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島主說事
-
2 # 若木小記
我認為這個提議非常好,舉雙手贊同!
春節放假十五天,既可以延長人們在家與親人團聚的時間,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感;又可以利用假期,刺激國內消費,促進經濟發展;還可以增強年味,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真可謂是“一舉三得”!
目前我國春節法假期一般是七天,這對於家和工作都在城市的人來說,還勉強夠。如果是農村外出務工的人,七天時間,實在是太過短暫了。別的不說,他們光花在路上的時間就需要一兩天,遠距離的甚至更多。
對於農民工這個群體來說,一年到頭都在外面掙錢養家,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老家和父母孩子團聚。但短暫的七天假期,往往將團聚的喜悅給生生澆滅,回家沒幾天,就又要分別一年了。心裡儘管有十分的不捨,但迫於生活,也沒有其他辦法。
如果假期延長至15天,無論是外出務工的人,還是本身就在城裡有家有工作的人,他們都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陪陪父母和孩子,這無疑會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另外,由於假期延長,人們外出旅遊、聚餐、購物的機會就會增多,這無疑會拉動國民經濟。
最後,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也是現今人們最加重視的一個。延長春節假期,讓人們在家連過春節和元宵兩大傳統節日,人們便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過年過節,各地不同的過年民風民俗也會重新拾起,這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有幫助的!
-
3 # 使用者清風細雨
春節放假15天,這個提議是附合中國國情和大多數人利益的。
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大發展時期,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口的大流動,比如北方人口大多去珠三角和長三角打工,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家人習慣團聚一堂,這就帶來好多問題,首先是時間太緊,我國目前放七天假,如比較順利,來回路上得費三至四天,千里迢迢,在家只能呆二至三天。時間比金子都珍貴。另外,交通壓力大,幾億人口大遷徒,每年都一票難求。所以,15天假期提議好,照顧了人民的節日團聚習慣,調節運輸壓力(雖然運送人數不變,但有調節的時間和餘地)。又能刺激消費。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
4 # 光伏魚家
這沒有什麼看法。有當權者專門研究後提出的建議,必有一定的權衡道理。其實多放或少放幾天假,是無關痛癢的問題。
-
5 # 竹林隱者1
以前也有這個提法。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異地打工者成為春運的主要物件。我國的春節傳統習俗都是過了正月十五鬧元宵才算過完年。元宵節之前,人往往不能很好的進入工作狀態。所以,七天春節假期就顯得緊緊張張,意猶未盡。尤其農民工回家過年,夫妻團圓,父子相聚,7天假期,“未及親熱又離分”,的確不盡人意甚至不近人情。今年疫情封城長達兩個月,很多工廠不能開工、公司不能營業,也挺過來了!所以,春節放假12天,不會對社會經濟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應該支援這個提案。
-
6 # 皇家華韻
春節放假15天,是符合我囯國情的,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國人最看重的節日,也是一年中大團圓的日子,特別是現在人口流動性較大,外出務工的人很多,除掉來回路程,在家團聚的日子就更少,所以,延長春節假期也是合情合理的。
-
7 # 文史探微
“兩會”代表提出延長春節假期不是第一次,起碼有三四次了;從個人角度說,當然是好事,但實行起來絕非易事。
為什麼這次“兩會”重提延長春節假期?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對春節假期延長的提案標題就表明了原因:《從防疫出發春節放假15天的建議》。潘向黎稱,“過去歷屆代表曾有過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由7天延長為15天。 我贊成這個建議,但不是簡單的附議,而是認為在目前嚴防疫情不鬆懈,防疫管控常態化的形勢下,應該從降低防疫風險、保障國民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的層面著眼,重新考慮這個建議。”提出上述《建議》的主要理由包括:
