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石茶

    所有的生命體都有大致相同的底色,茂盛或凋零,一期一會或萬年長青,無論沉靜悠然還是豪邁奔放,儘管姿態不同卻都是在從各自的角度尋求某種自洽的方式,釋放,修正,自省到達圓滿。人與草木皆是修行,或以舞以樂、以歌以畫抑或以造物置景與行茶儀軌,用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抵達同一個未來彼岸。

  • 2 # 蛋蛋的二蛋哥

    茶藝文化,重在表演性、觀賞性!

    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儀式化的東西,都會讓人慢下來;只要你按一個規定的程式一步一步做,多少都會讓你的意志專注,內心平靜一些。

    喝一杯茶,任何時代,都是需要一定基礎的;不惟當代。

    有錢、有閒,才喝得起好茶,才有機會體驗茶給人帶來味覺、精神的享受。

    當然,像在老家農村,全民喝花茶,都是很便宜且茶很不好的那種;我們依然覺得喝的暢快、愉悅。但可以肯定,鄉民是不知道茶藝為何物的。他們只是覺的,把茶放進去,水有了味道。

    當一個人,得片刻的清閒,他做任何事情,都會覺得美好;自然,如果他恰好在飲茶,也一樣會平靜愉悅。不是茶好,是心閒。

    賣茶的會覺得茶這麼好,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喝茶;教茶藝的會講茶藝這麼好,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學茶藝。賣什麼吆喝什麼!

    因為我自己做過5年茶生意,多少了解喝茶人的心態、買茶人的心態。其實,大多數人買茶自飲都圖個實惠,除非送人才會買好點的;真正往茶這塊鑽研的,學習茶知識、及茶藝的,還是少數。因為,好茶都貴,對一般老百姓來說。

    生活壓力那麼大,房貸、車貸、老人住院、孩子上學,如果一個普通人不去努力,著急忙火去想辦法賺錢,而是去強作悠閒的喝茶。本身就是愚蠢的、不負責任的表現。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開門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茶。

    茶,在不同的家庭裡,扮演不同角色;有條件,就去享用茶帶來的平靜、美好,沒條件不喝也罷。

    至於茶藝文化的發展,多數老百姓不關心,只是茶行業從業者關心的問題。

    陽春白雪,總是顧不上下里巴人的;下里巴人,也絕對看不懂陽春白雪在幹嘛。在下里巴人眼裡,陽春白雪們,都是一群閒著沒事幹的人。吃飽了撐的,才會去搞一些沒意義的閒事,比如茶藝。

  • 3 # 弟子胡振坤

    禪茶

    茶若相似,味不必如一,但凡茗茶,一泡苦澀,二泡甘香,三泡濃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此時再好的茶也索然無味,誠如人生五種,年少青澀,青春芬芳,中年沉重,壯年回香,年老回味。

  • 4 # 八卦研究室

    茶文化最早出現在中國。遠古時期,神農氏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採集草藥,並親口嘗試各種草藥。有一次,神農氏嚐到一種有毒的植物,疼痛難忍,慌忙之中吃了一片葉子,想不到疼痛就消除了,這片葉子就是茶葉。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茶樹起源於中國”這一論斷得到了茶學界的普遍認同,有關文字資料顯示,我們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茶學者和植物學家從史料記載、野生茶樹的分佈、茶樹的進化歷程、茶樹的分佈規律以及西南地區的地質特徵進行分析,得出了“茶樹最早起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結論。

    隨著對外交流的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逐漸傳播到周邊國家。特別是在強盛的唐朝時期,各國都前來學習大唐文化,更是掀起了茶文化傳播的高潮。

    公元763年,年輕的陸羽對自己的《茶經》作了一次修訂。《茶經》出現後,天下逐漸尚茶成風,同時也逐漸出現了其他茶學的專著。可以說,專業為茶而著書,始於陸羽;茶事得以流傳世間,也始於陸羽。

    不過,雖然中國茶園的總面積很大,但是單位茶園面積的產量卻不高,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這說明中國茶樹種植水平還不夠高;因此,只有茶樹的種植水平和茶葉的製作水水平提上去,中國的茶業才能有長足的發展。

    數量和質量的增長,茶文化自然而然就會繁榮起來。

  • 5 # 話史策

    茶文化在中國近些年一直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推崇所謂的紅酒文化,紅酒養生。任何含有酒精類的飲品,對身體都是有害的。為什麼年輕一代推崇這些,更多的表現在,對中國茶文化的不自信上。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但是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品牌文化,這導致任何一種茶葉,很難以品牌化去運營,讓行業當中一些經營者,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導致中國茶葉雖然價廉,但是不美的印象深入人心。

    我們要樹立茶文化,首先建立行業的准入標準,嚴格把控茶葉質量,同時加大運營茶葉的品牌化發展,增強茶文化的自信。

    給大家鑑賞一下我家的茶具!自己的一點收藏!

