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落南牆

    雖然從大資料看早戀的弊端數不勝數,但我還是不贊成早戀害人這種一棒子打死的想法。

    網上不是有一個段子嗎,男孩的媽媽因為孩子早戀被叫到學校去,結果卻說出了這樣一些話:“在學校有個女孩願意督促我的孩子學習,在他生病時照顧他,在他犯錯誤時批評他,在他進步時表揚他,我為什麼要反對他早戀。”

    學生時期的戀愛是最美好最單純的,互相進步互相尊重的例子也有很多。只要兩個孩子能夠互相約束共同進步,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不做出格的事情,讓他們談個戀愛又有何不可。

    但假如做不到共同進步,互相尊重,互相理智對待感情,那麼就必須得棒打鴛鴦。

  • 2 # 小西瓜情感

    16歲的孩子談戀愛現在好常見呀,甚至更小的都有。前段時候在老家的時候,碰到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都是閉口物件張口老婆的。早戀有利有弊,總體來說這個年齡是弊大於利的。

    首先“早戀”一詞帶有很嚴重的否定色彩,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名詞,因為在國外16歲已經是成年人了,可以成家立業了。

    我是農村長大的,對於16歲談戀愛還是有點牴觸的,可能思想還比較偏老齡化。

    首先16歲這個年齡,是孩子叛逆的年齡。越是不和孩子溝通戀愛的基本常識,越會勾起孩子的好奇心,然後就走向了早戀的道路。

    老家的一個小孩也是剛十六七歲,過年的時候結婚了。我覺得好詫異啊,這麼小就成家了?原來是物件懷孕了,家裡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過早的走向了早戀這條路,結束了學業,只能外出打工。

    其實早戀對男孩子來說還好一點,女孩來說就不用了。過早的接觸這些,會對自己的愛情觀和事業觀產生影響,萬一出現了不可逆的結果只能抱憾終身。

    在老家農村,好多孩子現在都早早的不上學了,家裡人都是催著早結婚,別以後找不著物件。上大學的時候也是要求在大學談一個,畢業後就不好找了。

    早戀,不僅影響16歲孩子的學業,還會誤導愛情觀和家庭觀。我是很反對孩子早戀的,尤其是女孩子。

  • 3 # 麗Jessica

    早戀是孩子青春發育期的正常現象,首先作為家長不應該打罵、或強行阻止,這樣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最好是和孩子做朋友,相互溝通,早戀的孩子都很注意自己各方面的形象,家長可以趁機正確引導,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告訴孩子,想讓對方也像你喜歡她一樣喜歡你嗎?鼓勵孩子好好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自己足夠優秀才值得喜歡。

    正確引導孩子,發揮一下愛情的正能量,比打罵更有用哦。

    當然也要告訴孩子,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告訴孩子保護自己的常識。

  • 4 # 觸手不及

    十六歲的孩子算早戀麼?我小學就談了,我那算什麼戀?嘿嘿嘿嘿……

    不過現在作為我家長來說,我肯定不接受的。我會去幹預我的孩子,是干預還有引導,不是粗暴的阻止哈。

    作為過來人(捂臉)早戀確實影響學習,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說不得罵不得,一不小心還會適得其反

    首先,如發現孩子早戀得剋制住自己爆發的小宇宙,旁敲側擊一下倆人到那種地步了,可以用驚訝語調對孩子說:呦!小妮子(臭小子)行啊你,都不告訴我…然後再分享一下自己當年的懵懂糗事,並藉機長吁短嘆捶胸頓足一番,告訴孩子喜歡一個人和被喜歡,說明你優秀,但耽誤學習就非常不明智了。另外如果是男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要傷害女孩子不要有過分的越軌行為;如果是女孩子,要告訴孩子不能佔小便宜亂花男孩子的錢,要懂得保護自己。

    早戀不可怕,正確引導才是關鍵

  • 5 # 雲端情感

    豆蔻年華 情竇初開很正常,也很美好。誰年輕時還沒顆悸動的心呢?

