,不是忘情于山水,而是隱抑的憂傷,是心靈的沉痛。隨著文字的不斷推進,這種憂傷逐漸加深,把我的心刺痛。

    他那麼用力地描寫歸途路上的風景,那麼用力地描寫田園生活的美妙,彷佛是不停在勸自己“開心起來啊”,然而,他卻始終沒有真正開心起來。最後那“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終於露出了他憂傷的底色。而“樂夫天命復兮疑”不過是一種自我的打氣,而這打氣,卻讓人感到連他也不自信。我彷佛聽見他叩問自己的心說:"你不是已經遠離了那“心為形役”了嗎?不是回到那美好單純的故鄉了嗎?

    你還要什麼呢?看看這大自然的一切,是多麼美好啊,你忘了世事吧!”我能感受到,他是多麼想要忘懷世事,又是多麼忘懷不掉啊。他用如此美妙的文字來寬慰自己,如同人用酒來澆愁,努力的忘卻之下卻始終是無法忘卻。這和我努力使自己快樂卻始終無法快樂是多麼相像! 我潸然淚下。

    我以為,如果《歸去來兮辭》是一篇已經看破世事,真正迴歸自然的文字,它的價值將不如現在。正是還未做到這些,它表現了作者如此真誠的願望與努力,這種真誠的願望與努力感動了同樣掙扎著要回歸某種價值的凡夫俗子。

    一直一來都不算是一個特別用功的人,一方面是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也許努力了也是白費功夫,另一方面是覺得如果努力了還是失敗的話面子上說不過去,更印證了自己不夠聰明的事實,畢竟沒人願意承認自己天資有限吧。高三的下班學期,靈光一閃,這幾句話跳進腦海中,感覺渾渾噩噩的日子已經過夠了,從今天起要認真的對待學業和生活,於是便真的這樣去做了,索性生活也沒有辜負我的努力,現如今依然走在成為better me的道路上。

  • 10 # 可預測的非理性

    有一些東西單純分析他本身往往就有些“著相”了,舉一個例子可能更好理解。《潛伏》中站長和餘則成的一段對話大意如此:

    站長:則成啊,天津的得失在什麼呀!在幾個偷偷摸摸的軍官麼?在幾個偷雞摸狗的間諜麼?笑話!那麼多重兵把守的大城市丟了,那麼多戰功卓著的整編軍丟了,什麼原因?我們還在這搜情報、抓內奸、查幫派,試圖保住大天津堡壘,不滑稽麼?

    餘:站長,你怎麼了?

    站長:我想犯錯我,我想被革職!再這麼騙下去是在騙自己啊!

    餘:您說吧,我們該怎麼辦。

    站長:活著,過生活。

    餘:我還記得您早些年對我們的訓誡。

    站長:忘了它,和翠屏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過安定的日子,天津沒希望,江北沒希望。

    餘:可是我還想戰鬥下去。

    站長:我年輕的時候也好鬥,也清高。可你看我現在剩下什麼,除了衰老和靠貪汙得來那些東西。

    餘:您還有少將軍銜啊!

    站長:你還年輕啊,早看破早解脫!

  • 11 # 土皮心動

    陶淵明是東晉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最著名的田園詩人。曾任江州祭酒、鎮江參軍、彭澤縣令等職。因對當時現實不滿,四十一歲便棄官歸隱,躬耕隴畝。

    南朝梁文學家蕭統的《陶淵明傳》記載:“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在《歸去來兮辭》小序中,陶淵明沒有提到“為五斗米折腰”之事,但他敘述了自己出仕的無奈和辭官的緣由。只因“幼稚盈室,瓶無儲粟”,自己又沒有其它經營生計的本領,不得不出來做一小官。但他很快就厭倦了官場生活。他本性自然,淡泊名利,如果違背了自己的意志做事,身心都感到痛苦。他打算等公田收穫一次,再收拾衣裝,星夜離去。恰巧此時嫁到程家的妹妹死於武昌,於是他毅然棄官奔喪,順遂了心意。

    在《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反覆強調自己是為了養家餬口才出來做官,也不斷拷問自己:讓內心為形體所役使,值得不值得?他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不能改正,知道未來的事情還來得及彌補。於是迴歸田園,過起了植仗耘耔,登皋舒嘯,臨流賦詩的悠閒生活。那麼從陶淵明身上,我們可以借鑑點什麼呢?

