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翠雲山大力牛魔王
-
2 # 冷雨似箭
《靜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於開元十四年(726年),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來到了揚州。在一個秋日的夜晚,他抬頭望見天空中的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巜靜夜思》。
這首詩即使在今天,也是絕大多數人離鄉背井,在外打拼的真實寫照。因此,這種思鄉之情與現實相融產生共鳴,所以這首詩流傳千年,深入人心之根本所在,成為陪伴我們一生的精典。
-
3 # 搖籃3634
答:為什麼李白的《靜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傳千年而不衰?一,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是人們對鄉愁鄉思的懷念,而有了這樣的情與景的結合,詩人自然無法成眠,有低頭陷入無邊無際的思家念親之中,舉頭低頭之間,蘊藏著已久的心聲一觸即發。二,而明月又為人人所常見,思鄉之情人人共有,所以可謂是妙絕古今,才會使後人流傳千年而至今不衰。
-
4 # 宇宙之光7
李白的《靜夜思》為什麼能夠流傳千年而不衰,我認為是這首詩中有著獨一無二的寫實意境,有著情不自禁就令人觸景生情的生活場景。明月,臥室,休息的床,這一連串的組合在那個日思夜想的地方是如此的相同,怎不叫人更思鄉?加上詩意通俗易懂不管是年過半百的婦孺,還是意氣風發的莘莘學子都能夠零距離與之產生共鳴。
之所以能夠傳千年而不衰,是因為即使是當今社會依然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還少不了四處漂泊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這首流傳千年的絕唱,同樣是勾起遊子思鄉之情的唯一寫照。
-
5 # 無量天真
因為我們根深蒂固的鄉土情結,融進傳統文化中,深入人心,能從他的詩中,讓我們能感同身受。
鄉土情懷:華人可以不信神佛,不懼鬼怪,但有一種亙古不變的情懷卻始終縈繞在他們的心間,這就是——鄉土情懷。而我們對鄉土的眷戀,是因為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起源就是根植於農耕文明的原因:
“農業和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的。”
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讓人們對家庭的依賴深入骨髓,即使在今天,“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依然深入人心。
在古代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孩子們在成長的歲月裡,依賴的親情和土地是緊密不可分的,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
遠離故土產生的思鄉情結,是對父母的掛念,對故鄉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特色飲食等的懷念,土地上產出的味道,一如慈母的愛,是他鄉任何事物無法替代的。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省秦安縣隴城),701年正月十六生於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4歲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江油現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典型的農耕文化之鄉。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床”,在古代有很多中解釋,但如果是指臥床,那就是在房內,要舉頭望明月可能有點難度,沒有落地大窗是做不到的。那時候的窗子,都是紙糊的木質窗欞,皎白的月光要灑到房間地上來,可能有點難處。因此,這個“床”應該是指院子裡的井上圍欄, 唐 ·李賀 《後園鑿井歌》:“井上轆轤床上轉,水聲繁,絃聲淺。” 所以,此床非彼床。
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坐在院子的井欄邊,看著月華落在地上,就像一地寒霜。“霜”,是秋天的產物,秋霜下,萬物凋零,情境淒涼,也很巧妙地比喻詩人的心境,是多麼的淒涼孤獨。
抬頭看著天上的明月,想著天涯共此時,故鄉的父母兄弟,親朋好友,同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兜兜轉轉,在今夜只有自己孤獨一人,不覺底下頭更加思念故鄉,和這一路坎坷波折。
這首詩寫於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秋復至揚州,散金三十萬,當時臥病揚州旅舍,人在最脆弱時,更容易情緒化,和他那些浪漫狂放不羈的詩句相比,這首詩略顯低沉。也有說寫於49歲時,總之都不是那麼如意的年齡。
有說李白出蜀,是為了“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也有說李白少年輕狂,一時衝動殺了人,揹負罪名遠行,導致有家難回,年輕人,身在異鄉,難免要對故鄉極致思念,為了緩解思鄉之情,他因此寫下了不少思鄉的作品。
《望木瓜山》: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6 # 密蘇里
為什麼李白的《靜夜思》如此深入人心,流傳千年而不衰?
