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憶逝水年華如夢
-
2 # 小龍女5505
北斗七星陣是全真教祖師王重陽所創,真武七截陣才是武當祖師張三丰所創,雪山飛狐中把北斗七星陣寫成為王重陽所創,只是編劇把祖師寫錯了。
-
3 # 工地軍哥記錄生活
王重陽所創的是 天罡北斗陣。所以沒有毛病的。雪山飛狐跟飛狐外傳其實屬於相對獨立的兩部。
幸會幸會,有時間相互學習。
-
4 # 高釣馬
王重陽創的是“天罡北斗陣”,張三丰創的是“真武七截陣”。
金庸小說裡帶“七”的不少,全真七子,江南七怪,武當七俠,潞東七虎等
中國人好像特別對“七”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像武當七俠、全真七子、江南七怪?洪“七”公、七劍下天山、七俠五義等等。
北斗七星陣是王重陽所創,但北斗七星也只是個叫法稱呼而已,基本的陣法有了,後人會不斷的根據時代的變化豐富其陣法,如果陣法只有一套,如同第五套廣播體操,敵人只需記住,再難的陣法也是很容易破的。所以萬事萬物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才能稱為天下第一陣法。
王重陽創立北斗七星陣是在北宋時期,全真七子把北斗七星陣發揚光大的時侯,基本已經到南宋了,當時叫天昰北斗陣,全真七子在師父王重陽北斗七星陣法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改叫天昰北斗陣,聽起來煞氣十足,但陣法還是那個陣法。
而張三丰創立的真武七截陣,也是從北斗七星、和天昰北斗陣演化而來的。因為張三丰的時代己經到元未明初,陣法經過歷代高手不斷推敲演化幾乎已經到無懈可擊的地步。至於叫法只是換了稱呼而已,當然萬變不離真宗,幾百年絕頂高手的見招拆招、見陣拆陣還是深厚許多。像雪山飛狐已經到了清乾隆的時候,為什麼還叫真武七截陣,則因為從《天龍八部》後,也就是蒙古人定都元朝後,那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所以後人沒有創新,或者說創新了也沒有以前的陣法厲害,所以還叫真武七截陣了,現代人稱這叫“啃老”
再和你扯點蛋話,全真七子從最開始的天罡北斗陣再到北斗大陣,再到七星聚會,論射鵰中的聲勢,恐怕沒人能比得過他們。而武當七俠,書中明言每個人都具備其他門派掌門的實力。那麼,全真七子和武當七俠若穿越時空互相打了起來,誰會略勝一籌呢?
首先,應該是師承,也就是武當派張三丰和全真教王重陽。
有人認為王重陽高過張三丰,大多的論據是王重陽手握全本《九陰真經》,雖然沒學,但都是天下第一。張三丰不過是拿著《九陽真經》的三分之一,這麼認為是可以的。
師父還是那個師父,師父高明,但徒弟不一定就厲害。王重陽最得意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先天功。那麼,傳給誰了?七位弟子無一分享,原因就兩個字:根基。但其他的功夫傳授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但相比張三丰,王重陽這個師父確實有些“坑爹”。
雖然三豐同志手裡只有個“殘本”,但俞二殷六精通太極拳與太極劍並得真傳,這點或許讓全真七子羨慕不已。
這裡當然離不開張三丰對“教學質量”嚴謹認真的態度。
宋遠橋等幾個入門比較早的弟子都是張三丰親自帶出來的,而殷梨亭和莫聲谷入門較晚,張三丰自知精力不夠,就把兩人交給師兄們去帶,而自己僅作指導。這種細緻入微的教學安排,直接凸顯出了張三丰是如何認真對待教學的。
天昰北斗陣這門陣法是全真七子集體禦敵的陣法。按北頭星座的方位,七人盤膝而坐,馬鈺位當天樞,譚入端位當天璇,劉處玄位錄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斗魁;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瑤光,三人組成斗柄。北斗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因此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斗柄中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
天罡北斗陣是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功夫,迎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衝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的確威不可當。若是陷入天罡北斗陣,除非將七人中打倒一人,否則決然無法逃出。
反觀張三丰傳給武當七俠的真武七截陣,就明顯略勝一籌了。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並不拘泥於是不是七個人的問題。真武七截陣需要七個人,湊不夠七個人怎麼辦?五個人也行,三個人也行......當然了,一個人也行,這就是張三丰太極的厲害,看似無法,其實法大於天。更厲害的是此陣武當七俠使用出來威力最大,這套陣法的精妙之處是“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高手,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高手,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至於雪山飛狐中那幾個人出手能否頂得上武當七俠,我想,那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世道己經不在是那個世道,再過一二百年,韋小寶韋大人就要蹦出來了,所以武學沒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