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暖秋爽

    人生都會面對無數選擇,聰明的人會以最有效方式,快速果決,其實方式很簡單,權衡利弊擇於利,要把目光放的長遠。

    一旦選擇決不後悔!

  • 2 # 老鍋33

    你所謂的上進是什麼?如果你的上進是晉職稱不能轉行政,升官,可以轉行政。佛系教師很好呀!否則職級晉不上,落一堆怨氣。

  • 3 # zcc52618

    四十歲女性副教授,已經相當於四十五歲的男性副教授了,轉行政崗,上升空間已經非常窄,應當三思而行。相對而言,在教學科研崗位上努力,上升的空間相對較大。

  • 4 # 書禹耕耘教育文化

    個人認為不要轉崗,雖然是一個學校的倆種崗位,但也是隔行如隔山。

    一,如果轉崗,讓你當一個小幹事,你肯定不願意。想要提拔肯定地等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特別的煎熬。你的好好做人,埋頭苦幹,逢年過節還得去看看領導,等著把你提拔起來了,你也50多了。

    二,現在當領導也是如履薄冰,經常得提心吊膽,就怕出事,一出事就追責,所以負擔也是很重的。

    所以建議你還是踏踏實實教書,乾乾淨淨做人,認認真真做科研,不管不管風吹浪,我自巋然不動,歷史就是這樣的長江後浪推前浪。

  • 5 # 安合大師

    如果是能轉到副處崗,待遇下降一點,以後不用發論文搞科研了,混混退休也還可以。

    如果是轉到科級崗位,待遇降的太多,有些划不來,這個歲數再幹行政如果不是當領導的話,做事很麻煩,行政上的從頭再學,還要被領導呼來喝去,很不自由的,面子上也很難堪。

  • 6 # 雲雀飛舞

    先說個人觀點:建議繼續留在教學崗位。

    有一個成語叫“知足常樂”。年近四十,高校副教授,這個平臺起點已經很高了!和身邊同齡人比,相信你絕對沒落後;和其他中小學幼兒園老師比,你簡直就是“鳳凰”了!

    長期以來小學、幼兒園“高階”,只相當於中學一級,中學高階才等同於你的“副教授”,也就是說他們一輩子在基層一線,無論如何勤奮努力拼命,也評不上你的“副教授”,黯然退休。在評聘分開的時候,還可能因為沒職數聘不上也加不了工資。如今中小學職稱並軌了,但要評個“小中高”,也就是你的“副教授”,還是難於上青天,而且還受職數限制。所以你不到四十就上的“副教授”,是很多老師終其一生,夢寐以求都爭取不到的!如果你能看透這一點,幸福指數會劇增!

    很多時候,壓力、競爭都是自己施壓的。你說自己是很上進的性格,面對科研教學壓力,有逃避到行政的念頭。事實上,競爭是無處不在的,從事行政往上走的路更窄,領導就那麼幾個,幹活的辦事員居多,而且想往上走,和富有衝勁年輕人比,他們在行政比在教學中論資排輩的競爭力更大!

    那麼你說,我到行政就是去躲避壓力,打醬油的,以你的性格,能做到嗎?行政級別上不了,工資還受影響,搞行政工作還得坐班制,每天準時上下班,到時候做不到,上不了,再後悔可就沒退路了!再說如果想打醬油,在教學崗位不是更容易嗎?何必去不熟悉的崗位,從基層幹起呢?

    當然,也要看具體情況。比如按你職稱的對應副處級別安置到行政中層,下面還有人給你打雜;又或者你們高校行政教學人員可以混崗,拿著副教授職稱在行政輕鬆的崗位打雜。但以後不管職稱晉升或者是提拔對你都更不容易。

  • 7 # 英語半島

    你可以思考一下,轉了行政崗的話,你的工作性質就完全變了。你確實不需要做科研了,但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各種人打交道,你需要坐班。

    更加重要的是,轉了行政崗,你從什麼職位開始做?學院的副院長?職能部門的副處長?你做了半輩子學術,你能幹過哪些專門搞行政,搞關係的人嗎?