    不必小題大做 正確引導 注意安全就行。

  • 6 # 鬼僕

    愛這個東西說來就來,不能強求。不要強行干涉,因為也許你的干涉會毀了別人一生的幸福。每個人都年輕過,也許最美的愛情就是青春期的愛情,愛的簡單,愛的純潔,過了這個時期,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愛情,所以順其自然吧,這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不要強行奪走。

  • 7 # 瞌睡的楊樹

    很正常!大部分人都有在學校時的美好初戀。遇到這種情況不阻止不支援,在孩子不注意下正確引導。比如說引用社上的現實生活例子告訴孩子,沒有經濟能力的人給不了自己喜歡的人幸福生活的保障。如果你有自己喜歡的人,就一定要發奮圖強,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努力的學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能在喜歡的人面前大聲的說,你要什麼我給你買。

  • 8 # 喵喵的情感故事

    我和老公就是16歲相戀,結束十年長跑結了婚,現在有一個兩歲的寶寶,過的很幸福。不過能擁有這一切,我真的特別感謝我的媽媽。希望我媽媽的做法也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借鑑。

    1、父母知道孩子早戀,請先假裝不知道,並觀察孩子的心裡和學習狀況

    知女莫若母吧,我戀愛沒有多久老媽就知道了。不過老媽特別高明的做法就是假裝不知道,然後偷偷給我漲了生活費。可能是不想我花別人的錢,養成不正確的觀念。也可能是不想因為戀愛緣故在金錢方面發愁而浪費學習精力吧。那段時間,老媽給我打電話特別勤快,甚至一個星期都要跑學校送好幾次飯,跟我的朋友旁聽側擊打聽我的狀況。

    2、父母等待時機成熟之後,以朋友的身份,表明自己的觀點

    一個月後,我們家開了家庭會議。老媽特別八卦的問我“我聽說你談了男男朋友”,聽到這句話時我心中真是警鈴大作,心裡想著百般說辭,誰知道老媽竟然又說“我不反對你高中談戀愛,但是你學習成績不能下降,而且要學會保護自己。”然後我簽署了我們家第一次正式三方協議,表明戀愛期間成績不下降,保護自己。沒想到危機就這樣解除了。

    3、父母密切關注孩子的所有情緒,並及時正確給予指導

    16歲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紀,可能對方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讓你不知所措。那時候用QQ比較多,老媽竟然用小號加我好友,經常以朋友身份引誘我說出自己的心事,然後又以大姐姐的形象為我排憂解難。可能是陌生人帶來的的安全感,也可能是方法比較好用,後來每次有不開心的,開心的我都會分享給這位“陌生”的好友。

    16歲情竇初開的年紀,如果孩子談戀愛,父母切忌不能責罵,阻攔,而是比平時更多的耐心,透過各種途徑,各種方法走入孩子的內心給予全面引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 9 # 教育播報員

    16歲正是青春期的懵懂時代,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早戀的時候。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生理上已經成熟了,但是,心理上還很稚嫩。這個時候,男孩和女孩,產生了互相的愛戀與好感,都是十分正常的表現。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在青春期因為早戀而造成輟學的現象時有發生。早戀的後果就是對學業的荒廢,甚至影響到孩子將來的發展,對一生對正確的人生觀都有不良的影響。

    因為,這個時候的所謂戀愛極不成熟,感情為不穩定,孩子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足,遇到感情的波折,就會承受不起,甚至因為分手而尋死上吊,容易鑽牛角尖。

    還有就是他們在偷偷地早戀的過程中,往往在約會的過程中,因為生理上的性的衝動,很容易發生性關係。又由於不能夠進行避孕的有效防範,就因為一時的性的發洩和快感,極有可能懷孕。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而懷孕又去墮胎,對女孩子的身心都是極大的傷害。

