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段華為
-
2 # 忠山學書
據我所知,元朝應該是有很多女書法家的,只不過是有很多沒有記載罷了,最著名的趙孟頫的夫人管道昇,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
管道昇( 1262〜1319年),字仲姬、瑤姬,華亭人(現在的上海青浦人),元 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
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管道昇是一位絕代蓋世的才女、溫 柔賢淑的良妻,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這一點從其子趙雍的書畫藝 術成就就能感受到。 管道昇擅長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還工於山水、佛像、詩文書法。其書牘大多為行楷,風格與趙孟頫相似。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元仁宗曾經命令她寫《千字文》,將趙孟頫、管道昇及其子趙雍的三段書法合裝一卷軸,藏之秘書監,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
3 # 夢一夕陽
元代著名的書法家就是趙孟頫了,但趙孟頫是宋朝皇家的遺老,可以說是元代的書法家,也可以說是宋朝的書法家。嚴格意義上說趙孟頫應該是宋代的書法家。我們說是那代的書家,一般來說就是看他是不是在那一個朝代培養出來的。所以,趙孟頫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書法家。
其次就是鮮于樞。鮮于樞是真正的元朝自己培養的書法家。再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字確實寫的比較好的就是楊維楨。
-
4 # 淇奧軒金業存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有。她不僅是女書法家還是一位賢惠淑德才藝絕倫的多棲藝術家,她就是在中國歷史上與衛夫人一起被稱為“書壇兩夫人”的魏國夫人管道昇。她的丈夫就是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合稱“顏柳歐趙”楷書四大家的趙孟頫。現簡單的介紹一下管道昇的生平和藝術成就。
管道昇字仲姬,出生於浙江德清管氏富族家庭,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又天賦極高不學而能。為以後的藝術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成年後,不知是有人介紹一見鍾情,還是惺惺相惜兩廂傾慕,與趙孟頫喜結連理終成眷屬。生活中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上侍親、中從夫、下教子賢良淑德深受親友愛戴。兩人在藝術上相互薰陶彼此影響才藝精進。一直到病逝于山東臨清都被丈夫趙孟頫視若明珠。
管道昇以墨竹見長,兼工山水。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墨竹譜》、《山樓繡佛圖》等。“筆意清絕,雅韻彌香”。藝術成就非常高。書法作品有《秋深帖》、《管道昇手札》等。由於其丈夫的書法藝術水平和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極高,從而遮掩了管道昇一部分書法方面的藝術成就也屬正常。另外詩詞方面耳熟能詳流傳深廣的《我儂詞》,深受有情男女的喜愛乃至成為理想的情感追求。
“處家事,內外整然。應事世,待賓客,無不中禮合度”。管道昇既能把家庭的日常瑣事處理的穩妥得當,又能擺脫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華。不愧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偉大藝術家之一。
-
5 # 武鋒2020
其實中國古代有不少大家閨秀熱愛書法,也寫得很好,只是沒載於史冊。顏真卿夫人管道昇是其中佼佼者,是女中著名書畫家,其書法取得成就,受顏真卿薰陶非常重要,她的成名也受顏真卿的影響。
-
6 # 神韻軒書法
元朝有一位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名叫管道昇。
(管道昇像)
她是元朝著名書法家趙孟頫的夫人,浙江德清茅山人(今幹山鎮茅山村。)管道昇從小就學習書法、國畫、詩詞。聰明靈俐,有較高藝術天賦。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
管道昇寫的《梅花詩》欣賞:雪後枝瓊嫩,霜中玉蕊寒。
前村留不得,移入畫中看。
她喜歡超逸、平淡的生活,在一首詞中寫道:"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閒去雲水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
對於兒女,她是一位言傳身教的好母親,在一首詩中寫道:"春晴今日又逢晴,閒與兒曹竹下行。春意近來濃幾許,森森稚子曰邊生!″借森森竹筍寫出了對子女的期望。
管道昇擅長行書。秀美清新,婀娜多姿。因學習趙體風格,因此和趙孟頫的書風較為相似,把詩情畫意,和溫雅的格調意趣溶入行書作品中,華美俏麗。既有趙字的影子,又有各自風格。時人稱:"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在國畫方面,擅長畫墨竹梅蘭、筆意清雅絕俗,又工山水、佛像。