    如果你幹不過,還不如就好好教書科研,可進可退。轉了行政崗,你就沒有退路了。

  • 8 # 我不是snoopy

    我也考慮過和你相同的問題。我現在的想法是,做什麼崗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特點,考慮自己在什麼崗位更有價值。如果你更擅長行政,比如對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有很多想法,那建議去做行政。如果你擅長科研,那就繼續努力做科研,能不能評上教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能為社會做貢獻,能最大化你的價值。如果你擅長教學,那就選擇所謂的佛系,因為教書育人也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功能。對於不擅長科研的人來說,拼了命也只能做到著書而不立說,這樣的科研對社會來說實在沒多大價值,有可能反而弊大於利。與其製造一堆垃圾,去掩蓋他人真知灼見的光輝,還不如老老實實的乾點兒其他有價值的事情。

  • 9 # 不惑的小豬

    行政是教學行政還是管理行政,一般高校教學行政是專業技術崗和行政崗就高選擇,科級幹部可以按副高拿行政坐班費,綜合工資每個學校不同

  • 10 # 寶貝叫饒饒

    現在是,後浪奔湧!四十歲的女副教授,壓力山大呀。若非名挍,自己又能放下專業,轉行去相對簡單的行政崗位,是理性的選擇。這樣就省去了,科研專案、論文發表、學術成果、研究生畢業等各方面的工作壓力

  • 11 #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高校女副教授,壓力巨大,想要轉崗,我覺得關鍵是:“你想要獲得的是什麼?”

    各行各業都有壓力,身處高校的象牙塔,同樣會面臨職稱的壓力,想要更換行政崗,前提我覺得先要考慮以下幾點:

    1.除了壓力,你為什麼想要轉崗?

    壓力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除了壓力以外,你為什麼想要轉崗?是僅僅感覺壓力大身體吃不消還是因為考取職稱,非你所願,你覺得和你價值觀不相符,需要違背本心呢?因為僅僅感覺吃不消,是很難有強烈的轉崗願望的,往往是因為不夠熱愛。

    你要思考下,你所熱愛的是什麼?

    2.你是否有額外的一技之長?

    如果科研你不感興趣,那麼你額外的一技之長是什麼呢?比方你的科研能力,是否可以和培訓機構合作,開發成實用的課程,實現複利,還有一類是你的演講,寫作能力是否可以非常卓越,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實現增值呢?

    3.你是否可以獲得全新的職業升級?

    當下不太建議更換,先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組合,打個比方,正職和第2職業組合,從優勢獲得自身潛能的開發,同時是否晉升職稱不要太過關注,想要未來3-5年的發展路徑,從第2職業發展為長期事業,獲得升級。

    所以,不管是否對錯,先提前評估,再做判斷。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C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 12 # 高校人才真經

    對於高校教師職業發展問題,真經來說兩句。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先看看大學教師的職業發展路線

    在大學裡面,教師都面臨兩道坎,一個是副教授,一個是教授。不過,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兩個坎的難度大不相同。

    近些年入職的博士,晉升副教授的難度都不算大,有的甚至是畢業或者出站就直接給了,所以副教授職稱,目前只能算是起步。但教授的競爭就非常激烈了,真經見過不少優秀的青年教師,在校外人才計劃評審中都能脫穎而出,在校內教授評審中卻鎩羽而歸。

    我們可以把高校教師職業發展路線簡化如下:

    碩士學歷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到頭)

    普通博士學歷教師:講師(或者博士後)——副教授(部分到頭)——教授(到頭)

    優秀博士學歷教師:副教授(或特任副教授)——教授——各類人才計劃(無限空間)

    海外優秀人才:青千(教授待遇)——優青——傑青、長江(無限空間)

    以上說的還只是名頭上的,什麼兼職、科研專案等掙錢的還沒提。從上面分類看出,題主應該屬於第二類,普通博士學歷教師,這是目前大學教師的主體,大家的目標就是教授。教授職稱,能爭還是必須要去爭的,一旦這個坎上來了,職業發展就算進入了高平臺了,更廣闊的發展天空就被打開了

    第二部分,我們再看看高校行政崗的職業發展路線

    大學裡面,行政崗是比較苦逼的崗位,尤其是在比較好的大學裡面。行政崗的定位就是輔助、服務,絕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管理、命令。因此,行政崗人員在學校裡表面上有權利,實際上地位很低。