    而最重要的是他們發生早戀或者發生性關係以後,還會沉浸在性幻想之中,難以自拔。因此,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慾望,很難集中精神學習,學習成績也就直線下降了。也有的會精神抑鬱。

    那麼,怎麼樣才能不讓青春期的孩子們出現早戀的問題呢?我想這個問題三兩句難以說清楚。我覺得家長和學校都要做好孩子的青春期的教育,積極配合,預防早戀的發生,要把孩子早戀的萌芽消滅掉。

    家長要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對孩子的生理上的變化給予正確的引導,要結合書本給孩子們講解生理知識,要給他們講明白青春期性的幻想,性的反應以及會走手淫的衝動,都是很正常的青春期的生理變化和行為。還有對男女生有好感,都是正常的。就要耐心引導孩子怎樣控制好自己的行為,給孩子講清楚這個時候,不適合談戀愛,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並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和奮鬥的目標,去努力學習。再就是,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關於青春期遇到的一些問題。

    作為學校,更又責任做好學生的青春期的教育,關鍵是要認真為學生上好生理衛生課,正確給學生講好生理衛生知識,讓學生懂得如何做好青春期生理衛生一些方法。再就是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教育孩子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學校要和家長合作,共同育人,做好教育和預防早戀的發生。

  • 10 # pologra

    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是想開始瞭解異性的。

    早戀最重要的教育還是性教育。

    要教導孩子注重安全,什麼是不能做的。

    不反對他們的感情,但是要潔身自好,留住底線。

    所以父母的教育更加重要。

  • 11 # 瓜友醬

    不能全盤否定孩子。到了青春期,正是情竇初開的時候,對愛情抱有幻想和期待,是正常的事情。也不是說談戀愛就一定會影響學習,讓孩子走偏路。一定程度上,談戀愛也會有好的一面,會使人更積極向上,成為更好的自己,需要看情況,不能打擊孩子自信心,適度予以肯定以及正面建議。

  • 12 # 逆風行駛12

    現在小孩早熟,談戀愛很正常,作為家長呢,正確的引導就好,告訴他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告訴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 13 # 心靈星球

    心理學上講其實早戀並不早。

    無非就是長到那個年紀了就會對異性產生憧憬罷了。

    我們要做的其實更多的可能是引導和劃清底線。

    孩子戀愛了可以問他在愛情中得到了什麼,跟他講好的愛情可以互相成就互相促進。

    與此同時也要明白要對自己和對方的行為負責,不要做無法挽回的事情。

  • 14 # 晝觀微雲夜觀星

    其實早戀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存在即合理”,如此多早戀現象的發生一定有它的合理性。首先,是生理成熟的合理性:在我國有一些偏遠村莊確實有十五六歲早婚當媽媽的,當女孩子12歲左右初潮就已經標誌著性的發育了。因此,從生理上,青春期開始對異性感興趣,嘗試與異性交往,甚至情竇初開,這都是正常的性心理發育過程。

    而且,我們應該認識到,“戀愛”這種情感本身是正向的,正向情感本身對人是一種動力,只有處理不好,轉變成負性情感之後,才會成為人們成長的阻力。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反對孩子早戀?難道真的是我們設想的一旦早戀就天天想著喜歡的那個人嗎?不是的,被認定為“早戀”的孩子,除了想喜歡的那個人之外,大部分是想著我這麼不光彩的事,被老師知道了怎麼辦?被我父母知道了怎麼辦?被對方家長知道了怎麼辦?或者,我父母拼命阻止我們在一起,我要想個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答應我們在一起?孩子有這麼多顧慮,能專心學習才怪。

    建議:

    首先,我們要學會與孩子有效的溝通,和孩子平等對話,讓孩子感受到愛,這樣才有機會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因為往往早戀的孩子對情感的需求會相對強烈一些。