首先,我們還是來欣賞一下唐代大詩人,亦是詩仙的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在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當時在揚州旅舍,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獨自仰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句,整首詩以簡單明白如白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詩句中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內容。整首詩句中境是境、情是情,逼真又動人,讓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
附帶一提,由於現代生活方式與古代社會相去甚遠,很多常識性的文字也日漸生疏,原本的字義已產生了變化,難免會以訛傳訛,出現誤解。這詩句裡最為人熟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字的意思,被很多人錯誤地理解為「床鋪或睡臥」。如果李白要是還健在,估計會感到吃驚。因為,詩句中的「床」是指「井欄、井邊」的意思,這個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所以,正確的解釋應該是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難領會到李白這首五言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
7 # 天秋雲陽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能深入人心,流傳千年而不衰,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這首詩簡單,易學,易懂,易背,受眾面廣。
從床前、明月、月光、地上、霜,故鄉這幾個事物詞語,再到舉頭、望、低頭、思這幾個動作詞語,都是人們輕易明白的簡單詞語,人們一讀就懂,再加上詩句優美,順滑,字數少,就像順口溜一樣,讀者讀個兩三遍就會背了,這讓老幼婦孺,還是在外打拼的青年人,農民工,或者是未識字的文盲,都能輕易記住背誦,記住的人多了,這首詩就不會輕易忘記,容易傳承,所以就有了流傳千年的基礎。
二、這首詩容易與人產生共鳴,所以能深入人心,經久不衰。
自古以來,人們出生以後,大部分人都遠離家鄉,在外遷徙。女孩兒長大後,嫁到丈夫家,離開家鄉開始生活;學生升學後,離開家鄉在外求學,很久不回家;生意人,農民工為了養家餬口,常年在外謀生,很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在外漂泊。這些漂泊在外的人心底都有著濃濃的思鄉之情。李白也一樣,在外流浪多年,在這夜深人靜之際,這個時候是人內心感情最濃烈的時候,看見地上的月光,起來仰頭看了一眼明月,低下頭嘆了一口氣,便將自己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寄託在這首詩中,聊以慰藉。人們一讀這首詩,便能深深體會李白當時的心境,反想自己,何不是如此呢,所以這首詩能深入人心,經久不衰。
-
8 # 哲蝶化羽
人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李白的《靜夜思》,不需要很刻意的去記,念著念著就記 住了,並且記住了就不會忘記,永遠銘記於心,像是一種本能。
0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是李白於公元726年9月15日在楊州的一個旅舍作的一首5絕小詩。意思是白色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向房間照在地上,月光照在地上像覆了一層白色的霜。抬頭望向窗外的天空,看到明月高懸,周圍是如此的靜泌,這本是閤家團圓的日子,詩人卻獨在異鄉為異客,孤零零的一個人,想家了。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李白爽朗大方,喜歡結交朋友,且好飲酒,作詩前必飲酒,他說,不醉就寫不出好詩來。
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開始了遠遊的征途,從故鄉開始,游到成都等地,二十五歲出了四川,二十六歲游到揚州, 秋天的時候,生了一場病,正好中秋節,一個人在揚州的旅舍看到如許靜泌的月色,每逢佳節倍思親,便作了這著5絕《靜夜思》。
02《靜夜思》不僅詩句淺顯,一看就懂,並且讀起來朗朗上口,不需要刻意的背誦,就能記住,像一種本能存在於人們的記憶裡。
家是一個人的根,不管一個人如何跨越千山萬水,去到多遠的地方,鄉愁永遠在心間。《靜夜思》是一首關於鄉愁的詩,它的一抬頭與一低頭是人思緒的一種自然反應,短短的四句詩,道盡身在異鄉為客的憂愁以及對家鄉的思念,讓人很有畫面感。
03身在海外的遊子,漂在外省的務工人員,每當思鄉時,一首《靜夜思》,可以的慰藉煎熬的心靈,像一塊快沒電的電池,充充電,又可以滿血復活的繼續戰鬥。
家是依賴的港灣,也是奮鬥的源泉,是人的根,誰又會把根丟掉。當人們像浮萍一樣遠離故鄉在外漂泊,一首《靜夜思》,便可以把故鄉的根連起來。
-
9 # 北國葉秋
深入人心,是得到最廣泛的情感共鳴,是普世情懷的體現;流傳千年而不衰,是其文化價值得到時間的認同,是詩人偉大創作的成功
深入人心
人類有豐富的情感,有共同的精神家園。在我們中華大地,華夏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世人都深愛這片古老的土地,自三皇五帝至今,無數文人騷客為此傾情以墨,留下無與倫比的華美篇章。
家國情懷,宗族觀念,歷來在我們民族備受推崇。人生的終極命題無不是“我從哪裡來,我向哪裡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一草一木伴隨著每個人的成長,那裡還有生養自己的爹孃,有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有“我從那裡來”的印記;那裡是情感之源,是靈魂的“根”。當漂泊異鄉,久居客地,內心深處無不泛起鄉思,這是人之常情,是共同的普世情懷。當這種情懷被喚起,人的內心怎能不產生共鳴?故而深入人心。
千年不衰
中華詩詞浩如煙海,其中詩歌以唐詩最為閃耀。“詩仙”李白,名垂千古,其詩流傳之廣,影響之深,別人恐難望其項背。《靜夜思》如他人所作,或許不見得如此受崇,但出自太白之手,其結果大相徑庭;借用當前一句流行語“名人效應”!
術業有專攻。詩人創作的詩歌,其影響程度往往取決於受眾多少,即:有多少人能聽得懂?在基礎教育尚未普及的年代,要得到平民百姓的認可,不能“高大上”,得接地氣。能把艱澀難懂的學術問題講得通俗易懂,這才是大家手筆。李太白就是大家!他把平常人最樸素的思鄉情懷用寥寥數語表達的恰如其分,怎能不流傳千古?
