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姓視界
-
2 # 方會計216066136
端午這個節日,在我們印江縣這邊,並不特別講究,致少現在是這樣,但粽子是要吃的。以前生活艱難,糯米金貴,除了過年能吃糯食,就是有端午。
端午節吃粽子也不是因為什麼屈原之類的高大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農村,這時節,秧己栽下田了,作為主食稻子已完成第一道工作,而且,端午節時南方大都有一輪降雨,俗稱端陽水,就值得慶祝一下。我們地方包粽子,是有些講究的。首先是葉子,必須是山上野生的粽子葉,摘回洗淨,梱粽子的繩也不是什麼毛線,而是棕葉。糯米更講究,是爛冬田裡的大糯谷,俗稱丫丫糯,低產,不抗病。顆粒飽滿,米白如玉。粽子的形狀,如圖,是均勻的四角形,不像有些地方,芭蕉葉,毛線,捆成長方形,那個哪叫粽子,就是一糯食而已。
我們這裡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農曆五月初五,才是正兒八經的端午,粽子,菜豆腐,早上為祖宗燒點紙,就是較為隆重的端午節了,早飯吃了之後,走走親家,或者打打牌,就這樣。現在年輕人大多外出,農村比較蕭條,穀子也少人種,平時想吃,街上隨時有,漸漸地,這節日也淡化了。關於端午,零零碎碎就講了這些!也不算什麼文章。
-
3 # 秦女艾艾
端午,這個古老的習俗,估計也就是40歲以上的人在過了。
記得四十年前,對於端午節,人們還是很重視的!家家包粽子,炸油糕,提著粽子和綠豆糕走親戚。新婚第一年,孃家媽要給女兒送花饃饃,做姥姥的要給外孫們送花裹肚,此稱之為“追端午”。在端午節的這一天,人們會早早的起床,去城外、村外折砍一些艾草,回來掛在家門外辟邪。女人們會用各色的絲線,合成花繩子,綁在小孩的手腕,腳腕,最有趣的是,還會在小孩的屁眼、耳眼和鼻子眼抹上白酒摻合的雄黃,據說這些都是為了防“五毒”。女人的手巧不巧,在端午節就能見出高下,因為家家的女人們都要做一些香包,這些香包,不僅鮮豔漂亮,而且是各色形態的:有各色顏色的花,有惟妙惟肖的動物,還有金元寶,桃子,草莓等各種各樣的香包。女人們把香包帶在孩子、老人和自己身上,既是為了辟邪祈福,也是展示自己的手藝。聽著人們的評說誇讚,女人們的口裡會謙虛的說不好不好,臉上卻已是笑出了花。
在現今崇洋迷外的社會環境下,端午節已經被沖淡了許多!城裡的人雖說也給孩子講端午節的由來,講屈原的故事,也吃粽子吃綠豆糕,但已沒了那份情節,沒了節日的感覺,很多的年輕人甚至連粽子、綠豆糕也不會去買,因為不喜歡吃;還有一些人,是出去旅遊,他們就更不是過端午節了!只要是節日,只要是有空閒,他們就去旅遊,這與端午節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如今的農村,還殘存著一些習俗,比如孃家媽去給女兒“追端午”等,但節日的氣氛已是大不如前了。
如今,全國上下都在講“文化自信”,都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相信不久的將來,端午節一定會再現昔日盛況。
-
4 # 文藻巧翁
端午節吃粽子是過“端午節”的標誌性的民俗
粽子,是歷史悠久的節令名吃,也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應節食品。
粽子,古人謂之角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卷五引周處《風土紀》雲:“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
中國粽子出現的時間,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在戰國時代。此說多以南梁吳均《續齊諧記》為依據:“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續齊諧記》中還講到長沙有個叫區回的人,對屈原很崇敬,經常把米撒在江上祭祀屈原。一天有個自稱三閶大夫的人對區回說:你往水裡扔下去的米,都被蛟龍吃了,如果你對我有誠意,可用粽葉把米飯包上,用紅絲線縛住,投入水中,此物最為蛟龍所忌。區回依照這個辦法做,別人也跟著效仿。據說這就是粽子產生的由來。
其實,端午節食粽的習俗與屈原無關。假定粽子是為紀念屈原而產生的,那麼粽子起碼應該在屈原自沉之後不長的時間內盛形起來。而事實上在屈原去世後數百年間,史料中未發現有關粽子的記載。直至東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才出現了“粽,蘆葉裹米也”的記述。另外,《續齊諧記》只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部志怪小說,書中所記多為怪誕之事,從上面的介紹中不難看出其浪漫的想象和虛構的情節,以此作為某種史實的依據是不可取的。
當然,吳均的《續齊諧記》中“以竹筒貯米”的說法也不是完全杜撰的。在與《續齊諧記》幾乎是同時出現的、記載屈原家鄉風俗民情的《荊楚歲時記》中,亦有“以新竹為筒粽”之記述。這就是說,最晚是在南北朝時期:中國南方一些地方的確有用竹筒米做成“筒粽”。但是,這種“筒粽”的產生並不是紀念屈原,而是如聞一多先生提出的那樣,是產生於古吳越地區一個龍圖騰團族以竹筒貯米投入江中供圖騰享用,祈求圖騰神保護的圖騰祭。
在中國的一些古籍中,還有關於“角黍”的記述。角黍為何物呢?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說:“角黍,菰葉裹黍米”。據考,這種東西就是古時產生於中國北方的一種粽。
