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豬扒界娛樂

    雍正王朝中雍正要即位的那天晚上可以說是風雲變幻莫測,當晚雖然康熙在臨終之前當著皇子們的面說將大位傳給了四皇子,但是八爺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先是假裝沒聽清楚接著又說是傳給十四阿哥,反正就是跟老四過不去。好在這個時候張五哥起了一個非常大的作用,那就是拿著金牌令箭給鄔思道讓他可以去放出十三爺,然後由十三爺拿下豐臺大營和西山銳鍵營,這樣就擁有足夠多的兵力擁護老四當上皇位。當十三爺帶兵到了康熙駕崩的暢春園的時候,眾皇子和大臣就已經發現情況被老四一夥掌握了,也就無條件的接受了四爺當皇上。四爺能當上皇上的功臣有很多,在其中貢獻最多謀略的人物那麼肯定是鄔思道,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鄔思道要因此飛黃騰達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情,那就是雍正即位的當晚就想殺掉鄔思道,並且被鄔思道使用計謀給阻止了,具體情況我們來分析:

    一、雍正打算殺掉鄔思道

    我們要知道雍正當晚已經成功的即位了,並且皇宮裡面有十三爺帶來的兵馬把守又有隆科多九門提督的兵作為鞏固,可以說是固若金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危險。而這個時候雍正居然沒有呆在皇宮而是急急忙忙的趕回自己的潛邸,這是非常讓人不解的。一方面潛邸不一定會比皇宮安全;另一方面康熙剛駕崩,雍正按照規定得在皇宮守孝,因此雍正沒有在皇宮而是回來潛邸肯定是有很重大的原因,那就是殺掉鄔思道並且除掉其他秘密做事情的人。所以我們才發現雍正回到潛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詢問,鄔先生在哪裡,顯然是害怕鄔思道跑了。而雍正看到鄔思道之後是說“順便來看看你”這令人非常的不解,因為雍正即位當晚太多事情需要他忙活的了,可以說是根本忙不過來,鄔思道和他三天兩頭就見面根本沒有必要這個時候來看看他。

    情況的轉變是從鄔思道跟雍正說潛邸的防護是由五路互相不認識的兵馬組成,相輔相成。這個時候雍正顯然被嚇到了,還說了一句“既然是鄔先生的安排自然萬無一失”,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不是保護雍正萬無一失而是保護鄔思道萬無一失,此時的雍正並不清楚這些兵馬的具體情況,如果貿然出手殺掉鄔思道的話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還是個未知數,於是才有了後面一句“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這句話更是透露出了對鄔思道的殺機,你想想鄔思道在雍正潛邸替他謀劃了這麼多年,雍正居然沒有想過給他安排什麼,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旦雍正即位成功他就會立即殺掉鄔思道,所以之前才沒有想到要為他安排名分。只是雍正沒有想到鄔思道會使用這種方法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的同時還威脅到了他,於是才有了要給他安排名分的說法。

    二、鄔思道的逃脫之術

    雍正說了會給鄔思道慢慢安排名分,那麼就說明了他暫時不會輕舉妄動,鄔先生今晚應該是死不了了。這個時候鄔思道你想要什麼就提出來吧,我儘量滿足你。

    當然鄔思道心裡很清楚,他無論想要什麼結果都不會好。理由如下:

    1、如果鄔思道想要一個大官,那麼自己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而且鄔思道是戴罪之身很難服眾。

    2、做個小官,雍正怕他心裡不滿意,一旦不滿意很可能就會在暗地裡偷偷的想辦法整雍正,所以早晚會被除掉。

    3、做官的話依然是屬於雍正的權力範圍內,今晚雍正就動了對鄔思道的殺心,只是沒殺成還被他威脅了,如果鄔思道還去做官的話,等雍正大位穩固之後肯定會找個藉口除掉他,鄔思道想要做官簡直是自找死路。