    其次,與其擔心孩子的“早戀”,甚至擔心他們是否會“吃虧”,我們要對孩子儘早地進行“性”教育:教會孩子學會拒絕,並且相信孩子能夠分辨是非、守住底線。如果父母是這樣的態度,孩子反而能夠和父母交流自己與異性交往的點滴,讓父母及時掌握孩子的動向,避免意外的發生。

  • 15 # 一隻皮皮象

    那就跟他約法三章。

    如果不想家長干預他們的感情生活,

    那就要保證,談戀愛的同時不會影響成績,

    如果做不到,那就別怪家長反對你們在一起了。

    他要是能做到談戀愛的同時,

    學習成績不會受影響,那就說明他的辦事處理能力,很好很優秀。

    做不到的話,也就說明這個人以後沒什麼前途

    辦事能力不行

    而且也可以跟他女友說,考慮一下面子上,

    你希望同學們在議論,

    你跟一個沒本事的人談戀愛,

    不會覺得很丟人嗎。

    如果想好好戀愛,不希望家人干涉,

    那就讓家長服氣,談戀愛的同時不影響學習

    那家人就對此毫無意見,

    如果做不到那就別怪家長不同意了,

    想保護你們的感情,就用成績讓家長,

    看出來你是有本事談戀愛的

  • 16 # 蔓越莓

    什麼是早戀?一定是以18歲作為一個明確的分界線嗎?可是,人的成長並不是在一天之內完成的,是一個逐漸成熟、累積的過程,其實,16歲,孩子的心理已經趨於成熟,他有了基本的辨別能力,這時候的校園戀愛是美好的、單純的,而父母、老師在這個時候不應該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強行干預和拆散只會適得其反,對孩子的心理、自尊心、心情、學習狀況都是很大的打擊和傷害。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發現孩子戀愛後,與孩子進行一次正式的交談,(不是質問和指責,而是像朋友之間那樣的平等交流)瞭解基本情況,發展到哪一步了,是否是認真的,對未來的規劃。

    如果雙方都是比較自律和優秀的孩子並且對於戀愛的態度都是認真的有明確的未來規劃的,那麼,這種戀愛父母應當鼓勵,感到欣慰,一段好的戀愛關係是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動力的,雙方可以互相鼓勵、安慰,共同進步、努力,爭取考上同一所大學,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很多人學習缺乏源源不斷的動力,有時愛情可以提供這個動力來源,為了追趕上另一方的步伐,努力提升自己,可能是學習上的,也可能是全面的,類似的新聞也有很多:情侶學霸雙雙考上清華等。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這段戀愛帶給他們的責任和挑戰。

    如果雙方都是抱著不成熟的想法、不負責的態度,及時行樂,揮霍人生,只是用戀愛去逃避學習的壓力和對未來的迷茫,那麼父母發現時應當及時止損,規勸孩子結束戀愛關係,同時進行心平氣和的思想教育,告訴孩子如果繼續下去會是什麼樣的後果,一段好的戀愛關係是什麼樣子的。

  • 17 # 人比黃花527

    [早戀就要“早”]

    說起“早戀“,眾多家長“談早色變”,因為現實中,確實弊大於利。如果在中考、高考的緊要關點,孩子給你唱這一出,差不多會要老母親的命!

    其實,這事真要說“早”,那在幼兒園就開始了。幼兒生活在現實社會與幻想社會之間。異性之間的友情,於他(她)們就是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的童話。父母要引導孩子:他有哪些地方乖呀?你們班還有哪些小朋友也有這些優點啊?”這種談話,一是引導孩子如何交友,二是將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開來,不要集中在某一人身上。孩子的這種單純而模糊的感情交往,會持續到九歲左右。這期間,要尊重孩子純真的情感,如果你家兒女被異性同學喜歡了,說明孩子優秀,要鼓勵其讓更多的人喜歡。總之,要引導孩子知道“喜歡“與“被喜歡“是一種美好的感情,但不宜集中在某一人身上。

    十歲以後,如無之前的浸潤,此時生活及媒體影像的影響,加之如家庭中缺少關愛,學習壓力大……孩子很容易就掉進“早戀“的坑裡。

    倘若孩子已有“早戀”跡象,各位母上父上,請冷靜!鎮定!淡定!切不可“暴力執法”!你的憤怒與暴力,將把孩子推向其喜愛的異性,與你的意願適得其反。

    首先摸情況,對方是誰?狀況如何?進展到哪一步?對自家孩子影響有多大?