-
10 # 月下韋陀
像國畫中的“留白”一樣,《靜夜思》詩短情長,讓世人回味無窮。正因為它道出了遊子的綿長鄉愁,所以深入人心,流傳千年而不衰。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公元726年,26歲的李白在揚州一家客棧的月色裡夜不成寐,只好披衣下床步入庭院。恍恍惚惚中,一低頭竟把月光看作了一地秋霜。抬頭一看月掛中天,一陣寒意襲來,遊子思念故鄉不已,低頭吟哦,一首《靜夜思》應景而生。胡應麟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可見信步成詩,是遊子思鄉情感的迸發所致。
一、《靜夜思》寥寥二十字,言簡意遠,寫出了所有遊子的鄉愁意蘊。
先看題目,周圍不安靜,怎麼會相思?白天塵世喧囂,諸事繁雜,沒有時間去思鄉。秋夜靜謐,月色清冷中,想到月圓人不圓,思鄉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
不經意間低頭看向地上的一片月光,竟然“疑”為霜,再“舉頭”望一望月亮,才知道“霜”是自己的錯覺,這時候陡然驚醒,“低頭”懷念起與自己共一輪明月的故鄉和親人。從低頭到抬頭再到低頭這一系列動作,把一位遊子的思鄉描摹得淋漓盡致,可謂深入人心。
二、《靜夜思》把月亮與思鄉的聯想,深入到我們傳統文化的骨髓裡。
“孤篇壓全唐”的張若虛,以月為主體,江為場景,寫出清新自然的《春江花月夜》。他把明月和遊子思婦聯絡在一起,寄託相恩。
自李白的《靜夜思》開始,華人就把明月和相思兩個物象聯想在一起了,這可是李白的創舉了。你看後來的“海上 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等等就明白了。
三、《靜夜思》不拘於格律,無奇特想象,無華麗辭藻,在樸素自然中,把相思寫得平民化。
《紅樓夢》中林黛玉和香菱談詩,說好的詩可以不拘於格律。《靜夜思》沒有侷限於格律,不講究平仄,甚至兩次出現了“明月”二字,是樸拙的古體詩,是一種語言上的探索。
全詩僅二十個字,李白用最少的字,寫出了最深的情。從頭至尾明白如話,沒有一點雕琢的痕跡,可是讀來朗朗上口,人人都可以傳唱,用以寄託相思。簡約美,是這首詩的靈魂所在。
思鄉之情千古皆同,李白的《靜夜思》因其獨具的魅力深入人心,流傳千年而不衰。
-
11 # 登攀
《靜夜思》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的一首經典名作。
就像題主所說,這首詩可謂是深入人心,有口皆能誦,流傳千年而不衰。
那麼,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我試著來解析一番。
一、原文及釋義1、原文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釋義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
我抬起頭來,看看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二、高明之處1、見景生情,表述自然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公元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
一個人漂泊異鄉,白天只顧奔波忙碌,雖能暫時沖淡離愁別緒。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
他抬頭望望皎潔的,如霜的秋月,不禁低頭陷入沉思:此刻的故鄉,不是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嗎?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李白望月,思鄉,真情油然而生,一首“絕唱”自然而然地從筆下產生。
2、詩語直白,詩意豐富
這首五言絕句,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華麗精美的辭藻。作者只是用敘述的語氣,用近乎直白的詩語,寫出了遠客的思鄉之情。
然而,本首詩卻意味深長,詩意豐富,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
短短四句詩,區區二十字,內容似乎很單純,實際上卻是相當豐富的;詩意似乎很容易理解,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其高明之處在於:詩人沒有寫出來的比他寫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膩精緻,但卻又脫口成章,渾然無跡。從這裡,我們也能體會到一位“大家”的水平究竟有多高。
3、神來之筆,畫龍點睛
我們說,一篇優秀文章,一首經典詩詞,都必須有“眼”,說白了,就是“畫龍”需“點睛”,才能讓整篇文章或詩詞“活”起來。本首詩當然更是如此。
從“疑”到“舉”,從“舉”到“低”,幾個凝練的動作詞語,就形象地揭示出了詩人內心活動,更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這功夫,這文采,非常人可及呀!
一個“思”字,更是包涵了太多太多的內容:凡是您能想得到的故鄉的一切一切,都在這一個字當中。真是“一言”勝過“萬馬千軍”!
結語總之,本首詩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厚的內容。可以說,景是美景,情是深情,逼真動人,令人百讀不厭,耐人尋味!