1.解決長期存在的春運壓力
2.讓所有人安心從容地過年
3.保護春節文化記憶的厚度和溫度
4.促進消費
5.讓空巢老人感情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6.讓留守兒童和父母有更多的團聚時間等
7.增強家庭親情觀念
幾家歡樂幾家愁對絕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延長春節假期是大家都樂見其成的,畢竟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不少傳統節日已經淡化了,但對於我國節日中氣息最濃,最盛大、隆重的春節,人們看重的是充分享受闔家團圓的幸福感;只有7天假期對大家來說是遠遠不足以完成和家人團聚、拜年、串門、走親戚、聚會、相親這些願望的,更別提舉辦年味濃的民俗活動了,因此這些年人們感覺春節的年味已經出現了越來越淡的現象。
延長假期對於商業、旅遊、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無疑會增加營業收入,經濟效益可觀。但是,對於眾多生產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來說,假期的延長意味著他們有大半個月的時間處於業務停滯的狀態,對公司的發展和穩定來說都不是好事。從大處看,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也不小。再者,那些不能放假的行業和崗位,職工假期堅守時間更長,失去了更多的與家人團聚相聚的機會,也不公平;同時這些企業和單位就會產生更多的開支和更多的加班費用。
還有一點,假期時間的延長並不能解決放假期間交通擁堵、群眾扎堆出行等問題;屆時又是景點暴堵,高速暴堵,飯店暴堵,哪裡都堵,哪裡都漲價。有不少人建議應該啟用帶薪休假,而不是一個集中的長假期,這樣錯開休假,想放假的放假,上班的上班,不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不會形成資源的過度透支。之所以延長春節假期喊了七八年仍遲遲沒有實行,恐怕還有待考量其利弊。
延長春節假期的期盼之情2017年,因為老有網友問央視 " 你們電視臺放假嗎?",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朱廣權作出回答,秒變段子手,瞬間開啟逗比模式:“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主持人一本正經地說出了這段令人忍俊不禁的話語,既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假期太少的吐槽,也說出了放假時間延長並非易事的事實。
有一首歌《如果春節放假十五天》(演唱:苑瑞明,作詞:許興剛,作曲:古 月,監製:蘇苗鋒,阿果影視文化工作室發行)同樣表達了老百姓的期盼:
三百六十五天的路
多少艱辛多少的苦
日日夜夜勇敢的付出
只為堅定回家的路
十二個月匆匆而過
編織多少漫長的夢
年年月月牽掛的父母
大槐樹下望眼欲穿
傳統節日幾千年
心心念念幾萬遍
回家路上纏纏綿綿
奢望能夠多聚幾天
如果春節放假十五天
我的感激放在心裡面
萬家燈火暖暖的氣息
家長裡短話兒特別甜
如果春節放假十五天
我會說聲愛你一萬年
一桌菜餚香飄在眼前
新年快樂祝福在耳邊……
-
8 # zli陳記
“兩會”代表提出春節放假15天,這個提議值得商榷,為什麼?
一:春節的年味變了。
過年是中華兒女的傳統節日,在每個中國的心中都留有著深深的印記。由開始的驅“年”(年在古代是傳說中怪獸),逐漸演變成大人小孩都期盼的全家團聚的年味,走過了將近4000多年曆史。尤其近現代以來,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沖刷”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年的期待不再那麼強烈了,有時候還成為了一種心裡負擔 -
9 # 鄉村新雨
我國春節假期哪裡長?
2013年,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爭相報道稱:2月16日,有記者前往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黨委鎮政府採訪時,竟無人上班。水川鎮黨政辦公室門前的一張值班表顯示,假期從1月18日起至3月6日,春節假期長達40余天。(部分全文報道如圖一)
此外還有2009年廣東曾自行出臺“五一”節放7天的放假方案,湖南衡陽某法官擅自宣佈將春節放假延長到元宵節......
