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見這個世界

    可能別的專業的小夥伴是難以理解建築學的孩子在學生階段面臨的壓力的。昨天聽清華建築大三的中期評圖,Metro·polis這組作品,當時老師們的言辭有點激烈,我看兩位同學的心態就有點崩潰,同組的小姐姐當著幾萬人的直播就都開始抹眼淚了。每次設計課,也時不時有同學被老師罵哭。

    同是學生,特別能理解小姐姐的心態!我一開始的性格和小姐姐蠻類似的,很敏感,情緒波動,特別在意老師和同學的每一句話。可能不太一樣的是,我這個人特別地“自虐”,越是害怕什麼,越是會強迫自己把這件事做好,思考問題在哪,是心態問題?方法論問題?怎麼去解決

    我覺得在這種壓力下學習建築學是一個特別好的全面認知自己,改變自己的機會!讓自己變得勇敢和自信,學會如何去表達自己,心態變得強大,情緒變得穩定,這是其他專業的學生在校園階段不用面對的,提前暴露自己的一些缺陷有助於更早認知和調整自己。

    首先,我覺得要認識並接納自己。面對所謂的抗壓抗打擊能力差,之類的“缺陷”,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要去放大和強調。我甚至覺得,作為設計者,要關注自己內心一些特質性的不太好的東西,你充沛的感情和共情能力,本身就是一種設計的力量,當然這種感性如何去釋放,又是另一種理性的過程。

    同時,不要按部就班地依照老師的指令去學習,不討好任何人,制定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建築系的老師一點都不喜歡“乖孩子”,老師們欣賞的是“愛思考的野孩子”,並能珍視自己身上的特徵,為之付出努力的人。

    當然,要在校園階段全程保持一種“學習的姿態”。在建築理論、建築案例、溝通匯報等階段,時刻反思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狀態。可以哭,可以焦慮,釋放完情緒之後,迅速調整狀態進行復盤。我覺得情緒敏感的人有一個天生的優勢,就是特別擅長捕捉細節,如果能鍛煉出捕捉細節後並迅速反饋行動的能力,就很厲害啦

    我覺得小姐姐在現階段建立自信非常重要。可以先專注於一件事,給自己定一個小小的目標,比如,我這學期專攻自己的空間塑造能力,每天抄繪案例並反思總結,在期末的作業中做一個有點神經質的空間形態,先拋棄邏輯和概念,不在意最後的分數怎麼樣,就是讓老師同學們為我的想象力折服;再比如,學習不太忙的時段,先把學習暫且放兩三個月,給自己制定一個“三個月變美、三個月瘦二十斤”的計劃,控制飲食,健康運動,學習美妝和穿搭,從頭到腳從外在去改變自己!

    而且大學被罵了這幾年,臉皮真的被罵厚了。

    在最後的分數呈現上,有邏輯,角度深刻,有感染力的表達能力比設計能力更重要。學生在初學階段肯定是建築手法與語彙貧乏的,這本來就需要漫長的積累。

    可以突擊的是你的表達能力。而且真誠地建議,在團隊設計裡爭取當leader鍛鍊自己

    當你變得自信,腦子裡有東西,你就會特別自然且勇敢地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去表達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知道那些話應該聽進去,那些話應該忘掉,學校的老師們都在真誠地幫助你

    在校園階段,不管我們在建築學的專業領域能否真正學到一些東西,無論今後是否轉行,但我相信,正視並反思這一段學習經歷,都能讓我們變得更好

  • 2 # 高考升學規劃

    很想心疼的抱抱你,這是學設計很常見的一種心態,想想建築5年,研究生階段3年

    也就是本碩如果可以就是8年,大學設計ddl時這種心情說更是屢見不鮮

    個人建議如果實在覺得學習建築痛苦,那就冷靜考慮是否自己適合

    (然...你認為學好其他就不痛苦嗎)

    如果自己還是喜歡建築學這個專業,那麼你必須要好好理理自己的學習安排

    建議低年級的時候穩紮穩打,學好基礎的學識,可以適當和學長學姐交流求求經驗

    設計想法不多那就多看看一些優秀的設計案例,參看一些其他人的構思過程

    排版不行,那麼到底還是論你的軟體掌控不夠優秀,那麼就係統的學習下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要一直讓問題成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想給我買一雙29元、穿起來又不舒服的鞋,我生氣過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