最後,我把李白在寫《靜夜思》時,寫就的另一首詩摘錄下來,願意和大家一起重溫經典。
《秋夕旅懷》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
12 # sddz以書潤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李白的《靜夜思》,這首簡短的五言詩,深入人心,流傳了千年而不衰是因為它通俗易懂,不像李白的其他篇章,有著豐富的浪漫主義的想象力。
這首古詩內容簡單明瞭。月光灑在床前,詩人開始還以為是地上結了白霜。抬起頭來觀看,原來是高掛夜空的明月。他低頭徘徊,想起了那遙遠的故鄉……
寫這首詩時,李白26歲,在揚州的旅舍內,正是九月十五日月圓之夜。一個月明之夜,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月亮,是李白作品中的常物,他對月思情,邀月喝酒,月亮也成就了李白這位偉大的詩人。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李白與月亮的詩句還可以舉出很多很多。
這首《靜夜思》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凵低頭"形象揭示了詩人內心的活動,勾勒出一副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思"字更是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他客居他鄉,月明之夜思鄉之情尤甚。
他的心中始終藏著難以割捨的故鄉情。他想念的是他的父母,兄弟,親朋好友。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讀來深入人心,令人感動。
-
13 # 老農下山
巜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不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嗎?
-
14 # 黃山古村吳秋虎
提起月亮寄託相思,我們難免會想到《靜夜思》這首相思之詩,可又有誰知,現版《靜夜思》並非出自李白原作,是有人將其原作改了兩字之後才成了轟動千古的佳作。
獨身一人,寄宿於揚州旅社,26歲的李白,思鄉之情無以言表......對月獨酌,相思之情愈加濃烈,憑欄而坐,對著月亮灑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思鄉之詩《靜夜思》。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聊表相思之苦吧。
改編後將“看月光”改為“明月光”,將“看”這一動詞改為名詞,更形象的描繪了明月灑滿大地,整個世界沉浸在月光的洗禮中......平添一種流暢自然之感,將相思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更改之後的《靜夜思》,不得不承認,它更深刻的承載了那份相思之情,將那份情更加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兜兜轉轉千年而過,也還是難以淹沒詩中的那份情。時至今日,望著圓月,那股鄉愁也是毫不保留的滲透出來。因此,詩句才深入人心,流傳千古..
-
15 # 老孫的視界有以下四個原因。
1、語句淺顯,通俗易懂。
雖是古詩,卻跟大白話一樣,無論男女老少,文化水平高低,都能一眼就看明白,而且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司空見光的場景,也容易聯想
2、一句一景,畫面感強。
讀這首時的時候,每一句詩,都能在腦子裡勾勒出換面,很容易讓讀者切入到場景中,感同身受,引發共情。
。3、意境深厚,回味綿長。
語句雖然簡答,畫面清爽,但包含的資訊量極大。四句詩,20個字,刻畫出了四個場景,具有了文章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一幕話劇包含的要素它也都包括了:
時間:晚上
地點:屋內,窗前
人物:正在舉頭賞月,觸景生情,思念家鄉和親人。
以上三點就是李白的這首詩深入人心,流傳千年的原因。
-
16 # 潯陽隱
任何能被稱為經典的,流傳千年廣被傳誦的作品,最基本的因素有三點:一:通俗易懂,二:意境深遠,三:引人共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寫《靜夜思》一詩的時間大約是公元726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
李白當時年26歲,寫作地點應在“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揚州客店裡。
其《秋夕旅懷》一詩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
這首《靜夜思》一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作者思念故鄉的感受。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旅羈他鄉時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可能在奔波忙碌,為生活拼搏奮鬥,沒有心思沒有時間去想一些離索愁緒,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特別時孤單寂寞的時候,心裡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更何況是在月明之夜,而月色如霜的秋夜更能惹起詩人的那顆七竅玲瓏的詩心。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有學者認為是“井欄”,“胡床”等。我更願意認為是當時的“沙發”即“榻”,一種可坐可臥的板凳,本人鄉下還有這種傢俱,我們叫“涼榻”長一般為二米,寬一般在六七十公分,原木厚板,材質不可考,是一整棵樹鋸開的板面!夏夜在上面睡覺乘涼,白天可以當板凳坐一家人!這句應是寫詩人坐在,旅館房間窗前的“涼榻”上休息養神,(以前的房間窗戶都很小,而且房間前一般有廊。房間的窗戶也不叫窗,叫“牖”有個成語“牖中窺日”。)正昏昏欲睡時。突然窗外明亮的月光驚醒了神遊物外的詩人!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神遊初醒,迷離恍惚之際,將照射在窗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寒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這時正是霜降)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境。
詩的後兩句,則是透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 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鄉親,那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包涵了所有的情感。
李白的這首詩之所以深入人心,流傳千年不衰,正是因為它最具詩詞的三個基本點!
(一):通俗易懂,一首好的作品,通俗易懂是關鍵。只有讀者一看就理解領會,才能引起閱讀的興趣,進而才會去研究去傳頌!若通篇隱晦生澀難懂,或藻飾虛華堆砌,或故弄玄機讓人難於猜測,都只會打擊讀者閱讀興趣,然則更不可能被傳誦!(二):意境深遠,《靜夜思》初看直白淺顯,但深究之下,每一個字都是無可替代。不管是有爭議的“床”字,還是“疑”,“霜”等。就連後二句中的“舉頭,低頭”,看似詩人用了二個廢話般的動作描寫。可誰能明白紙背後的含義呢?詩人在當時的環境下,要“抬頭”就得傲骨錚錚地把頭高高“舉”起!所以詩中作“舉頭”而非“抬頭”。“抬”有種力度不強之感,“舉”則突顯出詩人的錚錚鐵骨,也反映出詩人“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傲氣!【以上為本人原創觀點,網上暫未見到類似】
(三):引人共嗚,不管是在戰火連天,朝廷更替的古代,還是當今背井離鄉,為生活四處奔波的現在。思鄉之情是永遠不變的!人是唯一有思想的動物,最忘不了的就是故鄉!《靜夜思》短短二十個字,卻入木三分地刻畫出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直白易懂,朗朗上口,讀來讓人不由自主地代入詩意當中,勾起讀者無限的思念!