    “風骨”!陶淵明身上有文人的風骨。晉代特別講究門第,很多人攀附權貴,陶淵明卻背道而馳,“閒靜少言,不慕榮利”,“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即使家裡“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也絕不和統治者同流合汙,頗有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糧的志氣。而當今社會,有些人急功近利,利慾薰心,蠅營狗苟,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擇手段,尊嚴喪失殆盡。這些人,真應該學學陶淵明先生的恬淡醇和,靖節風骨!

  • 12 # 進士及第

    陶淵明為何要在出仕之後“歸去來兮”?他最後自樂在田野間,悟到了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末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之一。東晉偏安一隅,外有北魏強敵虎視眈眈,內政治腐敗、社會動盪、百姓積怨已久。當時的東晉掌權者搜刮民脂民膏,很多有志之士受到迫害,一些清廉的官員掛冠而去。陶淵明正是辭官中的代表人物。

    陶淵明自幼熟讀儒家經典,他年少時也有治國平天下的志向,但被社會的黑暗打擊之後,開始接受流行的黃老之學。在《歸園田居》其一中,他坦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在他的身上,同時有道家和儒家的兩種修養。

    陶淵明為人正直不屈,他在彭澤當縣令時,因不巴結上官,而主動辭官而去,為後世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陶淵明不喜拘束,他在經歷官場黑暗後更是嚮往山水田園間的生活,他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

    辭官後,他寫了《歸去來兮辭》,這是中國歷史上表現歸隱意識創作的高峰。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稱讚這篇賦為“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可謂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這篇辭賦是陶淵明對他前半生的總結,也是他一生的轉折點。他在賦中設想了以後田園生活的美好,但也從另一方面體現出陶淵明“樂天知命”的消極思想。

    從這篇辭賦中,我們能借鑑什麼呢?大約是遇到人生難以接受的工作,大可不必一味死撐,換個環境,我們依然能活得很好。處在一個黑暗的環境中,逃避並不可恥。

  • 13 # 梅里一了

    謝邀,人的思想是特定時代的產物。陶淵明是東晉人,東晉有其特定性,晉代是門閥士族控制權力的走向,而東晉是衣冠南渡後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鬥法的時代,官場異常險惡。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南方人(九江),東晉立國的功臣,以荊州刺史之職,創立荊州軍,都督八州軍事,官至太尉,死後封大司馬,軍功卓著。但陶侃出生貧寒,不是士族,因此,社會根基不牢。雖力撐東晉半壁江山,但終被排擠出權力中心,只是地方軍頭。而在京口,東晉還有一支北方士族控制的北府軍,成為內部權力的制衡力量。陶侃雖有數子,其死後,為爭奪權勢,相互傾軋,兄弟相殘,終至衰落。陶淵明就是在這樣特定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家道中落,生活所迫,而祖上榮耀,極富自尊。很有點莊子的味道,精神上,貴族中的貴族。生活中,平民中的貧民。這是《歸去來兮》的特定背景,北府軍的劉裕,擊敗荊州軍的桓玄,又一場血雨腥風,荊州軍背景的陶淵明是投靠劉裕乞食,還是不辱祖志歸田,這是個選擇。陶淵明選擇了″心不為形所役″。歸隱田園,放歌南山,這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陶淵明投靠劉裕無門嗎?非也,陶淵明曾做過劉裕的參軍,也是上下級,北府軍擊敗荊州軍後,正需要陶淵明這樣的舊部歸順安撫人心。因此,十幾年後,劉裕滅了東晉,做了宋國的皇帝,還惦記著陶淵明,派人請他出山。陶淵明以一篇《桃花源記》謝絕了,被人尊為靖節先生。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歸去來兮,告訴我們舍與得的道理,精神的富足比家財萬貫更接近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離婚的為什麼會那麼多?夫妻關係不協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