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潮柒
-
2 # 鳳炎忻是讀書客
我最喜歡的動物小說是《動物莊園》(Animal Farm)。
它主要講的是:
一個農莊的動物不堪人類主人的壓迫,在豬的帶領下起來反抗,趕走了農莊主,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農場更名為“動物莊園”,奉行“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之後,兩隻處於領導地位的豬為了權力而互相傾軋,勝利者一方宣佈另一方是叛徒、內奸。此後,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成為新的特權階級;動物們稍有不滿,便會招致血腥的清洗:農莊的理想被修正為“有的動物較之其他動物更為平等”,動物們又恢復到從前的悲慘狀況。
農場裡的一頭豬老少校(Old Major)在提出了“人類剝削牲畜,牲畜須革命”的理論之後死去,若干天后,農場裡掀起了一場由豬領導的革命,原來的剝削者——農場主斯密斯被趕走,牲畜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願望,嚐到了革命果實的甘美,農場更名為“動物莊園”並且制定了莊園的憲法──七誡。
但不久領導革命的豬們發生了分裂,一頭豬雪球被宣佈為革命的敵人,此後,獲取了領導權的豬拿破崙擁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和越來越多的特別待遇,逐漸脫離了其他動物,最終蛻變成為和人類完全一樣的牲畜剝削者,動物莊園的名字也被放棄。
《動物莊園》是一部寓言小說,一群動物帶著對理想的憧憬,力圖打破舊秩序,本應衝出牢籠,但又跳入了另一個陷阱,他們依然被欺騙,被奴役,被統治,不平等是不變的結局。這讓人們感覺荒誕的同時,又不得不去感嘆這就是現實!
而它的作者喬治·奧威爾更是一個傳奇人物。
1903年,奧威爾在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出生,童年時他便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尖銳衝突。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公學。
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的是,他的同情更傾向於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長大之後他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也是毅然決然的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
20世紀30年代,他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因屬託洛茨基派系(第四國際)而遭排擠,回國後卻又因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BBC)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
1950年,死於困擾其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
喬治·奧威爾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其以敏銳的洞察力、犀利的文筆真實的審視和記錄著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做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預言,被人們廣泛稱之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這在他的另一部小說《1984》中體現的則更為明顯。
-
3 # 騎鯨巡海
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風聲》適合夜晚圍坐一起聆聽的故事,可以遇上各種小動物,在不同的四季流轉, 自然變化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上演的各種溫情呢。
-
4 # 楊羽楊羽
最近幾年,動物小說主要是和兒子一起看的。
沈石溪沈石溪是中國著名的動物小說作家,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迄今已出版二十多本動物小說。
其中《最後一頭戰象》《斑羚飛渡》入選語文課本。
透過他的作品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動物王國。
在這兒,動物們智慧,狡黠,忠誠,忠貞,決絕。
文學性很強,思想積極向上,但是要注意不是科普文,有些傳奇演繹的色彩,當小說看還是很不錯的。
我兒子很喜歡看,幾乎看了全套。
我看了一部分,開始津津有味,後面覺得套路有些雷同,就沒看下去。
傑克 倫敦嚴格意義上說,傑克倫敦是現實主義作家。但是《野性的呼喚》,卻是一部非常棒的動物小說。巴克是一條善良、勇敢、忠誠、智慧極具自尊心的狗,原本生活在安逸的莊園,有天突然被賣出北方拉雪橇。環境惡劣也就罷了,籠子大棒傷害了它的自尊,它聽從了內心,迴歸了自由的曠野,當了一匹狼。
這部小說不僅僅是一部動物小說,更像一部美國式的英雄奮鬥史。主人公巴克童年無憂,青年風雲突變,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贏得權力地位,最後迴歸內心。
蒂皮 德格雷這是一個傳奇的女孩,在非洲草原和動物起長大。在她眼中,動物是家人。她和動物親密接觸,說話,用眼睛和各種動物交流。動物也視她為同類,連獵豹都不傷害她。人在童年時,都有這樣的本領。長大後卻漸漸遺忘。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回覆列表
沈石溪(沈一鳴,1952年10月-),生於,祖籍浙江慈溪。[1]其最擅長動物小說,被稱為“中國”。發表作品有《》《》等。 在1992年調任成都軍區創作室。上榜作家。2018年12月21日,沈石溪入選2018Kindle年度付費電子書作家榜前十,排第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