-
17 # 松嫩隱士
李白的《靜夜思》作品出自《李太白集》。
【原文】
《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床前灑下了一片銀白色的月光,好像結了一層秋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凝望碧空中的明月,不由得想起遙遠的家鄉及親人。
【註釋】
1、靜夜思:安靜的夜晚產生的思緒。
2、床:詩中的"床"字,是大家爭論和異議的焦點,有五種說法:(1)、指井臺。(2)、指井欄。在古代井欄又叫銀床。(3)、"窗"的通假字。(4)、取本義。是坐臥的器具。(5)、"胡床"也稱"交床"、"交椅"、"繩床"。
3、疑:好像。
4、舉頭:抬頭。
【創作背景】
這首《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族舍,當時李白26歲,同年同地所作還有一首《秋夕旅懷》。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頭望見了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賞析】
這首詩運用了通俗的口語,表達了遊子思鄉之情。看似平淡無奇,卻千古傳誦不絕。由於詩人久居異地,深秋的月夜,引起思鄉之情,用極精練的筆調,從對時間、環境、氣氛以及人物的細微動作的描繪中,寫盡了遊子對家鄉故里的質樸懷念。語言明白如話,音韻流利自然,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但含蓄深沉,耐人尋味,達到了極佳的境界。使其流傳廣泛,沒有一首詩可以與之相媲美,是一首耳熟能詳的名詩。
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抒發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透過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一望,好像地上鋪了一層濃霜;秋月對孤身遠客倍感蕭條,凝望著月亮使人產生了遐想,馬上想到了家鄉和親人。一個"霜"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秋季的寒冷,烘托出詩人漂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
後兩句透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了詩人從迷朦轉為清醒。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藐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同情人民疾苦,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藝術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18 # 巴斯特之瞳
開篇明義,靜夜思雖簡樸,但是能將“千古共鳴濃縮性地傳達到這五絕之中”,千古少有。
一首詩,能不能深入人心,流傳千古,關鍵在於表現力和傳達上。
靜夜思,在表現上,是非常自然的“七五律絕”中最奇的五絕,在傳達上,又將樸素的思鄉上升到“天地輝映,絕無倫比”的境界,最後,二者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這才有了今天的“靜夜思”。
下面,我會從表現力、傳達力等角度細緻分析出每一種力量的“陰陽協調”的奧妙,由此感慨這千古詩人的才華。
1. 實乃仙詩靜夜思,全詩二十字,簡樸而意味綿綿不絕。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有人說這只是小詩,引發了所有人思鄉的共鳴而已。
我不以為然,這該是何等功力才能寫出這千古絕唱?
自漢唐以來,多少文人墨客講過“思鄉”?有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有王安石的“明月何時照我還”,也有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數不盡。
但唯有靜夜思,是大家眼裡僅僅二十字的小詩,歷來在人們的印象裡最深切、最動人、最能傳唱千古而不衰。
我以為,這詩實乃仙詩,這不是過譽,而是我的確察覺到它真正的魅力和感染力,是一種更高的境界。
下面,就允許我娓娓道來其中緣由。
2 仙詩之妙仙詩的妙,在於巧奪天工,不是牽強附會之力所能達到。
靜夜思,整首詩,僅僅二十字,屬於五絕。詩歌大致上可以分為七五律絕四類。
七律:況之七律,首聯為先鋒,出句輕騎,對句尖步;次聯為步弓,盾列於前,矢蝗在後;頸聯為重騎飛炮,一發衝營,二發破陣;尾聯為帥帳後軍,臨戰定之際,舉劍疾呼,使三軍死戰,一決雌雄。此律體常法也
七絕:主旨既明則不宜轉折,轉折既出則裁去首尾,首尾俱備則主旨斂藏,三者取其一二即可,多則亂,亂則廢。法不盡出,一招制勝,七絕之精要也
五律:如仿之七律,枝繁葉茂,則臃腫不便;如仿之七絕,一筆到底,又失之溜滑。最妙者,通取其半:題旨半隱半現,涵蘊半露半藏,筆法欲直不直,辭氣清勁後斂,辭鋒似鈍實銳,體勢拙而圓通
五絕:言盡則傷滑,語繁則傷澀,旨晦則無味,意直則鄙野,實難為也。
我大致翻譯一下“五絕是四類之中最難,如果說七律是常規戰法,七絕是詭道多變的靈活戰法,五律是虛虛實實的陰陽融合而不失靈活的戰法的話,五絕就是“簡潔到沒有技法可言”的絕唱,因為五絕本身就是超越技法和戰法的更高的戰略高度俯視全域性,不再是斤斤計較在具體的方案上。
可以說,五絕是最難的一類,最容易失敗的一類,最少見的一類,但也是一旦成功就能傳唱不絕的一類
為什麼,五絕有如此的精妙?妙在何處?