周處是西晉義興陽羨(今江蘇宜興)人,曾在西晉做過官,久居中原,他對北方的風俗習慣是瞭如指掌的。另外,黍又是中國北方的一種主要農作物,南方並不多產。在當時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大量遠輸異地的。這說明,角黍最早是出現在中國的北方,它的用途,主要是用來祭祀祖先。
把南方的筒粽與北方角黍統稱為粽,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夏至節日食粽,周處謂之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在這裡,宗懍是把角黍和筒粽統統稱為粽的。隨著歷史的發展,作為祭龍、祭祖之品的粽子,便逐漸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味的一種應節食品。
至隋唐時期,粽子已經大量出現,一年四季在市場上均有出售。唐都長安有專門製作、經營粽子的作坊和店鋪,技藝相當高超。據史書記載,當時有一種九子粽,九個粽子用綵線捆紮一起,是節日贈人的好禮物。唐明皇以“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和溫庭筠的“盤鬥九子粽,甌蔡五雲漿。”說的就是這種粽子。據說唐代皇宮裡還有一種射粽遊戲,桌上擺著許多粽子,人們用角弓射擊,誰射中哪隻就吃那隻,非常有趣。
到了宋代,粽子無論是種類還是形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武林舊事》記載:宋代宮廷裡有各種形狀的粽子。有的結為樓臺亭榭,有的結為舟輯車馬。端午節這天,就連普通老百姓也在自家門前設一大盆,放些文蒲、葵花,上面用彩色線繫上粽子。民間粽子的形狀有角粽、錐粽、菱粽、筒粽、秤錘粽、九子粽等。還有用艾葉浸米包成的文香粽子,更有趣的是,當時舉子赴考之前,家人還特為考生製作一種裹得象毛筆一樣的粽子,稱為“筆粽”,取“必中”諧音,盼親人金榜題名。
宋代以後的粽子不僅形狀五花八門,而粽子餡也多種多樣。據《中饋錄》“做粽子法”記述:“用糯米淘淨、夾棗、慄、柿幹、銀杏、赤豆”做餡,可見當時制粽子的技藝已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至明代,粽子餡就更多了。有宻糖、豆沙、豬肉、果脯、松仁、棗子、胡桃等。清代出現了火腿粽子。林蘭痴的《邗上百吟》就有火腿粽子的記述。中國的火腿粽子集多味於一體,油而不膩,老少皆宜,素以浙江嘉興產品最負盛名,深受人們的歡迎。過去湖州還有種著名的枕頭粽,它的形狀象個枕頭,味道鮮美,鬆軟可口,堪稱粽中一絕。
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傳統食品,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因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口味不同,一些地區的粽子逐步形成其獨特的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種:
北京粽子形狀為三角形或斜四角形。多數用大黃米和紅棗、豆沙為餡,少數也有采用果脯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糯米有逐步取代黃米的趨勢。但是,大黃米粽子仍是北方粽子的正宗,其特點是粘韌清香,別有風味。
蘇州粽子形狀長而細,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其配料考究,製作精細。如豬油夾沙粽子,就是選用上等紅小豆,煮熟後去皮、濾沙,再加上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熬製成餡;裹紮時餡裡還要夾一塊肥肉膘。煮熟後脂肪水晶般明亮,口味甜美。
嘉興粽子矮壯長方,象個枕頭。嘉興粽子最早來自湖州,後逐步形成自己的特點。嘉興粽子有火腿粽子、豆沙粽子、八寶粽子、雞肉粽子。選料精細、調味講究。例如火腿粽子,就是採用上等糯米與醬油拌和,再把豬腿肉切成小塊,用糖、酒、鹽等配成餡,裹紮時再用兩塊瘦肉夾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肥而不膩,鮮美可口。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品種也很多,有紅棗粽子、赤豆粽子、鹼水粽子等。代表品種是鹼水粽子,即在糯米中加適量鹼水,用老黃箬葉紮裹,煮熟後糯米變成黃色,沾白糖吃,清甜爽口。
廣東粽子為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外形別緻,狀如錐形。品種有鮮肉粽子、豆沙粽子、蛋黃粽子以及用雞肉丁、鴨肉丁、蛋黃、冬菇、綠豆蓉調配為餡的什錦粽子。用荷葉裹,個頭大,每隻重一斤左右。
回覆列表
世人只說端午節是憑悼屈原的日子,用吃粽子划龍舟的方式來進行!
在古代,山高水遠,資訊蔽塞,能如此統一門且廣為流行地認同屈子,並一直保持到今始終不渝的,也是唯一一個也,想想孔子也有被鬥時。。。
先人們歷來敬天重地,才有各種信仰、圖騰的出現。其實,端午是祭祀儀式,供神貢祖,在夏季炎熱之時蟑疫難度,唯有祈求吉祥,去病免災!點雄黃掛艾草的訴求目的很明顯!
如今,端午時節,各姓氏的祠堂祭祖傳統儀式活動,或者說作為非遺文化己完全沒落!一個節時的原始初心已完全不復,世人只知道端午節是用來划龍舟吃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