雖然過後這些“假日”公文最終被定性為“荒唐鬧劇”,變成了一紙空文,一張廢紙。但是也從另外一個角度折射出了人們對假期延長的訴求和盼望。
為什麼有節假日?往大的層面說
節假日是國家的一項嚴肅而重要的制度安排,它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政治生態和精神特質,直接影響著私人的生活方式。我國現行節假日製度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經過長期發展演變而建立起來的。
往小的道理談
中國節假日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了若干特點但最為明顯的符號就是帶有農業文化特色。中國歲時節日,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和農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漸形成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節俗活動,表現了鮮明的農業文化特色。
元旦前後的立春節,看風雲,佔天候。
1月驚蟄節令到來時,民間有預防蟲害,預佔收成的習俗。
2月清明、穀雨前後是春耕播種的大好季節。
4月立夏的節俗活動大都是圍繞各地生產特點進行的。
5月盛夏之初,各種災害較多,俗稱為“惡月”,其節俗活動多與防病、除害有關。
6月正值三伏酷熱季節,易染疾病,因此,許多習俗偏重於消夏抗暑活動。六月六日天貺節,不少地方農民為保護耕田要祭祀穀神。
7月七日乞巧節,從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的婦女乞巧習俗。
8月是一年中的收穫季節,中秋拜月。農民用新谷酬謝祖宗和家神。
9月霜降節令,關係到來年生產的好壞,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佔收成的習俗。
10月,一些地區農民慶祝牛王生日,農閒之際向牛酬謝的表現。
11月“冬至大如年”,農民有看雪的習俗,所謂“一九雪,九九皆有雪”。
節假日曆史追溯近年來,隨著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節假日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原有節假日製度中的一些問題也顯現出來。因此,建立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實際需要、體現對公民休息權的保障、設定結構合理的節假日製度已經成為當下熱點了。
經歷曲折時期:“文革”時期至1979年在這一時期,節假日製度儘管沒有宣佈廢除,但受到嚴重干擾,正常的時間秩序完全被打破,節假日製度事實上被廢棄。“五一”、“五四”等節日成為舉行群眾遊行、政治批鬥活動的高潮節點。春節放假被取消,甚至還得到群眾的一致響應。
恢復規範時期:1980年至1999年。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分別題為“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的兩篇讀者來信,表明政府對春節休假制度的迴歸態度。幾天後,部分省區宣佈恢復春節放假,次年全國恢復春節放假
確立完善時期:2000年至(說明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節假日時間是可以探討和歸於民心所向的!)1999年12月,國務院修訂了《放假辦法》,全國法定節日放假時間由過去7天增加到10天;“五一”國際勞動節放假時間從1天增加到3天;“十一”國慶節放假時間從2天增加到3天。此後,國務院開始調整安排法定節假日放假時間,將春節、“五一”、國慶三個節日緊鄰的兩個週末放假時間進行調整使節日與週末放假時間連在一起,形成所謂“黃金週”假期。
《勞動法》第四十條規定:“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第四十四條進一步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這表明,公民的休息權可透過量化的經濟補償方式獲得救濟。
總之,放假是一種國家行為,政府的職責是釋出假期安排,公眾關注的是如何享受法定假期。維護勞動者休息權益,增加假期數量,是現代文明的體現,在日趨全球化的現代社會,已經成為各國共識。文明化發展比較高的國家,都把增加法定節假日書目作為增進國民福祉的一項大事來做。春節畢竟承載了太多國人對於生活、生命、自然的精神寄託,她不僅是闔家團圓的大日子,她還有著更廣闊的精神訴求和內涵。延長春節放假時間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
-
10 # 阿西爸
這是一個接地氣兒、懂民生、愛人民的好代表!
春節是我們國家傳統節日裡最為重要的節日,幾乎所有人春節的目的就是為了回家團圓,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不遠千里奔襲就為了和分別一年的家人們歡聚一堂、把酒言歡。
但是現在的7天假期已經不夠滿足人們日益高漲的放鬆、休假需求:
因為春節節日的特殊性,很多人在春節不僅要跟家人團聚,還有走親戚、會朋友,這樣讓本就不長的假期時間更加捉襟見肘。
回家七天,除去路上時間,再除去會朋友的時間,真正能靜下來陪伴家人的日子可能也就三四天,可以說“屁股剛坐熱乎就又得走了”。、
而這個人大代表的提議可以說是直指要害:增加人們陪伴家人的時間或放鬆時間,防止因休息不足導致嚴重的各類衍生心理、行為等問題的發生。
當春節假期變成了15天時,很多人就連正月十五都可以在家裡和親人賞個月再回去工作,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已經很久沒有做到過的事了!
估計只有在上學有寒假的時候才有機會和家人共度元宵佳節,當上班以後基本社會上的大多數工作都是隻放假到初七的,根本沒有機會讓你和家人看月亮。
所以這個提議非常人性,我舉雙手和雙腳支援!
-
11 # 六神有主
不可否認,延長春節假期目前是呼聲最高的,支援率也是最高的。
當一個社會現象越強烈,說明那一方面就存在很嚴重的缺陷和不足
我們要的到底要的是什麼?