其一,妙在洗練。何為洗練?
這就好像鍛造鋼鐵一樣,不斷的磨練燒火捶打,鐵塊越來越小,其中的雜質也祛除越多,最後就剩下簡簡單單但是非常純粹的鐵器。
整首靜夜思,就好像被捶打洗練過一般,字字簡樸到無法替代性的。床上明月光,整個環境和情緒氣氛就像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一樣,疑是地上霜,一股寒流和未名的情緒就撲湧到心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彷佛就是把自己融入了那個環境裡面。
那麼純粹,沒有一點雜念,雖然簡單但也捨不得去改一個字。只能感嘆一句”完美“。
《詩境淺說續編》評:“前二句,取喻殊新。後二句,往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以故鄉之念,久蘊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正見其鄉心之切。且舉頭、低頭,聯屬用之,更見俯仰有致。”
其二,妙在鋒利。何為鋒利?
就是如刺客襲擊一樣,簡潔明瞭卻果斷有力,直取敵將首級。
很多詩人是沉浸在”霧裡看花花非花,水中望月月非月",於是詩歌模糊隱晦,難以言表,或是功力不夠駕馭內心的境界,或是深邃哀婉九轉輪迴。
靜夜思則不同,它隱隱就是一把鋒利的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簡潔明瞭道出了主旨,好像一點遮掩都沒有,但卻深深地插入了無數遊子的歸鄉之情。
相比之下,其他的思鄉詩歌就藉助景象或者更多的環境渲染,哪怕是勾起了大眾對於故鄉的思念,也沒有這麼真實,這麼深切地痛徹心扉到影響生命和呼吸的感覺。
其三,妙在餘味。何為餘味?
有人說,靜夜思引發出的思念是“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這是很神奇的,靜夜思能洗練簡潔,同時還沒有一氣洩了,不斷給人以新的體會和反思,這就是其中的妙。
空中月,地上霜,抬頭望月低頭思故鄉,那是又遙遠又悽美,又寒涼又充滿希望,就是和故鄉那濃濃的思念融為一體了。
《李杜詩選》評:“範德機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說盡,含糊則有餘味,如此篇也’。”
其四,妙在自然。何為自然?
就是不矯揉造作,整首詩,你體會不到一丁點的高妙手法,就是一個景,一個人,一個思鄉情感。
自然不就是如此嗎?人感知到的那種種情緒,不也就是真實所處環境的體現嗎?
靜夜思之外,又有誰,能把這真實的情況寫的如此自然?
《唐詩正聲》:“百千旅情,妙復使人言說不得。天成偶語,詎由精煉得之?”
《李詩鈔》:“偶然得之,讀不可了。”
最後,能將這四個元素同時具備的詩,千古少有。我不禁又想到了五絕:
言盡則傷滑,語繁則傷澀,旨晦則無味,意直則鄙野,實難為也。
真的很難!但是寫出的人也很偉大!
3.仙詩之情我們經常說:共鳴是詩歌最強有力的生命,那麼千古來這麼多的詩歌,緣何靜夜思超過無數名家之作,引發大家的共鳴是最廣泛,最深刻的呢?
有人說,那是因為這個詩非常簡單,朗朗上口,情緒特別容易引發大家都有的思鄉共鳴,所以容易傳頌。
但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靜夜思就不配作仙詩,而只是一個二三流的流行詩而已。
一定,有什麼魅力,是靜夜思獨有,讓它冠絕千古。哪怕是千古共有思鄉的,也能寫出“仙劍的味道,人間的情懷”。到底是什麼呢?
我思考了人們共鳴的影響因素,得出以下結論:
這是”詩的無聲藝術”和“現實的真實體會”的交融
詩歌有的時候,是一首歌。
整首歌,是什麼樣的呢?靜!
