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亮姐姐Nancy

    針對教育部已經啟動《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修訂工作,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將集中的寒暑假分散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目前每學年學生假期主要有兩個:為期30天左右的寒假和為期60天左右的暑假。

    兩個假期的時間都比較長,對家庭陪伴和家庭教育帶來較大挑戰,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學生長時間居家而集中產生的親子衝突甚至引發學生心理問題,都反映出家庭教育親子陪伴的效果參差不齊。

    由此,劉希婭建議每學年設定4個假期,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劉希婭認為,這樣可以帶來5個方面的好處:

    一是可以減輕家長因長時間監管孩子而帶來的家庭負擔;

    二是可以緩解因假期過長家長普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而帶來的對素質教育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

    三是可以避免因學生在家學習生活與學校學習生活長時間脫節而帶來的新學期返校後的不適應;

    四是假期分散後家長有更多機會陪伴孩子旅行等,而增進親子感情;

    五是可以利用假期部分時間開展集中的職業體驗、勞動實踐、社會參與、生存體驗等,加強孩子的社會實踐,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仔細分析劉希婭代表提出的這5點建議,應該說對幾十年一成不變的寒暑假制度確是一個很好的改革方案,但我認為有兩點極其重要。

    其一,以往的假期是一個月至兩個月,很多家長如果忙於自己的工作,就會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就往往把孩子推給家裡的老人。可老一輩因為腿腳不便,或反應遲鈍等因素,有些孩子或許會造成意外的傷害。

    如果縮短到10幾天的一個小長假,家長們確實有機會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監督和教育的引導,對孩子性格的培養及健康成長會有很大幫助。

    其二,我們一直喊著要給學生們減負,但時至今日,也沒見減負有什麼成效。因此,我不支援孩子們利用寒暑假去課外班補課。如果像劉希婭委員建議的每學年設定4個假期,那最好每個假期是10天到20天,這樣,學生們每個季節都有一段假期,而不長不短的假期,孩子們連作業都忙不過來,恐怕課外班就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總說要加強學生們的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該怎麼做?怎麼去實行卻一直像是模糊不清。素質教育,不是整天埋頭學習寫作業上課外班,是需要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去直觀地認識生活和這個社會。是需要家長們用更多的時間去教育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社會在不斷變化,學生們為此與時俱進,假期改革也應順應這個潮流。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不同假期,會讓孩子們的假期更加豐富多彩!(文中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2 # 聆聽窗外風吹雨

    兩會代表劉希婭建議,每學年設定4個假期,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

    我覺得挺好,一年四季都有假期,省的暑假酷熱難耐冬季寒冷難擋。

  • 3 # 歲月獨舞

    這樣考慮也不錯,就如當年有的麥假和秋假時一樣。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瞭解四季更替,瞭解不同景色的大自然。給學生了解自然,感受四季的變化的機會。

  • 4 # 竹林隱者1

    不可行!春季和秋季正是學習的大好時光,不宜放假。而冬夏季節,非熱即冷,尤其我國幅員遼闊,氣溫差異很大。冬夏氣候惡劣,不宜靜下心來教學,所以才有寒暑假期以修養身體,並且已形成習慣。教師職業也因為有寒暑假才有吸引力,小學生家長因為有了寒暑假可以不用接送孩子能緩口氣。所以不宜改變。

  • 5 # 悅華海音

    劉希婭代表:#建議寒暑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總量不變

    針對教育部已經啟動《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修訂工作,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將集中的寒暑假分散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

    目前每學年學生假期主要有兩個:為期30天左右的寒假和為期60天左右的暑假。

    兩個假期的時間都比較長,對家庭陪伴和家庭教育帶來較大挑戰,特別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學生長時間居家而集中產生的親子衝突甚至引發學生心理問題,都反映出家庭教育親子陪伴的效果參差不齊。

    由此,劉希婭建議每學年設定4個假期,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

    一是可以減輕家長因長時間監管孩子而帶來的家庭負擔;

    二是可以緩解因假期過長家長普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而帶來的對素質教育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

    三是可以避免因學生在家學習生活與學校學習生活長時間脫節而帶來的新學期返校後的不適應;

    四是假期分散後家長有更多機會陪伴孩子旅行等,而增進親子感情;

    五是可以利用假期部分時間開展集中的職業體驗、勞動實踐、社會參與、生存體驗等,加強孩子的社會實踐,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杭州2004年已經開始執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假期

    而早在2004年,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正式簽發檔案規定,杭州中小學除了寒暑假外,將增設春假、秋假。

