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睡的天堂

    我國的兵法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兵半渡可擊。所以長江以南的一些國家,完就比如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穩定在南方的東吳,與北方的曹魏之間的南北之間的較量。在當時,周瑜已經透過長江來多次擊敗了北方的曹操。孫權非常聰明的事,他並沒有單方面的依靠長江,他而是選擇將防禦和進攻的方向都延伸到了長江以北的合肥和襄陽地區。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將防禦戰線緊緊依靠在長江地區,如果防禦失敗,很多一些重點城市,都會隨著失敗而被佔領,國家根本就沒有緩和的機會。所以要想守住長江,必先要守住淮河。完全全可以依靠這個長江,能夠與北方的政權鬥爭。雖然說不能夠主動出擊,但是防禦能力確實是挺高的。因此長江成為了古往今來許多的一些南方國家的偏安一隅的依靠。但是,單方面的想要依靠長江來穩固自身,結局都是失敗的。

  • 2 # 雲中放牛娃

    和外敵有關

    自古以來凡是外敵入侵,大多自北向南,不管是古代遊牧民族,或者近代的日寇。而黃河一單決堤,會對入侵者騎兵或者機械化部隊造成極大的遲滯。所以為了阻礙侵略者進攻的步伐,決黃河水就是最好的選擇。

    黃河自身的性質

    黃河本身是地上河,具備開決的條件,而長江雖然也有部分河段為地上河,但是大部分為地下河,不具備決堤條件

  • 3 # 度度狼gg

    長江當然也有軍隊掘開過,並且還是著名的抗日勁旅“虎賁”第57師,只不過當時該師還未調入第74軍,而是在第2軍的作戰序列內,時間是1938年9月的武漢會戰期間。保衛大武漢的最後一役,就是田家鎮要塞的防禦作戰,這是從南京溯江西上至武漢的最後一道天險,田家鎮在,則武漢在,田家鎮破,則武漢危在旦夕,所以這裡必然成為中日雙方殊死爭奪之地。

    (第57師師長施中誠)

    作為武漢最重要和最後一道門戶,地勢險要的田家鎮要塞座落於湖北省廣濟縣(今武穴)境內西南,大別山南麓,長江在此陡然轉窄,江寬僅有170丈且水流湍急。田家鎮自古就是戰鬥要塞,乃武漢鎖陰之地,也是沿江要塞中最堅固最大的堡壘。因此素有““楚江鎖鑰”之稱”。田家鎮要塞在全面抗戰爆發前,即已建有兩個大型炮臺,並駐有專門的要塞守備部隊和炮兵部隊

    武漢會戰打響後的1938年7月初,第11軍團長、黃埔一期李延年奉命進駐田家鎮,並統一指揮江南江北所有守備部隊,包括該軍團基本部隊第2軍、李玉堂第8軍和長江對面富池口的霍揆彰第54軍。尤其是這個第2軍是絕對的黃埔嫡系,也就是原來蔣鼎文率領的第9師,抗戰爆發與雜牌第57師合編成為第2軍,後來也被選定為“四大攻擊軍”其中之一。

    (第四兵團總司令李品仙)

    第57師師長施中誠少將,奉命率部固守田家鎮要塞的正面(臨長江邊)和東面(田家鎮至武穴之間),等於承擔了最危險最重要的防禦任務,而第9師則被李延年部署於要塞北側山地,擔負掩護要塞背面的責任。要塞炮臺計有榴彈炮12門、野炮22門、戰防炮6門和高射炮4門,既要封鎖江面還要支援作戰,可見抗戰爆發之處中國軍隊的炮兵之弱,尤其是在對付沿江而來的日本海軍艦隊時,火力頗感不足。

    沿長江北岸大別山南麓攻擊而來的,是日寇岡村寧次第11軍所屬的精銳第6師團,自8月23日起,鬼子開始進攻田家鎮東側的屏障黃梅、廣濟地區,第五戰區所屬的李品仙第四兵團奮起抵抗,第84和第68兩軍在白崇禧的親自督戰下與日軍展開對攻,惡戰至9月6日,李品仙所部棄守廣濟,而第6師團也遭到嚴重損失,僅一次補充的新兵即多達3200名。

    (武漢會戰期間的白崇禧)