怎麼看,要看我站在什麼立場 ,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代表自己的立場。先以普通工人的立場看:帶薪休假,一家團聚,好好休息,爽
從長遠看:弊大於利社會運作角度:集中出行,景區擁堵、出行受阻,物價水漲船高。
為什麼假日經濟這麼受追捧
由於“十一”和“春節”在短期內對國內經濟尤其是市場消費的影響 ,社會各界對其 上升到“假日經濟”的高度認識。旅遊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的消費,已深入人心。
不可否認“黃金週”為老百姓提供休閒的好機會,扮演著” 經濟增長“的角色。
但同時也是飲受爭議:這種”黃金週“給社會造成的供給壓力,服務質量的下降,過度開發的旅遊業,資源的破壞,一錘子買賣等。
節日前後鮮明的反差,過度集中的消費並不利於產業鏈長期平穩的發展,並不能達到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的作業,打遊戲而使經濟出現不正常波動。
中外休假制度比較:
大部分 國家一般每年只有一次全民集中放長假時間,如歐美的聖誕節,亞洲國家的春節前後。
很少有國家一年之內集中全國民放三次全國性長假,更少有國家透過政府釋出通知假期時間。如歐美國家的聖誕節,一般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決定調休多少假日。國際上很少有一週之內全國不上班、政府、公共機構都關門且一年內兩三次全國上下放假的情部況。
“假日”和“經濟“刻意捆綁,本身就是矛盾的。”黃金週“使一部分人得到了休息和權利,但使許多人尤其是店員、服務人員、警察等,反而圍 繞”黃金週“加班加點,增加了工作量和勞動時間。
任何經濟活動都有時效性,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則弊大於利。
真正的問題是,有閒沒錢,有錢沒閒。
延長春節假期,民眾的幸福感就上升了嗎?對於很多人來說,延長年假時間並不能解決因家庭成員分散各地而產生的家庭問題。
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個性化的休假制度。
執行帶薪休假和輪休,倡導理性訊息,只有這樣才能沿著正確軌道繼續向前發展。
-
12 # 睿思天下
非常贊同!春節放假15天,是非常好的事情,能夠讓春節期間的假期更加的輕鬆,而且買票可能也更加的好買,而且也能夠有時間去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兩會代表提議春節放假延長到15天近日,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在《從防疫出發春節放假15天的建議》中提出,結合現實情況、傳統風俗、國民訴求和防疫需要,建議延長春節假期到15天。
這樣的提議確實是非常好的事情,一定支援。放假15天,能夠讓民眾的春節假期能夠過的時間更長一些,能夠讓假期更加的輕鬆,而且交通可能也會寬鬆一些,而且民眾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能夠讓春節假期更加的輕鬆如果春節放假15天,就能夠讓春節假期更加的輕鬆一些了。相對於現在的7天時間來說,15天的放假時間寬裕了一倍還多,這樣對於回老家探親訪友的人們來說,可以說春節假期就能夠過得更加的輕鬆了。
原來7天的假期,好多民眾回老家距離長一點的,可能要一兩天才能夠到家,然後是一兩天返程,這樣的話,實際上能夠在老家待的時間可能也就是三四天的時間了,這樣的感覺就是雖然是7天假期,但是實際上都花在路上了。
但是如果是15天,那麼就完全不一樣了,雖然路遠一點,來回可能也就是三四天的時間,這樣就能夠在家裡待上12天左右,這樣的時間可以說是相當的輕鬆和充裕了。
因此,放假15天能夠讓春節假期過的更加的輕鬆。
交通可能更加的寬鬆如果放假15天的話,可能交通會更加的寬鬆一些。現在放假7天,由於放假時間比較短,這樣客流量可能會更加的集中,就會造成有幾天會特別的擁堵,客流高峰可能是比較明顯,這樣可能會給很多旅客造成買不到票等情況。
如果放假15天的話,大家安排形成的時候顯然就會更加容易安排,而車票可能也會好買一些,客流高峰可能也沒有放假7天的高峰期那麼明顯了。
因此,如果放假15天的話,可能交通會更加的寬鬆一些。
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祖國大好河山如果放假15天的話,那麼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原來春節假期只有7天,除去來回的路途時間,可能也就是剩下四五天的時間了,可能根本就沒有時間外出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而如果是15天的話,可以回老家走走親戚,然後還能夠抽出幾天時間除去遊玩一下,能夠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結論綜上所述,非常贊同放假15天!春節放假15天,是非常好的事情,能夠讓春節期間的假期更加的輕鬆,而且買票可能也更加的好買,而且也能夠有時間去欣賞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
13 # 老徐解說新高考
“兩會”代表提出春節放假15天,最好的辦法就是春節前後各7天。陽曆不容易固定具體時間,按照農曆就是:臘月二十二日放寒假,正月初八開學。這樣好不好呢?