    4、不做官退隱的話,那麼會死的更慘。因為當時雖然雍正在鬥爭中贏了,但是敵人依然很多八爺黨的勢力更是無比的強大。鄔思道是暗中替雍正謀劃的人,一旦鄔思道退隱後被八爺黨的人找到並且幫助了對方,那麼對雍正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一旦鄔思道想要退隱,雍正肯定會想辦法除掉他斬草除根。

    既然做官和退隱都不行,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當然有,那就是鄔思道提出的半隱,鄔思道自己給自己說了一個三不可用,明確的表明了自己是不會去做官的。並且又以自己和雍正相遇幾十年的感情來融化雍正那顆心,這個時候雍正是多多少少有些被說動了。因為:

    1、雍正才剛剛登基,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如果現在還在這裡跟鄔思道博弈,那麼其他事情就很難抽出時間去辦理,所以如果有解決方案雍正多多少少會考慮。

    2、鄔思道在自己潛邸佈下了這麼多兵馬,自己又不清楚裡面的情況,這裡會不會安全很難說,一旦不接受這個提議很可能鄔思道會為了自保而殺掉雍正逃跑,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3、幾十年的感情就算是雍正也多多少少有些感動,如果有好的解決方案他心裡也不願意殺掉鄔思道。

    4、半隱的這個方案很合適,一方面鄔思道不做官很難上的了檯面,因此別人不清楚雍正私底下幹過什麼事情;一方面,在自己的監視之下也不用擔心鄔思道跑到地方陣營裡面做謀劃;還有就是,現在剛登基依然有很多事情需要鄔思道替他出計謀,這樣鄔思道也可以繼續為自己效力。

    這個時候雍正就被鄔思道說動了,於是同意了他的提議。

    三、十七阿哥的到訪

    十七阿哥這個人物其實電視劇裡面之前一直沒有出現過,沒有提到是雍正派系的。很顯然雍正除了鄔思道、李衛、年羹堯、十三爺這些常見的幫手以外,還有其他的人馬。而且他們之間相互是不聯絡的,之間沒有感情一旦雍正有需要就可以讓自己手下的人馬除掉另一部分人。當晚十七阿哥來雍正潛邸,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殺掉鄔思道和除掉府裡幫雍正秘密做事情的人。

    雍正剛答案鄔思道放他一條生路,十七阿哥就要過來殺他了,這個時候連鄔思道也慌了。所以才有了鄔思道自作主張替雍正傳說擋住了十七阿哥這個舉動。要知道就在之前的劇情裡面,鄔思道從來沒有直接傳令的舉動的,因為鄔思道僅僅只是謀士他就是個出主意的,雍正才是老大有什麼主意需要他確定後才可以,更重要的是雍正現在已經是皇上了,更不可能讓別人替他發號施令。但是這個時候鄔思道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直接擋住來使,並且以三條理由拒絕了十七阿哥的求見。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皇上無私事。這個其實是說給雍正聽的,你現在成為了皇上了,你做的一切都會在天下人的眼皮底下,如果你今晚殺了我肯定會被傳到其他人耳中,對你沒有好處。

    鄔思道正是透過自己的謀劃成功的在雍正手中死裡逃生,他的半隱方案有下面這些好處:

    1、雍正如果殺掉鄔思道,那麼其他跟隨者也會害怕,特別是年羹堯、李衛、十三爺這些人,那麼以後他們誰還敢認真的幫你做事。

    2、自己在雍正的監視下也不可能做出對雍正不好的事情,這樣保證了鄔思道就算不死也不會背叛雍正。

    3、鄔思道的能力可以繼續為雍正使用,我們可以看到後面鄔思道又出面幫助了田文鏡解決了山西的庫銀案同時還幫年羹堯找到了叛軍的位置。

    4、鄔思道不做官說明他真的是一心想要幫助雍正,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來的,這樣也讓雍正心軟沒有痛下殺手。