    廣濟即失,日軍第6師團今村支隊(以今村勝次少將指揮的步兵第11旅團為基幹,加強山炮兵一個聯隊、輜重部隊組成)隨即兵臨田家鎮要塞,遂於9月15日起發起瘋狂進攻。按照日本陸海軍之間的協議,陸軍負責奪取田家鎮外圍山地,進而向內壓縮,而海軍陸戰隊則在第三艦隊第11戰隊的艦炮支援下,從正面奪取要塞。

    1938年9月16日,日本海軍陸戰隊數千人在飛機和艦炮的掩護下,企圖在要塞正面的潘家灣等地登陸,遭到第57師迎頭痛擊,一日之內兩次逐退敵人。然而日軍的海空火力異常兇猛,要塞炮臺幾乎完全被打啞,次日凌晨日軍再次登陸,第57師沿江部隊力不能支只能後撤。在撤退之前,官兵們掘開了廣濟以東的一大段江堤,時逢天降大雨,長江水灌入武山湖和黃泥湖,登時一片汪洋,這就叫“以水代兵”。

    (李延年胡宗南等人)

    第57師的以水代兵曾經創造了非常良好的戰機,因為日本海軍陸戰隊被氾濫的大水所阻,一時無法繼續推進,而第6師團的今村支隊又因傷亡慘重已是強弩之末,李延年調動一切機動部隊準備圍殲該敵,戰至9月20日,鬼子今村支隊已經三面被圍覆滅在即。第6師團長稻葉四郎緊急派出的兩批援軍,均被李延年所部阻擊前進不得,但是第11軍團也到了無兵可用的地步,圍殲一時不能得手。

    李延年請援,要求長江南岸的第九戰區派出有力部隊馳援田家鎮,然而遺憾的是,對面富池口要塞六個軍的主力部隊(由湯恩伯統一指揮),居然被日軍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擊潰,不僅不能支援江北,反而丟失了富池口陣地。日本海軍艦隊得以全力以火力支援今村支隊,至9月22日,完成整補的第6師團第36旅團到達前線,戰局開始惡化起來。

    (田家鎮要塞鳥瞰)

    苦戰中第57師業已傷亡慘重,全師營以下軍官傷亡60餘人,兀自血戰不退,一個雜牌師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遠勝南岸的任何一個嫡系軍,恐怕這也是不久被調入第74軍的主要原因。1938年9月28日,日軍集中陸海軍上百門重炮和80餘架戰機,猛攻田家鎮要塞核心陣地,次日上午11時,李延年下達了棄守的命令,歷時兩週(不是網文傳說的八天)的田家鎮保衛戰落下惟幕,接下來,武漢城破只是時間問題了。

    需要說明的是,長江與黃河的水情截然不同,後者是地上河,即水位高於地面而完全依靠堤壩形成水道,所以花園口決堤後大水會奔流而下,下游幾千裡成為澤國;而長江是地下河,若非暴雨時節,第57師的破堤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否則如果與黃河水情類似的話,非把幾千名海軍陸戰隊的鬼子全部餵了魚蝦不可,進而直接在田家鎮要塞外圍形成洪泛區,那武漢保衛戰恐怕還能堅持上兩個月。

  • 4 # 歷史小院兒

    地理因素

    黃河地處北方,北方河流較少,地勢開闊平坦,適合大部隊叢集機動作戰。這就造成了北方一直是以步兵、騎兵為主,很少有水軍,決黃河,可以給不熟悉水戰的北方軍隊造成極大的困擾,而且北方船隻較少,如果遇到大水,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應對措施。

    南方的長江流域就完全不同了,水網密佈,居民從小便熟悉水性,河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船,已經熟悉了這樣的生活。就算決開長江,對士兵也沒有什麼影響,只不過從走路,變成划船而已。關羽水淹七軍,不就是欺負于禁、龐德沒有船嗎。

    歷史因素

    中國古代的威脅基本都來自北方,如果北部的山脈和關口沒能有效的阻止入侵者的話,黃河就成為戰爭的一線,滾滾的黃河水就成為了北方敵人不可逾越的鴻溝。而且入侵者一般以少數民族的騎兵為主,對於黃河這樣的大河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如果能夠有效的利用黃河,可以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