    大學裡面行政崗的職業空間也非常狹小。一般來說副處是一個坎,正處是一個坎。但相比教師來說,這兩個坎就難多了。比如現在一個985、211高校,其教授副教授能佔到全校教師的60%以上,但正處副處只佔行政崗的30%多。副處相對多一點,正處很多人從來都不敢想,還有不少人正科到頭,最後爭取聘一個六級職員就算圓滿了。

    我們可以把行政崗職業發展路線簡化如下:

    部分高校完全走行政,碩士研究生進校後:科員——副科——正科(部分到頭)——副處(大部分到頭)——正處(絕大部分到頭)——副校長(鳳毛麟角)

    也有部分高校,碩士進校後先走職員:八級職員——七級職員——副處——正處——副校長

    如果是博士進校,一般可以從副科或者七級職員開始走。

    此外,要強調的是,高校行政工作非常難評價,你想靠踏踏實實幹就提拔恐怕非常難,並不是說你業務能力強就一定能幹好,還要顧及方方面面的關係,比做教師還燒腦

    如果同樣想升到正級(正處或教授),那麼教師系列的難度肯定是要更小一些。

    第一,按照上面分析的兩種崗位,教授的競爭相對小一些,可能性會大一些。如果題主直接放棄教師崗位,轉行政崗位,那大機率從副科或者科長開始做起,要提升到正處,基本上只能看造化。第二,衝擊教授職稱,有明確的量化目標,便於自己努力,雖然也需要拼命,但至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而衝擊正處,偶然性太大,如果遇到欣賞自己的領導,可能青雲直上,如果沒有,那一輩子都難,連努力都不知道怎麼努力。第三,對題主個人來說,題主應該更擅長教學科研,而不是和人打交道、處理大量繁文縟節。

    此外,相對於行政崗,教師是專業技術崗,一技在手,吃穿不愁,專技崗的飯碗更踏實一些。如果將來呆的不順,可以說走就走。但行政崗就沒有流動性。

    不過,我們並不否定題主做行政崗的可能性,因為高校裡面有一種崗位叫“雙肩挑”,也就是同時做行政和教師,這樣,教師崗位上的要求會相對低一些。而且,“雙肩挑”崗位是副處起步,將來走行政崗也能有一個比較高的起點。

    但要想走這條路,你之前至少應該做一個系主任或者系副主任,積極參與學院公共事務,那麼在幹部推薦的時候你就有望脫穎而出。一旦出來,可以先做學院副院長,或者一些小部門的副處。而一旦開始雙肩挑了,你再想評教授難度就更大了,你可能就要更多地考慮在行政崗上的發展了。

    因此,真經的結論是:不建議普通教師轉行政崗,行政崗不輕鬆,發展也不好。題主不妨給自己一個期限,比如5年,評上教授,拼這5年。如果拼不上,可以轉佛系。畢竟年齡不小了,不能沒日沒夜折騰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13 # 令升2019

    你還是好好幹吧,當老師吧,不爭不搶的也挺好的,只要有編制。

    我老婆幹了7年行政了,煩了。她就盼著轉教師,就想評副個教授慢慢等退休了[呲牙]。

    幹行政是給別人做嫁衣,除非想當官吧。

  • 14 # 潮起海之南

    我在高校工作,這種情況比較瞭解,提一下個人意見,供參考。

    這種情況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轉到科級行政崗位,那是絕對不轉崗的。因為專技副教授對應的是行政上的副處級崗位,科級行政崗位待遇比副教授低很多,而且科級幹部的工作很具體,很瑣碎。

    2、如果你的科研能力很強,經過努力能取得很多科研成果,評上教授的希望較大的話,個人不建議轉行政崗。因為現在的崗位設定都有一定的工作量,如轉了行政崗位,即使是處級崗位,經常有很多學習會議、工作會議等,會有很多行政工作上的任務佔據了個人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很難有大量的時間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科研就會耽擱或浪費了,這樣就挺可惜的。

    3、如果評了副教授,評上教授難度大,或者說後面的科研壓力大,很難出較大科研成果的,可以考慮轉高校行政副處級崗位。轉副處級崗位,如轉到學院的副院長或學校機關部門的副處長,但從事了行政工作後,個人科研就很難有很大建樹了。如果個人的情商高或機遇好,以後還可以提拔為正處級,退一步講,自己發現行政工作也做不好了,一樣可以再轉到學院擔任專業教師,可進可退,可以試一試。

