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城人
-
2 # 劉文農114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是在大約:商鞅(大約公元前390年到338年)衛華人,本來叫衛鞅或公孫鞅,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入秦,秦孝公三年開始變法,歷任“左庶長”、“大梁造”,秦孝公二十二年被封為“商君”,歷史上稱商鞅。他是秦國前期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政治主張在後人輯錄的《商君書》。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1) 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度,根據軍功重新定製尊卑爵秩等級。(2) 廢除以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買賣。(3)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4) 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制度。編戶籍、設縣、統一度量衡等。“商鞅變法”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代表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是秦國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度的轉折點。變法以後,秦國逐漸走向強盛,為後來的統一全中國奠定了基礎。變法前,商鞅受到了幾個舊貴族代表人物的拼命反抗。但他依靠秦孝公等上層人物的支援,後來變法得以順利的進行。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嬴駟即位(秦惠王),舊貴族勢力一度抬頭,商鞅雖然被車裂,但經過商鞅20餘年的變法,封建制度在秦國已經形成。所以秦惠王雖然為他師父老師出了一口氣,但還是顧全了大局,沿用了商鞅制定的法律。即:“商君之法”。
商鞅變法主要內容:在經濟上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並允許自由買賣;實行軍功爵制,並實行什伍保甲制度,估計貴族和平民建立戰功,促進國家軍事力量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於國家經濟交流和發展;實行郡縣制,這有利於國家經濟和政治管理;為了使人們相信新法,商鞅醒木立信,樹立政府說到做到權威,對於反對變法的守舊保守勢力,商鞅採取強硬的手段進行鎮壓,這為商鞅最後慘死埋下了伏筆。
商鞅變法總體上是順應歷史發展一次變法,這促進了秦國的強大和崛起,併為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做出了組織保證和物質條件,正因為商鞅新法的順應歷史並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商鞅雖然慘死,但秦國後繼之君並沒有廢除商鞅新法,而是繼續推行新法促進國家發展。
透過商鞅變法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只有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同時需要在組織保證,物質基礎保證,民心向背等這些方面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認真準備才有可能做成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