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屁老農夫

    人到了一定年齡,己經看破紅塵,百事無求,如果是花公帑,心安理得。如果是花自己的錢,誰都心痛。所以,人沒了,錢還在。

  • 2 # 泊主山莊

    為人父母,有沒有想過:如果哪天發現自己得了絕症,會不會賣房舉債,傾家蕩產,去做維持治療,以延續自己的生命?!有錢人,當然這樣去做,這本就無可厚非,但經歷過苦難熬過來的老一輩,是不會這樣選擇的,他們深知現有的一切,都來之不易,兒孫晚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人類來說,生命是可貴的,是不能重來的,珍惜生命,懼怕死亡,是人性的本能。常說螻蟻尚且偷生,好死不如賴活,這個世界確實太美好了,讓人牽掛留戀和眷戀的事物太多,有誰忍心撒手人寰?然而,除了生命的珍貴,還有那些值得人們用生命去守護的東西。遠的不說,為了解放新中國,多少英烈甘願赴死,視死如歸,這種信仰遠高於生命,這種精神永垂不朽。我們普通人的老一輩,為了所愛的人,為了自己晚輩能過上好日子,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也是可歌可泣的大愛啊。

  • 3 # 沉默方圓

    沒人邀我,不請自來,我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

    如果說人要是老到重病纏身,無法自理,痛苦不堪,治癒無望,那其實就是死到臨頭了。

    我一向認為,人要真到了那一步,就絕不是舍不捨得再繼續花錢續命,無度的往裡扔錢值不值得的問題了,那純粹是花錢找更多更大的罪受!

    誰都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說白了就是直指錢再多有時也救不了命這個事兒。

    大約十幾年前,著名作家柯雲路寫過一篇短文曾轟動一時,題目是《無效治療一一醫生絕對不會說的秘密》,我當時讀完真是感想頗多,覺得柯老師說出了我多年想說的心裡話。並欣然命筆,寫下一篇題為《拒絕無效治療,活著精彩有亮點,死要無痛有尊嚴》的博文。

    文中我說,我一直以來都把醫療中的一些檢查手段和治療手段看做是酷刑,特別是老人臨終前的一整套搶救措施,完完全全是一整套級別不同的常規操作,其目的也不過是想用來證明一下醫療方的責任與道義,且不說這一番折騰所需要的高額費用,單就那本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垂危患者所要承受的比病痛本身更為痛苦的治療手段,(如插管,氣切,按壓,除顫等)在我看來真是人生最後階段的巨大災難,不忍目睹,無法直視,難以承受。而結果呢?大多數以"經搶救無效死亡"而使生命終結。

    各位親們,說來人活一世,最後都難免一死,這是個恆久不變的敏感話題,既然來到塵世之上,誰不願意舒舒服服快快年樂的活著呢?並且又人人都怕死呢?其實死並沒有多可怕,不過是從喘氣兒到嚥氣兒的一個過程,但可怕的是疼,是痛苦,是受罪,是折磨。如果說金錢能讓人死的有尊嚴,無痛苦,那我苐一個宣告,我不怕浪費錢!我願意傾我所有。而如果生命臨近終止,再花錢讓我受比病痛本身更疼更殘忍的無效治療,那我認為,那就是浪費錢財,我寧願放棄生命!如我十幾年前就表達過的心願:活著精彩有亮點,死的無痛有尊嚴!

    順便申明一下,我早為自已攢下了足夠養老的錢財,但如果想讓我花錢受更多的罪,承受因治療搶救所帶來的痛苦,那我寧願放棄那苟嚴殘喘的生命,這跟怕浪費錢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 4 # 大霖的姥姥

    老一輩人為了錢財放棄治療,是為了給兒女省錢,他們知道一個病人能把一家人都拖垮了。所以放棄治療。說實在的,都是沒有錢的緣故。

  • 5 # 兵傳媒

    有句話說“老來難,老來難”!