    實際上,高校的行政工作壓力也不小,每個部門人手不多,任務卻不輕,但比起公務員來說,還是要輕鬆一點,至少還有寒假和暑假休息調整一下。

  • 15 # 司南時光巷

    作為一個在高校行政與教學崗兼任十餘年的人,我想說第一句是,如果可以讓我完完全全轉到教學崗,一輩子幹講師我都願意。當然,這源於我的個人熱愛。因為我喜歡站在講臺上說話,而且話很多。我喜歡用目光、語言和心靈跟學生對話,我願意當伯樂去發現千里馬,我喜歡發現學生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幫助他們去解決。這會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所以我想說的是,做什麼選擇,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內心所向。而非其他。如果你只是想逃離教學和科研的壓力,那麼行政的壓力你也未必能面對。

    如果你沒有強烈的對行政工作的嚮往和愛好,那麼,我勸你還是別轉。有以下幾個理由:

    1.你所理解的行政工作自由,其實並不自由。

    很多教學崗位的人會認為行政工作雖然朝九晚五,但是下班後還是可以一刀切。其實不然。

    首先是從週一到週五,每天路途的奔波,你是否考慮。早晚的倉促匆忙你是否能接受?這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期。並且,有些單位還實行打卡制。你若家裡有什麼事,或者想去哪裡行走,遇到好說話的領導還好請假,否則寸步難行,如困牢籠。並且,很多部門週六週日、寒假暑假都要值班。

    2.你所以為的行政工作無壓力,也並非這樣。

    看你所說,是因為教學與科研的壓力難以釋放,可實際上行政工作也並非你想的那麼輕鬆。寫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表格,辦不完的會議與瑣事,日子一天天過,回過頭來,你都不知道你一天做了什麼,如果不是真心熱愛,你會發現生命毫無成就感、價值感。

    3.教學科研身體累,行政工作心累。

    教學面對的是學生,他們單純,熱烈,青春。行政工作更多的是面對領導。你跟你同一個部門的同事打交道最多,除此之外就是各個處長、副處長以及校領導。與學生的相處很單純,但是在爾虞我詐的行政部門,謹言慎行,謹小慎微,複雜的人際關係會讓你感到心累。當然,除非你真心想謀求一官半職的升遷。

    4.在行政崗上,你不僅面臨後浪的壓力,還有前浪的壓力。

    這些年來,高校工作者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在行政崗位也是必招博士。在這些年輕、學習能力強又敢做敢拼的博士面前,你就不會有壓力嗎?

    並且,無論你是否副教授,你總歸是個新人。在眾多老資格的工作人員面前,你得有著空杯心態,從頭來學。學習列印影印,學習裝訂檔案,從點滴小事做起。

    5.問問自己,如果過去行政崗,能讓你安身立命的是什麼。

    除非你有強大的後臺,可以去謀個閒職混日子,否則,你還是要幹活的。你是材料寫得好,還是會務做得好?你是為人處世特別圓滑,還是組織協調能力特別強,事情辦得特別圓滿?如果都沒有,那你還得學,一切從頭再來,系統程度、努力程度不亞於你搞科研。而在體制內,你所做的行政工作,總有人可以將你替代。一旦失去這份工作,你將再難有其他退路。換句話說,你在教學上的專業性,卻是無人可以替代的,即使這個學校不要你了,你還可以奔赴其他學校而去。這就是你安身立命之本。

    6.如果你只是想去行政崗位混日子,那麼,不如繼續待在教學崗位。做一名教學型的老師。講好自己的課就好,科研那頭則稍微放下。

    你已有副高職稱,這麼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應該來說,上好一堂課並不難。

    7.這些年從行政崗轉到教學崗的朋友們都告訴我,這是他們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最值得的努力。

    在機關與他們相見時,他們毫無生氣。而如今,與他們相見,如沐春風。

    8.如果可以,最好別丟掉教學崗,可以雙肩挑,嘗試一下管理崗。

    行政工作說到底是政治,起起伏伏,難以言說。很多原來在教學崗的朋友來到行政崗嘗試一段時間後,就果斷地、毅然決然地辭去行政職務,安心回到了教學崗。當你作為一顆棋子使命已成之後,你是否還有告老還鄉的地方?