首先表明我的看法:我認為不好,不贊同!原因如下:
延長了現行秋冬學期甚至春夏學期在校學習時間,一年中最寒冷的時間在校學習按照“兩會”代表的說法,就必須延長現行秋冬學期在校學習時間,把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用於在校學習。南方地區可能感覺不太明顯,北方地區正處於三九隆冬的“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雖然學校改善了條件,有些學校可能仍然不能供暖。再就是,學生上學放學路途不便,交通不夠安全。
這還不說,由於春季開學提前,有的年份立春在元宵節前一兩天,也就是元宵節前都是三九隆冬天氣,很不利於學習。像2023年,春節前的臘月二十九日大寒,正月十四立春,如果按照“兩會”代表的辦法放假,這一年的春季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就很寒冷,很不利於學習。這對於北方地區的學生特別不方便。
-
14 # 龍龍6576
兩會代表提出春節放假十五天,你怎麼看?兩會代表提的建議,咱沒資格評議,因為代表,代表都不是一般人物,每人提的建議,有的是經過調查研究的,有的是細心推敲的,總之代表著一些人的心願,春節放假十五天,與本人沒啥意義,北方冬天沒什麼事,半年的長假,只有春夏秋忙農業,但是公職人員可能不同,他們按時上班工作,但也不知人家怎麼想,怎麼安排,兩會提議特別多,還是聽最後決議吧,百姓樂觀其成!
-
15 # 經營觀察
這個提案很好,我雙手贊同春節假期延長可以讓大家乘著春節更好的和家人團聚,也能拉動交通、旅遊、餐飲、娛樂等一系列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日子,假期適當的延長能更好的傳承這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民俗。
實際上這個提案在前幾年也有代表提過,一直沒有執行落實。如果這次真的能落實透過,那最好不過。
1.春節7天假期過短:現在人基本上都在外地工作居多,到春節了要回老家過年呢,因為春運路上各種交通工具都人滿為患,想買上車票都難,人多車多,導致有些人在回家和去工作的路上都要耽誤兩天的時間。就剩下四五天的時間實在很難讓大家放鬆身心好好投入到春節的歡樂範圍中。
因為假期不長導致大家放假時間和上班時間基本上一致,這導致有些人就不得不提前去上班,回家也就匆匆兩三天馬上又要趕著去工作。
如果延長春節假期到15天,大家都能更好的選擇回家和出行的日子,也能錯開擁堵的人流和車流。同時讓大家利用春節這段時間好好休整,更好的和家人團聚,有更多的時間陪陪父母和孩子,讓幸福感大大增強。
2.春節假期也是整個上半年消費最旺盛的時候,不僅僅是需要準備過年的年貨和食材。現在的年輕人考慮更多的是,過年要去哪裡玩,要出去吃什麼喝什麼、看什麼電影等,這些可以直接帶動交通、旅遊、餐飲、娛樂。住宿等一些列內需消費,大大的加快經濟的發展。
如果假期只有短短的7天,導致出行時間趕、票價貴,住宿貴,吃飯排隊,遊玩排隊等情況,會讓人喪失出行吃喝玩樂的興致,那大家都寧願呆在家裡更放鬆,也就不會帶動其他消費呢。
所以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重視的日子,適當的延長春節假期能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留住春節年味。也能直接拉動內需消費,盤活提升經濟。
-
16 # 榮華之武器堂
我覺得這個建議沒有必要。
相信代表的出發點是認為延長假期可以促進消費,加強親情溝通。但是這個只是短期效應,長運來看,弊大於利。無論是小長假還是大長假,都是人們集中出行與旅遊,造成實際情況是景點人流扎堆,服務質量下降而且物價上漲。
我覺得更應該提倡的企業如何真正做好帶薪休假
-
17 # 孤舟釣江雪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幹出來的,不是玩出來的。
中國現在仍是發展中國家,中國要追趕發達國家,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著全體中國人民的苦幹實幹和奮起直追。當然,第三產業還是要發展的,春節7天假,引導大家去消費,也是提升經濟的一種方式。但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消費經濟無疑是空中樓閣。