她畫的《墨竹圖》用斜勢均勻構圖法,竹枝瘦硬有骨力,幾組竹葉疏密適當,參差錯落,有墨色變化,虛實相生,有前後空間感,計白當黑。竹葉各俱姿態,勁健爽利而飄逸。畫出了高潔的竹韻。充滿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明《張醜管見》雲:"仲姬作草書得章帝、索靖、皇象遺意。″
趙孟頫的夫人、女兒、兒子因皆善書,元仁宗曾說:"今後世知我朝有善書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也。″
管道昇書《秋深帖》,流麗剛健,溫雅平和。通篇章法自然和諧,有幾處空白較多,有空靈舒朗之感。縱26.9釐米、橫53.3釐米。共十八行。
(上圖為管道昇書畫作品,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7 # 林沐彩原創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倆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首《我儂詞》是元朝女書畫家管道昇所作,把一個女子對愛情的執著忠貞,以婉轉細膩的語調,化為句句柔情,袒露無疑。
管道昇是宋末元初的大書法家趙孟頫的妻子。趙孟頫在書畫界的造詣高深,不僅蜚聲當代,對後世影響也是經久流傳。
他的行書和楷書尤為出眾,是書法歷史上地王極高的大家。
做為妻子管道昇的書畫成就,同樣是造詣深厚,名揚天下。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女性書法家之一。
有“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之讚譽。
管道昇的書法字型則多扁型,根據字型字勢的需要而作相應的靈活變化再處理,富有變化,秀潤天成。
管道昇擅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書法上小楷端莊華貴,清閒自由,行書幽新俊逸, 又書牘行楷,風格與趙孟頫相似,用筆飽滿,筆力紮實,勁健有力,結構錯落而不拘一格。 曾手寫《璇璣圖詩》,五色相間,筆法工絕。
管道昇寫這首詞,是因為趙孟頫有了納妾的想法,當他看到妻子所寫此詞之後,隨即消除了這個念頭。
看來,女人有才學很重要,有事業,有智慧的女人才能比肩學識和能力雙全的老公,還能拿捏得住老公的胡思亂想。
-
8 # 工筆小強
管道昇,景定三年(1262年),一說1271年(鹹淳七年),出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一說德清縣茅山(今屬幹山鄉)。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管道昇至京,疑是年與趙孟頫認識併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在之後的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既能各自獨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聯壁合。她與趙孟頫確實是久經考驗的天造地設的絕配。儘管唇齒亦相磨,但充滿和具有全面智慧的她,在與趙孟頫發生摩擦或出現隔膜的時刻,都能遊刃有餘地、及時地、甚至是預見性地解除他們之間的危機,維持、甚至以此加深他們之間的關係。
中年的管道昇,“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思想變得更成熟、性情變的暴躁,趙孟頫對婚姻的忠貞便開始動搖,準備且堅持納妾,在這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嚴聲厲色、二不依來順受,而是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創作《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詞中反映了重塑你我的批評自我批評的科學態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命運和家庭責任,成為表達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絕唱。當趙孟頫看到她的這首詞後,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書法
管道昇書風取法趙孟頫,尤精工小楷和行書。小楷端莊華貴,清閒自由,行書幽新俊逸,因此她的書牘行楷與趙字極為相似。管氏筆畫遒媚圓潤,點捺轉折都似趙法,飄逸脫俗是其個性,結體妍麗飄逸,端莊華貴,世人為之稱頌“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管道昇的書法字型則多扁型,根據字型字勢的需要而作相應的靈活變化再處理,富有變化,秀潤天成。
管道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
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婦女,在“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文化偏見下如此的博學多才,在上侍公婆、中從夫君、下教子女的社會倫理義務的沉重負擔下,還能夠表現出那樣詩情畫意的浪漫情趣,是多麼得難能可貴! 管道昇在繪畫方面,以墨竹見長,兼工山水、佛像。其筆筆下之竹,勁挺有骨兼具秀麗之姿,“筆意清絕,頗有韻味”,名靡時世。墨竹師承“文湖州”(文同),為文人畫風,始創晴竹新篁。曾經畫有懸雀朱竹一枝,由楊廉夫為之題詩。
管道昇既能超脫凡塵世俗之外,又能被社會歷史交口稱譽;既能處理好古代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的日常瑣事,又能擺脫封建束縛,極大地發展和展示出自己全面而傑出的才華。她無愧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偉大女性之一。
