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道

    文質彬彬是一種果,內在的“禮”則是本質,是因。所以,培養“文質彬彬”的學生應該才能夠培養其內心和內在的道德為要。

  • 2 # 木土先生雜說

    文質彬彬的學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歲月的歷練和人文薰陶,才能逐步養成。

    首先是父母影響。家庭是學生養成文質彬彬素養基礎環境,父母的性格、家庭氛圍都是孩子彬彬有禮的基礎和典範,特別是父母的言談舉止,無形地影響著孩子性格形成。

    其次是學校規範。學校的養成教育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諸如對學生的衣著服飾、言談舉止、嬉笑哀怒等進行示範性引導,透過榜樣的力量校正學生的行為,持之以恆就會日漸成熟。

    第三是社會引導。我們的網路影視、遊戲作品,廣播電視節目的示範,讓學生生活在文明有序、和諧溫暖的環境裡,學生自然就會有漸進式得到提升。

    四是學生自我約束。透過家長示範,學校規範、社會影響,學生的自我約束,對提升學生的文明意識、養成彬彬有禮的舉止是非常重要的。

    文質彬彬與個性有關、與家境有關、與父母有關、與我們和諧社會的溫和度有關,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聯。

    只有大家相互包容、彼此謙卑、和諧共榮,文質彬彬就會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但我反對像日本人做作的舉止。我喜歡率真天真純真、張弛有度的行為舉止。

    千萬不要人為雕琢,真誠自然就好。

  • 3 # 山坤水智

    何謂“文質彬彬”呢?《論語•雍也第六》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指的是沒有習得文化之前的質樸——一種純自然的狀態。如果隨心所欲的質樸一面超過收斂、妥協的文明一面,就會給人一種野蠻的感覺;“史”在這裡是“虛浮”之意。有文化,文化過多,最後把自然、質樸的一面給壓掉了,這樣就給人一種虛浮的感覺,一種虛偽造作的感覺,一種失去真誠的感覺,讓人敬而遠之。文和質相互匹配,協同發展,相得益彰,然後才能成君子。

    生活中言語毫無顧忌,隨心所欲,哪怕出口成“髒”,也毫不在乎,還自詡“真性情”,經常用“我這個人,沒什麼文化,性子直,說話不過腦,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刀子嘴豆腐心,你別放在心上”來避免“禍從口出”。這就是“野”,這就是“質勝文”,所謂“山野之人”指的就是這一類人。

    平常說話喜歡引經據典,張口“之乎者也”,閉口“子曰詩云”,說些我們普通人聽得雲裡霧裡“蒙圈”的話,我們覺得“很有文化,聽都聽不懂”,真性情的,貼心的、暖暖的話似乎與他們絕緣。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文勝質”,太虛浮,不真誠。

    言語既不粗鄙,也不“絕緣”。“出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既能和山野村夫打得火熱,也能和遷客騷人推杯換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文質彬彬是也!莊子、陶淵明、蘇軾、周恩來……

    培養學生成為“文質彬彬”的人。首先要在學生的心田播種“文質彬彬”的良種。其次努力營造形成“文質彬彬”的氛圍,給“文質彬彬”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所需的沃土、Sunny、雨露。最後讓學生充分踐行“文質彬彬”,感悟其中的快樂,久而久之,文質彬彬水到渠成。

  • 4 # 你的人生你決定

    文質彬彬,首先我們要了解文質彬彬是什麼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原意是,如果文采和實質相配合,就能做君子。後用以形容人舉止文雅有禮貌。

    所以,文質彬彬,是一種氣質

    每個人的氣質都不一樣,這點毋庸置疑,有人的,外表霸氣,性格開放,有的人,斯文高雅,舉止端莊。

    所以,培養文質彬彬,就要從素質開始,從禮節開始,並且能讓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到,並且養成習慣。

    第二,外表,外表代表一個人的身份,著裝能夠提現一個人的外在氣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衣著樸素大方,Sunny健康。身上乾乾淨淨的。

    第三,看書,多看書,多看勵志書籍,多看文學作者散文集,書籍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內在思想,讓這個人從內心就是一種崇德向善,文質彬彬的人。

    第四,教師家長齊心協力,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有的人出生在書香門第,家庭教育自然使他成為一個人文質彬彬的人,有的人出生在酒肉世家,氣質自然是好勝開朗。