    水流因素

    黃河周邊都是一些乾旱地區,黃河本身的水流量也比較小,容易控制水流方向,這樣的攻擊敵人的時候也可以較好的保護自己。

    長江就完全不同了,支流眾多,水流量巨大,如果決開長江,巨大的水流量造成的破壞力根本無法估計,把自己搭進去都有可能。

  • 5 #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有啊。

    愛民如子,氣節如山,精忠報國的吳佩孚大帥就決過長江啊。

    1921年夏,吳佩孚與湖南軍閥趙恆惕在鄂東南交戰,由於趙恆惕部勢頭一度很猛,為遏其兵鋒,吳佩孚扒開了長江大堤水淹趙部。

    看不清楚的話,再給一張放大的。

    “近傳有吳佩孚將決江堤水淹湘軍之說,而聞者猶或信之或疑之,詎知天下梟傑出奇之怪物,不可以尋常人理測者。吳氏竟於前十七日進攻金口以上之湘軍,一舉而將下沙湖口之堤防決斷,欲使湘軍左翼全軍盡葬魚腹之中,無如事為湘軍窺測,早引退於高阜安全之地。吳氏一番狼心毒計,徒以二千餘家一萬餘口農民作犧牲供試驗而已。

    乃吳一計不就,二計更毒,於十九日又將武昌望山門外之武泰閘決毀,使武昌、咸寧、蒲圻、通城一帶湘鄂毗連十餘縣屬二三百里之地方,盡成澤國。查此堤閘為前清張文襄公總督兩湖時所建築,計費國幣百餘萬金。所以為兩湖地方人民謀生命財產之保障。今吳佩孚為爭兩湖之地盤,不惜金甌而破碎之,人心之不同,竟如是耶!

    據聞吳之出此。雖一因下沙湖之計無效,憤而為第二步之進行,然亦因正面中路湘軍接戰甚猛,直軍第二十五師第一百團已被湘軍在咸寧包圍,吳所派赴應援之張福來第二十四師部隊,急電求救,吳氏急不暇擇,遂決斷武泰閘,阻遏湘軍之攻路耳。”

    水淹鄂民的慘劇發生後,旅京鄂人通電控訴:“吳佩孚夙以提倡民治見稱於時……此次統兵赴鄂,凡我鄂人皆抱以一極大之希望,額手稱慶以為解我倒懸拯我水火惟吳氏一人矣。不謂吳氏……挖決江堤淹沒四縣縱橫數百里盡成澤國,漂沒人民財產田廬牲畜禾稼不可歷算,浮屍萍聚,沃壤沙填,性命賤若螻蟻,骨肉葬於魚腹,哭聲載道,怨氣沖霄,極惡窮兇,慘無人理……我鄂人吞聲茹泣控訴無門,不得已略述慘狀,且為我同胞正告曰,曏者提倡國民大會託詞愚民之吳佩孚今已將假面具揭去矣。”

    幹出這種缺德事,人民群眾對吳大帥的感情自然也非常深厚。

    “吳佩孚令其部決潰觶洲堤口,淹沒民戶田廬,曾見昨報。茲鄂省藍部又接嘉魚來電雲,該堤自被吳師決潰後,澎湃洶湧,氾濫無歸,駐防簰洲下三十里某處之吳部,約一團人,徙避不及,盡行淹斃。居民聞之大喜,群感上天有眼,報應不爽雲。”

    居民聞之大喜,群感上天有眼,報應不爽……

    如此情真意切的反應,也不枉了吳大帥傳之後世的愛民之名了。

  • 6 # 地理有意思

    此問題要從長江和黃河所處的地形地貌來分析,通俗地講就是要從兩條河流的河道特徵來分析。另外黃河決口阻敵也與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不管是封建時期還是抗日戰爭時期都是如此。

    有記載以來,黃河有兩次大型的人為阻敵決口,第一次發生在南宋時期,當時金兵南下勢如破竹,守衛開封(當時是東京)的將領在滑縣挖開黃河大堤,阻斷金兵南下道路,自此黃河奪淮入黃海。第二次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人為花園口決堤,目的是為了阻斷日軍西行的道路,自此形成了長達9年的黃泛區。

    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歷史上中原地區長期作為權力中心,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朝代更迭戰爭多發生在黃河流域,利用黃河阻敵是地理位置決定的。另外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是主戰區,廣闊的華北平原沒有山脈阻擋日軍前進,與長江流域截然不同,所以再次決口阻敵並不是偶然。

    其實長江流域,也有可以決口的地方,主要就是洞庭湖平原的荊江段,但朝代更迭、抗日戰爭沒有發生在這一區域。另外長江流域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山地,僅有很短是平原,即便掘開大堤,也只是淹沒很少區域,最終還是會順著山川河道向東徑流,而山川天然河道不是想挖就能實現的,愚公移山放在這裡不起作用。