    我想說這樣的原因和想法,或者是現象是很多的,自古以來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什麼說不浪費錢財,這是一個習慣,還有就是他們都是從最苦的時代過來的,知道生活的不容易,體會到了人間的辛苦和艱辛。要具體的分析我想有這麼幾點吧。

    第一是自己的本身條件和實力,錢不好掙,錢花完了就沒有了。所以他們不浪費錢財,還有就是總是喜歡存錢,防備不時之需,因為有個啥病拿災的,所以有了這樣的節約意識。都知道掙錢不容易,因為都是普通人,工資收入不是很高。尤其是農村家庭的人,掙錢就更難了,每年也就是莊家地裡收入的那點糧食錢。再沒有第二副業所以就很節約了。第二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女,家裡的子女要買房子,要買車,還有就是要娶媳婦,很多地方都是需要錢財的,所以老人都是為自己的兒女在存錢攢錢。過的很清苦。一輩子省吃儉用的就是為了存錢給孩子,有很多地方如果娶不上媳婦,老人會很沒有臉面的。第三就是為了防老,那個時候也許是沒有養老保障的,所以總是攢錢為了自己老的時候,記得在農村的時候,老爺爺就是經常說自己手裡攢點錢給自己買棺材,有的人手裡只攢了幾百塊錢,有的多攢點就是幾千元,沒有多少,現在可能不一樣了。他們經常會說一句話“人老了難活,沒有錢更難活”所以我想大部分是因為養老防老吧。所以為了不浪費錢財他們內心是掙扎,心酸的。第四就是有的老人就是一種節約的性格吧,就喜歡節約錢,不喜歡亂花錢,就像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還有就是助人為樂,這也是優良的傳統美德。讓別人開心過的好就可以,自己苦點累點,就是流淚也覺得開心。

    總而言之,每個時代的人都不一樣,現在我們越來越好了,也相信我們以後的養老制度會更好,讓每個人都不為老了發愁。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越來越好。

    你們覺得呢?你們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

  • 6 # 盼盼奶奶

    在我媽媽住的那個礦區裡,突然聽說一對老年夫妻一塊自殺了,他們的兒女非常孝順啊。我父母都認識這對老夫妻,他們是同一個煤礦退休的職工,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這對老夫妻已經八十多歲了,老爺子已經癱瘓有幾年了,兒女也給他們找了一個保姆,由於礦山已經開採完了,好多人都不在小鎮住了,他們的兒女也和別人一樣離開了小鎮,但會經常的回家去看望他們。

    後來這位老奶奶身體也不對勁了,就去醫院看病,結果查出患了癌症,已經沒有治療價值了,兒女們回家的頻率也越來越多了。

    有一天,女兒回家看望父母,發現父母自殺了,並且把銀行存單和寫有密碼的紙條都放在了身邊。

    兒女們看到父母雙雙自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了,打電話給保姆問情況,保姆說,頭一天她已經被老太太給辭掉了,她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有鄰居跟他們的兒女說,老太太多次說過,病痛讓他們活的沒意思了,費錢還拖累兒女。鄰居們也都勸他們的兒女說:你們已經盡孝了,他們這樣做也是解脫了。

    癱瘓臥床和癌痛帶給病人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老夫妻雙雙得這麼重的病給兒女帶來的負擔是非常沉重的。

    聽到這件事,我就在想,八十多歲的時候臥床不起了,或者遭受癌痛的折磨,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如此的遭罪,如此的痛苦,沒有任何治療價值的燒錢,我還會渴望活在這世界上嗎?我還會認為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嗎?

    我的一位同學的母親九十三歲住院治病,有一天痰堵氣管呼吸困難了,醫生告知兒女,要麼切開氣管祛痰,要麼簡單處理一下,痰能排出就沒事了,排不出直接死亡了。兒女們商議意見分歧,但我的同學堅持讓醫生切氣管取痰,結果氣管切開三天後,老母親去世了,為此我的同學痛苦了半年多,後悔讓媽媽臨死前捱了一刀。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有的人選擇多活一天是一天,有的人認為痛苦的活著不如早點離開這個世界,花錢買罪受也不值得。我可能會選擇後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是如何賺到第一個一百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