    根據規定,從2004年開始,每年五一勞動節前後兩週和11月的第一週,將是杭城中小學生的春假和秋假時間。

    其中,初三、高三年級春季只放五一法定假,春假其餘時間延遲到升學考試後,但秋假照放。

    同時,為保證總教學時間,杭州市教育局還將調整寒暑假時間,其中暑假時間將會縮短。

    暑假時間縮短可行嗎?沒有空調的房子,學生聚集會中暑嗎?學生放假,並不意味著家長也同步放假,孩子放假家長上班,孩子一樣面臨無人看管的尷尬局面,所謂的帶孩子旅行,參加社會實踐顯然不可能。寒暑假放假的主要原因是天氣炎熱或寒冷,如果壓縮暑假寒假,對於夏天沒有空調,冬天沒有暖氣的學校來說,孩子每天要經歷什麼,不言而喻,不是凍壞就是熱中暑。寒暑假放假,原本是一年兩次期末考試,如果分成四個假期,那期末考試將會變成一年四次,考試次數增加,無疑又會增加家長和孩子的壓力,和家長的焦慮感。另外,對於大學生,原本一年回家只需要兩次往返,交通費用還可以,如果變成四個假期,對於路途遙遠的大學生放假回家的交通費用無疑要翻倍,增加經濟負擔,這未必是好事。總體來說,把寒暑假分為四個假期,從實際情況來看,不是特別符合社會現實,想法很好,可行性不強。多數家長還是反對放四個假期。一個季度一次的假期,學生會有機會出去旅遊長見識?有些雙職工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助照顧,相信還是要把孩子送去輔導班、託管班。回過頭想一想:剛剛過去的超長假期,有多少孩子待在家裡安心地學習、寫作業?為什麼“神獸歸籠”的時候家長會喜笑顏開?因為實踐已經證明:只有在學校裡學生才能接受系統的教育。要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讓學生多休假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老師認為:太折騰

    每到孩子放假時,作為母親的我,總是憂心忡忡,因為孩子無人看管,又不想去託班,輔導班,只能帶著孩子上班,在班上孩子又受約束,總之沒有萬全之策,每當假期結束,就像看到了救命曙光,現在改成四個假期,無法承受。

  • 6 # MIRACLE頻道

    建議每學年設4個假期這個是最近由重慶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的,就是將現在的寒暑假集中起來然後打散,在一年裡的4個季節裡放。

    這個想法我覺得是挺好的,因為我覺得現在的寒暑假的弊端有點多,如果能將寒暑假分散在一年裡放四次的話就能解決寒暑假裡出現的某些問題。

    一年放兩次假的弊端

    首先我說一下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寒暑假弊端多。‘

    首先第一點就是孩子的心態問題。現在是暑假一般兩個月,寒假1個月,這個放假的時間有點太長了。

    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一放假就飄了的,使勁玩,作業不寫,不讓玩還偷著玩,家長根本管不過來,也管不好。時間一長就從緊張的學習狀態中轉變到放鬆玩的狀態了,一開學,他們的玩心短時間根本收不回來,集中不起精神聽課的,所以將90天打散分四次放假,既放鬆休息了,也還能保持可以隨時進入學習的狀態。

    第二點就是家長的問題。現在家長對孩子的關心普遍較少,並且還經常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尤其是寒暑假居多,這樣的行為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現象,帶來負面的影響引起爭吵。而將假期打散分散放四次,我覺得可以有效改正這個問題。

    因為寒暑假家長的假期時間一般都不是太多,不能經常陪孩子。家長看孩子在家沒事幹,一般會將孩子送到補習班。而一年放四次,這四次裡,家長就有時間陪孩子出去玩什麼的,既緩解了補習班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有讓家長有陪孩子的時間。

    總結

    所以一年放四次假期是可行的,既給孩子帶來了放鬆還讓他們保持了學習的狀態,並且給家長留出了喘息的時間,陪陪孩子,從目前看是沒有弊端的,但沒有東西是完美的,可能要等到具體實行的時候就會暴露出弊端,不過我目前沒有看出來,等我想到之後我再進行補充,當然也可以有網友進行補充一下。

  • 7 # 舟慶華

    踫上疫情,或別的大事。可制定彈性假期。不必刻意4次。

    學生學習一以貫之,而不是時斷時續。

    冰動三尺非一日之寒。學亦不可以停止或中斷。

  • 8 # 書語人間

    你好,我是武靈遙,我來回答。

    先上結論:實施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不太現實。

    我以前在英國度大學的時候,便是三個假期,一個每年12月中旬到1月中旬的聖誕假期,類似於我們中國放的春節,二一個是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放的復活節,三一個是每年6月到10月放的暑假。

    因為,國外學費昂貴,每年又有半年都在放假,因此,我以前在高中任教的姥姥姥爺,曾經一度質疑,我在國外這3年到底學到了什麼東西。

    但是,不同於國內的老師講,同學聽的應試教育,國外的教學更加重視學生課外自習的時間。

    舉個例子,我們每年的這半年假期,幾乎沒有一天是虛度的,不是在公司裡做實習,在學校做科研,就是在當地機構做志願者/打工賺錢。

    因此,對國外學生來說,老師只起到一個拋磚的作用,引出來的是磚還是玉,全看學生自己。

    但是,國內的教育,很明顯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暑期都是在寫作業中度過,上課也是大班教學,老師統一講,學生統一學。