  • 2 # 文史不假

    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天下定,謀臣亡。”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在潛邸時就豢養了一個黑暗謀士,他的名字就是鄔思道。此人盡心竭力,終於輔佐雍親王取得了“九子奪嫡”的勝利,成功登基稱帝。

    但是,在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卻沒有分享這份勝利的果實,甚至不顧雍正的挽留,執意主動離開,過起了“半歸隱”的生活,遠離北京而遠走他鄉。

    不可否認,鄔思道在雍正還是親王時,的確是“四爺黨”的核心智囊,為雍正獻計獻策,既有陽謀又有陰謀。而且,其中還是以陰謀居多,比如在“百官行述”事件中。

    康熙時期,原吏部主事任伯安利用職務之便,私自蒐集並撰寫了一份秘檔,將三百多位官員的隱私和把柄都悄悄記錄在案,還起名曰“百官行述”。

    到了“九子奪嫡”的關鍵時刻,諸皇子都在各顯神通,摩拳擦掌,老四胤禛也不例外。在鄔思道的建議下,他密令四川的年羹堯帶兵趕赴江夏鎮,立即奪取這份“百官行述”。

    不過,由於任伯安的提防,他早就將這些證據寄存到了遠在京城的萬永當鋪中,那裡是老八胤禩的勢力範圍。

    此刻,黑暗謀士鄔思道繼續發力,他安排狗兒(李衛)冒充山西的紈絝子弟,終於設下圈套奪取了“百官行述”。

    老四召集眾位皇子,在自己府中當眾燒燬了這些罪證。而看似公允的老四胤禛,卻在鄔思道的建議下留了後手,那就是由太子胤礽秘密寫給任伯安的信件,希望日後能夠要挾太子。

    在黑暗謀士鄔思道的佈置下,老四府裡的奴才坎兒(高福),將計就計的就將這封密信交給了老八的手下。要知道,這封信可以直接置太子胤礽於死地。

    果然,老八胤禩沒有客氣,立即安排老十四給康熙帝上疏,彈奏太子的不臣之心。最終,此事成為太子第二次被廢的直接導火索。

    不過,鄔思道雖然離開了雍正,但卻不敢離得太遠,因為她深知自己的這位主子是個疑心重重之人。所以,鄔思道開始依附於雍正的寵臣李衛,藉由李衛之口讓雍正時時知道自己的處境。

    在雍正登基後,繼續進行追繳欠款的工作。山西巡撫諾敏為了邀功求賞,竟聲稱半年內已追回了之前歷年積壓的欠款。一經上報朝廷,立即就引起了雍正的重視。

    他開始大肆宣揚此事,將諾敏樹立成了忠君愛國的典型代表,甚至還御賜了“天下第一巡撫”的牌匾。不過,在張廷玉的暗示著,雍正立即發現了端倪,於是安排自己的另一個親信田文鏡去查探。

    田文鏡忠心有餘,能力不足,始終都沒有查出有價值的線索,處在了進退維谷的之中。恰在此時,鄔思道適時地來投奔田文鏡,雖然索要高額的年薪,但保證可以幫田文鏡查明真相。

    而事實上,鄔思道也的確不辱使命,告知田文鏡說山西商戶和富戶特別多,由當地衙門出面借貸幾百萬兩白銀,非常容易。至此,田文鏡才查明諾敏欺君的真相。

    那麼,鄔思道在退隱後,為何還要千里迢迢遠赴山西幫助田文鏡?

    鄔思道當年遠離雍正,就是擔心這位心思複雜的主子對自己不放心,甚至殺人滅口,故而才主動離開,這是不得以的逃生之計。

    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鄔思道為了讓雍正放心,又不敢離得太遠。於是,他索性先後依附於李衛和田文鏡這兩個雍正最信任的寵臣,過一種半隱退的生活。

    綜上,就是鄔思道的逃生之計。回答完畢!#歷史龍元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漿酒有香型之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