  • 7 # 三藏不騎白龍馬

    黃河因為所含泥沙太多,河床不斷堆高,為了束縛這條黃龍,兩邊就不斷築河堤,形成地上河。長江則沒有這個問題。決黃河阻敵也是因為它是地上河的原故。

    河南、河北的土地含鹽量高,不利於耕作,也可能跟黃河是地上河有關。由於河床高於地表,地表中的鹽分不能隨著雨水流入河中帶走,不斷沉積在地裡,形成鹽鹼地。

  • 8 # 地圖傳說

    第一,黃河流經的華北平原相對湖泊稀少,決口(不管人工還是自然決口)後容易造成巨大區域的泛濫影響;而長江流經的平原河流、湖泊眾多,能夠有效吞納長江干流的多餘流量,即使決口後相對來說影響的區域較小。

    第二,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華北平原後泥沙沉積形成懸河,也是更容易造成決口的原因。

  • 9 # 高矣若天

    因為黃河是被稱為天河。它是高出地平面的河流。七十年代初,連隊派我排單獨執行任務,入住內蒙磴口縣城某部隊。任務是幫助地方,做春季渠道疏通清除底部淤沙,修整堤坡的任務。為提前做好黃河開閘放水的準備。蜿蜒曲折的支渠也有一般房子的高度,有許多兄弟部隊的戰友,分工分段和我們執行同樣的任務。

    我和我班戰友們曾在假日休息時,向排長請假,告之我們要參觀一下黃河大壩,排長答應,說要和我們一同前往。

    我們和排長一同登上黃河大壩,負責保護大壩的工作人員檢視我們的證件照後,放行。有六層樓高黃河大壩雄偉壯觀,黃河大鐵橋,屹立在黃河大壩。壩上風景很美,黃水翻騰,濤聲如雷。這麼高的大壩要不是親自站在壩的上面,還真不敢相信黃河有這麼高。一望無際,黃水翻滾東流。

  • 10 # 魯江散人

    歷史上發生了很多次決黃河阻敵的事件,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攻打魏國,魏國閉城死守,秦軍傷亡很大卻攻不破魏國都城,最後王賁命人挖開黃河,水淹魏國都城,魏國才投降。五代十國時後梁朱溫先後三次決黃河水對付李克用。公元1128年金國南下攻打南宋,當時杜充接宗澤的班擔任開封留守,此人非常兇殘,並廢除了宗澤建立的防禦,給金國有可乘之機,最後守不住就決黃河抵擋金兵。最近的一次是1938年6月12日,國民黨政府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阻擋日軍進攻,導致河南、安徽、江蘇四十多個縣被淹,死了八十多萬人。

    歷史上發生了這麼多次決黃河阻敵的事,為什麼沒有決長江阻敵的呢?我想有兩點:

    一:當時的北方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政治經濟中心,而南方地廣人希,經濟並不發大,所以爭鬥的主要地區還是在中原。

    二,北方平原多,黃河帶來的泥沙不斷抬高河床,使得黃河水面比周圍高,用水攻,效果特別好,一淹一大片。而南方山地丘陵地區,水攻的效果差,再加上長江支流多,水流入支流被引流,水淹效果很差。

    縱觀古代幾次決黃河阻敵,每次百姓都死傷慘重,雖然阻敵有些效果,但實在是殺人一千,自毀八百。而長江卻遠離戰爭,人口少,經濟差,並不是適合爭霸。

  • 11 # 凝沙學史

    歷史上發生了多次戰爭中決黃河來阻敵,比如秦國滅魏國時,秦將王賁挖開黃河,水淹魏國都城;五代十國時,後梁朱溫先後三次決黃河來對付李克用;公元1128年,金國南下攻打南宋時,南宋決黃河抵擋金兵;最後的一次是1938年,國民黨政府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來阻擋日軍進攻。

    歷史上發生了這麼多次決黃河來阻敵,為什麼沒有決長江阻敵呢?下面從黃河與長江的重要程度,應對決堤措施和水戰效果這三個因素來分析。

    1.重要程度

    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北方人口密集,土地肥沃,是政治經濟中心,得中原者得天下,朝代更迭戰爭多發生在黃河流域。因此,黃河流域是中國重要的地區,也是各方勢力,外敵侵略重點爭奪的地方。