  • 6 # 說茶道事

    正是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人心浮躁,更應該找時間靜下心來喝茶。如可,最好品一品茶。至於茶文化,喜好者自然會去了解,不喜歡的,單純為喝一口好茶,也未嘗不可。

    茶藝是茶文化中的一部分。我想提問者問的應該是茶文化。所以以下我說的均為茶文化。

    茶文化始於兩晉南北朝,成於唐,盛於宋,轉於明(朱元璋“廢團改散”)。儒釋道三家均是茶的資深粉絲。茶是釋道兩家修道的必備之物,儒家亦用茶明志入世

    也正因為中國茶文化底蘊深厚,從唐朝開始,茶文化就傳至南韓日本。他們從中國帶去茶籽、茶具,在當地廣受歡迎並且積極發展,形成了南韓的茶禮、日本的茶道。如今的日本,還保留了宋代時候鬥茶用的天目建盞,並奉為一級國寶。現在日本人去參觀這些建盞時候,依然畢恭畢敬,感嘆這些一千年前的茶器美輪美奐,時至今日依然無法超越。

    唐代時候,茶葉已經大量透過茶商販賣、茶馬互市到了邊界少數民族地區,而且數量在以後歷朝歷代逐步增大。

    後來還透過絲綢之路傳遍全球。今日,歐洲許多國家人均喝茶量已經遠超中國。

    茶葉、絲綢、瓷器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這些商品皆是本小利大的買賣。為我們華人賺取了大量的白銀。這就是文化變現的能力。

    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們的茶葉依然大量外銷,國內茶文化已經停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經濟開始騰飛,從80年代開始,我們國內的茶文化也開始迅速發展。現在,應該是中國歷史上茶文化最“沸騰”的時代。

    唐興宋盛,那時候喝茶確實很有文化,也只有有文化、有錢的才有茶喝、喝得起茶。他們喝一次茶的錢,足夠窮人一個月的收入甚至更多。而我們今天,尋常百姓,就可以天天喝茶。當然,只能喝尋常的口糧茶,貴的茶還是喝不起的。現在我們喝茶的人數、茶葉的消耗量是歷來最高的,增長量也是幾何級別。

    據中國統計年鑑、產業經濟研究室資料庫的資料,1949年中國茶葉(幹毛茶)的產量萬噸,2009年茶葉(幹毛茶)總產量達到135.9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31%。且2004年之後,受國內茶葉消費量增長的影響,增長更加迅速。據海關統計年鑑的資料,2009年我們出口的茶葉總量是30.3萬噸。且當前我們茶葉的出口量80%集中在亞非地區。這些資料說明了中國茶葉大部分內銷,而且我們的茶葉很少銷售到發達地區。

    從文化的層面來說,以前全世界都學我們的茶文化。現在,我們的茶文化已經失去吸引力。相反,現在國內很多人開始喝英式紅茶、日本抹茶。日本茶道,現在反過來影響我們。當然,學習別人的文化是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反思,我們的茶文化出現了什麼問題?

    首先,茶的金融屬性增大。千禧年之後,港臺茶商開始炒作普洱茶,04年之後國內許多商人開始跟進。當時普洱茶一日一行清,行情飛漲。07年,崩盤。這幾年,許多茶商又在炒作古樹普洱茶、名山名寨茶、老茶,頻頻拍出高價。當然,拍賣會拍出令人咂舌的高價可以吸引一部分眼球,但是長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其次,隨著網銷茶渠道的崛起,大量超低價格、例如九塊九包郵的茶葉流通,令人堪憂的質量,勢必會影響茶葉市場的進一步崛起。長期接觸品質不佳的茶、沒有喝過好茶的人怎麼會喜歡上茶?