靜夜思啊,就是那個夜晚,沒有嘈雜,心就安靜下來,什麼也看不見,內心就沉浸在想象之中,內心中最最魂牽夢繞的就是如畫面浮現出來:
窗前明月光,
月光就是非常安詳的,如水一般,緩緩流到我的身邊,而也正是這種月光的湧動帶來內心無比的安靜。
疑是地上霜。
這個疑,就是不真實的意味在裡面,地上的霜是寒涼的,說明作者此時感觸的時空下,一切都有點不穩定,這份冷就會莫名和安靜交織在一起(所以人們總說:冷靜),相比之下,家鄉的熱鬧就越來越浮現在耳畔,在眼前。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月不是故鄉,但是冰冷的地面浮現出的現實,反射出來回到空中之月,就變成了遙遠的故鄉,那許久未見的故鄉。
於是,有一種從冷到暖的追求:
現實太冰冷殘酷,望到空中之月就是明亮的而又希望的,會想起故鄉就是溫暖的。所以人會下意識去找那溫暖來保護寒冷環境下的自己。
另外,整個氛圍是不穩定的聯想和回想之中,最後又回到了回溯。
讀者到了最後才明白,這是講思鄉的,於是原本跟著作者的思路又回溯了一遍,冷變到了暖,暖又回到了冷,冷冷暖暖,這種陰陽交融的感受,就會讓人回味無窮。
-
19 # 田野愚人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生於(701一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縣)後隨父迀居綿州昌隆(今四川i江油)青蓮鄉,後二十五歲離蜀漫遊各地。
後來到了楊州,在一個秋日的夜晚,抬三頭看到天上一輪明月,由此聯想起離鄉之情,便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名句,”靜夜思”。這首詩語句通俗,詩意深動,人人能夠背誦。深受人們群眾的喜歡,特別常期在外打工拼博者,思鄉情切,特別喜歡,因此這首千古名句,能夠流傳至今的原因所在。
-
20 # 說客先生dys123
因為詩詞很顯白體現了人的各種情感,主要用夜裡思鄉情感來代表了,又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故鄉有三:一般能被人們稱為故鄉的有三種情況。
1、第一種:出生成長的地方,因為出生降臨在這塊土地,就像身體里加入了土地的血脈標籤;在這塊土地上漫步成長,足跡遍佈周圍的坑坑窪窪、山山坡坡、大街小巷、河流木林……空氣的氣味和身體的氣味融合在一起;這是一種嗷嗷待哺於沉窩祥福之地,充滿了深深的眷戀。
2、第二種:父母傳承來的故鄉,自己雖然沒在那塊土地上生活過,但是從父母日常的閒談裡,可以聽到那山那水、那人那境的故事;父母回味的故事並不迷幻離奇,都是小時候幼稚可笑的日常成長大多會遇到的小故事,但從父母的語調裡、微微笑意的眼眉上、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眷戀回思流淌之河,可以看到父母的眼眸裡有絲絲的閃光✨✨✨……亮晶晶。
3、第三種就是人們所說的第二故鄉,由於一些原因對自己的第一故鄉沒有任何接收電波傳來;也沒有聽到感覺到自己第一故鄉的點點滴滴。這時候自己成長、生活的地方就出現了第二故鄉,雖然第二故鄉排第二,但和第一故鄉的感覺、意義、情結都是一樣的。
故鄉的情感內部包含了人們的所有情感:李白這首靜夜思表現了遊子在外,夜靜目落月及其輝光,孤寂獨處的晚涼澀澀,情感的溫暖就會自然需要調節由心升起。表面看是思鄉之情,內在卻包括親情、友情、愛情,當然不一定會全在一個人身上全部體現。
1、親情之情結:故鄉生故鄉長,必定被親情護佑著,幼小的你要依賴親情的撫育,你才能順利成長不是。還有就是自己本是生活在故鄉,卻因為工作事業、遊歷求學、一些原因暫時離開故鄉,去外地拼搏闖蕩,數著日子期盼何時歸故鄉和親人團聚,這些都是你的家人,親情氛圍越濃郁,成長道路越安穩幸福,思鄉就是思親人的感覺非常強烈。
還有一種狀況,是長大後在家鄉故土已經成家立業了。可是後來因為經商、當官、闖世界照樣走南闖北,為什麼?為待在故鄉的一家老小的生活。那是一種責任負擔,也是一種心念享受,更是一家的福康生活之需。
身在外拼搏,收穫大多郵轉回家鄉的親人手裡,惦記著家庭成員每一個人的情況。小孩有沒有長大,另一半是否支撐的很好,老人是否康健安逸。在古時候,資訊不便,交通不便,對著月兒在心底倒騰著家庭的點點滴滴,陳芝麻碎穀子就是親情思念在泛濫。
2、友情之情結:故鄉生故鄉長,這個過程必定在周圍環境中接觸到夥伴、鄰居、同學、等等各種關係中的友情群體。不同的年齡會交往到不同的友情,對各個時段的友情在心裡感覺品味又是不同的。
而在幼年、少年時代的友情可以說是比較單純的,這種友情隨著年齡增長會大多消失,在心裡卻是最值得懷念的友情。多年以後,物是人非,稚嫩單純將減少九乘九,或者完全消失。成長年代的友情也就特別的甘甜。
長大以後的友情不但會減少很多物件,而且參雜的雜質也比較多,很多身不由己的東西都會衝擊到你的友情。最簡單卻最溫馨的純粹友情幾乎很難見到,大多都是生活上互互動往的一種需求聚集。因此,在故鄉曾經的很多單純友情讓人也是很懷念的,因為在異鄉周圍都是陌生人,孤獨求夥伴也就成為思鄉情懷的一種。
3、愛情之情結:初戀情人是如膠如漆的時候,也是最怕分離的時候。但是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初戀情人被分離那是太多太多了,相隔兩地會怎麼樣?當然是濃烈的想念,撕扯般的心傷。