    相對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是後來才發展起來,歷史上南方長期地廣人稀,經濟並不發達,長江重要程度自然不如黃河,不是主要發生戰爭的地方。

    2.應對措施

    黃河位於北方,北方河流較少,加上地勢開闊平坦,適合大部隊叢集展開作戰。古代北方一直是以步兵、騎兵為主,很少有水軍,決黃河,可以給不熟悉水戰的北方軍隊造成極大的困擾。而且北方的船隻較少,如果遇到黃河決堤,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應對措施。

    而南方的長江流域就完全不同了,水網密佈,南方人從小便熟悉水性,河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船,船隻特別多。因此就算決開長江,對戰爭的影響不大,只不過敵人從走路,變成划船而已,敵軍可以自如應對。

    3.水戰效果

    北方平原多,黃河帶來的泥沙不斷抬高河床,使得黃河水面比周圍高,已成為天河。用黃河來水攻,在北方效果特別好,一淹一大片,對敵軍影響巨大。

    而南方以山地丘陵為主,決長江的水攻效果差,只能淹沒很少區域,最終水還是會順著山川河道向東流去,對敵軍起不到巨大阻滯或殺傷效果。

    總而言之,歷史上黃河流域比長江流域更為重要;如果黃河決堤,將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而長江決堤,南方多船,影響有限;考慮到水戰效果,黃河更適合用於水戰。因此,歷史上黃河多次被人為決堤來阻敵,而長江則很少被決堤用來阻敵。

  • 12 # 馬哥讀史

    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黃河與長江所處地理位置不同,決定了決長江無法起到效果,因此很少有人決長江。

    長江的水很清,裡面很少泥土類的雜誌,而且南方地區雨水很多,所以水流湍急,因此一般不會形成地上河,和到裡面也很少存在淤泥,所以在古代長江只在部分地區有大堤,在大多數地區,長江都是在山谷底部經過。

    而反觀黃河那就不同了,人們常說一碗水半碗沙,這就是黃河的真實寫照。主要原因是黃河經歷了黃土高原地區,帶走了大量黃土高原的泥沙,泥沙順流直下,把河水都染成了黃色。

    而黃河進入河南、山東之後,由於這些地區都是平原,所以水流速度變慢,泥沙開始大量淤積,導致形成了地上河。為了防止水患,黃河大堤年年加固,終於形成了現在的局面。由於高出地面很多,所以決黃河的威力很猛,中部平原地區都成為一片澤國。

    而在南方就不同,長江兩岸的大多數地方都是山地、丘陵,而人們居住的位置一般也很高,所以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長江決口,也很難起到阻敵的作用。所以歷朝歷代的作戰中,與長江有關的決堤阻敵案例很少。近代民國時期的軍閥吳佩孚就幹過這樣不得人心的事,幹了這件事之後,受到全國人民的唾棄。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一般很少出現長江決堤阻敵,畢竟效果有效,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 13 # 布衣聊歷史

    自古民間就有“水火無情”的說法。在古今的殘酷戰爭中,水和火都有被用來作為攻擊敵方的“武器”。在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中,就有孫劉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收于禁等。

    做為中國最大的兩大河流,黃河和長江,在歷史上有過多次黃河被決堤攻敵的記載。包括抗日戰爭中,1938年5月19日國民黨軍決開黃河花園口段,阻止日軍的進攻。。

    反觀,長江歷史上則鮮有被決堤攻敵的記錄。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是,黃河上游流經黃土高原水中多含泥沙,在中下游水流放緩泥沙沉於河底河床抬高,人們為防止河水漫堤就不斷加高堤壩,這樣黃河慢慢就成了“地上懸河”。 這樣的河流一旦決堤,極具威力。而長江只有在部分河段,在汛期才會有這樣的威力。

    二是,中華文明最早發源於北方。在北方的黃河流域政治、軍事的鬥爭更為激烈,黃河被用於戰爭的機率才更多。反觀,南方是南宋之後,中國才完成了經濟重心的南移,政治和軍事的鬥爭沒有北方激烈,所以長江被用於戰爭的機率也會少。

    三是,北方河湖較少,地勢高低不平差異較大,水攻宜達成攻擊效果,還不傷及自己。而南方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地勢相對低平,水攻不宜達成攻擊效果,還可能傷及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汽車銷售好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