    9.如果你此前教學科研特別忙碌,到機關來可能有很多的現象你看不慣。

    比如耍心機,熬時間,推諉扯皮等等。

    本質上來說,這是圍城,裡面的人想跳出來,外面的人想跳進去。但在四十歲的年齡,好不容易做出一次改變,那一定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16 # 一飛沖天2111

    我是大學教師,從教多年。在自己的教學經歷中,一直是以教學為主,臨近退休,也沒有評教授,就要以副教授退休了。關於題主自己想轉崗的打算,我本人不贊同。

    教學崗和行政崗對人的塑造是不一樣的。年近四十歲的副教授,至少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幹了10年,教學技能基本掌握,教學紀律及教學規範已經瞭然於胸,此時轉崗,就意味著這十年的積澱基本浪費了。

    第一,教學崗和行政崗塑造的技能不同。教學崗主要從教師的教學科研技能方面進行訓練和深耕,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流暢的口頭表達能力,科研寫作能力等;而行政崗就更多的就是領悟能力、上傳下達、公文寫作,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所以,這兩種崗位對人的塑造是不同的。您已經在教學崗位上幹了近十年,更多的養成的教師的職業素養,而高校教師一般都是獨自承擔教學任務,在人際關係、公文寫作等方面是個弱項,是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轉型的;

    第二,教學崗和行政崗的發展路徑不同。教學崗是朝著教學和科研兩個方向發展的,目前您的副教授職稱,已經處於教師系列的高層了;而行政崗是要朝著行政管理和行政職務方面發展,如果您要轉崗,恐怕要從基層的科員做起,至少要用三五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完全適應行政崗,而職務上要升為副處,估計很難,因為這個年齡在適應三五年,您在行政崗就年齡偏大,沒有任何優勢了。

    由教學崗轉行政崗是不經濟的。

    第一,貿然轉崗,經濟受損。經濟收入上有差異。大學是教學單位,教學崗屬於一線,所以同樣是副高階職稱,副教授的績效工資要高於行政崗位同級別職稱工資水準。因此,轉崗就會帶來個人經濟收入的下降;

    第二,半路轉崗,時間成本不低。教師原來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主要的人際關係是要維繫好師生關係、同行關係,是一種簡單的平面關係;而轉崗之後,在行政崗上,要維繫上下級關係、平級關係還有平行的其他部門同事之間的關係,人際關係呈現出複雜化、立體化的人際關係,適應這種人際關係的時間成不低;除了人際關係需要適應,還有相應的業務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

    總的來講,年近四十歲的副教授,要從教學崗轉為行政崗,有些得不償失,成本和代價都不低,希望題主慎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 17 # 長耳朵兔兔3

    沒有什麼對或不對,只有按著自己的心意,你覺得快樂就尊重自己的選擇。但選擇之後就不要後悔。壓力在哪都有,無壓力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是個上進的人,那麼在哪,都不輕鬆。

  • 18 # ybzjnuf1

    我就是因為科研壓力大從教師轉行政的。行政人際關係太複雜,不太適合踏踏實實做慣教學工作的老師,尤其是不太擅長人情世故的老師。望三思!

  • 19 # 井151276607

    如果能獲得5年以上的信任,轉型成功率是很高的。社會基層的管理,極端需要理智化的思維。表面化、形式化、關係化、無為化、腐朽化,這些東西遇到科學化、本質化、規範化、系統化、目標化、公開化,會瞬間瓦解。以開放的胸襟,從一兩個年輕“同盟”人開始,充分理解、利用資訊化技術。頭腦中永遠不設“假想敵”是關鍵。

  • 20 # Visionstory

    DANGER!這是危險的想法。我更多地聽說機關裡發展無望,及時回到二級學院當老師的,還沒見過題主這種勢向而動的。

    我有個朋友,以前是一所大學機關裡的科長,大概是在教務處從事實踐教學管理,原來學歷是碩士,到40歲時仍然無法晉升副處級,及時醒悟,轉到二級學院工作並脫產唸了博士,搞了不少發明創造,成果獲得轉化應用,並獲得兩項省部級科技獎,在50歲時評上了教授,現在安心教課帶研究生,精神狀態很好!

    這個朋友比較勵志,值得題主學習!女老師如果在家庭花精力多,也是可以心平氣和地接受副教授的職稱,好好地教書育人,快樂地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分辨古金幣是黃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