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持之以恆發展下去的基石,春節休假15天,請問這半個月的工資誰給你發?企業老闆嗎?這樣的話,企業會過的很難,到時候企業垮了,你也就失業了,拿什麼去生活?春節休假15天,如此長的假期,對實體經濟的傷害很大,不利於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國家的發展。
的確,北歐國家的假期很多,但他們已經是發達國家,且即便如此,他們的經濟結構也存在不少問題。還是等中國成為了發達國家,徹底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來談增加假期吧。
-
18 # 坐看雲起於此時
1、我個人覺得完全有這個必要,因為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歷來被國人非常看中的,是中國所有節日之中最為濃重,最能體現和睦、親情,最有中國特色和儀式感、最能表達民族傳統的節日,時間放長點,大家都高興,大家都會擁護的;
2、現在的春節假期,名義上的、就是正式官方通知放假的時間,只有三天,但是,休的時候,一般把春節前、後的兩個雙休日都挪動在春節期間一起休了,就成了七天了,和五一、國慶一樣,是放假時間最長的;
3、中國人過春節,其實很多地方、特別是農村裡面,其實大都從小年就開始了,也就是說,一般從臘月二十四就開始了,一般真正意義上的過完春節,一直要到正月十五鬧元宵、逛花燈,才算結束的,前後時間,一般得有二十二、三天;
4、農村還有句老話,有心拜年,端午不遲。原先以為這只是一句客套話、一種對拜年禮節的尊重、講究,一直也沒見到誰真的到了端午還在拜年的;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跟我老母親都是在浙江嘉興過年的,因為過年期間都封村封路力,回不了老家了,老家的親戚也到不了嘉興去了,所以,我們一直到4月29號才回湖北的;
5、我妹妹、妹夫,我外甥、外甥媳婦,我家的姨表哥、表嫂,還有我的姑表、姑表媳婦,還真的就是一直到五月二十五日,拿著菸酒、牛奶、點心,到了快端午的時候,來給我老媽媽拜年、送年節的,就還真印證了“有心拜年、端午不遲”這句老話了;
6、現在,企業裡面都在搞智慧化了,都在辦智慧工廠了,都在機器換人了;機關裡面都在搞網上辦公、遠端辦公了,今後,5G的大量使用,還會節省更多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大家都有空暇時間旅遊、休息、購物了,而且,春節休十五天假,對拉動內需也是個好事,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
-
19 # 你好蘭州
作為一名常年不在父母身邊上班的人,聽到這個訊息,還是挺開心的。對絕大多數人好的事情,就是對的,是可以去做的。本來過年放假時間就短,再加上來回路上坐車不方便,基本在家真正待的就沒有幾天,都是比較匆忙的。長此以往,不利於家庭幸福穩定,不利於國民安居樂業;
回覆列表
關於增加春節假期提議,已經有代表提過幾次了。但今年情況有些特殊,這個提議應該得到肯定。
一方面,曾經的春節七天長假,並不適合中國傳統春節文化。由於中國傳統習俗,春節佔據著人們很多的精神和文化寄託。雖然春節只有七天假,但傳統過春節的習慣卻一直延續到了正月十五。不管有沒有十五天,但在人們心目中,好多企業和單位,都把過完十五才算上班作為春節的結束。
另一方面,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被征服。客觀上,隨著下一個冬季的到來,人們或多或少對今年春節期間的印象深刻,延長假期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項。一來可以讓大家提前做好準備,二來也可以避免在春節七天假期的擁堵。
從這個層面講,延長春節假期並沒有什麼壞處,只是將隱性假期公開化,不僅可以調動全民積極性,還可以避免春節團圓假期不夠的不足,這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