-
9 # sally家的茶壺
元朝有相對寬鬆的多元化文化政策,女書法家應當不少,流傳下來著名的就屬管道昇了。圖片中的字都是管道昇作品。
管道昇,景定三年(1262年),一說1271年(鹹淳七年),出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一說德清縣茅山(今屬幹山鄉)。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1288年管道昇至京,疑是年與趙孟頫認識併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在之後的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既能各自獨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聯壁合。她與趙孟頫確實是久經考驗的天造地設的絕配。儘管唇齒亦相磨,但充滿和具有全面智慧的她,在與趙孟頫發生摩擦或出現隔膜的時刻,都能遊刃有餘地、及時地、甚至是預見性地解除他們之間的危機,維持、甚至以此加深他們之間的關係。
中年的管道昇,“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思想變得更成熟、性情變的暴躁,趙孟頫對婚姻的忠貞便開始動搖,準備且堅持納妾,在這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嚴聲厲色、二不依來順受,而是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創作《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詞中反映了重塑你我的批評自我批評的科學態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命運和家庭責任,成為表達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絕唱。當趙孟頫看到她的這首詞後,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元延佑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東衡裡戲臺山(今洛舍鄉東衡村)。擅畫墨竹,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
-
10 # 6別無選擇6
元朝是有女書法家的。。。
管道昇,字仲姬,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其書法作品筆力紮實,體態修長,秀媚圓潤,暢朗勁健。
元仁宗曾將趙孟頫、管道昇及趙雍書法合裝一卷軸,藏之秘書監,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管道昇書風取法趙孟頫,尤精工小楷和行書。小楷端莊華貴,清閒自由,行書幽新俊逸,因此她的書牘行楷與趙字極為相似。管氏筆畫遒媚圓潤,點捺轉折都似趙法,飄逸脫俗是其個性,結體妍麗飄逸,端莊華貴,世人為之稱頌"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管道昇的書法字型則多扁型,根據字型字勢的需要而作相應的靈活變化再處理,富有變化,秀潤天成。
代表作《與中峰禪師尺牘》.
-
11 # 每日一句詩詞
管道昇
管道昇(1262年—1319年5月29日),字仲姬,浙江德清茅山(今浙江干山鎮茅山村)人,一說華亭(今上海青浦)人 [1] ,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南宋景定三年生。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延祐四年(1317年),封魏國夫人。
管道昇所寫行楷與趙孟頫頗相似,所書《璇璣圖詩》筆法工絕。精於詩。尤擅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延佑六年(1319年)病逝。存世的《水竹圖》等卷,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竹石圖》1幀,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管道昇,景定三年(1262年),一說鹹淳七年(1271年),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一說德清縣茅山(今屬幹山鄉)。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管道昇至京,疑是年即與趙孟頫認識併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在之後的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既能各自獨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聯壁合。她與趙孟頫確實是久經考驗的天造地設的絕配。儘管唇齒亦相磨,但充滿和具有全面智慧的她,在與趙孟頫發生摩擦或出現隔膜的時刻,都能遊刃有餘地、及時地、甚至是預見性地解除他們之間的危機,維持、甚至以此加深他們之間的關係。