回想故鄉,有些就是思念情竇初開的年華相愛的初戀情人,那最初最單純最朦朧的初戀鑲嵌在故鄉氣息裡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新婚不就的年輕夫妻,本來好不容易走進婚姻殿堂,可以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了。卻因為很多原因不得不讓男兒闖蕩四方,俗話說:“男兒志在四方”,可又有多少故鄉的情愫牽扯他看似強壯的身心呢。
老夫老妻已經相濡以沫很多年,上有老下有小,照樣有人得奔波在外。雖然對一家人的惦記想念大多是親情關係,可誰又敢說在那老夫妻之間沒有愛情情結思念呢。
夜半孤身思情氾濫是一天裡最多最佳的時間:1、人們一般習慣性的作息時間是有基本規律的,白天是人們奔波趕路、做事忙碌、身行體勞的時候。腦瓜子也隨著身體在不停的思考耕耘,這時候思念故鄉的情懷時間很少,即使被什麼觸動了、聯想了大多也是一晃而過,沒時間想,沒時間品味這是忙碌的人們很正常的情況。
2、其次大白天忙碌人都在社會里忙忙碌碌,川流不息,扯南嘮北,大大小小的事情在人們之間敲響這奏鳴曲。孤獨感一般來說是沒有的,除非這個人特別的不合群,基本都是孤立的在獨處,大多數都是在人群集合體裡增加喧囂的音調。
3、夜晚倦鳥要歸巢穴,忙碌一天的人要回到休憩地,臨時的休憩地和家的感覺是有很大差別的。在臨時休憩地,大家首先覺得自己就是一隻寄居蟹,花費金錢或者其他互惠條件,經過主人的許可臨時讓自己疲勞一天的身體有一個休養生息的地方,以待明日再戰生活。
4、身體可以休憩了,但我們腦子細胞只要不死亡就會毫無停歇的運轉。這人體中心和腦子是連線在一起的,人基本所有的事項都會集中到心和腦中去彙報整體。再讓心腦調整、計劃、對比、聯想、設想……然後在發出有利於身心的身體行動指令。
5、夜晚靜寂下來,孤單的人而就開始想念自己的親人、朋友、愛戀……家鄉的氣息,家鄉的親朋好友,家鄉的美食佳餚,家鄉的風風雨雨;故土上的小芝麻綠豆事物,到翻天覆地的地動山搖變化,家鄉的人情故里離索……這一切都開始氾濫,只要沒有打擾,可以一直氾濫到宇宙,氾濫到睡夢裡!
總的來說:1、從古至今現實的生活際遇桎梏,讓人們遠離故土之後,思鄉之情被無限幽遠長牽,各種情感的交織讓身心總是被故鄉兩字觸動,黑幕的夜裡掛上的明月好像是大家對著的同一面通天鏡,可以透過對明月的吟唱和述說,同鳴不管多遠的被情絲牽連著的人們。這些人類擁有的各種情懷訴求,就是李白朗朗上口的《靜夜思》名揚天下,老幼皆知,經久不衰的原因。
2、不過在今天交通高速發展的時代,資訊交通高速發展和普及的時代,讓遠隔萬水千山的人們聯絡起來太方便,可以聽到對方的聲音述說家鄉的一切,可以透過視屏看到家鄉的一切,這大大緩解了人們思鄉急躁悶鬱心結。但是故鄉土地最真切的還是身體親自踏上故鄉的土地,走到故鄉親人們的懷抱裡去。
李白及經歷:(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唐朝時期人,曾經仗劍遊歷四方,其號稱詩仙酒仙,他很多著名詩篇都是在酒後寫的。把酒和詩與自己對人間所有事物的情懷融合到一起,發揮的暢快淋漓,吟唱悠悠,思情緒飄無盡無邊……李白存世的詩有九百九十多首,內容豐富,無論五言七言,無論古體今體,無不別具一格,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有專門的《李太白集》可以讀賞。李白的先世於隋末流徙中亞,李白就出生於中亞的碎葉城,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的青蓮鄉。早年在蜀中就學漫遊,青年時期開始漫遊全國各地。天寶初,因道士吳筠的推薦,應詔赴長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
但因權貴不容,不久即遭讒去職,長期遊歷。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起,他隱居廬山,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後參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敗被殺,李白坐系潯陽獄,第二年長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於武昌、潯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病死於其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處。
縱觀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較複雜的。儒家、道家、縱橫家、遊俠家思想對他都有影響。一生從遊學到施展人生抱負,到落魄終老,都是飄蕩各方,整個是一個在外遊子的人生。其對故鄉的情思也是來自於親身感受和漂泊情懷,那李白的故鄉應該算哪裡呢?佳友們討論討論。
參考資料:《唐詩鑑賞辭典》
回覆列表
我認為詠鵝也很深入人心
鵝 鵝 鵝,
曲項用刀割。
拔毛燒開水,
一燉一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