    就好比,你在臥室跟你在教室的學習環境一樣嗎?教室是用來學習的,臥室是用來休息的,兩種環境給你帶來的影響,會使人趨向於環境。

    總結,外在氣質與內在氣質兼修,外在乾淨,落落大方,內在,亭亭玉立,儀態萬方。

    如果你感覺我說的不錯,並且對你有幫助,請給我一個贊

    手扣不易,望請採納

  • 5 # 成長的雨媽

    “文質彬彬”這個美好的成語出自《論語》,多用來形容氣質好的讀書人。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文化,只會幹活或者享樂,就會顯得粗鄙。而一個人若只知道學習,丟掉了人本身的質樸,就顯得迂腐了。只有兩者適當結合,理論聯絡實際,才稱得上文質彬彬的君子。

    對這句話,我閨女的理解是:“爸爸整天就知道工作、掙錢,屬於前者。媽媽整天就知道學習,連柴米油鹽的價格都不知道,就屬於後者。”倒有點歪打正著的意思。

    先讓我們看看文質彬彬的典範吧!古代人“少而學,壯而行”,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像司馬遷、李白、杜甫、王維、蘇軾……他們一生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讀過的經書包覽百家,因此寫出來的文字也是氣吞山河,波瀾壯闊。其人自然也是文質彬彬的完美典範。

    而在當下,更多的年輕人身上,普遍存在著“文”遠勝於“質”的現象。畢竟,讀死書,死讀書是這個時代教育的弊病。不得不承認,我們培養出了太多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得小學究。

    那麼怎樣培養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呢?這個問題有很大的侷限性,我們當然不可能讓孩子們像李白一樣,孤身一人,仗劍走天涯;也不能讓孩子們輟學專門體驗生活,置文憑學歷於不顧。

    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在課堂之外,多讀讀史書,多讀讀詩詞,多瞭解先賢們的生平,提高自己的人生格局;同時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知道民生疾苦;多接觸自然山水,開闊胸襟,志存高遠。

    多養養孩子們的“浩然之氣”吧!

  • 6 # 王營評教育

    《論語》中,孔子曾這樣闡述文與質的關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質”是指人的自然本質,“文”指文采、文飾,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野”指粗俗、粗野,“史”本指宗廟的祝史,或在官府執掌文書者,這些人往往顯得虛偽正經,故史意多指虛浮。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質樸多於文采,不受禮法限制,完全依照自己的本性做事,往往會給人粗俗的感覺;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過多地追求文采,不注重內在的道德修養,則會給人虛偽、浮誇的感覺,只有把質和文恰當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記不清是哪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這句話講得非常辯證,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文與質的關係。記得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我見到幾個漂亮女孩兒,剛上車的時候,她們還沒有開口說話,外表確實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不一會她們便攀談起來,說話聲音很大,絲毫不顧及周圍人的感受,而且語言粗俗,張口就是一大串髒話,雖然我沒有聽清她們談話的內容,但我頓時覺得這幾個女孩並不是那麼美麗了,甚至變得非常醜陋,因為他們實在太粗野了,沒有一點文化修養。我想,她們之所以有這些表現,也許與缺乏良好的教育有關。

    培養文質彬彬的君子,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之一。我們通常要求學生既要心靈美,又要語言美、行為美,這與孔子心目中君子的修養非常吻合。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我們要繼承古代這一優秀教育傳統,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德修養,還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才能和學識,使他們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培養文質彬彬的學生,要正確處理好文與質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過分地強調發展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發展和張揚個性不等於放任自流,讓學生由著性子胡來,最終變得無知和粗野,而是在保護學生個性的前提下,更多地關注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不可走向另一個極端,培養一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還要教給學生做人、做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審美”,做一個志向遠大、情趣高雅、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培養文質彬彬的學生,要以“文質彬彬”的教育做保障,尤其在學校管理中,要注重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學校發展要重內容、重內涵、重實效,在全校上下營造樂於奉獻、幹事創業的良好風氣,學校的每一項決策都要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實實在在的內容,追求實實在在的效果。同時,要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為師生創設優美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不斷提升學校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事實證明,在學校管理中,內容和形式二者都不可偏頗,有的學校只管教師教書、學生學習,不注重學校硬體和環境建設,教室破破爛爛,校園到處是垃圾,令人不堪入目,這樣的學校也很難說有多高的教學質量。相反,有的學校雖然注重自身宣傳,學校環境也非常好,可謂名聲在外,但學校內部教師缺乏工作積極性,學生不願意學習,教學質量幾乎倒數,這也不是文質彬彬的教育。