    如初始階段,則不必慌亂,有時間慢慢淡化引導;

    如情況已嚴重影響學習生活,要把16歲的孩子當成年人,心平氣和(畫重點啦!)尊重孩子情感的前提下,談責任,談經濟基礎,談前程……起碼讓孩子清醒地知道:自己吃飯的鍋兒,還不知在哪裡哪呢!有什麼資格去談?拿什麼本事去戀?讓孩子先把這段感情冷下來,以後再發展。

    平時裡家長聊天時,有意無意地把家庭婚姻的一些底線,讓孩子一旁聽一聽,如出軌 ,只有第一次和N次,家暴也同樣如此,等等等等,如果家長做得夠好,那麼你擔心的“早戀”,就不可能讓你亂了手腳!

  • 18 # 羋修

    16歲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對異性有好感,有想要談戀愛的念頭太正常了。作為父母,我們不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嗎?所以肯定能體會那種情竇初開青春悸動的感覺。

    其實,關於早戀的說法,也並不十分準確。

    黃磊曾公開表示過支援女兒多多戀愛:

    我女兒要15歲談戀愛我覺得正常,我不覺得叫早戀,戀愛就是戀愛,青春期懵懵懂懂地情竇初開,開始喜歡一個人是很正常的事,我覺得是美好的。

    戀愛是人類的一種情感本能,沒有早晚之別,只有好壞之分。

    好的戀愛會促使戀愛雙方更積極向上,激發出彼此更多更美好的品質,互相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不好的戀愛則會讓人患得患失,讓人的眼界和世界都變得越來越狹窄,以致只沉溺其中,而荒廢了學業、工作等等。

    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早戀都是不被允許的,是學習的天敵。

    不過,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戀愛是不能禁止的”。

    對於家長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用合適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首先,在平時就要與孩子搞好關係,一個與父母關係良好的孩子,才願意將心裡話對父母講,父母也才能及早知道孩子情感的動向。其次,家長對孩子戀愛態度要端正,不能表現得太如臨大敵,對孩子打罵教訓,否則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用更秘密、極端的方法去戀愛,以致釀成大禍。最後,孩子戀愛了不要去堵,要去疏通。告訴孩子戀愛是件美好的事,愛人和被愛也都是美好的,但要注意尺度和方法,教給孩子正確的戀愛觀和性教育。

    記得電視劇《小歡喜》中,方一凡和喬英子被誤會早戀,黃磊找兒子聊性教育的片段就非常值得點贊。

    其實,孩子什麼都懂,只是在等待我們的理解。

    如果一味去打壓,讓戀愛變得越來越神秘,性的吸引力就會越大,早戀的問題也就會越多。

    而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開了,孩子反而能更理智地看待愛情,產生更好的效果。

    沒有人不渴望戀愛,孩子也是。有的時候我們認為是洪水猛獸的早戀可能會是孩子一生最珍貴的回憶。

    正如撒貝南在一檔節目中對一個11歲的小男孩說的:“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

    所以,對於16歲孩子的戀愛雖然不鼓勵,但絕不能一味打擊,要正確引導和疏通。

    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如果能收穫一個和自己並肩走過青蔥歲月的戀人,那樣的青春會更加完整。

    你覺得呢?如果你的孩子早戀了,你會怎麼辦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一下大家,男生注重細節是不是屬於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