    其三,許多茶商對茶文化故弄玄虛、包裝過度,影響年輕人對茶文化的觀感。

    其四,受時代觀念的影響,許多喝茶的人不懂品茶只吹噓價格,把喝茶當炫富。

    這些年我們國家發展的速度舉世矚目。也正是因為發展太快,如提問者所說,人心浮躁,導致我們的精神世界愈加空虛、焦躁、不安。我們身邊患有抑鬱症等各種情緒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復興我們傳統的茶文化,是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提高我們生活的品質實施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傳統的茶文化,延續了一千多年,底蘊深厚,可供學習、挖掘的內容何其多。茶本來就是清靈之物,”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飲茶可以清心益思悅神,給我們帶來源源不絕的精神食糧。

    一杯熱茶,可慰風塵。

  • 7 # 四川袍哥老胡

    茶藝文化最早是始於中國,然後傳到日本,至今深深的影響著日本人,而且,日本的茶藝文化似乎有後來居上的態勢。

    茶藝文化,不光是品茶,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延伸出來的一種。

    茶藝文化不只是代表著茶文化方面的文化,更是代表著一種文化的流傳,影響著中國千百年來的茶文化在中國斷層了,反而在日本社會發揚光大了。

    我們不應該把茶藝文化看成是一種茶延伸出來的文化,更應該看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茶在中國從古自今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就像我們吃飯一樣,有一句話最能體現出來,茶不思,飯不想。可見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茶藝文化的發展,個人認為,要不拘於形勢,所謂的洗水,洗茶,這些華而不實的排場不利於對於茶文化,茶藝文化的傳播和推廣。

    四川的蓋碗茶,講究的是一個氛圍,雲南的普洱,講究的年份。江南的龍井,講究的是季節。

    茶藝文化的發展,應該與時俱進,照搬古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現在社會發展的趨勢。茶藝文化的發展應該因地制宜,(個人愛好)除外。

    要去掉那些華而不實的招式,真正讓茶文化恢復起來,我認為茶藝的推廣能起很大的作用,知茶,識茶,品茶。這可以是茶藝文化發展的一個方向。

  • 8 # 老魁說茶

    中國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神農嘗百草發現茶(荼)的藥用價值。世界上第一株野生茶樹在中國雲南省被發現,證明了世界茶文化源自華夏神州。

    我本人喜歡茶,也從事30多年的茶生意。我愛中國的茶文化,也廣覽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對於茶的精美詩詞,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趙吉(宋徵宗)都是茶文化專家。

    中國茶道茶藝流傳幹年,影響世界各國。今天世界各地的茶藝都源自中國的茶道文化。

    當下人們對於茶藝的理解往往重表面,疏內涵。許多人認為茶藝就是華麗的裝飾,優雅的泡茶過程體驗。其實不然,中國茶藝博大精深,思想深邃。中國傳統茶藝是集逍遙家、佛家和儒家文化以大乘,透過茶藝的表演將這些思想、文化深入到每個人的內心。

    我愛茶,也愛中國茶藝。希望後代能將茶藝中精髓完美體現出來,弘揚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 9 # 職場書院

    問道茶語,閒談大業,

    聆聽千古事,共享成敗時。

    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是雅的代表。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俗的代表。

    一個融合了儒釋道精神的茶,幾千年傳統文化的載體,能成為國飲,上到皇室、達官顯貴;下到黎民百姓,文人僧道。

    當下人太需要透過茶來修身養性,透過破解茶文化中的智慧,來指導我們現在的生活,事業,實現人生圓滿。

    可惜現在的人呢,對於茶文化知之甚少,又缺乏耐心,缺少有效的途徑去了解。所以我後來自己做了茶葉公司,文化公司。

    我從過去的職業經理人,變成現在的文化經理人,經營文化產業,如履薄冰。

    願更多的人,能夠靜下心來喝一杯茶,體會那曾經的“千秋大業一壺茶”。

  • 10 # 柒之壹茶藝空間

    其實茶文化在我們的國家也是源遠流長的了,到現在喝茶的越來越多,無論是中老年人還是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對茶文化也是關注日漸上漲,這樣的發展狀況對茶文化的生產帶來很好的發展空間,不過對於茶道文化的還是應該多多宣傳,但不應該被一些商家以文化傳承的噱頭去故意抬高茶類相關的產品,畢竟對於不懂茶道的人,他想去了解的時候,卻被抬高的價格嚇得避而遠之。在大多數的的印象中,一般愛喝茶的都是老一輩或者是受家庭環境影響的少數年輕人,可文化歷史還是要傳承的。

    我們首先是需要先把茶文化宣傳出去,讓跟更多的年輕人去了解我們歷史瑰寶,可以透過各種的媒體來進行宣傳,也可以透過一些展覽活動,書畫,詩詞之類的形式,讓更多人有機會去了解茶文化。