中年的管道昇,“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思想變得更成熟、性情變的暴躁,趙孟頫對婚姻的忠貞便開始動搖,準備且堅持納妾,在這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嚴聲厲色、二不依來順受,而是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創作《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詞中反映了重塑你我的批評自我批評的科學態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命運和家庭責任,成為表達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絕唱。當趙孟頫看到她的這首詞後,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其子趙雍(字仲穆)出生。從趙雍日後的書畫等藝術成就來看,管道昇不僅是一位絕代蓋世的才女,溫柔嫻淑的良妻,同樣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管道昇曾在一首《題畫竹》的詩中寫道:“春晴今日又逢晴,閒與兒曹竹下行。春意近來濃幾許,森森稚子日邊生!”借森森竹筍表達母親對兒女的殷切期望。
1317年(延祐四年),元仁宗冊封趙孟頫為魏國公,冊封管道昇為魏國夫人,“管夫人”的世稱,即源於此,並因為她的書法成就,與東晉的女書法家衛鑠“衛夫人”,並稱中國歷史上的“書壇兩夫人”。儘管她身為命婦,享受著榮華富貴,但她同岳飛一樣認為“三十功名塵與土”,同趙孟頫一樣嚮往“歸去來兮”。趙孟頫晚年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但趙孟頫以宋室後裔而入元為官,依然受擺佈而不得施展抱負,常因自慚而心情鬱悶,故潛心於書畫以自遣。管道昇曾填《漁父詞》四首,勸其歸去,其中一詞中寫道:“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還有一詞同樣寫道:“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閒去雲水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反映了她嚮往閒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塵世的功名利祿。
1318年(延祐五年),管道昇腳氣病復發,經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才於次年四月,方得準送夫人南歸。四月二十五日從大都(今北京)出發,五月十日(5月29日)管道昇病逝于山東臨清的舟中,趙孟頫父子護柩還吳興,葬東衡裡戲臺山(今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
趙孟頫為她親筆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誌》,其中充滿了對愛妻的深切懷念和沉痛悼挽,同時也反映了一代文化藝術大家對良知益友、對近乎同等高度的另一位文化藝術大師的崇高敬意和公正評價。
1322年(至治二年)六月十六日(7月30日),趙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歲。九月十日,與管道昇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藝術成就
繪畫
管道昇在繪畫方面,特別喜歡竹、梅、蘭等清新物象,特別是竹。在進行墨竹創作的過程中,在用墨上不講究變化,在竹葉的分佈上也沒有立體的層次感,而是一筆完成。在進行行筆的過程中,強調使用中鋒,有時也使用側鋒,最上面的竹葉使用的是“燕飛式”畫法,使用藏鋒筆法進行挑出,較為生動。管道昇不拘泥於傳統的墨竹創作,善於創新,尤其是創作的晴竹,用筆灑脫熟練,有著較高的藝術底蘊。
書法
管道昇書風取法趙孟頫,尤精工小楷和行書。小楷端莊華貴,清閒自由,行書幽新俊逸,因此她的書牘行楷與趙字極為相似。管氏筆畫遒媚圓潤,點捺轉折都似趙法,飄逸脫俗是其個性,結體妍麗飄逸,端莊華貴,世人為之稱頌“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管道昇的書法字型則多扁型,根據字型字勢的需要而作相應的靈活變化再處理,富有變化,秀潤天成。
管道昇擅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其書牘行楷,風格與趙孟頫相似。曾手寫《璇璣圖詩》,五色相間,筆法工絕。手書《金剛經》等數十卷,遍贈名山名僧。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詩文不俗,曾作《觀世音菩薩傳略》。元仁宗嘗命書《千字文》,將趙孟頫、管道昇及子趙雍的三段書法合裝一卷軸,曾在湖州瞻佛寺粉壁上繪竹石圖,高約丈餘,廣一丈五六尺。兼工山水、佛像。
回覆列表
有的,元代著名的女書法家魏夫人管道昇
管道昇( 1262〜1319年),字仲姬、瑤姬,華亭人(現在的上海青浦人),元 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
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管道昇是一位絕代蓋世的才女、溫 柔賢淑的良妻,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這一點從其子趙雍的書畫藝 術成就就能感受到。管道昇擅長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還工於山水、佛像、詩文書法。其書牘大
多為行楷,風格與趙孟頫相似。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
佛圖》、《長明庵圖》等。元仁宗曾經命令她寫《千字文》,將趙孟頫、管道昇及
其子趙雍的三段書法合裝一卷軸,藏之秘書監,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
子皆善書,亦奇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