    再加上不少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即便有的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來遊學旅行,更多學生還是在家裡,打遊戲的打遊戲,和朋友約著玩的約著玩,

    這對於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的雙職工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另外,我們中國現在是按學期制來的,每一年級,每一個學期都有教育局制定好的教育安排,你如果調成了一年四個學期,

    那麼,對老師來說,將又會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想象一下,所有的課本/教學方案/卷子/試題/參考書全部作廢,一切推倒重來,這將是一個多麼浩大的過程。

    因此,還是每年2個長假,一個春節舉家團聚,一個暑假,躲避酷暑,好好休息,最適合中國的國情,最容易實施。

    祝好!

  • 9 # 惟有萌寵不可負

    1.寒暑假本身是為了避暑,避寒家庭團聚。

    2.很多家長每天都在上班,哪有時間和經濟基礎帶小孩出去玩,去旅遊。

    3.哪怕沒有假期,只要有星期天,也會去上補習班,培訓班。

    4.現有的情況,假期時間孩子根本不可能集中進行職業體驗、勞動實踐、社會參與、生存體驗等

    總體來說,把寒暑假分為四個假期,從實際情況來看,想法很好,可行性不強

    頻繁的切換休息和學習模式也容易降低學習效率!

    來回折騰對於家長和教師來說更可能是一種負擔!

  • 10 # 自在人生wub

    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案:將集中的寒暑假分散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並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和現實意義:

    劉希婭建議每學年設定4個假期,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

    其現實意義包括五個方面,即可以減輕家長因長時間監管孩子而帶來的家庭負擔;可以緩解因假期過長家長普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而帶來的對素質教育學校教育的負面影響;可以避免因學生在家學習生活與學校學習生活長時間脫節而帶來的新學期返校後的不適應;假期分散後家長有更多機會陪伴孩子旅行等,而增進親子感情;可以利用假期部分時間開展集中的職業體驗、勞動實踐、社會參與、生存體驗等,加強孩子的社會實踐,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筆者覺得劉希婭代表的建議不太切合我國目前的實際,真正實施起來,還不如現行假期制度。

    首先、我國大部分地處北溫帶,冬夏季節氣溫變化特別明顯,夏天很熱,冬天非常冷,這是一直以來,我國放寒暑長假的主要原因。尤其夏季,氣溫高熱,即便教室有電扇,也是沒法堅持上課,而教室具體安轉空調條件的學校卻少之又少,所以非常不適合繼續上課;同時夏季多雷暴雨,也給學生上學路上帶來很大安全隱患,所以暑假通常都是超長的,這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人為地壓縮暑假,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十分不妥!至於寒假,除了寒冷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趕上我國最主要的民俗法定假日春節團聚,基本全國都放假,就沒啥好說的了!

    其次、新增設春秋假,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我們在春秋季節都有法定節假日,並且能夠和家長休假很好配合,增設學生春秋假完全就是多此一舉。在春季,我們國家已經有兩個法定節假日,即清明節和五一節,師生都能夠充分享有休假權利;在秋天,我們國家同樣法定了中秋節和國慶節,單列學生秋假也毫無意義。另外,一年寒暑兩假,尤其對於遠途的大學生來說,意義比較大,他們可以回家休息和探親;而增設春秋家,勢必壓縮寒暑假,一方面不利於大學生充分休息和探親,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旅途成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時間都耽擱在路上了,所以,筆者不支援劉希婭代表的新建議,維持目前的原狀,就挺好!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劉希婭代表的提案儘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權衡利弊得失,個人感覺還是目前的寒暑假結合國家法定節假日更具有優越性,更適合自然規律和人文關懷,隨意打破規律的做法不可取!

  • 11 # 做WANMEi的我

    這個建議很好,但是要考慮實際的效果。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氣候宜人,讓學生多學點,

    沒有假期。炎熱的夏天假期最長,成為一個學年的結束。另外,要與國際接軌,看看他們是怎樣放的。你就知道了。建議不要大調。

  • 12 # 大水漫灌教育經

    每年4個假期,增設兩個假期,春假和秋假,總量不超過90天,總體感覺不錯,"少吃多餐",省的父母和孩子彼此看著不順眼。

    針對教育部已經啟動《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修訂工作,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提出:將集中的寒暑假分散為春夏秋冬四個假期。讓我們先看看大體框架如何:原則上一個季度結束安排一個假期;每個假期從10天到30天不等,4個假期的總量不超過90天。

