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巖x行者
-
2 # 重灌蠻子
你想想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科技,經濟水平再結合直播的含義就知道了。在沒有通訊裝置,沒有網路網際網路的時代直播是不存在的,說書講課性質的不叫直播。
-
3 # 身邊好人多
如果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徐霞客遊記,那是在古代,明朝萬曆年間,跟李時珍的時間差前不後,拒現在也有大幾百年了,別說直播,電視劇都不知道什麼東西,如果能穿越回去的話,我像那麼還有可能?雖然古代社會不能和現代文明相媲美,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這些經典,我覺得已經大於了直播!
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圖文並茂,一直流傳至今,全世界很多國家都翻譯過去了,可以說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治病救人的藥方。還有徐霞客遊記,也是圖文記錄,直播是影片音訊的錄製,而遊記會讓你在腦海裡有千千萬萬個場景和畫面,讓人不經意感慨到,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還有人能走遍天南地北,確實佩服古人的智慧,文字是一種美好的記載,它能帶我們走進歷史,瞭解歷史,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
4 # 胖噠貓修仙旅行記
我覺得徐霞客應該算是做過直播的,只是那個年代沒有現在的科技網路發達,所用形式不同罷了。
可以說正式開播的日子是1613年5月19日,也就是《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在旅遊俱樂部的強烈呼籲下,國家國務院在2011年正式透過決議,把5月19日設定為國家旅遊日。
可見徐霞客在旅遊界及國民心中的影響力和地位;我想徐霞客如果生活在當代,一定是最有號召力的直播達人之一。
直播是現場事件發生、發展的製作和釋出;據記載,徐霞客當年在旅遊時,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裡,當天都會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經歷記錄下來,這是他在那個年代的製作傳播形式。
他的記錄兼有知識性和趣味性,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記錄傳播,讓更多人熱愛上了旅行冒險和對大自然探究。
這是我的觀點,你覺得呢?
-
5 # 鄉村朱二哥
徐霞客旅遊的時代還沒有直播這個詞吧!他也沒裝置去直播。
但他為了將所到之處看到的美景分享給更多的人,就將看到的美景及相關人文等做了詳盡的描述記錄,合成遊記,進行傳播。雖然目的差不多,不能用直播去表述吧。
-
6 # 天人合一tls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書稿後來留下來的,唐朝詩人很多詩都不完整,像白居易捐贈建了一座廟,把全部是詩稿都放在那個地方,最後才留下了2000多首詩。
-
7 # 吳叔滇遊記
徐霞客當年旅遊的時候,真的在做“直播”!這不是亂說。
所謂“直播”,無非就是把現場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用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分享給不在現場的人觀看而已。這麼說沒有反對的錯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徐霞客當年真的也是在玩“直播”!不信來看:
先說現場記錄。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後為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的錢謙益,為徐霞客寫了《傳》,其中有這樣一段:
居平未嘗鞶帨為古文辭,行遊約數百里,就破壁枯樹,燃松拾穗,走筆為記,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畫,雖才筆之士,無以加也。
翻譯一下這段話就是:(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寫過華麗的文章,但出遊到幾百裡的地方,卻能靠著破壁枯樹,點燃松枝幹穗,拿筆快速地記錄,(寫出的東西)好像是記得清清楚楚的賬目,好像是高手畫的美麗圖域,即使是很會寫文章的人也沒法超過他。
看到了吧?現場感十足的《徐霞客遊記》二百多萬字,就是這麼寫出來。無非就是手機、攝像機換成了徐霞客筆下的毛筆和草紙罷了。
再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徐霞客為探明南盤江的流向,順著河流徒步考察,在一個月黑天高的夜晚跌跌撞撞地到了一個小村子投宿。
這一天是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九月初一日,這裡是滇黔交界的小村子“碧峒”(今天雲南唯一的水族鄉富源古敢),徐霞客在遊記中是這樣記錄的:
復去黔而入滇,高枕一宵矣。...,餘見雨勢不止,憚於往返,乃掃剔片地,拭木板為幾,匡坐敝茅中,冷則與彝婦同就溼焰。蓋一茅之中,東半畜馬,西半則主人之捐,榻前就地煨溼薪以為爂,與其榻相隔止一火。夜則鋪茅以臥,日則傍火隱几。雨雖時止,簷低外濘,不能一舉首辨群山也。
初二日夜雨仍達旦。餘不得已,復從之。匡坐如昨日,...,忽聞西嶺喊聲,寨中長幼俱遙應而馳。詢之,則豺狼來負羊也,幸救者,傷而未死。夫日中而兇獸當道,餘夜行叢薄中,而僥倖無恐,能忘高天厚地之靈祐哉!
看到了吧?徐霞客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記日記的,他細緻地描寫了火塘邊貧窮的少數民族家庭環境,他寫《遊記》的環境。尤其是,在寫遊記的時候,第一時間記錄突發事件“日中豺狼來負羊”!
這樣的文字記錄與今天的實拍突發事件也沒有什麼不同!
再來看及時分享。現在因為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在直播中看到現場“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才有“直播”一說。
但就在5月27日,舉世矚目的中國登珠峰測量5G現場直播過程中,我們也沒有能第一時間看到隨著登頂隊員發回的實時電視畫面。儘管稍滯後了,當我們最後還是看到了。但我們不會覺得這次的活動不是一次“直播”。要知道這已經是舉全國的各種力量了!
相比起已經進入5G時代的今天,徐霞客所處的明朝末年肯定不會有這麼穿越的劇情。但是,一個人“窮遊”的徐霞客,也是第一時間把他的現場記錄《遊記》、考察成果及時分享給朋友,向社會發布。當然,他採用的方式是寫信。
比如說,徐霞客一生最重要的考察論文《溯江紀源》,也就是他考察長江之源是金沙江而不是岷江的重大考察成果,並不是在他回到家鄉之後才披露給世人的。
徐霞客生前的“石友”,對徐霞客的一生是很瞭解,又是當時徐霞客家鄉的靖江縣令陳函輝,有一篇文章:《徐霞客墓誌銘》,在文中有過這樣一段文字:
霞客於峨眉山前作一札寄予。其出外番分界地,又有書貽錢牧齋宗伯,並託致予。書中皆言所歷涉山川險僻諸瑰狀,並言江非始自岷山,河亦不由天上。其發源河自崑崙之北,江自崑崙之南。...,又辨三龍大勢。...,爰著成《溯江紀源》一篇。餘友李端木名令皙,江陰令。與餘為刻入江、靖二《志》中,以訂桑經、酈注之謬。
看到了吧?徐霞客人還在四川、還在峨眉山,就已經把考察成果寄給了家鄉的朋友、縣令,並收入刊刻進了《地方誌》之中。
這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快速、最直接的“分享”了!
因此,綜合以上兩方面的情況,考慮到時代特點,我們完全可以說,徐霞客當年真的在做現在很多旅遊主播經常在做的事情:直播。
-
8 # 一杯印記
徐霞客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向人們傳達旅途見聞,也算是直播了吧,如果他有現在的傳播方式,我相信他肯定也是一個妥妥的自媒體人,也可以說他是最早開啟自由行的人,在當時那麼艱苦的環境下研究國家地理,還寫出了遊記大作,真的厲害了!
回覆列表
徐霞客周遊全國的時候也算是直播!只不過直播的方式不一樣,是用文字形式表達出祖國的壯美河山!也可以說是做自媒體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