    教師做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有知識、有修養的人,更要努力做到文質彬彬。在學生和家長面前,要注重儀表、注重言行,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對待教學工作,要一絲不苟,精心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不刻意追求花花綠綠的形式,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自己美好的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

    關於“文”與“質”的關係,還經常用來說明文章內容與形式的關係,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一篇好文章,幾乎都做到了深刻的主題思想和完美表現形式的統一。主題思想是作品的靈魂,但不能由作者直接宣佈出來,要靠語言、情節、結構、修辭手法等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開闊視野,讓學生有內容可寫,有表達的強烈願望,其次是要嚴格訓練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教會學生各種藝術表現手法,讓學透過科學的訓練,寫出一手有思想、有文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

  • 7 # 浮生漫讀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時間想到兩個人物,《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和劉姥姥,以這二人為例來解讀“文質彬彬”,會更直觀。

    “文質彬彬”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用來形容君子在言行上的表現。僅僅從言行來看,什麼樣的表現才能稱得上君子?“文質彬彬”,“文”和“質”各佔一半,達到中和,就是君子的表現。

    那麼,什麼是“文”?什麼是“質”?文,就是文雅,文化浸染出來的雅緻、高雅、優雅,比如林黛玉的表現;質就是質樸、粗魯,未經教化之前樸素的本質,即人之本性,比如劉姥姥的表現。

    質勝文則野”,如果粗魯、質樸的本性過多,就會表現出粗野。劉姥姥沒讀過書,沒接受過文化教育,她的言行處處顯示出粗野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面對貴婦王熙鳳,說出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這樣的話,連周瑞家的都覺得她粗鄙,馬上使眼色制止她說下去。

    其實,王熙鳳也不是文化人,她說的話偏於市井,但沒達到劉姥姥的粗野。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為配合王熙鳳和鴛鴦,各種耍寶,把眾人逗笑,其言行都是粗野的表現。如果說這是她刻意為之,不是本性,那麼她在大觀園的牌匾下解褲子準備解手,就是其本性質樸粗野的表現。動物都是野外解決排洩問題的,未經教化時的人類也是這樣。在劉姥姥所生活的鄉野,保留了這種天性,野外無人之時,可以隨地解決。

    這就是“野”,因質樸而粗野。

    文勝質則史”,如果文雅太過,失去了天性的粗野,也是不對的。“史”,本意是歷史,可引申為經典。文雅太過的人,言必引經據典,行則追風逐雅,黛玉正是這方面的典型。原文說黛玉“目無下塵”,下塵之塵,是塵土、泥士,通常與泥土打交道的人,都是劉姥姥這樣質樸粗野之人。黛玉的“目無下塵”,說明她遠離了質樸,遠離了人之本性。

    黛玉的“文”,體現在她時時處處想要體現她是個讀書人,而且飽讀詩書,因而離質樸越來越遠

    這就是“文”,因文化而高雅。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劉姥姥是質勝文,,林黛玉是文勝質,都不可取。如果能將她們揉合,劉姥姥多一點文,少一點質,林黛玉多一點質,少一點文,讓文和質達到平衡,才是文質彬彬的君子。

    我們可以用更簡單和直接的方式來解讀,那就是質在內而文在外,內心保持質樸,不忘本,親近勞動人民,正如《大學》中所言,“大學之道,有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讀書的目的,就是透過明德,用最大的善意親近民眾,從而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善良到極致的人。同時,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表現出文雅的一面來。結合起來,就是文質彬彬。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最大限度保留孩子天性中的質樸,不存世俗的功利、分別心,同時教會孩子待人以禮,言行文雅。

    簡而言之,心可野而言行不可野,言行可雅而心不可雅,這樣就能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

    最後說句題外話,劉姥姥和林黛玉都是賈府的外來客,都有報恩之舉,但她們卻是處在兩個極端的人。把她們放在一起分析,對研讀紅樓,非常有必要,作者曹雪芹先生在她們身上賦予了很多深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女為什麼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