    其次傳承的東西需要自己親身去體驗瞭解,當感興趣變成愛好,在生活中潛移默化,自身文化素養得到提升的時候,自然也會影響著其他人。可以透過在一些茶館,茶展去提高人群體驗度,擴大受眾人群,只有繼承才會有發展。

    最後茶道的學習,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和習俗,裡面也有很多茶道是需要去學習的,以更高要求更全面的去保留我們的傳統文化。

  • 11 # 80小小

    中國是茶的故鄉,華人發現並利用茶,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中國茶樹、利用中國茶葉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中國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國,任何國家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都不能否認中國是茶道宗主國的地位,否則違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一、華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

    "品茶"不但是鑑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

    二、以茶待客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三、中國對茶的配製

    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燻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

    中國茶的歷史及其發展,不僅僅是形成簡單的一種飲食文化的過程,而同樣映射出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質。

  • 12 # 壺潤茶香記

    茶藝是茶文化大概念下的一個範疇,藝更多的是帶有一定儀式感的茶藝或者茶道表演,是茶文化對外展示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視窗。茶藝是緊跟著茶文化亦或者說茶道的發展而前進的,茶在人們生活著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茶米油鹽醬醋茶是茶,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是茶,是社會發展在不同階段人們生活的寫照,經濟越發達茶在精神層面的影響就越大,經濟發展在初期那麼茶本身的保健、解渴的基礎屬性就越佔主導。

  • 13 # 茶小寳

    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

    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

    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

    茶是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有句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飲茶習慣在華人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曆史。

    茶是華人的國飲,因為茶中含有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腦、利尿等功能,因此華人相信一個常飲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壽。

    而現代進步的科學,也已證明茶有醫學上的效用,對人體有益處,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天然的健康飲料。

    茶為國飲,好茶者眾,懂茶者寡。

  • 14 # 舞陽侯

    我是一個普通草根,我傾向草根文化。茶藝從古至今都不是普通草根的文化!是文人貴女的藝術!所以我心中的茶藝是簡潔,自然,大方,不是繁複的流程。

  • 15 # 書書阿奴

    茶藝表演雖說被一些老茶客詬病,但我想說,一定的形式總包含了一定的內涵。它在普及推廣茶文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茶小白也是因為喜歡茶藝表演的美麗而愛上品茶的。茶藝表演集表演與茶的沖泡技巧、茶的歷史和茶的民族文化為一體,是一種茶文化的提升美化和再加工,是一種以時尚元素帶動文化傳播的非常好的形式。

  • 16 # 皇城東子哥

    茶藝是飲茶的一種增加儀式感的形式化的規程。它屬於茶文化推廣的一種方式,也是茶文化的一個內容,但茶藝並不能等同於茶文化。中國有著悠久的種茶、飲茶歷史,在世界上也有各種各樣的茶品種和飲茶方式。如果說我們把白茶、巖茶、普洱茶等茶品類的沖泡和品飲方式作為茶藝的主要內涵,那距離茶文化還比較遠。因為所謂文化是人類思想精華的累積和流傳,如果無法在茶藝體驗或者學習中體味思想,而僅僅是對口感或者儀式感的體驗,則很難說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蔡瀾先生曾經痛批過在臺灣流行的所謂茶道,認為繁縟的過程與“道”背道而馳,他說“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喝茶,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就是道。”。如果在飲茶過程中能夠體味某種意境,則接近茶文化的本質。日本的茶道源自中國宋代的飲茶方式,千利修提出和、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在嚴格的茶道規儀中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日本茶道是集宗教、哲學、美學和行為方式的由表象進入內心體悟的修心、修身的過程。也就是說,無論蔡瀾先生所倡導的“簡”還是日本茶道的“繁”,根本目的是透過茶去參詳茶精神的本質。這應該算是對茶文化的具體詮釋。如此說來,只注重茶藝的某種儀程,僅嘗試茶葉的口感是不能通達茶文化的精髓的。即便如此,茶藝仍然在茶文化的推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使人們追尋茶文化的一葉渡船。

  • 17 # 老楊123456789

    茶文化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千年文化,在於它的精髓,人生如茶,拿起與放下就在一念之間,我們應該傳承和傳播茶文化,可以以茶歷史與現代傳播結合去發展與傳承。

  • 18 # 郭樂意分享好書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一種變成了習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價值,最後的成果是集體人格。茶文化從明代以後幾乎沒有發展,並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生活節奏,曲高和寡的表現形式,將很多人拒之門外,需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迭代出適合現代人的茶生活方式,才能普及大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高度白酒變成沒有酒精味的飲料酒,而且醉人?