    那問題來了,配套的是不是四個假期跟著四次考試,學生需要經歷四次考驗?同時,配套的課本也需要改為四套?由此可見,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科學評估驗證才可,不然,別為了圖新鮮導致學習成績一敗塗地。

    我們都知道,目前,學生假期主要有兩個,30天左右的寒假和60天左右的暑假。其中暑假期限最長,如果這段時間學生自律性差些,書本上的知識不僅全部還給了老師,還極大的挑戰了親子關係,最終導致孩子跑瘋,家長頭疼,教育成為附屬品。

    如果能系統的解決四個假期配套問題,讓學生假期"少吃多餐",達到教育與家庭協調發展,好處還是不少的。

    第一,可以緩解因長假期導致的親子關係,讓學生收心,減輕家長因長時間監管孩子而帶來的家庭負擔;

    第二,可以解決假期教育問題,不至於因假期長而發生知識遺忘問題,避免長假期怕遺忘而送至教育培訓機構的問題。

    第三,可以增進親子感情,使得假期規劃更合理。

    第四,可以減緩假期綜合證,避免因學習和生活節奏不協調而導致的教育效果差。

    總之,如果能解決教育配套問題,我感覺四個假期不錯。

  • 13 # 平衡教育

    1⃣️、一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受,每到週末,學生們都歡欣雀躍,整個人的每一根神經都是興奮的,因為馬上就要星期了,就是能美美的睡上一覺對學生來說也是莫大的安慰!

    2⃣️、趕上清明節、端午節、五一、元旦之類的比星期多一天的假期,一線老師都能看到學生們的高興程度比平時星期更多了一份無與倫比的美好,興奮都寫在臉上,放假的前一天學生們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計劃著他們的假期如何度過!

    3⃣️、若是趕上十一長假,那可不得了,早在一個星期前學生就開始打聽:老師,什麼時候放假,一共放幾天?那勁頭可足了!

    4⃣️、但是寒暑假放假前,學生們也會興奮,但是那興奮勁明顯比平時的小假期少了些許剛需!

    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呢?

    一、孩子們需要勞逸結合,連續的上課需要一定量的時間調整自己,成年人都需要休息,更何況課業負擔很重的學生呢!

    二、孩子們有自己課外的計劃,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

    三、孩子的學習成長不僅僅在課堂,他們更需要社會實踐活動

    寒暑假要麼太冷,要麼太熱,孩子們放假幾乎在家不怎麼出門,放假變成了真正的休息時間,失去了很多的社會實踐鍛鍊機會!

    我看到有很多網友的評論都是關於劉希婭代表提案將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但是多數都是從成年人的角度來說的,比如爭議最大的問題就是寒暑假溫度太高或者太低的問題,就說今年吧,我們的中考時間是7月14、15、16三天,連著填報志願,我們初三的暑假將從7月20日開始,這個暑假難道就不熱了嗎?假如這個學期我們能安全度過,那其他學期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呢!

  • 14 # 情趣帶班

    維持原狀吧,變化之後也會有新的問題出現。已經多少年是這樣子了,學生過得幸不幸福好不好不取決於改或者不改,取決於他們的家庭,取決於我們的引導。假期增多,孩子更易花心,每次大週末回來都要收心,更別提小長假,大長假了。可以改變的方向——不妨從空中課堂找啟發。

  • 15 # 熊日堂

    寒暑假是因天氣寒冷和炎熱而設立的師生休假制度,不可輕易改變。為了提高學時或中期小長假,可實施月假制,讓孩子們領略外地風光,增長見識。

  • 16 # 大哥73442327

    寒暑假的設定是很科學的 。寒假是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候,暑假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兩種極端天氣下,人類活動應該儘量避開,特別是中小學生的活動。所以寒暑假的設定更多的是考慮孩子們的健康因素。

    事關下一代的成長是件大事,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的任何改變,都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可取的。

  • 17 # lq732

    太不靠譜。目前一個學期也就四個多月,每月4個雙休日,有效學習時間也就100天,再多兩個假期就把360天徹徹底底化整為零了,不利孩子學習。另外,有些孩子在幾千裡外上學,假期太多,學校、家長督促太少易思想鬆懈,影響學習!

  • 18 # jubin1

    不可行,從背景來講,為什麼有寒假,暑假,因為夏天太熱,冬天太冷,不適合學習,想當年上學,冬天生凍瘡,夏天晚上睡覺全身是汗,為什麼要移到春季和秋季?現在學校有很多還是沒有空調的。

  • 19 # 方擁157

    萬不可行,學習壓力如此之大,還要減少學習時間。這是要費掉下一代的節湊。但可以每個學期安排一次10天左右的社會考查實踐時間,加深他們對國家,傳統文化,科技,工農業生產及社會的認識及思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時,被狗追怎麼辦?要被咬了,怎麼追究狗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